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会宁县农田地膜使用与残留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任稳江 刘生学 +4 位作者 李耀辉 任亮 李国华 赵仰徽 李城德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了摸清会宁县农田地膜残留状况,依据生态区域及地膜应用特点,进行了会宁县地膜残留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会宁县农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污染,地膜残留量为12.45~211.05 kg/hm^2,且存在区域差异。其污染程度受人为作用、种植作物、... 为了摸清会宁县农田地膜残留状况,依据生态区域及地膜应用特点,进行了会宁县地膜残留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会宁县农田都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污染,地膜残留量为12.45~211.05 kg/hm^2,且存在区域差异。其污染程度受人为作用、种植作物、地膜厚度、利用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地膜 残留污染 调查 会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全膜玉米集雨补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任稳江 李耀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8期43-45,共3页
会宁县属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值玉米需水关键期的短期干旱,是玉米生产的主要不利气候因素,集雨补灌是应对短期干旱,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必要条件。玉米拔节与大喇叭口2个关键期补水与补水量试验表明... 会宁县属陇中半干旱黄土丘陵区,水资源严重缺乏,6月下旬至7月上旬正值玉米需水关键期的短期干旱,是玉米生产的主要不利气候因素,集雨补灌是应对短期干旱,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必要条件。玉米拔节与大喇叭口2个关键期补水与补水量试验表明:集雨补灌后较对照增产1791.36~4086.33kg/hm2,增产率34.3%~78.3%;补水时期以大喇叭口期最佳,产量可达8201.44~9316.55kg/hm2,较拔节期同水量增产19.6%~22.7%;增产率、水分生产效率随着补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补水生产效率随着补水量的增加而降低,补水量以225m3/hm2为好,大喇叭口期补水225m3/hm2较补灌112.5m3/hm2增产率提高21.4个百分点、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31kg/m3、补水生产效率下降8.27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集雨补灌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旱地垄上微沟种植密度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任稳江 任亮 刘学彬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43-44,共2页
在会宁县旱川地进行了马铃薯垄上微沟集雨增墒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生产能力逐渐降低,单株结薯数最大值为14个,单株鲜薯重最大值为2 728 g,其中单株商品薯数为11个,单... 在会宁县旱川地进行了马铃薯垄上微沟集雨增墒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单株生产能力逐渐降低,单株结薯数最大值为14个,单株鲜薯重最大值为2 728 g,其中单株商品薯数为11个,单株商品薯鲜重为2 548 g。以商品生产为目的时,播种密度以51 285-52 230株/hm^2为宜;以生产种子繁种为目的时,播种密度以54 000株/hm^2左右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垄上微沟种植 密度 旱川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补灌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任稳江 李国华 《甘肃农业科技》 2010年第8期26-28,共3页
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补灌试验表明,不同生育期补灌后的增产幅度为9.90%~14.52%,欠水年较平水年增产率提高0.86~2.17百分点,补灌最佳时期为大喇叭口期。
关键词 半干旱区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补灌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型玉米氮磷钾配施试验
5
作者 任稳江 张建莉 刘继祖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8期19-21,共3页
运用"3414"设计,对鲜食型特种玉米进行了氮磷钾配施试验,结果表明,目标不同,氮磷钾主效作用不同。以产值为目标时的施肥方案为N 462.60 kg/hm2、P2O5266.70 kg/hm2、K2O 52.20 kg/hm2;以产量为目标时的施肥方案为N 361.80 kg/... 运用"3414"设计,对鲜食型特种玉米进行了氮磷钾配施试验,结果表明,目标不同,氮磷钾主效作用不同。以产值为目标时的施肥方案为N 462.60 kg/hm2、P2O5266.70 kg/hm2、K2O 52.20 kg/hm2;以产量为目标时的施肥方案为N 361.80 kg/hm2、P2O5190.05 kg/hm2、K2O 101.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氮磷钾 配施 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油营养特性、感官评价及主要挥发性物质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谢亚萍 张建平 +7 位作者 王利民 党照 李闻娟 齐燕妮 赵玮 李雯 赵丽蓉 任稳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108,共6页
旨在为综合评价亚麻籽油提供参考,以不同产地的6份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对亚麻籽油的质量指标、营养特性(脂肪酸组成、生育酚含量)、感官评价(坚果味浓度)及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48.91%~54.35%,总生... 旨在为综合评价亚麻籽油提供参考,以不同产地的6份亚麻籽油为研究对象,对亚麻籽油的质量指标、营养特性(脂肪酸组成、生育酚含量)、感官评价(坚果味浓度)及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为48.91%~54.35%,总生育酚含量为50.7~78.5 mg/100 g,其中α-生育酚含量最高;亚麻籽油坚果味分值在1.02~3.87之间;亚麻籽油主要挥发性物质有杂环类、醇类、醛类、腈类和酮类等化合物;亚麻籽油中坚果香味主要受挥发性物质中占比较大的杂环类化合物吡嗪类、呋喃类和吡咯类的影响。产地和加工工艺对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含量、生育酚含量、坚果味分值和主要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含量均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油 营养特性 感官评价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会宁县山旱区休耕地地力培育的绿肥作物筛选 被引量:3
7
作者 武江燕 任亮 +6 位作者 任稳江 齐向辉 赵仰徽 苏平 赵贵宾 李城德 尤艳蓉 《甘肃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60-63,共4页
在会宁县山旱区研究了不同绿肥类型的干物质产量以及对土壤结构、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能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且土壤速效氮下降最少,休耕3 a内干物质产量累计5679.6 kg/hm2,年均1893.15 kg/hm2,较箭筈豌豆累... 在会宁县山旱区研究了不同绿肥类型的干物质产量以及对土壤结构、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豆草能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速效磷含量,且土壤速效氮下降最少,休耕3 a内干物质产量累计5679.6 kg/hm2,年均1893.15 kg/hm2,较箭筈豌豆累计增产12.85%,较紫花苜蓿增产83.68%,较草木樨增产95.59%。箭筈豌豆能良好改善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提高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 筛选 土壤培育 理化性状 会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栽培密度试验初报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建莉 任稳江 刘继祖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7期17-18,共2页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甜玉米及糯玉米的穗长、穗粒数、穗鲜重逐渐降低。当追求最大产量时,最佳密度糯玉米为76 980株/hm2、甜玉米为73 185株/hm2;当追求最大产值时,最佳密度糯玉米为83 910株/hm2、甜玉米为79 740株/hm2。
关键词 甜糯玉米 密度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任亮 任稳江 《甘肃农业科技》 2014年第8期64-65,共2页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 地膜覆盖垄上微沟集雨增墒栽培技术是近年来甘肃发展起的一种既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又能获得高产高效的马铃薯栽培模式,该技术具有明显的保墒增温、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效应[1-3]。会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自2009年起在会宁县大沟、中川、会师等年降水量250-400 mm的半干旱区乡(镇)进行了试验推广,折合平均产量31 035kg/hm^2,较传统种植栽培方式平均增产14.9%,最高增产达2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 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 保墒增温 甘肃发展 产量效应 半干旱区 改良土壤 中川 年降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中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景卫国 任亮 任稳江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38-41,共4页
对引进的15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个玉米新品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表现好的品种有郑单958、中单909、联创808、敦玉13号。郑单958产量达到15 259.5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97%,在会... 对引进的15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5个玉米新品种在生长发育特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表现好的品种有郑单958、中单909、联创808、敦玉13号。郑单958产量达到15 259.5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2.97%,在会宁县表现为中晚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子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有较强的抗旱性与适应性,可初步确定为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全膜双垄沟播 玉米 引种试验 会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耕地休耕制度试点技术模式操作规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亮 任稳江 +5 位作者 齐向辉 赵仰徽 武江燕 赵贵宾 李城德 尤艳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3-25,共3页
休耕即通过休耕管护,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以保墒促苗、土壤理化改善为核心,制订了包括范围、环境要求、休耕流程、休耕栽培的技术规程,重点就休耕地的地块选择、... 休耕即通过休耕管护,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以保墒促苗、土壤理化改善为核心,制订了包括范围、环境要求、休耕流程、休耕栽培的技术规程,重点就休耕地的地块选择、绿肥品种、种植时期、播种方式、播种量、机具选择、还田方式、杀青时期、翻压深度、深翻深度、深耕质量、有机肥施入时期、耙耱保墒等关键管护技术提出具体操作规范,为充分发挥休耕管护在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生态严重退化区域的地力提升作用,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复耕,复耕后能高产出等提供参考。重点提出按照春季种植绿肥→杀青还田→深翻晒垡→秋季增施有机肥→耙耱保墒(镇压)的流程,落实休耕地年度管护措施,实现耕地质量提升,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休耕 绿肥种植 杀青还田 深翻晒垡 耙耱收口 半干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半干旱区晚熟马铃薯垄上覆膜栽培播期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武江燕 任稳江 任亮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50-52,共3页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材料,2013—2014年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晚熟马铃薯品种地膜覆盖种植播期宜早,宜于4月22—28日播种,以4月26日播种的鲜薯产量最高,达49 599.8 kg/hm... 以马铃薯晚熟品种青薯9号为指示材料,2013—2014年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播期试验。结果表明,在会宁县半干旱地区,晚熟马铃薯品种地膜覆盖种植播期宜早,宜于4月22—28日播种,以4月26日播种的鲜薯产量最高,达49 599.8 kg/hm^2;产值最大,为54 245.2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马铃薯 垄上覆膜 播期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全膜覆土平作穴播大豆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亮 任稳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36-36,40,共2页
对旱地全膜覆土平作穴播大豆2010年开展的"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膜大豆最高产量的施肥方案为施纯N 5.12 kg/666.67 m2、P2O53.97 kg/666.67 m2、K2O 2.81 kg/666.67 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78∶0.55;... 对旱地全膜覆土平作穴播大豆2010年开展的"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膜大豆最高产量的施肥方案为施纯N 5.12 kg/666.67 m2、P2O53.97 kg/666.67 m2、K2O 2.81 kg/666.67 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78∶0.55;施肥利润收益最大的施肥方案为施纯N 4.47 kg/666.67 m2、P2O52.52 kg/666.67 m2、K2O 1.91 kg/666.67 m2,相应氮磷钾配比为1∶0.56∶0.43;若无钾肥投入时,施纯N 6.31 kg/666.67 m2、P2O52.48 kg/666.67 m2,氮磷比1∶0.39即可获得最大产量;施纯N 5.28 kg/666.67 m2、P2O51.51 kg/666.67 m2,氮磷比1∶0.29较为经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全膜覆土穴播 配方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沿黄灌区水砂田鲜食玉米播期试验初报
14
作者 刘继祖 任稳江 张建莉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9期21-22,共2页
在白银市沿黄灌区水砂田进行的鲜食玉米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玉米穗长、穗粒数、穗粗、秃尖率等穗部性状影响不大。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模拟得出:当追求最大产量时,最佳播期糯玉米为4月22日、甜玉米为4月24日,当追求最大产值时,最... 在白银市沿黄灌区水砂田进行的鲜食玉米播期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鲜食玉米穗长、穗粒数、穗粗、秃尖率等穗部性状影响不大。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模拟得出:当追求最大产量时,最佳播期糯玉米为4月22日、甜玉米为4月24日,当追求最大产值时,最佳播期糯玉米为4月3日、甜玉米为3月31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播种期 产量 性状 沿黄灌区 水砂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胡麻特色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应军 任稳江 任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262-264,共3页
本文立足于会宁县地理气候特征及农作物种植特点,总结了会宁县胡麻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困难,分析了胡麻产业发展优势与机遇,并从提高思想认识、出台产业政策、建立专项资金以及培植龙头企业等方面提出了发展胡麻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胡麻 特色产业 发展现状 建议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水肥一体化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国万 任亮 任稳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13-13,15,共2页
为探求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合理的水肥调控措施,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进行根部集中水肥补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富水年份,不同时期、不同次数的注水注肥处理均获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以注灌2次(抽雄期、扬花期)处理增幅最... 为探求干旱半干旱地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合理的水肥调控措施,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进行根部集中水肥补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对富水年份,不同时期、不同次数的注水注肥处理均获得较好的产量和效益,以注灌2次(抽雄期、扬花期)处理增幅最大,较无补灌对照增产11%;同期同次数的注水注肥处理均较只注水处理增产,增幅为1.42%~6.41%,以注水注肥1次增幅最大,注水注肥3次增幅最小,表明后期肥料呈现饱和状态,应依据地力进行合理施肥;平水、欠水年份水肥合理注灌时期及注灌量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水肥一体化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青贮玉米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克信 任亮 任稳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33-34,39,共3页
对引进的10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乳熟期生物性状、成熟期经济性状和生物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乳熟期全株鲜重差异不显著,但丰贮1号、大京九26、北农青贮356、宏瑞丰贮101全株鲜重产量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 对引进的10个青贮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乳熟期生物性状、成熟期经济性状和生物产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乳熟期全株鲜重差异不显著,但丰贮1号、大京九26、北农青贮356、宏瑞丰贮101全株鲜重产量高于其他品种,可作为饲用型玉米推广品种进一步引进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生物性状 生物产量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宁县旱地全膜中早熟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18
作者 牟克雷 任亮 +1 位作者 李国华 任稳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1期48-49,53,共3页
为了筛选适合会宁县旱作高海拔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及饲用玉米品种,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表现、生物性状、经济性状、鲜草量及籽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郑单958属全国高产创建推... 为了筛选适合会宁县旱作高海拔区种植的中早熟品种及饲用玉米品种,对引进的9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生育期表现、生物性状、经济性状、鲜草量及籽粒产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郑单958属全国高产创建推荐品种,在会宁县表现为早熟,株高、穗位、茎粗适中,果穗均匀,秃顶率低、穗粒数较多、籽粒饱满、百粒重高、株粒重与穗粒重较高。在干旱年份产量达到10 402.60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1.00%,差异极显著,有较强的抗旱性与适应性,可作为主推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富农1号中早熟,产籽粒8 480.52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减产1.36%,但产草量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19.73%,可作为粮饲兼用品种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早熟玉米 品种 旱地 全膜双垄沟播 性状 产量 甘肃会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区地膜多次利用穴播胡麻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19
作者 王克信 任亮 任稳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3期43-45,共3页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陇亚10号为对照,对会宁县2010—2016年引进的27个胡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等3个品种参试年限多,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且较为稳... 在旧膜穴播条件下,以陇亚10号为对照,对会宁县2010—2016年引进的27个胡麻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并对其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定亚22号、陇亚10号、陇亚11号等3个品种参试年限多,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且较为稳定,可确定为旧膜穴播主推品种;9622、97047、坝亚11号、陇亚杂3号等4个品种参试年限虽短,但增产明显,有望成为苗头品种在不同生态区大面积示范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地膜 多次利用 品种 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保灌区穴播胡麻种植密度试验
20
作者 张国万 任稳江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20-20,28,共2页
以陇亚10号为试验材料,对不保灌区穴播栽培胡麻进行不同行距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分茎数、工艺长度、主茎分枝等性状随播种行距的降低逐渐递减;株果数、株粒数、果粒数、株粒重等经济性状随播种行距的降低呈先增后减趋势,以行距14... 以陇亚10号为试验材料,对不保灌区穴播栽培胡麻进行不同行距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株高、分茎数、工艺长度、主茎分枝等性状随播种行距的降低逐渐递减;株果数、株粒数、果粒数、株粒重等经济性状随播种行距的降低呈先增后减趋势,以行距14 cm最高。目前,胡麻种植行距13.5~14.0 cm,即每幅9~10行,穴数50.25万~55.80万穴/hm^2,茎数600万个/hm^2左右时,就可保证高产群体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麻 穴播 种植密度 产量 不保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