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浒传》作者兴化施耐庵新证 被引量:3
1
作者 任祖镛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09,136,共5页
本文以宋、明以来史志及地方史料为依据,分析认为:白驹场从宋代至1952年大丰建县前一直在兴化境内,从宋至清,除盐户、盐课外归兴化县管辖;大丰建县后,白驹场的绝大部分仍在兴化境内;"兴化白驹场"决非"今属大丰",更... 本文以宋、明以来史志及地方史料为依据,分析认为:白驹场从宋代至1952年大丰建县前一直在兴化境内,从宋至清,除盐户、盐课外归兴化县管辖;大丰建县后,白驹场的绝大部分仍在兴化境内;"兴化白驹场"决非"今属大丰",更没有理由认为"兴化白驹场"就是"今大丰白驹镇";施耐庵故里(包括阳宅、阴宅)应在兴化县白驹场施家桥(今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施耐庵 籍贯 兴化 白驹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处性格的两面性剖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祖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3期139-140,共2页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自新”门,全文仅190字,不仅用语精当,文学趣味隽永,且记事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文章开头写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仅用四个字就勾画出他性格的两面性.“凶强”即凶暴强横,指他性格强悍的一面;“侠气”即侠义气... 《周处》选自《世说新语》“自新”门,全文仅190字,不仅用语精当,文学趣味隽永,且记事生动,富有教育意义.文章开头写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仅用四个字就勾画出他性格的两面性.“凶强”即凶暴强横,指他性格强悍的一面;“侠气”即侠义气,不仅指好斗争,更有讲义气,肯救人急难,说到做到的性格的另一面.然在杀虎斩蛟前,主要表现为“凶强”,故“为乡里所患”.下文杀虎斩蛟、改过自新则与“侠气”密不可分.与之相比,《晋书》(1975年中华书局版)周处传写他“为州曲所患”的原因却用了十七个字:“膂力绝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格 主要表现 教育意义 全文 开头 晋书 文章 改过自新 斗争 世说新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忠毅公逸事》取材得失谈
3
作者 任祖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桐城义法”的提出者。他“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笃于伦纪。其光文,自唐宋诸大家上通太史公书,务以扶教、裨风化为任”(《清史稿》卷290)。虽说他解释义法之“义”为“言有物”,“法”...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的开山祖师,“桐城义法”的提出者。他“为学宗程、朱,尤究心《春秋》、《三礼》,笃于伦纪。其光文,自唐宋诸大家上通太史公书,务以扶教、裨风化为任”(《清史稿》卷290)。虽说他解释义法之“义”为“言有物”,“法”为“言有序”,然作文的主旨却是宣传封建纲常,扶助道德教化,有益于风俗。明代归有光独抱唐宋诸家遗集,与当时的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拟古文风相抗衡,方苞推崇《左传》、《史记》、唐宋诸家的同时并及归有光,原因即此。章太炎先生曾用“以效法曾巩、归有光相高,亦愿尸程、朱为后世”(《检论》卷四)来概括“桐城义法”指出其两个特点:一是学习曾巩、归有光等名家以提高写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有光 方苞 史可法 封建纲常 清史稿 道德教化 唐宋 桐城派 释义法 开山祖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