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消极完美主义及学业压力的作用路径
1
作者 曾海萍 周强 +2 位作者 方圆 牛红利 任衍镇 《四川精神卫生》 2025年第1期71-77,共7页
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阶段高发的情绪问题,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 背景 抑郁是青少年阶段高发的情绪问题,父母心理控制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预测因素,但目前关于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目的 探讨中学生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为降低中学生抑郁症状发生风险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选取中山市2所初中和2所高中共1 10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父母心理控制问卷、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CFMPS)、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中的学习压力感分量表以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进行调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运用Amos 24.0检验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在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结果 共1 009名(91.73%)中学生完成有效问卷调查,检出261名(25.87%)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心理控制问卷评分、CFMPS中的消极完美主义评分、MMHI-60中的学习压力感分量表评分与CES-D评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323~0.644,P<0.05或0.01)。父母心理控制对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直接效应值为0.128(95%CI:0.061~0.201),占总效应的31.37%;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分别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症状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分别为0.099(95%CI:0.068~0.133)、0.100(95%CI:0.060~0.143),分别占总效应的24.27%、24.51%;消极完美主义-学业压力是父母心理控制与中学生抑郁症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81(95%CI:0.060~0.106),占总效应的19.85%。结论 父母心理控制可直接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也可以通过消极完美主义和学业压力的独立路径或链式路径影响中学生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心理控制 中学生 抑郁 完美主义 学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问题研究进展
2
作者 牛红利 容东环 +1 位作者 朱建立 任衍镇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拒绝上学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儿童青少年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时间越久,重新回到学校的难度就越大。因此,综述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主要从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干... 拒绝上学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儿童青少年个人、家庭、社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儿童青少年拒绝上学时间越久,重新回到学校的难度就越大。因此,综述对国内外现有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主要从概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影响因素及干预方面进行评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为受拒绝上学问题困扰的儿童青少年提供有效的支持,助力其早日重返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绝上学 儿童青少年 影响因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任衍镇 黄彩英 +2 位作者 黄妙妃 邓大勇 杜宝国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5期391-394,共4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和初中共4所学校的2281名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儿... 目的了解中山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和初中共4所学校的2281名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及儿童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81名学生中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76%(428名),其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父母抚养组及低收入组外化性行为得分分别高于父母抚养组及中高收入组[(7.08±6.41)vs.(6.12±7.10);(6.63±6.72)vs.(5.93±7.59),P均<0.05],非家庭和睦组在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上都高于家庭和睦组(P均<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内化性行为得分、外化性行为得分及行为问题总分均与父、母的温暖理解因子得分呈负相关(r=-0.18^-0.13,P均<0.01),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干涉等因子得分呈正相关(r=0.11~0.24,P均<0.01)。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相关因素依次是:家庭氛围、父亲温暖理解、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P均<0.05)。其中,家庭氛围越紧张,父亲温暖理解得分越低,母亲过度保护及干涉得分越高,儿童青少年越倾向于出现行为障碍(P均<0.05)。结论中山市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较突出,紧张的家庭氛围、母亲过度保护干涉及缺乏父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行为问题的发生有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行为障碍 父母教养方式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精神障碍发病与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任衍镇 劳钊明 +1 位作者 杜宝国 黄妙妃 《四川精神卫生》 2019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空气负离子浓度对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方法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7年5月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各病种... 目的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空气负离子浓度对常见精神障碍发病的影响。方法对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7年5月入院的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和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各病种月入院量与同期月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双相抑郁月入院量与月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34,P<0.01),1月-12月月均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别为:353、336、419、564、658、729、700、665、637、512、393、479个/cm^3,对应月份双相抑郁月累积入院量分别为:37、20、36、38、55、31、29、41、44、38、26、37人次。结论双相抑郁在低浓度空气负离子时发病增多,高浓度时发病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双相抑郁 空气负离子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向阳 任衍镇 +2 位作者 李元春 薛坤喜 杜宝国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12所学校983名教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 目的了解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态度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中山市小学、初中及高中共12所学校983名教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知识问卷及精神疾病态度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卫生与心理保健知识问卷总评分(15.92±2.50)分,总体正确率为79.6%;9种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中掌握最好的是抑郁症(38.0%),其次是精神发育迟滞(34.2%)和多动症(33.6%),最差为抽动症(13.4%);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35.94±5.52)分。组间比较显示:女性教师精神卫生知识与心理保健问卷总评分高于男性教师,中学组教师在儿童青少年常见精神疾病总评分上优于小学教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教师精神疾病态度问卷总评分与其年龄及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07,P均<0.05)。被调查的983名教师中,有228名(23.2%)反映在其教学工作中遇见过患有精神疾病的学生,97.2%(955名)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在知识获得途径方面,新闻、杂志或网络所占比例最高(70.2%),专业讲座或培训(8.6%)及专业书籍(7.8%)较低。结论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总体较好,具体病种掌握不均衡,对待精神疾病态度有待改变,可以借助新兴媒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精神卫生知识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