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精度液体注配料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徐俊杰 李永国 +1 位作者 任锟 王銮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1,87,共8页
为提高香精研发过程中配方试制精度,保证配方生产一致性,提出一种液体注配料控制方法。设计撞针行程可调节注料阀,通过常开和单点双模式注料以适应配料质量要求。常开模式采用顺馈+模糊PID控制;单点质量模式依据供给压力和撞针行程对单... 为提高香精研发过程中配方试制精度,保证配方生产一致性,提出一种液体注配料控制方法。设计撞针行程可调节注料阀,通过常开和单点双模式注料以适应配料质量要求。常开模式采用顺馈+模糊PID控制;单点质量模式依据供给压力和撞针行程对单点质量的影响,建立单点质量控制模型。并分别进行仿真验证及模型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当撞针行程和供给压力分别为0.1 mm和0.3 MPa时,单点质量为1.8 mg,配方试制过程中,常开控制偏差在5%以内,注料整体偏差在0.2%以内,重复精度<0.2%,满足实验室配方试制研发需求。研究对保证液体注配料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精 顺馈控制 模糊PID 单点质量 供给压力 撞针行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加工中速度前瞻控制新算法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任锟 傅建中 陈子辰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985-1988,共4页
为了避免在高速加工中高曲率轮廓导致的工件过切和机床的异常振动,提出了一种实时的速度前瞻软件控制新算法.该算法基于S型加减速方案,通过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对离散加工路径的分析发现高曲率点,根据加减速特性预估高曲率点处的最优速... 为了避免在高速加工中高曲率轮廓导致的工件过切和机床的异常振动,提出了一种实时的速度前瞻软件控制新算法.该算法基于S型加减速方案,通过采用三次样条曲线拟合对离散加工路径的分析发现高曲率点,根据加减速特性预估高曲率点处的最优速度,最后对加工路径施加相应的运动学曲线规划,实现了加工速度自适应于加工路径的变化.应用该算法使得加工速度变化平稳,较之传统控制方法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加工 前瞻算法 三次样条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邢若星 李彦杰 +4 位作者 张志鑫 秦合伟 赵晶 任锟 邵庆敏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6期42-43,75,共3页
目的探讨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屈肌表面肌电及痉挛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麦粒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屈肌表面最大等长收缩时(MIVC)肱二头肌积分肌电值(iEMG)及痉挛分级。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伸肘i EMG和屈肘i EMG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痉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粒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上肢运动功能和屈肌表面肌电值,有效缓解痉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上肢痉挛 麦粒灸 康复训练 屈肌表面肌电 痉挛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药用复合膜中12种常见抗氧剂的提取与迁移研究
4
作者 成婕 蒲小聪 +5 位作者 邱怡婷 任锟 杨剑 郭燕燕 王晓兰 江燕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3-769,共7页
建立了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其包装材料(口服液体药用复合膜)中12种常见抗氧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100 mm×2.1 mm,2μm)为色谱柱,甲醇(含0.01 mol/L甲酸与甲酸铵)和水(含0.01 mo... 建立了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其包装材料(口服液体药用复合膜)中12种常见抗氧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100 mm×2.1 mm,2μm)为色谱柱,甲醇(含0.01 mol/L甲酸与甲酸铵)和水(含0.01 mol/L甲酸与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2种抗氧剂在10~4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63,提取与迁移实验的检出限分别为0.40~13.25 ng/g和1.01~33.13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1.35~44.17 ng/g和3.37~110.42 ng/mL,回收率为80.1%~114%,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5%~7.2%。药液中检出抗氧剂1010和168,但含量低于其每日允许最大暴露量(PDE),对药品安全性风险影响较小。该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其包装材料中12种常见抗氧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抗氧剂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药用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测定二十碳五烯酸中的4种元素含量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晓兰 任锟 +1 位作者 冯霞兰 蒲小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83-2787,共5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二十碳五烯酸中砷(As)、镉(Cd)、汞(Hg)、铅(Pb)4种元素杂质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上述4种元素。通过在线加入内标钪(Sc)、锗(Ge)、铑(Rh)元素的方法来校正基体效应和...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二十碳五烯酸中砷(As)、镉(Cd)、汞(Hg)、铅(Pb)4种元素杂质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湿法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上述4种元素。通过在线加入内标钪(Sc)、锗(Ge)、铑(Rh)元素的方法来校正基体效应和信号漂移。4种元素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r>0.999,各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0%~119.2%(n=9),4种金属元素的方法检出限为0.51~3.17 ng·g^(-1)。该方法准确、稳定,可用于二十碳五烯酸中元素杂质的含量测定,并为二十碳五烯酸的标准完善、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碳五烯酸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元素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氨甲环酸注射液中26种元素杂质含量 被引量:2
6
作者 邱怡婷 成婕 +3 位作者 任锟 郭燕燕 黄琬莎 江燕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01-2808,共8页
建立同时测定氨甲环酸注射液中26种元素杂质(锂、硼、镁、铝、硅、钙、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钼、钯、镉、锡、锑、钡、铈、铂、汞、铅)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样品经稀释后,采用ICP-MS法测定16批不同厂家... 建立同时测定氨甲环酸注射液中26种元素杂质(锂、硼、镁、铝、硅、钙、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钼、钯、镉、锡、锑、钡、铈、铂、汞、铅)含量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样品经稀释后,采用ICP-MS法测定16批不同厂家生产的氨甲环酸注射液样品,以Sc、Ge、Rh、In、Bi元素为内标。26种元素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r>0.999,各元素的平均回收率为89.4%~115.6%(n=9),RSD<7.4%(n=9)。26种金属元素的方法检测限为0.0004~0.14μg·mL^(-1)。该方法简便有效,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可用于氨甲环酸注射液中26种元素杂质迁移量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元素杂质 氨甲环酸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