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北部多房棘球绦虫动物宿主研究初报 被引量:9
1
作者 柴君杰 蒋卫 +3 位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付承 焦伟 瞿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9-91,共3页
本文报告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的农村牧区以及山地和草原地带进行多房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调查的结果。采用槟榔碱导泻法检查 30 5只家 (牧 )犬 ,在 5 2只犬中检出棘球绦虫成虫 ,感染率为 17%。对所获 13974条虫体进行鉴... 本文报告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的农村牧区以及山地和草原地带进行多房棘球绦虫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调查的结果。采用槟榔碱导泻法检查 30 5只家 (牧 )犬 ,在 5 2只犬中检出棘球绦虫成虫 ,感染率为 17%。对所获 13974条虫体进行鉴定的结果 ,皆为细粒棘球绦虫。表明在新疆北部泡型包虫病流行地区 ,家犬不是多房棘球绦虫的终宿主。检查啮齿目动物 31种 5 16 3只 ,食虫目动物 4种 2 6 1只和兔形目动物 2种 196只。在西部天山地区捕获的伊犁田鼠和塔尔巴哈台山地区捕获的水鼠平中发现多房棘球蚴感染 ,表明这两种鼠类是当地多房棘球绦虫的中间宿主。属于国内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多房棘球绦虫 动物宿主 泡型包虫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控制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焦伟 柴君杰 +6 位作者 吴树春 伊斯拉音.乌斯曼 王鸣杰 尤纪青 付承 瞿群 张文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1-53,共3页
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的剂量与驱虫效果相关。用50mg/kg剂量在埋植后4个月以细粒棘粒蚴原头节进行攻击可保护家犬不受感染。3只家犬埋植剂量为36.36、4444和66.66mg/kg吡喹酮,3个月药物释放率各为76.7%、65.8%和56.1%。血... 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剂的剂量与驱虫效果相关。用50mg/kg剂量在埋植后4个月以细粒棘粒蚴原头节进行攻击可保护家犬不受感染。3只家犬埋植剂量为36.36、4444和66.66mg/kg吡喹酮,3个月药物释放率各为76.7%、65.8%和56.1%。血液吡喹酮浓度在埋植后10天至3个月维持在0.8974~3.6849μg/ml之间。50mg/kg吡喹酮剂量对植药犬的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 缓释剂 细粒棘球绦虫 皮下埋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患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唱洲 伍卫平 +6 位作者 官亚宜 侯岩岩 左新平 付青 王立英 伊斯拉音.乌斯曼 克依赛尔.阿布都克尤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5-779,共5页
目的探讨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黑热病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近年发病的21例黑热病患者为病例,按照1∶3的比例在同村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无黑热病病史及黑热病临床... 目的探讨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黑热病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3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伽师县近年发病的21例黑热病患者为病例,按照1∶3的比例在同村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差不超过1岁、无黑热病病史及黑热病临床症状和体征,且rK39测试结果阴性的63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对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和行为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用SPS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畜圈与卧室的距离和近两年家庭成员或邻居有无黑热病患者两个因素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家畜数量、畜圈与卧室的距离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荒漠型黑热病流行区,家畜数量、畜圈与卧室的距离是居民患黑热病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型黑热病 影响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抗原检测法诊断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的研究Ⅱ.粪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实验感染犬排出粪抗原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9
4
作者 焦伟 柴君杰 +2 位作者 伊斯拉音.乌斯曼 付承 瞿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1-44,共4页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抗体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成虫抗原的结果A450值与抗原含量呈指数曲线关系,高度相关(r=0.98)。实验感染家犬粪抗原含量在2.5-8.0μg/ml之间,因此本法在检测粪抗原中... 用细粒棘球绦虫成虫虫体抗原及其抗体建立的双抗体夹心ELISA滴定成虫抗原的结果A450值与抗原含量呈指数曲线关系,高度相关(r=0.98)。实验感染家犬粪抗原含量在2.5-8.0μg/ml之间,因此本法在检测粪抗原中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家犬泡状带绦虫的感染引起的交叉反应是影响本法特异性的主要问题。选择最适的抗体包被浓度可消除交叉反应。用细粒棘球蚴原头节感染家犬后,粪抗原呈低滴度阳性,至21天后迅速升高。实验感染泡状带绦虫的家犬观察50天粪抗原均在临界水平之下。作者推荐本法可用于家犬细粒棘球绦虫成虫感染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抗原 ELISA 粪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