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技术的生理学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赵铁建 林江 +4 位作者 伍冠一 韦燕飞 蒋筱 谢海源 陈永欣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97-98,共2页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Blending Learning)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能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混合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建设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韦燕飞 赵铁建 +4 位作者 伍冠一 刘雪梅 钟静 陈永欣 原鲜玲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综合性新兴的基础性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综合了医学、动物学、胚胎学、生物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为一体,知识体系不断交叉整合,互相融合。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研究投入的增加使得动物实...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一门综合性新兴的基础性学科,它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综合了医学、动物学、胚胎学、生物遗传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为一体,知识体系不断交叉整合,互相融合。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研究投入的增加使得动物实验课题逐年上升,本科生、研究生的扩招也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选修医学实验动物学课程,希望了解和掌握实验动物知识,为动物实验课题做好知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研究生 实验动物学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行动物脑皮质加厚区的结构与功能
3
作者 伍冠一 廖锦锋 唐宗湘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105-107,共3页
皮质加厚区是位于爬行动物端脑嘴侧部的一个特殊核团。它的位置特殊,位于背侧皮层腹侧,外侧皮层和背侧室嵴之间,在视觉与丘脑和与顶盖通路的交汇之处。皮质加厚区主要参与视觉信息的传导,接受与视觉相关的丘脑核团,如背外侧膝状核、背... 皮质加厚区是位于爬行动物端脑嘴侧部的一个特殊核团。它的位置特殊,位于背侧皮层腹侧,外侧皮层和背侧室嵴之间,在视觉与丘脑和与顶盖通路的交汇之处。皮质加厚区主要参与视觉信息的传导,接受与视觉相关的丘脑核团,如背外侧膝状核、背内侧核、中介核的投射。而皮质加厚区则投射到与它相邻近的纹状体、伏核、背侧皮层和前背侧视嵴嘴外侧区。皮质加厚区的细胞内存在与多巴胺D1受体相关联的磷酸蛋白,表明皮质加厚区是一个多巴胺能的核团。文章对爬行动物皮质加厚区的形态解剖、纤维投射及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加厚区 结构 投射 生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学六维三层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与实践
4
作者 伍冠一 韦燕飞 +7 位作者 刘雪梅 马静 黄德伦 陈永欣 钟静 韦晓洁 韩丝银 马远征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92-96,共5页
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文章提出从国家、社会和自我三个层面,传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认同、当代建设发展、科学史与科学家、社会健康理念、职业自我关怀等六个维度构建生理学六维三层课程思政体系;通过... 课程思政是课程改革的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文章提出从国家、社会和自我三个层面,传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认同、当代建设发展、科学史与科学家、社会健康理念、职业自我关怀等六个维度构建生理学六维三层课程思政体系;通过不同载体,运用纵向深度挖掘、横向外延联系等方式挖掘思政元素;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情境法等方法,转换思政主体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生理学六维三层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怀、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学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挖掘 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源性急慢性瘙痒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邱彩雄 李康良 +2 位作者 何爽 黄春华 伍冠一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45-48,共4页
皮肤源性瘙痒动物模型常用于药物止痒实验研究。组胺、右旋糖酐、化合物48/80等致痒物质常用于诱导组胺依赖急性瘙痒模型,氯喹、P物质、5-羟色胺等诱导非组胺依赖瘙痒模型。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炎症性疾病模型同时也是慢性瘙痒动... 皮肤源性瘙痒动物模型常用于药物止痒实验研究。组胺、右旋糖酐、化合物48/80等致痒物质常用于诱导组胺依赖急性瘙痒模型,氯喹、P物质、5-羟色胺等诱导非组胺依赖瘙痒模型。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炎症性疾病模型同时也是慢性瘙痒动物模型。本文综述了皮肤源性急慢性瘙痒动物模型实验应用研究进展,发现动物品系、瘙痒物质类型和浓度、给药方式等都能影响动物瘙痒行为的效果,不同模型的瘙痒特点和持续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源性瘙痒 动物模型 急性瘙痒 慢性瘙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堂对分课堂结合斯金纳强化理论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韩丝银 韦燕飞 +3 位作者 黄德伦 马静 刘雪梅 伍冠一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88-91,共4页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各种临床学科都涉及生理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多且抽象的特点,强调理解性记忆。目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是我国医学院校生理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被...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各种临床学科都涉及生理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具有理论性强、内容多且抽象的特点,强调理解性记忆。目前,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学”是我国医学院校生理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地被动听课,师生和学生之间都极少互动,忽视知识内化与提升,往往难以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中流行这样一句话“生理和生化,必有一挂”,究其原因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分离,教师一直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能力,忽视系统整合和批判思维,导致学生整体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金纳强化理论 当堂对分课堂 生理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叶油与蛇床子素联合抗Compound 48/80诱导的急性瘙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向翠晓 李美翠 +3 位作者 宋亚军 吉忻 黄光羡 伍冠一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究桉叶油与蛇床子素联合止痒作用。方法:建立Compound 48/80诱导急性瘙痒模型。实验组分别经表皮滴加给予50 μL(低比例、中比例、高比例)桉叶油与蛇床子素混合物、桉叶油、蛇床子素,空白组滴生理盐水,30 min后皮下注射50 μL Co... 目的:探究桉叶油与蛇床子素联合止痒作用。方法:建立Compound 48/80诱导急性瘙痒模型。实验组分别经表皮滴加给予50 μL(低比例、中比例、高比例)桉叶油与蛇床子素混合物、桉叶油、蛇床子素,空白组滴生理盐水,30 min后皮下注射50 μL Compound 48/80(50 μg/50 μL),随后观察30 min内小鼠瘙痒次数并比较差异性。结果:不同止痒药的实验组与空白组瘙痒次数相比,均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高比例桉叶油与蛇床子素混合物差异性最显著,止痒效果最好。结论:桉叶油与蛇床子素联合可抑制组胺依赖的急性瘙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叶油 蛇床子素 急性瘙痒 止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止痒中药的用药规律研究
8
作者 刘佳敏 吴孟情 +3 位作者 伍师坚 詹振宇 何之佳 伍冠一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22期42-44,共3页
目的:研究止痒中药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瘙痒症的治疗提供用药指导。方法:以"瘙痒"或"痒"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相关中药,进行筛选后建立... 目的:研究止痒中药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瘙痒症的治疗提供用药指导。方法:以"瘙痒"或"痒"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收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本草》中相关中药,进行筛选后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910种止痒中药,合并后获得604种,植物源中药555种,涵盖133个科属植物,以唇形科、菊科、大戟科、豆科、蓼科为主。止痒中药中,以清热药、祛风湿药、攻毒杀虫止痒药为主,分别占25.44%、24.56%、11.27%。药味以苦、辛为主,分别占40.35%、31.95%。药性以温、平为主,分别占27.56%、26.00%。归经以肝、肺经为主,分别占25.03%、18.49%。结论:止痒中药中,以清热药、祛风湿药、攻毒杀虫止痒药为主,药物性味归经以苦辛味、温平寒性、肝肺脾经药为主。本研究可为瘙痒症的治疗与止痒中药的研究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瘙痒症 止痒中药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