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岸线植物和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与江豚分布的关系:以长江安庆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来开 谈凯 +5 位作者 伍佳楠 朱玲 薛立勋 肖晶晶 章伟 赵凯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7-39,共13页
为了探究不同岸线植物和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与江豚分布的潜在关系,研究在长江安庆段选取了15个典型断面,分别进行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仔稚鱼群落特征调查并开展了3次江豚数量和分布的目视考察。结果表明:(1)自然岸线、抛石岸线和预制... 为了探究不同岸线植物和仔稚鱼群落特征及其与江豚分布的潜在关系,研究在长江安庆段选取了15个典型断面,分别进行了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仔稚鱼群落特征调查并开展了3次江豚数量和分布的目视考察。结果表明:(1)自然岸线、抛石岸线和预制砌块岸线分别记录了126、106和89种植物,均以草本植物为主;Ward最小方差聚类将3种岸线的植物群落分别划分成了4、4和5个群落类型,其中益母草+芦苇+狗牙根群落、芦苇+荻+狗牙根群落及三裂叶薯+苍耳+小蓬草群落分别在自然岸线、抛石岸线和预制砌块岸线出现频率最高。(2)共采集仔稚鱼个体130005尾,隶属于6目7科14属15种。其中自然岸线、抛石岸线和预制砌块岸线水域分别采集了15、12和13种鱼类,三种岸线水域鱼类群落结构均以鲤科鱼类为主。?、鲫、鲤、陈氏新银鱼、大银鱼和间下鱵为三种岸线水域的共优势种,子陵吻虾虎鱼为预制砌块岸线水域的特有优势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岸线渔获物总数量和中上层鱼类种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岸线水域。(3)3次考察累计发现江豚135头次,平均每次考察观察到江豚(45.00±8.66)头次。考察发现长江安庆段江豚总体呈连续分布,但存在明显的集中分布区域,江豚对自然岸线水域有较为明显的偏向选择性。(4)植物群落和仔稚鱼群落和江豚分布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植被盖度与仔稚鱼种类、数量及小型鱼类种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仔稚鱼种类、数量及小型鱼类物种数和数量与长江江豚的分布也均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P<0.05)。综上推断,江豚选择自然岸线水域作为主要栖息地可能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和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及丰富的中上层鱼类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 植物群落 栖息地碎片化 仔稚鱼 中上层鱼类 长江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下游滩涂湿地优势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来开 章伟 +5 位作者 原萌 程樱 阳艳芳 赵凯 伍佳楠 肖晶晶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外在表达,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探究长江下游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区域尺度上滩涂湿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资源利用策略,对于长江流域湿地植被的... 植物功能性状是植物响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外在表达,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生态适应策略。探究长江下游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区域尺度上滩涂湿地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资源利用策略,对于长江流域湿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安庆段流域为研究区域,选取了滩涂湿地17种代表性植物的14个功能性状指标,旨在探究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1)滩涂湿地植物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变异系数最大为叶片组织密度(CV=361.39%),最小为相对叶绿素含量(CV=21.75%),平均变异幅度为106.55%。(2)叶性状间、茎性状间以及茎-叶性状间具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叶性状间相关性较大,叶长与叶宽、叶干重、相对叶绿素含量、叶周长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干物质含量与叶长、叶厚度、叶面积和叶组织密度为显著负相关相关(P<0.05),而与叶周长显著正相关;小枝组织密度与叶干物质含量、叶长、叶厚度为显著负相关(P<0.05)。(3)RDA分析表明,铵态氮、速效磷、土壤容重、有机质、全磷、pH和速效钾是影响滩涂湿地植物适应策略的关键土壤因子。综上,长江下游滩涂湿地典型植物功能性状变异丰富及差异显著,但可通过形成一定的性状组合的策略以及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下游 滩涂湿地 功能性状 土壤因子 适应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 被引量:3
3
作者 章伟 张思宇 +2 位作者 伍佳楠 肖晶晶 邵剑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92,共3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安徽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隶属于7科8属,分别为长须阔蕊兰[Peristylus calcaratus(Rolfe) S. Y. Hu]、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河岸阴山荠[Yinshania rivulorum(Dunn) Al-Shehbaz et al.]、龙爪茅... 通过野外调查和标本鉴定,确定安徽省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8种,隶属于7科8属,分别为长须阔蕊兰[Peristylus calcaratus(Rolfe) S. Y. Hu]、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河岸阴山荠[Yinshania rivulorum(Dunn) Al-Shehbaz et al.]、龙爪茅[Dactyloctenium aegyptium(Linn.) Beauv.]、山芫荽(Cotula hemisphaerica Wall.)、长叶蝴蝶草(Torenia asiatica Linn.)、丝毛雀稗(Paspalum urvillei Steud.)和细果草龙[Ludwigia leptocarpa(Nutt.) H. Hara]。其中,马蹄香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阔蕊兰属(Peristylus Blume)、马蹄香属(Saruma Oliv.)、龙爪茅属(Dactyloctenium Willd.)和山芫荽属(Cotula Linn.)为安徽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均保存在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被子植物 新记录属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