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Fuzzy集合理论评价威海倾倒区环境质量 被引量:2
1
作者 任荣珠 张瑞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41-49,共9页
利用Fuzzy集合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借助威海倾倒区监测结果,建立起关于水质、底质和底栖生物三个介质环境要素综合质量评价模型,对倾倒区各测站的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迁移倾倒区中心站位的建议。
关键词 海洋 环境质量 评价 模糊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池清淤、岸边吹填对周围海域的环境影响分析
2
作者 任荣珠 梁源高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解胜利石油管理局船舶公司岸边吹填对其附近海域的环境影响状况,烟台海洋管区在龙口近岸、吹填池附近海域进行了自然环境和海流调查及水质监测,对船舶公司码头及吹填池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和海流状况有了较清楚的了解.通过挖泥前、... 为了解胜利石油管理局船舶公司岸边吹填对其附近海域的环境影响状况,烟台海洋管区在龙口近岸、吹填池附近海域进行了自然环境和海流调查及水质监测,对船舶公司码头及吹填池附近海域的地形地貌和海流状况有了较清楚的了解.通过挖泥前、中、后共4次水质监测,发现pH、DO无超标现象,COD和悬浮物(SS)个别站位超标,其中05站“挖泥时”SS超标严重,但由于泥沙本身的密度大,沉降速度快,因此尚未对周围养殖区造成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疏浚 吹填 环境影响 港池清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西部海域赤潮分析
3
作者 任荣珠 梁源高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6-118,共3页
近几年,随着沿海工业及乡镇企业和水产养值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养殖循环水大量排放入海,海洋污染日趋严重,致使赤潮频繁发生。本文仅就1990年6月16日发生在莱州湾西部海域赤潮所出现的生物种类、水化学环境及赤潮形成原因进... 近几年,随着沿海工业及乡镇企业和水产养值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养殖循环水大量排放入海,海洋污染日趋严重,致使赤潮频繁发生。本文仅就1990年6月16日发生在莱州湾西部海域赤潮所出现的生物种类、水化学环境及赤潮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州湾 潮汐 海洋污染 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近岸部分海域水质现状模糊综合评析
4
作者 任荣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0-49,共10页
根据1990~1992年莱州湾部分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法,对该海域的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分布、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评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的综合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湾内主要污染源是... 根据1990~1992年莱州湾部分海域的水质监测结果,利用模糊综合海水水质级数法,对该海域的水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主要污染因子及其分布、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评析结果表明:该海域的综合水质符合二类水质标准;湾内主要污染源是来自小清河、虞河、弥河、白浪河及二山岛的工业与生活污水,其中以小清河、弥河及三山岛为重;该海域的主要污染因子为石油类、无机氮、COD;水质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较明显,而年际变化则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级数法 水质评价 莱州湾 空间分布 污染因子 石油 无机氮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近海渔场海水化学特性分析
5
作者 任荣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0-36,共7页
本文运用Fuzzy集合理论,对莱州市三山岛至寿光县淄脉河口水域的海水化学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物中尤以油类为重,其超标率达90.5%,丰水期油类含量高达4.65mg/dm^3;该海域各河流入海口... 本文运用Fuzzy集合理论,对莱州市三山岛至寿光县淄脉河口水域的海水化学特性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整个调查海域都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污染物中尤以油类为重,其超标率达90.5%,丰水期油类含量高达4.65mg/dm^3;该海域各河流入海口附近的水质,只有潍河口属一类,淄脉河口、海庙后属二类,小清河口、胶莱河口及三山岛均属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化学 分析 莱州湾 渔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峡冬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乃星 任荣珠 +3 位作者 吴凤丛 王尽文 林森 张亮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07-614,共8页
以2010年2-3月对渤海海峡进行的3个断面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并讨论了渤海海峡冬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由于强烈的垂直混合作用,渤海海峡水体中水温、营养盐及叶绿素a(Chl-a)的分布基本呈上下一致的特征。调... 以2010年2-3月对渤海海峡进行的3个断面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并讨论了渤海海峡冬季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冬季,由于强烈的垂直混合作用,渤海海峡水体中水温、营养盐及叶绿素a(Chl-a)的分布基本呈上下一致的特征。调查海域营养盐的分布基本呈现出近岸高,中部低;西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这与近岸受陆源影响较大,而西南部的高值和北部的低值则主要受渤、黄海水团交换影响明显有关。Chl-a与水温的分布特征非常相近,对二者做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717,p<0.01,n=110)。对Chl-a与各形态营养盐作相关性分析发现,Chl-a与PO4-P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r=-0.480,p<0.01,n=38),说明海峡水体中浮游植物的吸收是影响PO4-P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峡 营养盐 叶绿素 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亮 曹丛华 +4 位作者 任荣珠 孙滨 宿凯 林森 屈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39,共6页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监测数据,采用Hakanson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其重金属污染特征,潜在生态风险性进行了评价,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倾倒区海域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性均较低,倾倒区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为Cd和Hg。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表明该倾倒区的生态风险程度顺序为:2006年>2009年>2004年>2008年>2000年,与2008年相比,2009年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有所增加,其中重金属Cd和Hg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Eri)有较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山港 倾倒区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洲湾北部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亮 王尽文 +5 位作者 任荣珠 张乃星 宿凯 屈文 陶卉卉 吕振波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 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鳚(Pholis fangi)和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D在1.400–3.255之间,平均为2.471;多样性指数H′在0.492–2.309之间,平均为1.857;均匀度指数J′在0.182–0.713之间,平均为0.596。本次调查出现鱼类种数比20世纪80年代记载的鱼类150种大幅降低;甲壳类、头足类比相关调查显示甲壳类19种、头足类6种的结果也有所降低。主要经济鱼类个体质量和数量减少,小型低价值鱼类及戴氏赤虾逐渐成为优势种,且未发现经济鱼类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这可能与过度捕捞或其他人为活动扰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北部海域 渔业资源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亮 曹丛华 +2 位作者 任荣珠 王尽文 屈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8923-8925,894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的影响,以及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方法]以大叶黄杨叶片作为研究对象,比较95%乙醇、80%丙酮和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体积比为1∶2)3种提取液的提取效率;探讨光照、pH值、温度、氧化剂、重金属以及紫外线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以95%的乙醇和丙酮混合液作为提取液时,大叶黄杨叶绿素的提取效果最好;大叶黄杨叶绿素的光稳定性较差;在pH值中性条件下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和抗氧化能力;除Cu2+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的稳定性提高外,其他重金属离子均使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紫外线可使大叶黄杨叶绿素稳定性降低。[结论]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和丙酮(体积比为1∶2)混合液对大叶黄杨叶绿素提取效率最高,并且提取液应在避光、中性、远离重金属离子条件下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叶绿素 提取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巯基键合硅胶的制备及其对贵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5
10
作者 屈文 苏继新 +3 位作者 曹丛华 任荣珠 张绍萍 林森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氯丙基氯硅烷和硫氢化钠代替昂贵的硅烷偶联剂对硅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以巯基为活性中心的硅胶材料。用BET、红外光谱、总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吸附材料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氯丙基硅胶键合量为2.5 mmol... 以氯丙基氯硅烷和硫氢化钠代替昂贵的硅烷偶联剂对硅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以巯基为活性中心的硅胶材料。用BET、红外光谱、总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吸附材料及其前驱体进行表征;有机碳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氯丙基硅胶键合量为2.5 mmol/g,吸附剂的巯基含量为1.56mmol/g;N2吸附脱附数据表明键合反应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布均有一定变化。将所得巯基硅胶用于吸附溶液中的Pd2+、Au3+,结果表明该材料对Pd2+、Au3+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7 mg/g和120 mg/g,吸附效率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巯基硅胶制备 表征 贵金属离子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峡冬季无机碳的立体分布特征及其源汇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乃星 孙旭 +6 位作者 曹丛华 任荣珠 陶卉卉 孙滨 王建勇 侯继灵 于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4-101,共8页
根据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对渤海海峡3个断面39个站位表层、10m层和30m层水体中盐度、水温、叶绿素a以及无机碳等参数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该季节溶解无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及源汇变化状况,探讨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渤... 根据2010年2月至2010年3月对渤海海峡3个断面39个站位表层、10m层和30m层水体中盐度、水温、叶绿素a以及无机碳等参数的测定数据,分析了该季节溶解无机碳的分布特征以及源汇变化状况,探讨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渤海海峡水体中各水层溶解无机碳(DIC)及其组分浓度分布较一致,其中DIC及HCO3-的浓度等值线分布均呈现出从西南向东北梯度降低的趋势,且受温度影响明显;二氧化碳分压[p(CO2)]则表现出与叶绿素a含量成明显负相关的分布特征;位于渤海海峡东部的H断面垂直方向上,由于受黄海、渤海水团在海峡中部交汇混合形成的水体紊流影响,DIC及其组分在断面中部等值线分布较两边曲折。冬季渤海海峡表现出明显的源、汇分区分布特征,整个调查区海-气二氧化碳通量为3.52mmol/(m2·d),表现为大气CO2的弱源。冬季流经渤海海峡的DIC通量约为(130±2)×103 m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渤海海峡 空间分布 源汇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海峡冬季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乃星 吴凤丛 +6 位作者 任荣珠 宋金明 林森 孙滨 王建勇 侯继灵 于洋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6-61,共6页
根据2010年2月—2010年3月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冬季渤海海峡及其附近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碳体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TA、DIC和3HCO的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出海峡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分布趋势。西南部出现的高值区,与该区域靠近莱... 根据2010年2月—2010年3月的调查数据,探讨了冬季渤海海峡及其附近表层海水中溶解无机碳体系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表层水体中TA、DIC和3HCO的浓度分布总体上呈现出海峡西南部高东北部低的分布趋势。西南部出现的高值区,与该区域靠近莱州湾,受莱州湾水体污染影响有关。调查海域TA与表层水的温度相关性明显,pH与叶绿素的相关性较高。水温和Chl-a浓度是影响水体中无机碳体系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温对3HCO的影响要明显强于DIC。海峡南北两侧水体交换的差异,是导致海峡南部东西两端无机碳体系各参数监测数值的差异明显大于海峡北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无机碳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渤海海峡表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水质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亮 宋春丽 +6 位作者 曹丛华 王尽文 任荣珠 吴凤丛 张乃星 张绍萍 陶卉卉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4期43-49,共7页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对该倾倒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采用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倾倒区2000—2009年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根据2009年9月岚山港海洋临时倾倒区海域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质量指数法对该倾倒区的水质进行了评价;采用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法及有机污染指数法对该倾倒区2000—2009年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9月影响该海域表、底层水质的主要因素为无机氮、铜、铅和锌;海水水质综合评价指数Qi表明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水质优劣顺序为:2000年>2006年>2004年>2009年>2008年,2000年至2009年该倾倒区海水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有机污染指数A呈上升趋势,但海水水质为贫营养水平,无富营养化现象,水体质量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山港 倾倒区 水质 富营养化指数 有机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北部近岸海域10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源高 任荣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4-50,共7页
根据烟台海洋管区近1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别采用单因子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山东北部近岸海域及四个分海区(莱州湾、龙口、烟台、威海)的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海域的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和石油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无... 根据烟台海洋管区近10年的水质监测资料,分别采用单因子和综合评价两种方法对山东北部近岸海域及四个分海区(莱州湾、龙口、烟台、威海)的水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评价海域的主要污染为有机污染和石油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石油类、活性磷。四个分海区中,莱州湾污染最重,威海近岸海域污染最轻。后5年与前5年相比,有机污染有所加重,石油污染得到一定遏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近海 环境评价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近岸海域无机磷含量逐年上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纪灵 任荣珠 +1 位作者 梁源高 李正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1-27,共7页
通过对烟台海洋管区1988~1996年9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发现烟台近岸海域无机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1989~1993年基本在一类标准线附近变动,从1993年开始无机磷的含量呈快速上升趋势,至1996年无机磷的含量超过了二类水质标准,为三类水质.并... 通过对烟台海洋管区1988~1996年9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发现烟台近岸海域无机磷含量的变化规律为:1989~1993年基本在一类标准线附近变动,从1993年开始无机磷的含量呈快速上升趋势,至1996年无机磷的含量超过了二类水质标准,为三类水质.并针对海域内无机磷上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烟台近岸海域磷的入海通量年增长率为16.5%,其中含磷洗衣粉及磷肥的使用量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2.9%、17.5%,且它们与入海通量之间有比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另外,海区内磷的迁移与再生机制也导致无机磷在烟台近海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海域 无机磷 污染 烟台市 海水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