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型单叶片中浓浆泵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伍健东 黄干强 +5 位作者 李世扬 余国藩 朱小林 王耀红 韩浦桐 王启承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12-16,共5页
介绍了根据螺旋式离心泵结构原理而开发的MC型单叶片中浓浆泵,它结构简单,具有无堵塞,操作稳定、可靠,抗汽蚀性能好,耗电低。
关键词 中浓浆泵 中浓输送 中浓技术 MC型 造纸 叶片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型单叶片中浓浆泵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伍健东 黄干强 +5 位作者 李世扬 余国藩 朱小林 王耀红 韩浦桐 王启承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1-24,13,共5页
本文介绍了根据螺旋式离心泵结构原理而开发的MC型单片中浓浆泵的性能特点和初步应用情况。MC型单叶片中浓浆泵结构简单,具有无堵塞特性,操作稳定、可靠,抗汽蚀性能好,耗电低,效率高,它的研制成功,将有利于中浓技术在我国制... 本文介绍了根据螺旋式离心泵结构原理而开发的MC型单片中浓浆泵的性能特点和初步应用情况。MC型单叶片中浓浆泵结构简单,具有无堵塞特性,操作稳定、可靠,抗汽蚀性能好,耗电低,效率高,它的研制成功,将有利于中浓技术在我国制浆造纸工业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浓浆泵 中浓输送 中浓技术 造纸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造纸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 被引量:36
3
作者 伍健东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59,共6页
本文对制浆造纸废水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
关键词 制浆造纸废水 生物处理技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磨盘对甘蔗渣浆打浆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伍健东 李世扬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3,共6页
用陶瓷磨盘作定盘、金属磨盘作转盘装入Φ400液压单盘磨机中,对甘蔗渣浆进行打浆试验,与两个磨盘都是金属磨盘时比较,打浆质量提高而动力消耗降低。这种组合磨盘比较适合于甘蔗渣浆打浆。
关键词 组合磨盘 甘蔗渣浆 打浆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中浓加料器的盘磨机中浓打浆系统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伍健东 李世扬 叶列坤 《广东造纸》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由中浓加料器和自行设计的中浓盘磨机组成中浓打浆系统,进行中浓打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7%~15%的浓度范围内进行稳定的打浆操作,且运行性能良好,出浆顺畅,打浆质量较好而电耗不高。研究还表明,随着打浆浓度的提高,所... 由中浓加料器和自行设计的中浓盘磨机组成中浓打浆系统,进行中浓打浆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在7%~15%的浓度范围内进行稳定的打浆操作,且运行性能良好,出浆顺畅,打浆质量较好而电耗不高。研究还表明,随着打浆浓度的提高,所得浆页物理性能指标均有所提高,且单位打浆能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磨机 中浓打浆 打浆浓度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与秸秆掺烧的燃烧特性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尹龙晓 周兴求 +1 位作者 伍健东 黄新颖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75,共5页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某城市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速率20℃/min,温度为20~1000℃,空气气氛下,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燃烧的失重特性和燃烧性能存在差异。单一污泥试样的着火温度为334.2℃...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某城市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速率20℃/min,温度为20~1000℃,空气气氛下,污泥和秸秆及其混合样燃烧的失重特性和燃烧性能存在差异。单一污泥试样的着火温度为334.2℃,试样着火后,燃烧速率并不高,不能快速形成较高的燃烧温度,且燃烧过程不均匀。污泥中掺人秸秆后,秸秆中的挥发分在低温区大量析出和燃烧,增加了反应的剧烈程度,提高了混合样的燃烧稳定性和燃尽水平。随着秸秆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试样的着火点温度明显降低、最大燃烧速率出现的温度提前、可燃性指数逐渐增加。当秸秆的掺混比为20%,混合样品的低位发热量达到13911kJ/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秸秆 热重分析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对IC反应器颗粒污泥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勇华 周兴求 +1 位作者 伍健东 牛晓君 《中国沼气》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利用取自IC反应器的颗粒污泥,研究了Na+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及其对COD去除效果和出水挥发酸的影响,并研究了系统缓冲能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Na+会对颗粒污泥的活性产生抑制,当Na+<10 g.L-1时系统具有足够的缓... 利用取自IC反应器的颗粒污泥,研究了Na+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及其对COD去除效果和出水挥发酸的影响,并研究了系统缓冲能力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Na+会对颗粒污泥的活性产生抑制,当Na+<10 g.L-1时系统具有足够的缓冲能力;当Na+<12 g.L-1时,有机物去除率保持在82%以上,VFA稳定在203~643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 厌氧 颗粒污泥 IC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金玲 牛晓君 +1 位作者 王杰 伍健东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106,共3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通过调控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H_2O比例,制备出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且... 采用离子交换法,通过调控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H_2O比例,制备出了具有可见光催化活性的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且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控DMF/H_2O比制备的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晶型完整、形貌规则,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与无规则磷酸银相比较,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且DMF∶H_2O=5∶15为降解罗丹明B(Rh B)的最佳比例,超氧阴离子(·O_2^-)和空穴(h^+)为参与可见光催化降解Rh B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形十二面体磷酸银 N N-二甲基甲酰胺 可见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阮君 周兴求 伍健东 《中国沼气》 2008年第1期8-11,共4页
以厌氧折流(ABR)反应器中培育的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保持颗粒污泥COD负荷为4 kg.m-3d-1,研究SO4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下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 以厌氧折流(ABR)反应器中培育的厌氧颗粒污泥为对象,保持颗粒污泥COD负荷为4 kg.m-3d-1,研究SO4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下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随SO42-浓度增加而增大,SO42-浓度在3000 mg.L-1以上时,SO42-浓度的增加对颗粒污泥活性开始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SO42-浓度增加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颗粒污泥 SO4^2- 产甲烷菌(MPB) 硫酸盐还原菌(SR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Fe^(3+)和Cu^(2+)对厌氧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敏 方江敏 +1 位作者 周兴求 伍健东 《中国沼气》 2008年第1期12-14,24,共4页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Fe3+,Cu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浓度为1 mg.L-1~25 mg.L-1时,其比产甲烷活性(SMA)在162.1~254.4 mL.g-1... 在中温(35℃±1℃)厌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有机碳源,采用间歇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Fe3+,Cu2+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比产甲烷活性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e3+浓度为1 mg.L-1~25 mg.L-1时,其比产甲烷活性(SMA)在162.1~254.4 mL.g-1d-1之间,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2%,Fe3+起促进作用的最佳浓度为22 mg.L-1。当Cu2+浓度为1~25 mg.L-1时,其SMA在153.6~266.4 mL.g-1d-1之间,COD去除率最高可达92.8%。Cu2+起促进作用的最大浓度为20 mg.L-1,其中最佳促进浓度为10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颗粒污泥 FE^3+ CU^2+ 性能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中剩余污泥快速水解酸化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帅强 周兴求 伍健东 《中国沼气》 2011年第3期17-19,共3页
采用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快速水解酸化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利用剩余污泥进行碳源开发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在pH为10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为35℃,污泥停留时间为7 d,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系统顺利启动运行,具有... 采用改进型上流式反应器,进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快速水解酸化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利用剩余污泥进行碳源开发的工艺特性。结果表明,在pH为10的条件下,控制温度为35℃,污泥停留时间为7 d,水力停留时间为36 h,系统顺利启动运行,具有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系统出水的溶解性COD(SCOD)和VFA分别维持在978.3~1013.7 mg.L-1和457.7~512.7 mg COD.L-1,剩余污泥的水解效率最高达到14.0%。出水的氨氮(NH-N)和溶解性磷(SP)基本稳定于112.0~128.7 mg.L-1和40.6~53.6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水解酸化 挥发性脂肪酸 上流式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pH值对微波预处理颗粒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叶妮妮 周兴求 伍健东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发酵底物,接种颗粒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氢,通过批量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对经微波预处理后的颗粒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为9.0时,产氢效果最好,此时的比产氢速率达到24.23 mmolH2·(gCOD·d)-1... 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发酵底物,接种颗粒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氢,通过批量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对经微波预处理后的颗粒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为9.0时,产氢效果最好,此时的比产氢速率达到24.23 mmolH2·(gCOD·d)-1,COD去除率约为31%,出水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3768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发酵制氢 厌氧颗粒污泥 初始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迪 牛晓君 +2 位作者 米丽娜 魏爱书 伍健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期263-265,共3页
[目的]探讨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环境中高浓度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水稻土中磷循环过程中磷化氢对水稻生长的初期环境生态效应。[结果]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 [目的]探讨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模拟试验研究环境中高浓度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水稻土中磷循环过程中磷化氢对水稻生长的初期环境生态效应。[结果]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导致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分别下降11.11%、19.71%;同时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94.3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92.61%,丙二醛(MDA)含量最大增长29.11%。说明水稻种子在高浓度磷化氢影响下,发芽力及生长状况都受到了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为自然界中磷化氢对水稻种子萌发过程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磷化氢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盐浓度对厌氧颗粒污泥发酵产氢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蓝伟平 周兴求 伍健东 《中国沼气》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10,共4页
实验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发酵底物,接种颗粒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氢,研究不同磷酸盐浓度条件下的产氢效果。结果表明:当磷酸盐的浓度为6 mmol.L-1~8 mmol.L-1时,对有机废水制氢具有促进作用,在浓度为8mmol.L-1时,氢气含量为56.3%达到最大... 实验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发酵底物,接种颗粒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氢,研究不同磷酸盐浓度条件下的产氢效果。结果表明:当磷酸盐的浓度为6 mmol.L-1~8 mmol.L-1时,对有机废水制氢具有促进作用,在浓度为8mmol.L-1时,氢气含量为56.3%达到最大。随着磷酸盐浓度的增加,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也逐步提高,但当磷酸盐浓度升至10 mmol.L-1时,由于进水营养比例失衡,产氢产乙酸菌群的活性受到抑制,产气率也因此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厌氧发酵 颗粒污泥 发酵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难降解PTA废水
15
作者 游军辉 伍健东 周兴求 《中国沼气》 2009年第2期9-11,23,共4页
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以人工葡萄糖配水启动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试验结果表明,ABR反应器污泥经过50 d的驯化培养后,微生物对PTA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连续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 在中温(35±1)℃条件下,采用以人工葡萄糖配水启动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试验结果表明,ABR反应器污泥经过50 d的驯化培养后,微生物对PTA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连续运行阶段,COD去除率能保持在80%以上,TA去除率在70%至90%之间波动;污泥特性研究表明,各格室污泥呈黑色,粒径为0.5-2.0 mm,外形更紧致。VSS/SS变化较小,各格室污泥的F420含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污泥活性仍然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精对苯二甲酸(PTA) 难降解废水 污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