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叠前反演技术的须家河组孔隙甜点储层预测
1
作者 师修琳 黎平 +2 位作者 李剑波 王淳 任海侠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69,共20页
致密砂岩的储层预测一直是业界难题,常规叠后波阻抗不能有效区分致密围岩和高孔隙砂岩,这一点在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研究中尤为典型。针对此难题,通过叠前技术手段开展攻关研究,岩石物理分析表明,纵横波速度比针对孔... 致密砂岩的储层预测一直是业界难题,常规叠后波阻抗不能有效区分致密围岩和高孔隙砂岩,这一点在川西大邑地区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研究中尤为典型。针对此难题,通过叠前技术手段开展攻关研究,岩石物理分析表明,纵横波速度比针对孔隙砂岩储层具有较好的区分效果,从而表明叠前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预测难题。通过叠前反演得到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及纵横波速度比等属性体,借助岩相分析技术生成孔隙砂岩储层概率体,预测了孔隙砂岩储层的平面展布。结果表明,该技术效果显著,与实钻吻合度较高,对致密砂岩领域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详细阐述了叠前预测的关键技术环节,从叠前道集优化处理、部分叠加、岩石物理分析、概率模型建立及反演计算,到效果分析与实钻对比,每一个关键环节对结果的可靠性均至关重要,该方法可对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川西陆相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孔隙储层 叠前反演 纵横波速度比 概率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二叠系茅口组一段滑石特征及其形成机理——以A1井茅一段样品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任海侠 林小兵 +4 位作者 刘叶 敬永红 钟玉梅 康保平 韩智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8-1047,共10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段发育形态各异的滑石,作为一种热液蚀变矿物,其形成机理及对茅一段储层的影响尚待深入探索。以四川盆地西南地区茅一段的滑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数据,在精... 四川盆地二叠系茅口组一段发育形态各异的滑石,作为一种热液蚀变矿物,其形成机理及对茅一段储层的影响尚待深入探索。以四川盆地西南地区茅一段的滑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结合扫描电镜、包裹体均一温度等测试数据,在精细描述滑石颜色、结构、赋存状态的基础上,探讨了滑石形成机理。茅一段滑石主要赋存于泥晶生屑灰岩、生屑泥晶灰岩和灰质云岩中,以交代生屑颗粒或呈星点状赋存于泥晶灰岩中;滑石是硅质热液流体与富镁碳酸盐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属于热液交代型;储层中滑石含量与储层物性呈正相关关系,滑石在形成过程中产出大量CO_(2)酸性气体,对茅一段储层孔隙具有一定的溶蚀改造及保存作用,有利于提高储集性能;滑石具有指示含硅流体运移路径及分布范围的作用,热液高能区为下一步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 成因机理 茅一段 二叠系 川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电镜实验分析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任海侠 敬永红 +2 位作者 宋进 刘叶 陈兰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115-115,275,共2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对储层研究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地质实验根据油气储集层的构造、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储集物性等地质特征,利用不同油气储集层样品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科研人员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类比、...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化,国内外对储层研究从宏观向微观发展。地质实验根据油气储集层的构造、沉积相、成岩作用和储集物性等地质特征,利用不同油气储集层样品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科研人员通过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类比、成图、建模,还原出油气储集层的地质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实验原理 行业标准 储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