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德地区不同栽培密度对酿酒高粱新品种吉杂127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玉炜 季志强 +2 位作者 高永海 任自忠 盖颜欣 《园艺与种苗》 CAS 2016年第12期61-62,共2页
在大垄种植下,分别设置A(105 000株/hm^2)、B(120 000株/hm^2)、C(135 000株/hm^2)和D(150 000株/hm^2)4个密度水平,测试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A(105 000株/hm^2)为最高,平均产量达7 822.35 kg/hm^2,其余的密度水... 在大垄种植下,分别设置A(105 000株/hm^2)、B(120 000株/hm^2)、C(135 000株/hm^2)和D(150 000株/hm^2)4个密度水平,测试不同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A(105 000株/hm^2)为最高,平均产量达7 822.35 kg/hm^2,其余的密度水平表现减产,而且随密度增加减产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高粱 密度 吉杂127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地区黄芪根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占民 石爱丽 +2 位作者 任自忠 牛杰 尚玉儒 《现代农村科技》 2015年第15期30-31,共2页
随着承德市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有效地防止黄芪根腐病的发生,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黄芪根腐病... 随着承德市黄芪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黄芪根腐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黄芪的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当地黄芪种植户的收入。有效地防止黄芪根腐病的发生,对提高黄芪品质、产量以及稳定黄芪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黄芪根腐病的症状、发病规律,提出了绿色防控措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根腐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玉米新品种承单1171生产栽培技术集成与开发
3
作者 赵共鹏 邢占民 +7 位作者 袁文利 李青松 张扬 丁贵江 郭玉伟 任自忠 赵鹏飞 马长语 《现代农村科技》 2012年第2期12-13,共2页
玉米新品种承单1171由承德市农科所育成,2009年通过内蒙审定,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引种试验。项目组经过多年、多点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河北承德北部三县、内蒙及黑龙江省种植龙单13或吉单27区域种植,具有活秆成熟、抗... 玉米新品种承单1171由承德市农科所育成,2009年通过内蒙审定,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引种试验。项目组经过多年、多点次、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宜河北承德北部三县、内蒙及黑龙江省种植龙单13或吉单27区域种植,具有活秆成熟、抗倒伏、产量高、适应广的特点,开发推广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玉米 技术集成 生产栽培 品种 开发 黑龙江省 区域种植 大面积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玉米新品种禾源9号的选育
4
作者 郭玉炜 高永海 +6 位作者 任自忠 王养龙 张桂民 王艳芝 季志强 张泽印 盖颜欣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8期262-263,共2页
禾源9号是承德新禾源种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开始杂交组配,2007年经鉴定试验入选,经过2008-2014年多点品比和区域试验选育而成的极早熟杂交种。文章从品种选育、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试验等方面对该品种作了介绍,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应用。
关键词 禾源9 品种选育 抗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疮痂病发病影响因子调查分析及综合管控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小龙 邙光伟 +4 位作者 姜振侠 魏晓东 任自忠 季志强 盖颜欣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6期47-50,68,共5页
对影响马铃薯疮痂病发生的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少,土壤相对含水量小时,该病发病相对较轻;碱性地块发病较重,连年栽培,发病尤其严重;浇水次数增加,病情指数逐渐增大;在滴灌栽培条件下,降低病情指数7.16;不同品种间对马... 对影响马铃薯疮痂病发生的因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降雨量少,土壤相对含水量小时,该病发病相对较轻;碱性地块发病较重,连年栽培,发病尤其严重;浇水次数增加,病情指数逐渐增大;在滴灌栽培条件下,降低病情指数7.16;不同品种间对马铃薯疮痂病抗性存在差异;使用迦佰农根茎类专用菌肥不仅有效降低疮痂病的病情指数,而且马铃薯产量提高17%;奥力克细截750 m L/hm^2+奥力克速净450 m L/hm^2,能有效预防疮痂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疮痂病 影响因子 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田间调查与防治措施
6
作者 徐小龙 邙光伟 +2 位作者 任自忠 季志强 盖颜欣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4期44-44,共1页
通过承德地区马铃薯黑痣病田间调查和正确分析,给出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具体防控措施,指导承德地区农民发展马铃薯产业,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 承德 马铃薯黑痣病 田间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三聚氰胺处理木材阻燃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吴宇晖 张少迪 +1 位作者 任自忠 王明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5-161,共7页
【目的】公共场所和住宅起火后易引燃木质材料,迅速燃烧,火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水平,以及降低火灾危险性,需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本研究用植酸与三聚氰胺处理木材,研究改性材阻燃性... 【目的】公共场所和住宅起火后易引燃木质材料,迅速燃烧,火势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消防安全水平,以及降低火灾危险性,需对木材进行阻燃处理。本研究用植酸与三聚氰胺处理木材,研究改性材阻燃性能,旨在为木材阻燃提供新思路,丰富木材阻燃体系。【方法】使用两步浸渍法在青杨内部浸入植酸-三聚氰胺阻燃剂,研究改性木材的增重、增容、热解与燃烧性能;分析改性材燃烧后的残炭形貌,探讨植酸三聚氰胺复配阻燃剂应用于木材的阻燃机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5%植酸与5%三聚氰胺复合处理组(PM2)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分别降低了91.24%和79.05%,热释放抑制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PM2组显示出更好的抑烟性能,烟释放速率减少了52.94%。与P15%组相比,PM2组的一氧化碳平均产率减小了51.29%,具有明显的减毒作用。PM2组的残炭量显著提高,较P15%组提升了69.58%,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278.4%。【结论】植酸-三聚氰胺阻燃体系能够进入木材,植酸与三聚氰胺复配处理能减少阻燃木材燃烧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总烟释放量与CO产率。植酸能催化木材脱水和炭化反应,使热解反应在较低温度发生,促使木材产生较多残炭。三聚氰胺能减缓木材热解速率,植酸与三聚氰胺协同作用可促使木材生成更多残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 阻燃 植酸 三聚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前驱体对定向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少迪 任自忠 王明枝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56,共8页
人造板阻燃研究中常将分子筛用作阻燃添加剂或协效剂,但合成分子筛通常使用水热方法,耗能大、流程复杂。本研究采用LTA型分子筛的合成前驱体浸渍处理刨花并制备阻燃定向刨花板(OSB)。通过热重分析(TGA)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对浸渍处理... 人造板阻燃研究中常将分子筛用作阻燃添加剂或协效剂,但合成分子筛通常使用水热方法,耗能大、流程复杂。本研究采用LTA型分子筛的合成前驱体浸渍处理刨花并制备阻燃定向刨花板(OSB)。通过热重分析(TGA)和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对浸渍处理刨花的热分解行为和燃烧性能进行考察,采用锥形量热测试和力学性能测试探究了分子筛前驱体处理刨花对OSB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残炭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分子筛前驱体浸渍处理提高了刨花的成炭性能和热稳定性,浸渍处理刨花的LOI由19.1%提升到44.0%,达到难燃级别。浸渍处理刨花制备的OSB第1、第2热释放速率峰值分别降低了48.1%和32.2%,总热释放量和总烟释放量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42.4%和47.0%。浸渍处理OSB的可燃气体产量减少、残炭量明显提升,同时在刨花表面生成Na_(2)CO_(3)和α-Al_(2)O_(3)等物质,提升了炭层稳定性,表明分子筛前驱体在气相和凝聚相方面均能起到阻燃作用。分子筛前驱体在刨花表面的沉积使刨花含水率提高、胶层的胶接性能下降,导致浸渍处理刨花制备的OSB各项力学性能均有所下降,但仍满足定向刨花板行业标准LY/T 1580—2010中OSB/3型刨花板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刨花板 分子筛前驱体 阻燃性能 抑烟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年承德市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经验
9
作者 任自忠 钟玉臣 《河北农业》 2003年第1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2001年 承德市 防治 农作物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饲-奶-菌-肥”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柏德 任自忠 +2 位作者 曹士国 李兵 徐丽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年第7期63-64,共2页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和区位优势,境内有滦河、潮白河,是京津的水源供应地,同时又是首都北京的风沙源屏障。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承德市探索出“饲—奶—菌—肥”新型农业循环...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具有良好的自然和区位优势,境内有滦河、潮白河,是京津的水源供应地,同时又是首都北京的风沙源屏障。为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承德市探索出“饲—奶—菌—肥”新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饲-奶-菌-肥 循环经济 模式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秀英 任自忠 +1 位作者 苑凤瑞 张红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6期32-33,共2页
随着消费者对食用放心蔬菜意识的迅速提升,承德市植保植检站应用综合配套技术,生产出无公害蔬菜产品,不仅提高了蔬菜品质,还增加了菜农的收入,确保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 日光温室 无公害蔬菜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苹果的生产与管理
12
作者 马秀英 任自忠 +3 位作者 苑凤瑞 白福林 王建民 赵晓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年第5期63-64,共2页
为提高苹果质量,承德市在宽城、承德、兴隆三县建立苹果示范园区,并制定绿色苹果科技生态生产操作规程,按照绿色苹果要求进行技术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 绿色苹果 生态生产 技术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植保科学技术,搞好无公害蔬菜、水稻生产
13
作者 马秀英 任自忠 +3 位作者 苑凤瑞 马立红 韩永生 于成玲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年第3期63-64,共2页
2005年通过在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和无公害水稻生产示范区实施植保科学技术,使无公害蔬菜亩均纯收入达2000~4000元,较对照亩纯增收50%以上;生产的无公害大米已注册为“三河源”牌生态米,并投放国内市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关键词 植保科学技术 蔬菜 水稻 无公害生产示范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薄山坡地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技术
14
作者 史万智 袁纯刚 任自忠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7-8,共2页
承德地区坡耕地低产田面积很大,经调查全区亩产150公斤左右的低产田有350万亩,占实有耕地66.7%。这些低产田多数分布在中北部的山岗坡地上,除自然气候条件较差外,主要是长期经受风蚀、水蚀,形成土层薄、保墒差、肥力低,自然降水不能充... 承德地区坡耕地低产田面积很大,经调查全区亩产150公斤左右的低产田有350万亩,占实有耕地66.7%。这些低产田多数分布在中北部的山岗坡地上,除自然气候条件较差外,主要是长期经受风蚀、水蚀,形成土层薄、保墒差、肥力低,自然降水不能充分利用,制约着粮食单产的提高。为加快改造坡耕地低产田,1990年全区对部分坡耕地,采用工程、农艺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配套技术,进行坡耕地改造的试验、示范,收到了改土、蓄水、聚肥的显著效果,使原来不能种植玉米的坡耕地种上了玉米,单产大幅度提高。1991年全区推广面积31.64万亩,平均亩产达到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玉米与春小麦间作吨粮田配套栽培技术
15
作者 史万智 孙炳阳 +1 位作者 任自忠 刘景珍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9,共2页
1990年承德地区春玉米与春小麦间作面积8.4万亩,平均亩产达717.8公斤,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210.8公斤,增产41.6%。我们与平泉、滦平和隆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基点上搞的125亩示范吨粮田,混合亩产达到1014公斤,其中小麦286公斤,玉米72... 1990年承德地区春玉米与春小麦间作面积8.4万亩,平均亩产达717.8公斤,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210.8公斤,增产41.6%。我们与平泉、滦平和隆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基点上搞的125亩示范吨粮田,混合亩产达到1014公斤,其中小麦286公斤,玉米728公斤。一、适宜栽培区与增产机理根据我区的几年试验示范实践,春玉米与春小麦吨粮田栽培适宜区应具备无霜期120~150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600~3400℃。其增产机理: (一)充分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光合产物在适宜区春小麦播种是在土壤5厘米深地温达到2~4℃时进行的,一般在3月10~20日。比1年1作大田正常播种提前1个月,也就是说可充分利用当地大于或等于零度的积温240℃以上。玉米是C_4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春小麦 间作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外粳稻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史万智 孙炳阳 任自忠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9-9,共1页
本地区,地处塞外,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7.5℃,降水500毫米上下,基本上是1年1作杂粮区。80年代以来,滦河流域水稻面积逐步扩大,栽培技术也逐步提高。在总结试验、示范的高产经验后,从1987年开始,便推行水稻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 本地区,地处塞外,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7.5℃,降水500毫米上下,基本上是1年1作杂粮区。80年代以来,滦河流域水稻面积逐步扩大,栽培技术也逐步提高。在总结试验、示范的高产经验后,从1987年开始,便推行水稻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效果。1990年15万亩粳稻均亩产达485公斤,其中5.5万亩达605公斤。如海拔650米、无霜期130天的隆化县辛店村800亩稻田平均亩产达615公斤,其中7亩高额丰产田,亩达760公斤。现将其配套技术措施简述如下。一、因地制宜,选用良种近年来,生产实践表明:在我区无霜期120~130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2600~3000℃的稻作区,以种植粳稻通系112、103和藤系138为宜:无霜期130~150天,大手或等于10℃活动积温3000~3400℃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高产 栽培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地区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史万智 范庆杰 任自忠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8,共1页
谷子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是冀北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承德地区历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以上。由于近几年因地制宜引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单产大幅度提高。1992年全区高产示范面积15.5万亩,平均亩产364公斤,比... 谷子适应性广,耐干旱、瘠薄、抗逆性强,营养丰富,是冀北山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承德地区历年种植面积在70万亩以上。由于近几年因地制宜引进优良品种,改进栽培技术,单产大幅度提高。1992年全区高产示范面积15.5万亩,平均亩产364公斤,比对照平均亩增产158公斤,增产1.3倍。“旱千”优种谷子的最高亩产达到524.5公斤。初步改变了谷子低产面貌。经全面技术考察,主要栽培技术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产量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调查及药剂筛选试验
18
作者 范庆杰 邙光伟 +5 位作者 任杰 韩永生 徐丽娜 任自忠 石爱丽 张莹莹 《园艺与种苗》 CAS 2017年第8期57-59,62,共4页
[目的]为探讨马铃薯晚疫病在承德的田间流行规律,筛选出高效低毒药剂。[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筛选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结果]5种杀菌剂叶面喷雾处理后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687.5 g/L银发利FSC600... [目的]为探讨马铃薯晚疫病在承德的田间流行规律,筛选出高效低毒药剂。[方法]通过田间实地观察记载,筛选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进行防治。[结果]5种杀菌剂叶面喷雾处理后对马铃薯晚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687.5 g/L银发利FSC600倍液喷雾,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最好为85.13%,产量最高为39 166 kg/hm^2,较常规对照增产31.7%,比清水对照增产60.3%;50%锰锌·氟吗啉WP800倍液处理次之,产量37 466 kg/hm^2,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为84.57%,比常规对照增产26.0%,比清水对照增产53.3%。[结论]银发利和氟吗啉锰锌两种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对马铃薯安全无药害,可以作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药剂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 田间调查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凉稻区节水增温灌溉法
19
作者 史万智 孙炳阳 +1 位作者 任自忠 孙喜瑞 《河北农业科技》 1991年第5期11-11,共1页
承德地区的水稻大多分布于海拔600~900米气候冷凉耕作区。春季的低温冷害对水稻前期营养生长和后期产量形成构成严重威胁,是使水稻产量处于低而不稳状态的重要因素。最近几年,隆化县汤头沟满族乡的几个基点上采用插秧后田内增设小夹渠... 承德地区的水稻大多分布于海拔600~900米气候冷凉耕作区。春季的低温冷害对水稻前期营养生长和后期产量形成构成严重威胁,是使水稻产量处于低而不稳状态的重要因素。最近几年,隆化县汤头沟满族乡的几个基点上采用插秧后田内增设小夹渠进水分畦倒灌方法,起到了节水增温作用。促进了前期水稻营养生长,成为早熟增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增温 灌溉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