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酸性土壤中接种耐酸根瘤菌对豆科植物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任豫霜
朱丹
+2 位作者
姜伟
李玖燃
张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7-1088,共12页
【目的】接种耐酸豆科根瘤菌可以提高豆科植物耐酸能力。应用PLFA等方法研究接种耐酸根瘤菌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综合影响,从土壤角度阐明接种耐酸根瘤菌缓解土壤酸度对豆科植物胁迫的机制。【方法】盆栽条件下分别向种植于p H 4.8酸性土...
【目的】接种耐酸豆科根瘤菌可以提高豆科植物耐酸能力。应用PLFA等方法研究接种耐酸根瘤菌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综合影响,从土壤角度阐明接种耐酸根瘤菌缓解土壤酸度对豆科植物胁迫的机制。【方法】盆栽条件下分别向种植于p H 4.8酸性土壤中的葛藤和苜蓿植株相应接种耐酸葛藤根瘤菌068、389、390与耐酸苜蓿根瘤菌91512、91522、91532,于接种后30 d、60 d、90 d、120 d、150 d取样,分析耐酸根瘤菌对土壤养分、可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接种耐酸葛藤和苜蓿根瘤菌处理后,根际土壤p H由4.8显著提高至6.0左右,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效果显著(P<0.05),至120 d达到最高。120 d样品的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3.16~48.68 mg/kg、61.21~81.96mg/kg、65.05~86.38 mg/kg和11.85~12.87 g/kg,分别比未接种对照提高24.8%~162.4%、16.6%~56.2%、145.4%~225.8%、1.4%~10.1%;2)接种苜蓿和葛藤耐酸根瘤菌后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120 d达到峰值,比同期未接种对照分别提高了61.5%~348.4%、3.4%~441.7%和18.9%~255.2%,分别达到48.00×10~2~133.3×10~7、20.11×10~4~155.9×10~4和3.21×10~4~9.59×10~4 cfu/g鲜土;3)PLFA分析表明,虽然接种耐酸葛藤、苜蓿根瘤菌处理的根际土壤的特征脂肪酸种类数与未接种处理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接种葛藤或苜蓿根瘤菌均明显降低了根际土壤中异构PLFA/反异构PLFA值,显示土壤根际微生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结论】在种植豆科植物的酸性土壤中接种相应耐酸根瘤菌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p H,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磷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性对根际微生物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胁迫
耐酸葛藤根瘤菌
耐酸苜蓿根瘤菌
磷脂脂肪酸
根际微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用地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对添加秸秆的响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玖燃
丁红利
+1 位作者
任豫霜
张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8-965,共8页
选取采集于国内17个省(区)的不同利用方式下的85个土样为研究对象,定量添加玉米(Zea mays)秸秆置于相同温度培养90d,分析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后,不同用地的SOM变化存...
选取采集于国内17个省(区)的不同利用方式下的85个土样为研究对象,定量添加玉米(Zea mays)秸秆置于相同温度培养90d,分析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后,不同用地的SOM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3.5%的土壤样品的SOM增加,36.5%的减少;SOM含量相对变化率与其初始SO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在短期内添加秸秆并不一定意味着土壤有机质会提高。试验土样来源于4种不同用地方式中,采集于播种粮食旱地的88%的土样,其SOM含量增加;采集于水稻田的土样,其SOM含量均减少;采集于林地和菜地的土样,其SOM含量有增有减。添加秸秆后,各土样的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增加,增加量表现为水稻田>林地>菜地>粮食旱耕地,真菌>放线菌>细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显示细菌/真菌与G+/G-均表现为水稻田>粮食旱耕地>林地>菜地,比值越小说明土壤生态系统越稳定;A/B和iso/anteiso、C/A均表现为菜地>粮食旱耕地>林地>水稻田,比值越小代表养分和环境胁迫越严重。因此,4种用地方式中,水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受养分和环境胁迫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
土壤含水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
PL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酸性土壤中接种耐酸根瘤菌对豆科植物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
12
1
作者
任豫霜
朱丹
姜伟
李玖燃
张磊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国家级"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湖南大学生物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7-1088,共12页
基金
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项目(2013-Z30)资助
文摘
【目的】接种耐酸豆科根瘤菌可以提高豆科植物耐酸能力。应用PLFA等方法研究接种耐酸根瘤菌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综合影响,从土壤角度阐明接种耐酸根瘤菌缓解土壤酸度对豆科植物胁迫的机制。【方法】盆栽条件下分别向种植于p H 4.8酸性土壤中的葛藤和苜蓿植株相应接种耐酸葛藤根瘤菌068、389、390与耐酸苜蓿根瘤菌91512、91522、91532,于接种后30 d、60 d、90 d、120 d、150 d取样,分析耐酸根瘤菌对土壤养分、可培养微生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接种耐酸葛藤和苜蓿根瘤菌处理后,根际土壤p H由4.8显著提高至6.0左右,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含量的增加效果显著(P<0.05),至120 d达到最高。120 d样品的有效磷、铵态氮、硝态氮及有机质含量分别为23.16~48.68 mg/kg、61.21~81.96mg/kg、65.05~86.38 mg/kg和11.85~12.87 g/kg,分别比未接种对照提高24.8%~162.4%、16.6%~56.2%、145.4%~225.8%、1.4%~10.1%;2)接种苜蓿和葛藤耐酸根瘤菌后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数量显著提高(P<0.05),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120 d达到峰值,比同期未接种对照分别提高了61.5%~348.4%、3.4%~441.7%和18.9%~255.2%,分别达到48.00×10~2~133.3×10~7、20.11×10~4~155.9×10~4和3.21×10~4~9.59×10~4 cfu/g鲜土;3)PLFA分析表明,虽然接种耐酸葛藤、苜蓿根瘤菌处理的根际土壤的特征脂肪酸种类数与未接种处理相比并无明显差异,但接种葛藤或苜蓿根瘤菌均明显降低了根际土壤中异构PLFA/反异构PLFA值,显示土壤根际微生态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结论】在种植豆科植物的酸性土壤中接种相应耐酸根瘤菌能显著提高根际土壤p H,提高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磷养分含量,缓解土壤酸性对根际微生物的胁迫。
关键词
酸胁迫
耐酸葛藤根瘤菌
耐酸苜蓿根瘤菌
磷脂脂肪酸
根际微生态
Keywords
acidity stress
aciduric kudzu rhizobium
aciduric alfalfa rhizobium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rhizospheric micro-ecosystem
分类号
S156.6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84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用地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对添加秸秆的响应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玖燃
丁红利
任豫霜
张磊
机构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58-965,共8页
基金
国家级"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与模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XDJK2016D042)
文摘
选取采集于国内17个省(区)的不同利用方式下的85个土样为研究对象,定量添加玉米(Zea mays)秸秆置于相同温度培养90d,分析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含量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后,不同用地的SOM变化存在较大差异,63.5%的土壤样品的SOM增加,36.5%的减少;SOM含量相对变化率与其初始SOM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在短期内添加秸秆并不一定意味着土壤有机质会提高。试验土样来源于4种不同用地方式中,采集于播种粮食旱地的88%的土样,其SOM含量增加;采集于水稻田的土样,其SOM含量均减少;采集于林地和菜地的土样,其SOM含量有增有减。添加秸秆后,各土样的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均增加,增加量表现为水稻田>林地>菜地>粮食旱耕地,真菌>放线菌>细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显示细菌/真菌与G+/G-均表现为水稻田>粮食旱耕地>林地>菜地,比值越小说明土壤生态系统越稳定;A/B和iso/anteiso、C/A均表现为菜地>粮食旱耕地>林地>水稻田,比值越小代表养分和环境胁迫越严重。因此,4种用地方式中,水稻田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受养分和环境胁迫程度高。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有机质
土壤含水量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微生物
PLFA
Keywords
straw-amended soil
soil organic matt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land use pattern
micro flora
PLFA
分类号
S141.4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酸性土壤中接种耐酸根瘤菌对豆科植物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任豫霜
朱丹
姜伟
李玖燃
张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用地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对添加秸秆的响应
李玖燃
丁红利
任豫霜
张磊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