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演化博弈企业创新模式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苏灵 马国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6-39,共4页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策略选择是不同的,通过博弈模型的假设,分析了企业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策略模式选择。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模型假设看出,竞争与合作策略选择... 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面临的策略选择是不同的,通过博弈模型的假设,分析了企业合作与竞争的影响因素,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因素的特点,提出了不同阶段的策略模式选择。从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的模型假设看出,竞争与合作策略选择是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各自的成本,收益以及在市场上是否处于有利地位的不同而不同的。对于企业而言,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其面对的内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因此选择不同的战略模式,即选择不同降段的创新模式来实现各自更好更快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企业创新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预测和脱钩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预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丽博 任苏灵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2期87-96,共10页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其发展演变特性和脱钩效应,为甘肃省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农业物资投入碳源为数据样本,基于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甘肃省2000—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利用灰色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甘肃省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及其发展演变特性和脱钩效应,为甘肃省绿色低碳农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农业物资投入碳源为数据样本,基于IPCC碳排放系数法测算了甘肃省2000—2020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2025—2030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Tapio脱钩模型来分析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2000—2020年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碳源主要是化肥和薄膜,化肥碳排放量占农业碳排放量的比重为31.27%~43.22%,在20年间始终处于最高;2015年农业碳排放量达到最大,为282.5138万t,2015年后开始逐渐下降,2020年农业碳排放量为228.8601万t;2000—2020年农业碳排放的脱钩关系多表现为强脱钩或弱脱钩;以近10年数据和近5年数据为样本预测出的农业碳排放量整体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且以近5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预测时,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甘肃省农业碳排放量在2025年之前已达到峰值,近5年数据样本预测出的农业碳排放量中,2025年与2020年相比,农业碳排放量将减少17.08%,到2030年该降幅将会达到30.36%,年均减少幅度为13.90万t。【结论】甘肃省的农业碳排放量持续下降、农业经济整体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农业碳排放量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说明甘肃省近年来的绿色低碳农业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持续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减少高碳排放活动、增加农业碳汇、实现甘肃省农业碳减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灰色预测 Tapio脱钩模型 农业碳排放 农业经济 农资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效应研究——基于广义假设抽取法的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邓光耀 张忠杰 任苏灵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6-51,共6页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构建了多区域假设抽取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有助于提升自身对各行业的增加值消费,也有助于其他国家之间的增加值贸易以及其他国家的增... 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构建了多区域假设抽取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增加值贸易的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有助于提升自身对各行业的增加值消费,也有助于其他国家之间的增加值贸易以及其他国家的增加值消费,在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发挥了重要作用。(2)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往来对不同的国家影响不一样,对美国、日本的增加值进出口影响较大。(3)全球价值链下中国的各行业增加值贸易的效应大小并不一致,部分行业的作用大于其他行业,例如农、林、牧、渔业的内部效应大于其他行业。根据以上结果,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扩大增加值贸易,其他国家也需要加强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另外,在采取进出口税率调整等政策扩大增加值贸易时需要注意行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假设抽取法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邓光耀 任苏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1-143,共3页
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1997—2015年中国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函数呈现单峰特征,近年来分散程... 文章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1997—2015年中国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动态演进过程,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城镇化等因素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函数呈现单峰特征,近年来分散程度有所提高。(2)虽然各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存在较大的惯性,但是仍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城镇化率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能源强度的增加均会导致能源消费碳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密度估计 马尔科夫链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