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常规天然气增产改造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32
1
作者 任闽燕 姜汉桥 +3 位作者 李爱山 张潦源 周元龙 邢振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7,118,共5页
非常规天然气是中国天然气的后备资源,提高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增产改造技术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的关键技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增产改造技术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步伐。通... 非常规天然气是中国天然气的后备资源,提高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增产改造技术是非常规天然气开采的关键技术,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增产改造技术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步伐。通过分析中外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现状和增产改造技术研究进展,重点探讨了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增产改造技术的发展历程:在页岩气增产改造技术方面,目前尚处于现场试验阶段,技术还不完善;煤层气增产改造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现场试验;致密砂岩气增产改造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通过分析中外非常规天然气增产改造技术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非常规天然气室内实验、低伤害压裂液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深层致密气藏改造技术、煤层区块整体压裂改造排采技术和裂缝监测技术是今后攻关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天然气 致密砂岩气 煤层气 页岩气 增产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CO_2驱相对渗透率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任闽燕 王珍 +4 位作者 徐阳 牛保伦 贾英良 李兆敏 任韶然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8-112,共5页
在现有相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CO2与原油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CO2驱多相相对渗透率模型,采用气液相渗指数与驱替压力或当前油藏压力相关联的方法,研究CO2与原油间的相互作用对相态、流态和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改进的相渗模型对... 在现有相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CO2与原油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改进的CO2驱多相相对渗透率模型,采用气液相渗指数与驱替压力或当前油藏压力相关联的方法,研究CO2与原油间的相互作用对相态、流态和原油采收率的影响。利用改进的相渗模型对室内试验和现场CO2驱的效果进行数模拟合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CO2驱相渗模型提高了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特别适用于CO2近混相驱过程,室内试验和现场CO2驱的拟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混相驱 驱替试验 相对渗透率 Corey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含砂在线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任闽燕 赵益忠 +2 位作者 宋金波 崔爱梅 崔峻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146,共6页
井口含砂在线监测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油井出砂研究手段。在引进SandQTM含砂监测系统基础上对其配套技术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FEPG系统开发了三维声波传导有限元程序,对井口声波测试弯管壁厚进行了优化,建议壁厚为... 井口含砂在线监测是国外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实时监测油井出砂研究手段。在引进SandQTM含砂监测系统基础上对其配套技术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FEPG系统开发了三维声波传导有限元程序,对井口声波测试弯管壁厚进行了优化,建议壁厚为5~10 mm;其次,建立了近井渗流稳定时间分析有限元模型,优化井口测试程序,结果表明,对于高渗疏松砂岩油藏,生产制度调整后24 h以内近井渗流即可达到稳定,结合现场实际,将油井工作制度调整频率设计为1次/d;最后,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对于抽油机及电潜泵井采油树均具有较好适应性,对于产出液黏度较小的油井适应性强、测试精度高,对于产出液黏度较大(动力黏度>1 824 mPa.s)油井,适应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监测 出砂 声波测试 监测程序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判的氮气泡沫调剖选井选层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任闽燕 张仲平 +2 位作者 曹嫣镔 殷方好 郝婷婷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3,9,共4页
针对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剖技术选井选层困难的问题,结合已实施氮气泡沫调剖井的生产效果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氮气泡沫调剖效果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藏非均质性、原油黏度、油层厚度、可采储量... 针对稠油油藏氮气泡沫调剖技术选井选层困难的问题,结合已实施氮气泡沫调剖井的生产效果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建立了氮气泡沫调剖效果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油藏非均质性、原油黏度、油层厚度、可采储量的采出率、距油水边界距离等因素对氮气泡沫调剖效果的影响规律,总结出了适合氮气泡沫调剖的油藏条件:渗透率级差小于4,原油黏度小于40 000 mPa·s,油层厚度在4~12 m,措施时机为多轮次吞吐中后期,距离油水边界300~500 m.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氮气泡沫调剖技术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地改善了稠油油藏中高轮次蒸汽吞吐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气泡沫调剖 数值模拟 油藏适应性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中渗油藏交联聚合物深部改流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闽燕 汪刚跃 +3 位作者 程军 丛洪良 李光 龙霞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3期85-87,共3页
临盘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 ,调剖效果逐年变差。为此 ,在L10 6— 1断块中渗非均质油藏开展了交联聚合物深部改流矿场试验研究。介绍交联聚合物的作用机理、性能特点 ,并结合油藏实际情况 ,优化施工参数。通过在L10 6-... 临盘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 ,调剖效果逐年变差。为此 ,在L10 6— 1断块中渗非均质油藏开展了交联聚合物深部改流矿场试验研究。介绍交联聚合物的作用机理、性能特点 ,并结合油藏实际情况 ,优化施工参数。通过在L10 6-1断块的L10 6-4井应用 ,水井油压上升了 2MPa ,PI值上升了 2 .6MPa ,吸水剖面得到了改善 ,对应油井累计增油 1678t,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盘油田 小断块油藏 交联聚合物 深部改流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基弹性微球深部调驱工艺在埕岛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任闽燕 赵明宸 +5 位作者 徐赋海 陆友明 姜亦栋 陈庆华 崔峻 赵福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1-83,116,共3页
埕岛油田主力含油层系馆陶组发育高孔、高渗透砂岩油藏,因高速开发,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用海水配制弹性微球,其初始粒径按照1/7~1/3倍孔喉直径的架桥准则进行选择,确定了微米级海水基弹性微球,并对海水基弹性微球的粒径... 埕岛油田主力含油层系馆陶组发育高孔、高渗透砂岩油藏,因高速开发,导致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采用海水配制弹性微球,其初始粒径按照1/7~1/3倍孔喉直径的架桥准则进行选择,确定了微米级海水基弹性微球,并对海水基弹性微球的粒径与孔喉的匹配关系、粘度和双管驱替效果等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海水基弹性微球膨胀10~15d后粒径达到1.4~1.5倍孔喉直径时,可产生有效封堵;其初始粘度约为1mPa·s,易于进入油层深部。在埕北25A试验区,采用计量泵向高压注水管线中注入0.01倍孔隙体积的海水基弹性微球后,水井注入压力上升了1~2MPa,充满度提高了0.22~0.57,对应11口油井有9口井见效,平均含水率下降了7.6%,恢复水驱4a后仍有效,表明海水基弹性微球深部调驱工艺对海上油田稳油控水具有长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基弹性微球 深部调驱 封堵 砂岩油藏 埕岛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量交联剂自动分配系统研制及现场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任闽燕 田玉芹 +2 位作者 王志敏 吕西辉 张小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9-50,71,共2页
针对目前实施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存在交联剂分配不准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微流量交联剂自动分配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该系统在孤岛中二中、东辛辛50交联聚合物驱油的现场应用表明,分配误差小于3%,系统可长期... 针对目前实施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存在交联剂分配不准确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微流量交联剂自动分配系统。介绍了系统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该系统在孤岛中二中、东辛辛50交联聚合物驱油的现场应用表明,分配误差小于3%,系统可长期无人值守运行,完全实现自动控制,加交联剂井可任意调整,单井交联剂浓度可以任意调节,充分满足了矿场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合物驱 微流量交联剂 自动分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管内循环砾石充填过程可视化数值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任闽燕 董长银 +1 位作者 刘春苗 李兆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5期6001-6005,共5页
大斜度井管内循环砾石充填实质是复杂条件下的固液两相流动及砂床运移过程,存在携砂液向地层的滤失以及冲筛环空与井筒环空之间的流体质量交换。分别建立井筒环空固液两相流和冲筛环空单相流动系统的的砾石、携砂液的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 大斜度井管内循环砾石充填实质是复杂条件下的固液两相流动及砂床运移过程,存在携砂液向地层的滤失以及冲筛环空与井筒环空之间的流体质量交换。分别建立井筒环空固液两相流和冲筛环空单相流动系统的的砾石、携砂液的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以及各两个流动系统间的耦合流动方程,得到了倾斜井筒条件下的大斜度井管内砾石循环充填过程的数学模型。模型求解后研制了开发了充填过程模拟器软件,用于可视化模拟大斜度井砾石充填过程。分析了充填过程特征及各项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斜度井 砾石充填 管内循环充填 数学模型 可视化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Ⅲ堵水剂封堵大孔道矿场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韩炜 李光 +2 位作者 张子玉 任闽燕 郭东华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4期59-61,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固体堵剂HD Ⅲ堵水剂的性能及其在临盘油田盘 42 2单元盘 42 6井的试验情况 ,一年的小型矿场试验取得明显的封堵效果。试验确定了封堵大孔道的施工模式和工艺参数。在同类油藏进行了推广使用 。
关键词 堵水剂 临盘油田 封堵大孔道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砾石充填可视化模拟及充填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易 董长银 任闽燕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4149-4153,共5页
水平井砾石充填过程是复杂条件下的固液两相变质量流动,存在携砂液向地层的滤失以及井筒环空、冲筛环空间的流体质量交换。根据井筒、冲筛环空两个独立流动系统的砂、液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以及各系统间的流动耦合方程,建立了描述α充... 水平井砾石充填过程是复杂条件下的固液两相变质量流动,存在携砂液向地层的滤失以及井筒环空、冲筛环空间的流体质量交换。根据井筒、冲筛环空两个独立流动系统的砂、液质量和动量守恒方程,以及各系统间的流动耦合方程,建立了描述α充填过程的时间相关数学模型。补充辅助方程后可数值求解,并提出了充填效果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利用数值模型开发软件可对整个充填过程进行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和软件对顺利充填和提前堵塞两种情况均可适用,并能预测是否堵塞、堵塞位置、充填率以及计算充填效果综合评价指标。分析了充填过程中的各动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在充填前沿位置,由于沉积砂床消失,系统间窜流最为明显,各动态参数在充填前沿前后均有剧烈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砾石充填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可视化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