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酚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铜绿微囊藻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24
1
作者 倪利晓 任高翔 +3 位作者 陈世金 郝向阳 李勇 朱亮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8-1432,共5页
采用相加指数法和半致死剂量指数法,评价3种酚酸类和1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作用时,邻苯二酚、联苯三酚、没食子酸和亚油酸的72 h EC50分别为2.100、11.101、18.468和3.670 m.gL-1;通过等... 采用相加指数法和半致死剂量指数法,评价3种酚酸类和1种不饱和脂肪酸类化感物质对铜绿微囊藻的联合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单独作用时,邻苯二酚、联苯三酚、没食子酸和亚油酸的72 h EC50分别为2.100、11.101、18.468和3.670 m.gL-1;通过等效浓度(1∶1)两两混合后,综合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邻苯二酚和联苯三酚、邻苯二酚和亚油酸表现为协同效应,其余二元混合物的联合作用表现为相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酚酸 不饱和脂肪酸 联合作用 相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生植物化感作用的抑藻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倪利晓 陈世金 +1 位作者 任高翔 郝向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6-1182,共7页
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所谓化感物质,就是由植物、细菌、病毒和真菌所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或化感物质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爆发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低毒、环境亲合性好的方... 有效控制水华,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是目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所谓化感物质,就是由植物、细菌、病毒和真菌所产生的二次代谢产物。利用水生植物的化感作用或化感物质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爆发被认为是一种高效、低毒、环境亲合性好的方法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陆生植物应用于抑制藻类生长的研究却较少。文章在对化感作用的概念的演化、各种生物对藻类化感抑制作用、化感物质抑藻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陆生植物化感作用抑藻的研究进展。文章认为相对于水生植物在抑藻方面的局限性,陆生植物的优势体现在对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明显(化感作用明显)、所含抑藻化感物质种类丰富、不易受水生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并对今后陆生植物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陆生植物中尤其是菊科植物化感抑藻应用前景广阔。最后指出,陆生植物的化感抑藻作用研究还存在进一步探索和改进化感物质的提取和鉴定方法、抑藻作用机理的研究、应用实际水体时的生态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化感物质 抑藻 陆生植物 水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