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伊犁盆地南缘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尹涛 伊海生 +2 位作者 邱余波 李彦龙 张伟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4期158-160,172,共4页
以伊犁盆地南缘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分带中采集的35件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的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氧化带到过渡带、还原带,不同分带中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各异,其中U和有机碳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少,表明在... 以伊犁盆地南缘阔斯加尔地区西山窑组上段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分带中采集的35件样品进行地球化学参数特征的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1从氧化带到过渡带、还原带,不同分带中地球化学参数变化特征各异,其中U和有机碳的含量先增大后减少,表明在层间氧化带发育过程中U和有机碳发生了活化迁移并沉淀富集;2全硫和Fe^(2+)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随氧化程度的减弱而逐渐增大,Fe^(3+)、Fe^(2+)含量变化趋势相反,2种离子含量此消彼长,但总量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分析U与各还原性物质的相关性,发现U与Fe^(2+)的富集沉淀表现为良好的正相关,其次是与全硫和有机碳,与Fe^(3+)相关性较差。上述分析成果对于区内铀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盆地 西山窑组上段 地球化学特征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古油藏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4
2
作者 王成善 伊海生 +5 位作者 刘池洋 李亚林 邹艳荣 伍新和 邓斌 杨兴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古油藏带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部羌南坳陷比隆错 -昂达尔错地区 ,东西长 10 0km ,南北宽 2 0km ,为一狭长湿状油苗群 ,露头上岩石的颜色呈暗褐色、褐灰色 ,为中侏罗统布曲组的白云岩。沉积环境以生物礁组合为主。经对比 ,古油藏油... 古油藏带位于羌塘盆地中央隆起带南部羌南坳陷比隆错 -昂达尔错地区 ,东西长 10 0km ,南北宽 2 0km ,为一狭长湿状油苗群 ,露头上岩石的颜色呈暗褐色、褐灰色 ,为中侏罗统布曲组的白云岩。沉积环境以生物礁组合为主。经对比 ,古油藏油气主要来源于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过程模拟反映羌塘盆地有两次生排烃过程 ,第一次发生在 14 0~ 15 0Ma ,第二次发生在 2 0Ma至现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羌塘盆地 古油藏带 油气远景 有机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羌塘盆地中生界海相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35
3
作者 伍新和 张丽 +1 位作者 王成善 伊海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8-354,共7页
羌塘盆地海相地层发育,沉积厚度大(最厚处可达万米),其中以侏罗系厚度最大。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的三叠系肖茶卡组、侏罗系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4套烃源岩。烃源岩主要为灰岩和泥岩,最厚处超过3000 m。上三叠统的肖... 羌塘盆地海相地层发育,沉积厚度大(最厚处可达万米),其中以侏罗系厚度最大。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的三叠系肖茶卡组、侏罗系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4套烃源岩。烃源岩主要为灰岩和泥岩,最厚处超过3000 m。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烃源岩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型、有机碳含量平均1.5%以上、成熟度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而且埋藏较好,生烃量大,是盆地油气的主要来源;索瓦组烃源岩虽然厚度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但出露较多。烃源岩有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和新近纪早期两次生烃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有机质类型 油气分布 海相 中生界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海沟铀矿床头屯河组岩相特征及对铀成矿的控制 被引量:24
4
作者 邱余波 伊海生 +3 位作者 罗星刚 王毛毛 乔淇 刘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0-93,共4页
头屯河组是伊犁盆地近年来发现的砂岩型含铀矿层位。通过对盆地南缘洪海沟铀矿床头屯河组重要的控矿因素——岩性岩相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独特的成矿规律,为该地区的铀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研究区头屯河组的岩性特征、... 头屯河组是伊犁盆地近年来发现的砂岩型含铀矿层位。通过对盆地南缘洪海沟铀矿床头屯河组重要的控矿因素——岩性岩相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找出其独特的成矿规律,为该地区的铀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根据研究区头屯河组的岩性特征、砂体发育特征、砂地比平面展布特征,结合区域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分析认为头屯河组在研究区主要为1条近东西向展布的主河道,河道两侧为河漫滩,河漫滩外侧为洪泛平原。在主河道的局部位置,砂体变薄,为河心泥滩沉积。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河心泥滩的发育、沉积微相的相变对铀成矿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而含矿流体垂直于河道方向渗流并最终形成工业铀矿体,是头屯河组有别于其他含矿层位、独特的铀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海沟铀矿床 砂岩型铀矿 头屯河组 岩相特征 控矿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布曲组鞍形白云石成因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帅 夏国清 +2 位作者 伊海生 蔡占虎 李启来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3-489,共7页
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中发育有大量的鞍形白云石,其岩相学特征表现为正交偏光下的波状消光以及弯曲的晶面和解理,阴极发光整体呈暗红色,无明显的环带。鞍形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52.8~174.... 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中发育有大量的鞍形白云石,其岩相学特征表现为正交偏光下的波状消光以及弯曲的晶面和解理,阴极发光整体呈暗红色,无明显的环带。鞍形白云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于152.8~174.1℃,盐度均值(23.3%Na Cl)远高于现代海水盐度,表明其形成经历了高温高盐度的演化过程。微区同位素分析显示鞍形白云石δ13C值介于-4.81‰~4.29‰,δ18O值为-11.2‰^-7.51‰,根据白云石—流体氧同位素分馏方程得到成岩流体δ18O(SMOW)值为5‰~11‰。综合分析认为,鞍形白云石形成于相对封闭的深埋藏环境,是热液流体调整改造作用的产物。地层水加热再循环过程中在孔隙或裂缝较为发育的部位沉淀形成鞍形白云石,高盐度的地层水可能来自沉积期古海水与埋藏期地下热卤水的混合。鞍形白云石的成因研究表明,晶粒相对较粗大的砂糖状白云岩是地表/近地表形成的白云岩重结晶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同位素 埋藏白云石化 鞍形白云石 布曲组 中侏罗统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羌塘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文彬 廖忠礼 +3 位作者 伊海生 付修根 杜佰伟 冯兴雷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94-697,共4页
南羌塘发现了大规模的白云岩古油藏带,这对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采用GC-MS分析技术探讨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样品中萘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低,总体上具有三甲基萘大于二甲基萘大... 南羌塘发现了大规模的白云岩古油藏带,这对该区油气勘探意义重大。采用GC-MS分析技术探讨了南羌塘盆地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芳烃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的样品中萘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低,总体上具有三甲基萘大于二甲基萘大于甲基萘大于萘的分布规律,MNR值变化于0.96~1.97,说明白云岩油苗经受了一定热演化,是甲基重排的结果;菲系列化合物质量分数较高,且甲基菲的分布模式为9-甲基菲大于2-甲基菲大于1-甲基菲大于3-甲基菲,反映了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甲基菲成熟度指标MPI1为0.44~0.61,由此算出其成熟度Ro值为0.67%~0.77%,表明油苗的热演化大致为低—中成熟阶段;三芴系列在芳烃中质量分数较高,并且氧芴和芴的质量分数很低,而硫芴的质量分数很高,DBT/P值介于1.04~2.58,表明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形成于海相偏还原环境;三芳甾烷质量分数很低,其与沉积环境有关的C26(20S)/C28(20S)值为0.29~0.37,表明白云岩油苗生烃母质形成于淡水、微咸水沉积环境,其与成熟度有关的C20/[C20+C26(20S)]值介于0.61~0.77,表明扎仁地区白云岩油苗处于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化合物 白云岩油苗 成熟度 扎仁地区 南羌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布曲组缓坡相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12
7
作者 夏国清 伊海生 +1 位作者 黄华谷 李军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9年第2期29-34,共6页
针对北羌塘盆地布曲组沉积环境的不同认识,根据羌塘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古地貌特征,以及布曲组地层的沉积特征,确证布曲组沉积环境属缓坡沉积。在此基础上,对布曲组标准剖面野外露头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并根据剖面岩相及其组合特征... 针对北羌塘盆地布曲组沉积环境的不同认识,根据羌塘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古地貌特征,以及布曲组地层的沉积特征,确证布曲组沉积环境属缓坡沉积。在此基础上,对布曲组标准剖面野外露头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并根据剖面岩相及其组合特征,识别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3种沉积亚相,包括潮坪、泻湖、浅滩等7种微相。由此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相序及其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缓坡 沉积相 环境演化 布曲组 北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白云岩储集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小青 伊海生 朱迎堂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根据白云岩物性、压汞分析以及铸体薄片观察,详细论述了本区白云岩的岩石学、孔隙和物性特征,指出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细、粗晶白云岩物性好。依据白云岩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本区白云岩属Ⅰ、Ⅱ类储层,并且... 根据白云岩物性、压汞分析以及铸体薄片观察,详细论述了本区白云岩的岩石学、孔隙和物性特征,指出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细、粗晶白云岩物性好。依据白云岩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本区白云岩属Ⅰ、Ⅱ类储层,并且是本区油气勘探重要的储集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白云岩 物性参数 孔隙结构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羌塘坳陷布曲组油藏带特征及空间演化规律 被引量:6
9
作者 夏国清 伊海生 +3 位作者 李高杰 金峰 季长军 李启来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6,共7页
南羌塘坳陷大面积出露中侏罗统布曲组油藏带,为了了解布曲组油层地下隐伏特征,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根据油藏带地质产状、发育层位、沉积序列及空间分布等特征,结合油藏带形成时的古地理格架,研究了油藏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藏... 南羌塘坳陷大面积出露中侏罗统布曲组油藏带,为了了解布曲组油层地下隐伏特征,查明油气富集规律,根据油藏带地质产状、发育层位、沉积序列及空间分布等特征,结合油藏带形成时的古地理格架,研究了油藏带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油藏带平面上集中分布于隆鄂尼、昂达尔错和赛仁等3个区块,并以东西向稳定线状展布为特征,成层性好;油层内部可见大量礁滩相残余构造,常与介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鲕粒灰岩及砂屑灰岩相伴生,显示出典型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特征,其形成与演化受沉积相带和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在布曲组沉积早期,台缘浅滩位于南羌塘坳陷南缘塞仁—昂罢存咚一带;随着海平面的上升,沉积相带发生退积,向北依次形成晓嘎晓那—日尕尔保、扎仁—冬浪啪和日阿梗—噢纵等一系列线状分布的台地边缘相沉积;在布曲组沉积晚期,由于海平面下降,台地边缘礁滩相沉积向南进积扩展,形成隆鄂尼区块上部礁滩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带 空间展布 沉积特征 布曲组 南羌塘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中生界含油气系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伍新和 王成善 +1 位作者 胡建宏 伊海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特提斯构造域中段,是晚古生代—中生代特提斯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对称型前陆盆地,具有广泛的中生界海相沉积和中国最年轻的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可达万米。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 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特提斯构造域中段,是晚古生代—中生代特提斯体制下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特殊类型的复合对称型前陆盆地,具有广泛的中生界海相沉积和中国最年轻的海相地层,沉积厚度可达万米。羌塘盆地中生代具有广泛分布且发育良好的烃源岩,烃源岩厚度大,最厚处在3000m以上,其中上三叠统的肖茶卡组、中侏罗统布曲组和夏里组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有机质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分布,埋藏较好,其生油量巨大,是盆地油气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含油气系统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了全面分析,划分出了肖茶卡组(T3x)-曲色组(J1q)含油气系统、雀莫错组(J2q)-布曲组(J2b)含油气系统、夏里组(J2x)-索瓦组(J3s)含油气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塘盆地 中生界 含油气系统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含油白云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杜秋定 伊海生 +1 位作者 林金辉 周垦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4,36,共4页
为查明古油藏原油的成因,对羌塘盆地双湖地区侏罗系布曲组含油白云岩、含沥青石灰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和萜烷、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GC-C-MS技术对含油白云岩、含沥青石灰岩、石灰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特... 为查明古油藏原油的成因,对羌塘盆地双湖地区侏罗系布曲组含油白云岩、含沥青石灰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和萜烷、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利用GC-C-MS技术对含油白云岩、含沥青石灰岩、石灰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的组成特征和分布形式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显示,Pr/Ph值为0.37~2.07,Pr/nC17值为0.14~0.76,说明油气源岩沉积环境以浅海陆棚开放性水域为主;OEP值为0.96~1.17,奇碳优势不明显,显示了成熟—高成熟阶段的基本特征;原始有机母质构成中既有较高比例的高等植物,又有一定比例的低等水生生物混入。原油与烃源岩δ13C值分布形态具有相似的特征,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都表现为δ13C值从低碳数到高碳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原油来自海相沉积地层,它们具有同源的有机质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白云岩 油源对比 正构烷烃 单体碳同位素 有机地化特征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马角坝地区石炭纪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惠博 伊海生 +1 位作者 陈三运 时志强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2,共3页
根据层序地层经典模式,运用地层垂向和横向综合对比的方法,在野外露头上对马角坝地区石炭纪地层进行了三级层序及沉积相上的分析。研究剖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1个Ⅰ型层序,4个Ⅱ型层序,认为马角坝地区石炭纪为一套局限—半局限、开... 根据层序地层经典模式,运用地层垂向和横向综合对比的方法,在野外露头上对马角坝地区石炭纪地层进行了三级层序及沉积相上的分析。研究剖面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1个Ⅰ型层序,4个Ⅱ型层序,认为马角坝地区石炭纪为一套局限—半局限、开阔台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纪 层序地层 沉积相 马角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下雷锰矿区定量岩相图编制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华 伊海生 +3 位作者 张超 赵香玲 李勇 李启来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8-132,共5页
以广西下雷锰矿区为例,通过对大量钻孔剖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提取出锰矿区矿层数、矿层累计厚度、夹石累计厚度、矿层顶板厚度、矿层底板厚度等5类成矿参数,给出了岩相图编制的详细步骤,进而编制出定量岩相图、成矿参数等值线... 以广西下雷锰矿区为例,通过对大量钻孔剖面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提取出锰矿区矿层数、矿层累计厚度、夹石累计厚度、矿层顶板厚度、矿层底板厚度等5类成矿参数,给出了岩相图编制的详细步骤,进而编制出定量岩相图、成矿参数等值线图。以岩相图为基础,结合上述5类成矿参数,对岩相分布、岩石组合特征与锰成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层数最多、矿层累计厚度最大、夹石累计厚度最大、矿层顶板厚度最大、矿层底板厚度最大的矿段主要分布于硅质岩相区;锰成矿主要受控于硅质岩相,硅质岩类的岩石组合特征控制了锰矿的沉积背景,锰矿主要沉积于深水宁静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岩相图 成矿参数 岩相分布 岩石组合特征 硅质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冷水坑层控型矿床中碳酸盐岩夹层的特征及其对成矿作用的贡献 被引量:3
14
作者 欧莉华 伊海生 +3 位作者 林金辉 王刚 钱利军 宋世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69,共6页
江西冷水坑层控型铅锌矿赋存于上侏罗统铁锰碳酸盐岩夹层中,其品位明显高于斑岩型矿床。根据井下观察及矿区资料发现,研究区碳酸盐岩夹层发生了强烈的碎裂岩化,而碳酸盐岩夹层上下的凝灰岩层或斑岩则基本没有发生碎裂岩化。根据相关资料... 江西冷水坑层控型铅锌矿赋存于上侏罗统铁锰碳酸盐岩夹层中,其品位明显高于斑岩型矿床。根据井下观察及矿区资料发现,研究区碳酸盐岩夹层发生了强烈的碎裂岩化,而碳酸盐岩夹层上下的凝灰岩层或斑岩则基本没有发生碎裂岩化。根据相关资料,不同岩石具有不同的抗张抗剪强度,碳酸盐岩的抗张强度明显低于凝灰岩和斑岩的抗张强度,因此认为研究区高品位的层控型矿床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夹层中,是因为在张性构造运动下,碳酸盐岩夹层先于其上下的凝灰岩或斑岩发生碎裂岩化,含矿热液更容易进入碎裂岩化的碳酸盐岩夹层中;而碳酸盐岩又具有高的可溶性,为含矿溶液的沉淀增加了更多的空间,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层控型矿床的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坑 层控型矿床 铁锰碳酸盐岩 抗张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页岩与大洋缺氧事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兰 夏敏全 +1 位作者 万云 伊海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4,8,共5页
分析黑色页岩和大洋缺氧事件研究的详细状况,并结合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纪黑色页岩和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概述了黑色页岩的地质学特征、大洋缺氧事件的示综标识以及成因。
关键词 黑色页岩 缺氧事件 示综标识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羌塘盆地南部布曲组含油白云岩中自生文石胶结物的鉴定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帅 伊海生 +1 位作者 夏国清 梁定勇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2-778,共7页
在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中首次发现针柱状胶结物,分布于沥青充填的溶蚀孔隙中。显微结构、微区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胶结物类型为自生文石,呈针柱状晶形,簇状、放射状集合体,Mg O和Sr O质量分数... 在羌塘盆地南部隆鄂尼地区中侏罗统布曲组砂糖状白云岩中首次发现针柱状胶结物,分布于沥青充填的溶蚀孔隙中。显微结构、微区X射线衍射以及电子探针分析表明,胶结物类型为自生文石,呈针柱状晶形,簇状、放射状集合体,Mg O和Sr O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微区同位素测试显示,文石胶结物δ13CPDB值为3.5‰~3.98‰,δ18OPDB值介于-11.63‰^-9.98‰。文石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碳酸盐岩中很少发现,常通过新生变形作用或溶解作用转变为低镁方解石。砂糖状白云岩中自生文石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现代海洋沉积和大气淡水成因的文石存在较大差异,其形成过程中淡水淋滤作用影响较小,δ18O值的负偏主要受埋藏期地温梯度控制。储层成岩序列显示文石胶结物形成于埋藏白云石化作用之后,有机酸溶蚀伴随着碳酸钙自生矿物沉淀,烃类充注抑制了文石向方解石的转化。文石胶结物形成于晚成岩阶段,属于埋藏环境下碳酸盐矿物溶解再沉淀的产物,烃类充注可能对文石的保存起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石 微区X射线衍射 碳氧同位素 中侏罗统 羌塘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型铝土矿鲕豆粒结构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胡旭 伊海生 +1 位作者 王刚 欧莉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在系统研究国内典型沉积型铝土矿矿石物质成分及显微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沉积型铝土矿的鲕豆粒结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沉积型铝土矿物质成分单一,杂质含量较少,主要为一水硬铝石;鲕豆粒的类型复杂多样,可观察到豆粒和鲕... 在系统研究国内典型沉积型铝土矿矿石物质成分及显微结构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沉积型铝土矿的鲕豆粒结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沉积型铝土矿物质成分单一,杂质含量较少,主要为一水硬铝石;鲕豆粒的类型复杂多样,可观察到豆粒和鲕粒,鲕粒包含类型有真鲕、表鲕、复鲕等;鲕豆粒核心变化较大,外部同心圈层断续环绕核心分布。铝土矿中鲕豆粒最初由胶体凝聚形成,但一般后期都经历了搬运活动,表现为异地沉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型铝土矿 鲕豆粒 显微结构特征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油气藏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伍新和 伊海生 王成善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4-27,183,共4页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油田 ,四面分别与玛湖凹陷、盆 1井西凹陷和石南凹陷相邻 ,其石油地质储量超过 1× 10 8t。石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低、类型差、生烃量小 ;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从成熟—过成熟均有分... 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的石南油田 ,四面分别与玛湖凹陷、盆 1井西凹陷和石南凹陷相邻 ,其石油地质储量超过 1× 10 8t。石南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低、类型差、生烃量小 ;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烃源岩有机质从成熟—过成熟均有分布、有机质类型好、生烃量巨大 ,玛湖凹陷烃源岩与盆 1井西凹陷烃源岩石油地质特征相似 ,但因其中生界构造特征而被排除。文章运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 ,分析并类比了烃源岩和原油中C2 0 、C2 1、C2 3 三环二萜烷和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确定 :①石南油田油气主要来源于盆 1井西凹陷二叠系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烃源岩 ;②油气运移的通道主要是断层和不整合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二叠系 生烃量 地球化学特征 准噶尔盆地 油气藏 有机地球化学 油田 凹陷 两期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典型剖面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华颖 伊海生 +1 位作者 马雪 李盛俊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年第4期275-279,232,共5页
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西岔沟剖面野外沉积岩石学特征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磁化率测量,对沉积物的粒级、颜色、旋回性与磁化率的大小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磁化率的大小与沉积物的粒度及岩石类型有一定的关系:砾岩磁化率的... 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西岔沟剖面野外沉积岩石学特征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磁化率测量,对沉积物的粒级、颜色、旋回性与磁化率的大小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磁化率的大小与沉积物的粒度及岩石类型有一定的关系:砾岩磁化率的峰值最低,粉砂、泥质粉砂岩和泥岩的磁化率峰值相对较大;不同颜色的泥岩也会因氧化程度、有机质含量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磁化率峰值;磁化率曲线变化是剖面岩性和沉积旋回的一种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率 粒度 柴达木盆地西部 西岔沟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几个科学问题
20
作者 倪师军 朱利东 伊海生 《四川水力发电》 2006年第A02期113-117,152,共5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区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可以说这项工程相当于在“太岁头上动土”。从现有的研究和论证上看,我们都回避了一个未来变化的问题,而研究未来的变化和对我们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关键词 科学确定调水规模 基础地质问题 生态与环境影响 社会与经济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