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伍世端 梁惠虹 +3 位作者 梁燕梅 张旗炘 伍少仪 黄秀妮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5期36-39,共4页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11例)和B组(12例)。A组患者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 目的 探讨屈螺酮炔雌醇片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分为A组(11例)和B组(12例)。A组患者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 B组患者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1年内复发率及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血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91%与B组的83.3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血控制时间(19.69±2.86)h及完全止血时间(37.86±4.43)h均短于B组的(26.36±4.76)、(47.28±5.4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1年内复发率9.09%与B组的16.6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ALB、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A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7.53±3.75)mm及ALB(39.27±3.84)g/L、Hb(75.60±12.18)g/L均优于治疗前的(17.87±3.85)mm、(12.28±1.36)g/L、(75.60±12.18)g/L, B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9.57±2.14)mm及ALB(37.02±3.15)g/L、Hb(122.40±9.31)g/L均优于治疗前的(16.92±3.84)mm、(12.87±1.36)g/L、(75.70±12.09)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ALB、Hb水平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合并中重度贫血患者治疗中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均具有快速止血的效果,对降低子宫内膜厚度、改善血生化指标有显著作用,而屈螺酮炔雌醇片的出血控制时间及完全止血时间更短,在临床使用时应充分考虑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无排卵性异常子宫出血 中重度贫血 屈螺酮炔雌醇片 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同孕前BMI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伍世端 邹晓红 +3 位作者 张旗炘 梁燕梅 梁惠虹 周海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两组羊水过少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3%、3.33%、3.33%、6.67%、3.33%,均低于对照组的27.58%、20.69%、24.14%、27.58%、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巨大儿及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于胎龄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6.67%、10.00%、3.33%,均低于对照组的41.38%、31.03%、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分别为(3.45±0.39)kg、(8.96±0.39)分,均优于对照组的(3.67±0.28)kg、(8.71±0.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GDM患者孕前超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并且新生儿结局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增加了妊娠风险,故需重视此类患者的孕前体重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妊娠结局 体质量指数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的相关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伍世端 张旗炘 +1 位作者 梁燕梅 梁惠虹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4期122-125,共4页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33例病理结果确诊为CIN合并VaIN的围绝经期患者,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研究1组(<50岁,n=... 目的研究围绝经期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33例病理结果确诊为CIN合并VaIN的围绝经期患者,依据年龄将患者分为研究1组(<50岁,n=16)和研究2组(≥50岁,n=17),分析两组患者的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情况、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通过Pearson分析探究围绝经期CIN合并VaIN的相关高危因素,研究年龄、TCT结果及HPV感染与围绝经期CIN、VaIN的关联性。结果在研究1组的CIN合并VaIN患者中,VaINⅠ级与年龄呈正相关性,VaINⅡ级和VaINⅢ级与年龄呈负相关性;在研究2组的CIN合并VaIN患者中,VaINⅠ级与年龄呈负相关性,VaINⅡ级和VaINⅢ级与年龄呈正相关性;研究1组高度上皮内病变(ASC-H)占比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占比低于研究2组;研究1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占比高于研究2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INⅠ级与HPV高危型、CINⅡ级和CINⅢ级呈负相关性,与HPV低危型和CINⅠ级呈正相关性;VaINⅡ级和Ⅲ级与HPV低危型和CINⅠ级呈负相关性,与HPV高危型、CINⅡ级和CINⅢ级呈正相关性。结论CIN合并VaIN患者中,VaIN低、中、高分级与CINⅠ~Ⅲ级、HPV高低危分型呈相关性,而VaIN的分级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性,年龄越大,发生高级别细胞学异常的概率越大,VaINⅢ级风险可能性越大,本研究结果对于围绝经期CIN合并VaIN患者的高危因素分析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 阴道上皮内瘤变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刺激回馈仪结合经会阴超声诊治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伍世端 邹晓红 +2 位作者 全启花 杨云 梁燕梅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69-72,共4页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会阴超声诊断结合生物刺激回馈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89例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产后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其中产后6周45例,产后14周44例,均给予生物刺激回... 目的探究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会阴超声诊断结合生物刺激回馈仪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89例阴道分娩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按产后时间不同分为研究组与观察组,其中产后6周45例,产后14周44例,均给予生物刺激回馈仪治疗;同时选取40例同期未育的妇女作对照组;受试者均应用超声经会阴探查;观察三组患者在不同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以及面积等变化情况,比较三组图像的各种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对照组静息状态下、Valsalva状态下超声检测盆膈裂孔指标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收缩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收缩能力评分高于研究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刺激回馈仪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改善其盆底收缩能力,经会阴超声诊断确切,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 生物刺激回馈仪 会阴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联合间苯三酚对妊娠期糖尿病分娩过程母儿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伍世端 邹晓红 +2 位作者 杨云 胡方慧 梁燕梅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8期27-28,共2页
目的寻求对GDM母儿影响较小的分娩干预方式。方法 GDM孕妇231例,随机分为三组:产程中使用分娩镇痛和间苯三酚组(A组)77例,产程中使用间苯三酚组(B组)78例,不进行产程干预组(C组)76例。比较三组病例的产程及母儿并发症。结果 A组与B、C... 目的寻求对GDM母儿影响较小的分娩干预方式。方法 GDM孕妇231例,随机分为三组:产程中使用分娩镇痛和间苯三酚组(A组)77例,产程中使用间苯三酚组(B组)78例,不进行产程干预组(C组)76例。比较三组病例的产程及母儿并发症。结果 A组与B、C两组病例在活跃期、第二产程时间、产程中血糖波动、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则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联合间苯三酚的使用在GDM分娩过程中对母儿影响较小,可缩短产程、减少孕妇血糖波动及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间苯三酚 妊娠期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腔残留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梁惠虹 伍凤群 +1 位作者 伍世端 胡方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8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给药方案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本院妇产科门诊中121例自愿流产患者,以阴道流血时间、血B—HCG值和B超检查为纳入标准,随机双盲分成3组。对照组予以...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的临床疗效及不同给药方案之间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3月本院妇产科门诊中121例自愿流产患者,以阴道流血时间、血B—HCG值和B超检查为纳入标准,随机双盲分成3组。对照组予以益母草和抗菌药,研究组除此以外加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25mg和100mg)。通过B超、内分泌指标检测和临床观察,比较米非司酮对人流术后残留的疗效及不同给药方案之间的差异。结果米非司酮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清宫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81.40%,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米非司酮给药2周后的宫内残留组织在2个研究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时大剂量组的血B—HCG下降更为明显、宫内残留物缩小范围更大;给药2周后B超和血B—HCG值提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短时大剂量组疗效最突出;给药4周后的血B—HCG值在两研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阴道流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在愈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可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避免清官发生,且短时大剂量给药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流产术后 宫腔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在宫外孕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观察
7
作者 刘婷婷 伍世端 +1 位作者 梁惠虹 梁燕梅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孕酮在宫外孕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合为研究组),每组40例,同时选择正常妊娠者4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检测血清β-h CG,并给予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孕酮在宫外孕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合为研究组),每组40例,同时选择正常妊娠者4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检测血清β-h CG,并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检测孕酮并进行治疗。观察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宫外孕患者的孕酮及血清β-h CG水平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和60%,观察组血清β-h CG水平、包块直径及内出血情况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检测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孕酮检测可促使宫外孕诊断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孕 孕酮 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