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穴种晚播济麦22的产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建民 毕昕媛 +6 位作者 李瑞珍 高凤翔 姜丽娜 杨瑞平 陈利军 任焕珍 任君 《山西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4-49,共6页
为提升弱冬性小麦品种在冬性麦区的产量,以高产、春化期短、抗冻性较弱的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沁县松村冬麦区采用黑色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穴种晚播技术在封冻前进行播种,确保麦种冬前只萌动不出苗,次年早春早出苗,以应对寒冷冬季的... 为提升弱冬性小麦品种在冬性麦区的产量,以高产、春化期短、抗冻性较弱的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沁县松村冬麦区采用黑色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覆盖穴种晚播技术在封冻前进行播种,确保麦种冬前只萌动不出苗,次年早春早出苗,以应对寒冷冬季的极端天气。试验设置覆膜不灌溉(T1)、覆膜灌溉1次(T2)、覆膜灌溉2次(T3)、不覆膜不灌溉(CK1)、不覆膜灌溉1次(CK2)和不覆膜灌溉2次(CK3)共6个处理。试验结果显示,T1处理的出苗数达12.07株/穴,出苗率为92.82%,显著高于CK1。成苗期,T1处理成苗数稳定,显著高于CK1。干旱期间,T1处理成穗受到抑制,成穗数为344.85万穗/hm^(2),T2和T3处理的成穗数分别达347.93万、371.85万穗/hm^(2),显著高于CK1、CK2和CK3。产量分析结果发现,T1、T2、T3处理的产量均显著高于CK1、CK2和CK3。综上,在冬性麦区通过覆膜晚播结合灌溉技术引种弱冬性小麦济麦22,不仅可以提高小麦抵御寒冷与干旱胁迫的能力,还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渗水地膜 济麦22 冬麦区 覆膜晚播穴种技术 干旱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沁州黄”谷子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任焕珍 王灵丽 申小雪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年第18期46-47,共2页
沁县是中华名米“沁州黄”的故乡,是谷子的主要产区。“沁州黄”小米色质俱佳,营养丰富,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沁州黄”谷子常年种植面积在0.53万hm2左右,是当地种植的主要小杂粮作物,该产业已成为当地的农业主导和优势产业。
关键词 防治技术 发生特点 谷子 病虫害 种植面积 优势产业 营养丰富 杂粮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沁州黄谷子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机械穴播高产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任焕珍 王翠萍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5年第8期27-29,共3页
沁州黄谷子渗水地膜波浪形覆盖机械穴播高产技术是一项节水、省工、增产的好技术。介绍了2012年从机械化学工业部引进该项技术的背景,分析了该试验示范项目的技术要领和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沁州黄谷子 渗水地膜覆盖 机械穴播 节水 省工 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在沁州黄谷子上的施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任焕珍 张志强 +1 位作者 王河河 李在中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1期36-37,共2页
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浸种和生育期喷施后,沁州黄谷子增产效应明显。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浸种比对照单穗长增长2.3cm,单穗质量增加1.3g,穗粒质量增加2.2g,单位面积增产46.7kg/0.067hm2,增产幅度为18.1%,每0.067hm2增收210.2... 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浸种和生育期喷施后,沁州黄谷子增产效应明显。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那氏齐齐发诱导剂浸种比对照单穗长增长2.3cm,单穗质量增加1.3g,穗粒质量增加2.2g,单位面积增产46.7kg/0.067hm2,增产幅度为18.1%,每0.067hm2增收210.2元,投入产出比为1∶10.5,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同时改善了谷子的品质,达到了抗病、早熟、高产、优质、高效、无污染的综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氏齐齐发诱导剂 喷施 沁州黄谷子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膜侧播种机械化技术试验研究
5
作者 台沐云 任焕珍 +1 位作者 孙进仁 王汉友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冬小麦 播种 机械化 膜侧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