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烧烤肉类真伪鉴别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林俊 任茸茸 +3 位作者 朱安琪 李炳鑫 朱梓伟 龚理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5-1314,共10页
【目的】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烧烤肉类真伪鉴别中的应用,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分子数据及技术支持。【方法】从烧烤店、食堂、超市和线上平台4个渠道随机采集常见烧烤肉类食材共33份,利用PCR扩增测序技术获得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 【目的】研究DNA条形码技术在常见烧烤肉类真伪鉴别中的应用,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分子数据及技术支持。【方法】从烧烤店、食堂、超市和线上平台4个渠道随机采集常见烧烤肉类食材共33份,利用PCR扩增测序技术获得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I基因(COI)和12S rRNA序列,与NCBI-BLAST比对,从分子水平对这些烧烤肉类食材进行鉴定。通过与商品名对比,判断是否存在混伪现象。【结果】利用通用引物扩增测序共获得28份烧烤肉类的线粒体COI基因和12S rRNA序列,其长度分别为630 bp(编码210个氨基酸残基)和552 bp。通过比对鉴定出28份烧烤肉类来源为家猪(Sus scrofa domesticus)、家牛(Bos taurus)、瘤牛(Bos indicus)、绵羊(Ovis aries)、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白鹅(Anser cygnoides domestics)、原鸡(Gallus gall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和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序列相似性为99.30%~100.00%;剩余5份样品因无法扩增或序列双峰原因无法通过分子水平进行准确鉴定。系统发育树明显分为两支,一支仅包括茎柔鱼,代表无脊椎动物;另一支由其余8个物种组成,共同构成脊椎动物群。在28份烧烤肉类食材中,共有9份样品的商品名与实际物种不符,均为利用廉价的商品冒充价格更高的食材,其中采集自食堂的掺假率100%,烧烤店的掺假率40%,线上平台购买的食材无掺假现象。【结论】以线粒体COI基因和12S rRNA序列为代表的DNA条形码技术可对市场上常见烧烤肉类进行快速、准确地鉴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线粒体COI基因 12S rRNA 遗传距离 物种鉴定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