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夏盐池地理分布考 被引量:2
1
作者 任长幸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
西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构造,盐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有的盐池在西汉就已经开发利用,历经千年而不衰,有的至今还在开发。丰富的盐业资源,不仅保障了百姓生活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西夏政权的生存与发展... 西北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质构造,盐业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有的盐池在西汉就已经开发利用,历经千年而不衰,有的至今还在开发。丰富的盐业资源,不仅保障了百姓生活而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西夏政权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财政支撑。本文结合相关史料,对西夏时期分布在陕、甘、宁的夏州、灵州、盐州、西安州、会州、甘州、肃州、沙州及银州等地的盐池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盐池 地理分布 盐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宋盐政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任长幸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丰富的盐业资源是西夏的支柱产业,在西夏社会、政治、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宋朝来说,也是经济支柱之一。夏、宋基于各自国情及战略考虑,都制定了详细的盐业政策,从制度上和法律上对盐业的生产、流通及违法行为进行... 丰富的盐业资源是西夏的支柱产业,在西夏社会、政治、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经济相对发达的宋朝来说,也是经济支柱之一。夏、宋基于各自国情及战略考虑,都制定了详细的盐业政策,从制度上和法律上对盐业的生产、流通及违法行为进行了规范,建立了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盐业管理制度。比较而言,西夏的盐政更多是出于经济考虑,而宋朝的盐政则兼具经济性与战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宋朝 盐政 榷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黔北仡佬族傩戏新媒体传播研究
3
作者 葛世鑫 苏翔 任长幸 《歌海》 2024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理性的普遍化,孕育仡佬族傩戏的地理条件、文化空间甚至语言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同大部分传统艺术一样,仡佬族傩戏也面临着文化适应问题,这关系着仡佬族傩戏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维持自身的传承创新和赓续发展。... 随着社会变迁和科技理性的普遍化,孕育仡佬族傩戏的地理条件、文化空间甚至语言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同大部分传统艺术一样,仡佬族傩戏也面临着文化适应问题,这关系着仡佬族傩戏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以维持自身的传承创新和赓续发展。传播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共同构筑了“非遗”传播的新生态,探索仡佬族傩戏的新媒体传播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仡佬族傩戏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 新媒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初至民国(1368—1937)民勤地区盐池分布与变迁——以《镇番遗事历鉴》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兴成 任长幸 《盐业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3期27-35,共9页
据《镇番遗事历鉴》等记载,明清至民国期间,河西走廊民勤地区盐池较多,而且这些盐池分布发生了较大变迁。在明代中期以前,这一地区的盐池主要分布在民勤地区北部,以鱼海盐池和青土湖盐池为主。明代中期到清代中后期,青土湖盐池逐渐消失... 据《镇番遗事历鉴》等记载,明清至民国期间,河西走廊民勤地区盐池较多,而且这些盐池分布发生了较大变迁。在明代中期以前,这一地区的盐池主要分布在民勤地区北部,以鱼海盐池和青土湖盐池为主。明代中期到清代中后期,青土湖盐池逐渐消失,而鱼海盐池继续得到开发,同时该地区中部与南部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盐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汤家海盐池。自清代中期至民国年间,鱼海盐池也逐渐消失,汤家海盐池继续得到开发,同时该地区西南部出现了马莲泉盐池,南部出现了苏武山盐池。总的来看,在此期间,民勤地区盐池变迁的趋势是由北向南移动;变迁的原因与当地农业开发引起的河流下游水资源补给减少以及河流上游新盐池的形成和开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民勤 明清民国 盐池 《镇番遗事历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