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石膏浮选净化工艺研究进展
1
作者 曾彦琦 楼思迪 +5 位作者 任浏祎 杨思原 包申旭 汪少华 李维峰 王良杰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5期43-53,共11页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 t磷酸,就会产生5 t磷石膏,现全球磷石膏堆积量已超过60亿t,我国磷石膏堆积量已超过8亿t,每年新增磷石膏8000万t,但利用率不足40%。磷石膏的大量堆积不仅造成一系列如侵占土地、水土污染等环...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 t磷酸,就会产生5 t磷石膏,现全球磷石膏堆积量已超过60亿t,我国磷石膏堆积量已超过8亿t,每年新增磷石膏8000万t,但利用率不足40%。磷石膏的大量堆积不仅造成一系列如侵占土地、水土污染等环境问题,而且严重浪费矿产资源。磷石膏的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可代替天然石膏制备水泥缓凝剂、建筑材料等,但磷石膏中的SiO_(2)、有机质、可溶性盐等杂质会降低水泥制品的性能,严重限制了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利用水洗、煅烧、浮选、酸碱中和等多种方法可除去磷石膏中有害杂质,目前,通常采用浮选工艺净化处理磷石膏。主要介绍了磷石膏资源化利用中的正浮选法、反浮选法、正反联合浮选法、其他联合浮选法,并指出各种浮选方法的优劣,并阐述了磷石膏浮选过程中存在的浮选药剂种类单一且价格昂贵、浮选流程复杂、浮选后废水难处理等问题,提出了磷石膏浮选净化工艺解决思路,如开发新型低廉、绿色、无害浮选药剂,引入新型智能化、自动化浮选设备,加强对浮选废水的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为磷石膏综合资源化利用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持续推动磷石膏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要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SiO_(2) 硫酸钙 浮选 资源化利用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矿物浮选综述:增大颗粒表观尺寸与减小气泡直径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浏祎 肖丹丹 覃文庆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微细粒矿物的浮选回收是世界性难题,增大颗粒表观直径与减小气泡尺寸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论文综述了增大颗粒表观直径的四种方法:疏水絮凝浮选、载体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和剪切絮凝浮选,详细阐述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及机理... 微细粒矿物的浮选回收是世界性难题,增大颗粒表观直径与减小气泡尺寸为解决该难题的有效途径。论文综述了增大颗粒表观直径的四种方法:疏水絮凝浮选、载体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和剪切絮凝浮选,详细阐述了其在矿物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及机理,尤其是增大颗粒表观粒径过程中新药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领域。从减小气泡尺寸角度出发,以微纳米气泡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应用研究为落脚点,阐述了微纳米气泡现有的稳定性机理,为后续微纳米气泡稳定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系统介绍了微纳米气泡在不同种类微细粒矿物浮选中的应用现状;从微纳米气泡与颗粒间界面作用机理出发,详细阐述了微纳米气泡在界面作用中的角色;举例介绍了微纳米气泡浮选设备的研究进展。提出微纳米气泡强化细粒浮选的机理需要进一步明确,基于微纳米气泡、矿浆精准可控的微纳米气泡浮选设备是微细粒矿物浮选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矿物 微纳米气泡 浮选 絮凝 浮选柱 界面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石膏共反浮选脱色提质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史皓东 曾彦琦 +5 位作者 任浏祎 包申旭 张一敏 郑超炜 楼思迪 韦轲琼 《非金属矿》 2024年第2期97-102,共6页
为解决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共反浮选工艺脱除磷石膏中的有机物及硅杂质,使其得到初步净化富集。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浮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矿浆pH为7,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 为解决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共反浮选工艺脱除磷石膏中的有机物及硅杂质,使其得到初步净化富集。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反浮选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矿浆pH为7,起泡剂甲基异丁基甲醇(MIBC)用量为300 g/t,捕收剂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用量为100 g/t,一次反浮选所得磷石膏精矿最佳指标为:白度34.05%,纯度92.17%,SiO_(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1.98%,较原矿指标均有很大改善,SiO_(2)脱除率可达78.57%。为进一步考察产品粒度对白度的影响,对其进行磨矿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细度为-74μm占95%以上时,白度接近最大值,磷石膏精矿产品白度可从34.05%提升至55.68%。捕收剂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十四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主要以物理吸附和氢键吸附形式吸附在SiO_(2)表面,实现磷石膏的脱硅。本研究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的脱色除杂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反浮选 提质脱色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低品质磷石膏浮选增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时春昱 杨思原 +4 位作者 周俊伟 任浏祎 倪高国 刘诚 包申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4,共8页
磷石膏是湿法制磷酸工艺产生的固废,针对磷石膏品质差、白度低、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湖北某磷石膏为例,运用XRD、SEM、显微镜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嵌布粒度等工艺矿物学性质,并进行了提纯除杂试验... 磷石膏是湿法制磷酸工艺产生的固废,针对磷石膏品质差、白度低、难以资源化利用的问题,以湖北某磷石膏为例,运用XRD、SEM、显微镜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嵌布粒度等工艺矿物学性质,并进行了提纯除杂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用磷石膏中的主要矿物为二水硫酸钙,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同时存在少量碳粒、有机质、水溶性磷氟。在煤油用量800 g/t、松醇油用量10 g/t条件下脱碳,1231用量100 g/t、MIBC用量300 g/t条件下脱硅,通过双反浮选—再磨再选流程处理,获得的磷石膏精矿纯度为97.28%、白度为58.15%,指标良好,品质满足国标一级品质量标准。该试验的成功为大宗、高附加值利用磷石膏固废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工艺矿物学 浮选 磨矿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反浮选磷石膏脱硅工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严强 梅光军 +4 位作者 任浏祎 程潜 王鹏飞 李怡霏 王君妍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131,共7页
鄂西高硅型磷石膏采用传统的阳离子捕收剂浮选脱硅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磷石膏大规模资源化利用。近年来离子液体因其优秀的性能在浮选中被引入作为反浮选药剂,其绿色、稳定的特性符合现代选矿药剂的环保要求,因此,选用2种离子液体为脱硅... 鄂西高硅型磷石膏采用传统的阳离子捕收剂浮选脱硅效果不理想,不利于磷石膏大规模资源化利用。近年来离子液体因其优秀的性能在浮选中被引入作为反浮选药剂,其绿色、稳定的特性符合现代选矿药剂的环保要求,因此,选用2种离子液体为脱硅捕收剂开展浮选试验并通过SEM-EDS、Zeta电位测试、FTIR等测试技术进行了机理研究。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矿浆p H值为7、MIBC用量150g/t、离子液体MY用量150g/t的条件下,采用1次反浮选工艺流程,得到的浮选精矿产率为83.24%、CaSO_(4)·2H_(2)O品位为93.35%、回收率96.34%,SiO_(2)含量降低至1.94%,实现了磷石膏中硅杂质的高效脱除。Zeta电位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MY与石英作用后表面电位正移最大可达51.49m V,而与石膏作用后表面电位仅略微增加,导致离子液体MY在石膏与石英之间发生选择性吸附。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石英与离子液体MY、MZ作用后都产生了新的特征峰,说明2种离子液体均在石英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研究结果为高硅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离子液体 脱硅 反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和烧结法赤泥制备地聚合物及其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诚 周雨潇 +2 位作者 任浏祎 杨思原 包申旭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5期133-140,共8页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实现粉煤灰和烧结法赤泥的综合利用,本研究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烧结法赤泥作为辅料,氢氧化钠为碱激发剂协同制备地聚合物。结果表明,地聚合物较佳制备条件为:粉煤灰采取分级(细粒提取)的预处理方式... 这是一篇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的论文。为实现粉煤灰和烧结法赤泥的综合利用,本研究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烧结法赤泥作为辅料,氢氧化钠为碱激发剂协同制备地聚合物。结果表明,地聚合物较佳制备条件为:粉煤灰采取分级(细粒提取)的预处理方式,分级粒径为37μm,细颗粒粉煤灰与烧结法赤泥质量比为7∶3 (g∶g),氢氧化钠的用量为前驱粉体的15%,此时地聚合物室温养护28 d的抗压强度可达35.52 MPa,满足中国《通用硅酸盐水泥》32.5R矿渣硅酸盐水泥的强度标准。通过XRF、XRD、ICP-OES和SEM-EDS对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原料及其所制备的地聚合物进行分析测试表明:相比于机械研磨,分级预处理更能有效改善粉煤灰的反应性,使更多活性硅铝组分参与地聚合反应;烧结法赤泥的加入可以促进富钙铝硅酸盐凝胶的形成,使地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致密化。本研究为粉煤灰和烧结法赤泥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及复合材料 粉煤灰 烧结法赤泥 综合利用 地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尾矿中回收锡的浮选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任浏祎 覃文庆 +1 位作者 何小娟 刘三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为综合回收某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尾矿中的锡矿物,探索了锡矿物的浮选条件和药剂制度,提出了综合回收该尾矿中锡的浮选工艺。试验表明,经除硫后二次浮锡,可获得含锡48.76%的锡精矿,锡总的回收率49.88%。
关键词 尾矿 锡石 浮选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矿细菌浸出过程中的多因素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任浏祎 覃文庆 +2 位作者 王军 张雁生 何小娟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
运用取自大宝山(简称DB)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简称A.t)的混合菌对广东某硫化铜矿的黄铜矿进行摇瓶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铜矿摇瓶细菌... 运用取自大宝山(简称DB)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简称A.f)和嗜酸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简称A.t)的混合菌对广东某硫化铜矿的黄铜矿进行摇瓶浸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铜矿摇瓶细菌浸出率受菌种、矿浆浓度、pH值、接种量多种因素的影响。细菌浸出黄铜矿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矿浆浓度5%,pH值为2.0,接种量为3×107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出 黄铜矿 摇瓶浸出 浸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锡石浮选研究 被引量:32
9
作者 何名飞 罗朝艳 +2 位作者 陈玉平 任浏祎 覃文庆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31,共3页
对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白牛厂矿区铅锌浮选流程中的磁选尾矿进行了浮锡研究。以BY-9为捕收剂,P86为辅助捕收剂,BY-5和碳酸钠为脉石抑制剂,一次浮锡可获得锡品位8.56%,回收率61.61%的锡粗精矿,锡粗精矿再浮,锡精矿锡品位达到53.58%,作... 对蒙自矿冶有限责任公司白牛厂矿区铅锌浮选流程中的磁选尾矿进行了浮锡研究。以BY-9为捕收剂,P86为辅助捕收剂,BY-5和碳酸钠为脉石抑制剂,一次浮锡可获得锡品位8.56%,回收率61.61%的锡粗精矿,锡粗精矿再浮,锡精矿锡品位达到53.58%,作业回收率81.35%;尾矿锡品位1.84%,回收率18.65%。两次浮锡获得高品位锡精矿锡总回收率50.12%,尾矿锡回收率1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锡石 浮选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嗜酸硫杆菌浸出低品位硫化铜矿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雁生 覃文庆 +2 位作者 王军 任浏祎 何名飞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30,共6页
研究了中温嗜酸硫杆菌的生长条件,对黄铜矿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中温嗜酸硫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pH值为2,温度为30±1℃,此条件下细菌浓度为2.24×107个/mL。接种量、矿浆浓度对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有显著的影响... 研究了中温嗜酸硫杆菌的生长条件,对黄铜矿进行了细菌浸出试验研究。研究表明,中温嗜酸硫杆菌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为:pH值为2,温度为30±1℃,此条件下细菌浓度为2.24×107个/mL。接种量、矿浆浓度对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接种量的增加,铜的浸出率提高。在相同浸出时间内,矿浆浓度5%左右时,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最高。低品位硫化铜矿柱浸试验结果表明:细菌浸出75 d,铜的浸出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浸出 中温嗜酸硫杆菌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 嗜酸氧化硫硫杆菌 黄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酸浸出锌浸渣中镓锗的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马喜红 覃文庆 +1 位作者 吴雪兰 任浏祎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1-75,79,共6页
研究了锌浸渣热酸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浸出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并用于指导回收稀有金属镓和锗。实验结果表明,锌浸渣中镓和锗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88 g/L,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搅拌速... 研究了锌浸渣热酸浸出过程的工艺条件,分析了浸出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并用于指导回收稀有金属镓和锗。实验结果表明,锌浸渣中镓和锗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88 g/L,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3 h,液固比为5∶1,搅拌速度为300 r/min,该条件下多组综合实验的酸浸出液中Ga和Ge的浸出率均高于86%和62%。锌浸渣中金属镓锗的浸出过程在动力学上属于"未反应核减缩"模型,浸出过程主要受反应温度、始酸浓度、反应时间的影响,反应由界面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浸渣 热酸浸出 未反应核减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加工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与实施模式 被引量:3
12
作者 罗立群 包申旭 +2 位作者 李育彪 赵云良 任浏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7,共4页
校外实习实践是高校培养和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工程素养的桥梁和纽带。本文立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科,依照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科特色,着重探讨和实践了我校适应卓越工程人才和国际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加强校... 校外实习实践是高校培养和提升工科专业学生工程素养的桥梁和纽带。本文立足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科,依照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体系和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科特色,着重探讨和实践了我校适应卓越工程人才和国际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思路,加强校企实践过程人才培养的融合与互补的实践过程,共同实现高校人才培养和实习企业科技创新及资信提升的共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实践教学 校企联合 实习实践基地 创新工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钒石煤选择性脱泥富集钒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翔 张一敏 +2 位作者 包申旭 任浏祎 刘春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1-44,共4页
含钒石煤,经焙烧脱碳后,在磨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原生及次生矿泥,这些矿泥的存在,在浮选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浮选药剂,增加选矿成本,并降低选矿指标。针对湖北通山含钒石煤进行了选择性脱泥富集钒的试验研究,在用20%H2SO4溶液调节p H为9.0... 含钒石煤,经焙烧脱碳后,在磨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原生及次生矿泥,这些矿泥的存在,在浮选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浮选药剂,增加选矿成本,并降低选矿指标。针对湖北通山含钒石煤进行了选择性脱泥富集钒的试验研究,在用20%H2SO4溶液调节p H为9.0,六偏磷酸钠的用量为1.0 kg/t条件下,得到了V2O5的品位为1.07%,产率为10.91%的矿泥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钒石煤 选择性脱泥 富集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铜矿与磁黄铁矿浮选分离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维能 任浏祎 +1 位作者 曹雨琪 曾尚林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0-35,共6页
通过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矿浆pH值、捕收剂丁基黄药、抑制剂石灰对其浮选行为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测试技术,研究黄铜矿与磁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最... 通过黄铜矿与磁黄铁矿的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矿浆pH值、捕收剂丁基黄药、抑制剂石灰对其浮选行为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循环伏安测试技术,研究黄铜矿与磁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机理。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黄铜矿和磁黄铁矿浮选分离的最佳条件为pH=10,丁基黄药浓度为20mg/L,石灰浓度为300mg/L。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丁基黄药在矿物表面氧化生成双黄药并通过化学作用吸附在矿物表面,石灰在磁黄铁矿表面生成氢氧化钙和硫酸钙的钙膜。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在未添加丁基黄药时黄铜矿表面氧化生成疏水的硫单质和硫化铜,磁黄铁矿表面会生成亲水的氢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铜矿 磁黄铁矿 浮选 红外光谱 循环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燊毅 刘兴平 +3 位作者 蒋之飞 陈松 任浏祎 包申旭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121,共7页
为开发利用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选矿预富集试验。矿石Y_(2)O_(3)品位为0.101%,主要稀土矿物为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磁... 为开发利用湖北广水-大悟地区重稀土矿,对其开展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初步的选矿预富集试验。矿石Y_(2)O_(3)品位为0.101%,主要稀土矿物为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和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硅铍钇矿和褐钇铌矿主要嵌布于非金属矿物中,少量硅铍钇矿内有石英包裹体,极少数硅铍钇矿与磁铁矿伴生,少量褐钇铌矿与锆石连生,极少数褐钇铌矿内有石英包裹体。两种稀土矿物都以微细粒嵌布为主,硅铍钇矿主要集中在-0.074mm区间内,占比为76.47%;褐钇铌矿主要集中在-0.053mm区间内,占比为76.92%。对矿石开展磁选—浮选联合工艺预富集研究,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0%时,采用磁选除铁,除铁尾矿采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调浆,水玻璃作为抑制剂,水杨羟肟酸、油酸钠和氧化石蜡皂组合捕收剂进行浮选,初步得到了Y_(2)O_(3)品位2.32%、回收率40.09%的稀土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稀土 磁选 浮选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含钨硫精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佩佩 任浏祎 曾锦明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6,64,共5页
针对云南某含钨硫精矿进行了综合回收钨的选矿试验,磁选脱硫试验可以有效脱除产率达44.02%的磁黄铁矿,获得硫品位36.68%,硫回收率58.89%的硫精矿及WO_3品位2.27%,WO_3回收率98.27%的非磁性产品。非磁性产品经浮选抑硫选钨后可获得WO_3品... 针对云南某含钨硫精矿进行了综合回收钨的选矿试验,磁选脱硫试验可以有效脱除产率达44.02%的磁黄铁矿,获得硫品位36.68%,硫回收率58.89%的硫精矿及WO_3品位2.27%,WO_3回收率98.27%的非磁性产品。非磁性产品经浮选抑硫选钨后可获得WO_3品位10.31%,WO_3回收率72.86%的钨粗精矿。钨粗精矿经加温精选后可以获得WO_3品位63.17%,WO_3回收率62.82%的钨精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磁选脱硫—抑硫选钨—加温精选"工艺可以综合回收给矿中的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钨硫精矿 磁选脱硫 抑硫选钨 加温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黑钨矿捕收剂的选择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鹏刚 任浏祎 +1 位作者 曾维能 张喆怡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50,58,共5页
以WO3含量97%的黑钨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实验考查了辛基异羟肟酸、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等捕收剂对细粒黑钨矿的捕收性能;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及吸附量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捕收剂与黑钨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辛基异羟肟酸、苯... 以WO3含量97%的黑钨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单矿物实验考查了辛基异羟肟酸、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等捕收剂对细粒黑钨矿的捕收性能;通过Zeta电位、红外光谱及吸附量测试等方法研究了捕收剂与黑钨矿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辛基异羟肟酸、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的浮选最佳pH值分别为10、9和9,捕收剂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在矿物表面发生化学吸附;3种捕收剂中辛基异羟肟酸在细粒黑钨矿表面的吸附量最大,浮选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黑钨矿 微细粒 羟肟酸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捕收剂对石英分粒级浮选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魏鹏刚 任浏祎 +1 位作者 邱航 方昭恒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4-67,共4页
为研究阳离子捕收剂对细粒石英浮选的影响及其与石英的作用机理,将石英纯矿物分为-74+38μm、-38+20μm、-20μm共3个粒级,通过十二胺、十四胺、十八胺、醚胺C10(EDA)和改性醚胺C10(EDAC)等5种胺类捕收剂对石英的浮选试验,进行p H值和... 为研究阳离子捕收剂对细粒石英浮选的影响及其与石英的作用机理,将石英纯矿物分为-74+38μm、-38+20μm、-20μm共3个粒级,通过十二胺、十四胺、十八胺、醚胺C10(EDA)和改性醚胺C10(EDAC)等5种胺类捕收剂对石英的浮选试验,进行p H值和捕收剂质量浓度条件试验,得出5种药剂的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EDAC针对细粒级-38+20μm、-20μm石英有较好的捕收效果,回收率能达到98%以上。红外光谱检测得出EDAC对石英的吸附以静电力和氢键为主; Zeta电位测试表明,不同p H值下EDAC在石英表面的吸附程度不同,在最佳p H值(p H=10)条件下,吸附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阳离子捕收剂 浮选 胺类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气泡对典型细粒氧化矿物浮选的影响及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维能 任浏祎 +1 位作者 魏鹏刚 张喆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6-160,共5页
细粒浮选是一直以来困扰选矿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其研究热度与日俱增。针对典型的细粒氧化矿单矿物锡石、黑钨、白钨、石英,采用微纳米气泡浮选法,拟通过引入微纳米气泡及控制固气界面性质强化细粒矿物的浮选效果,找出气泡性质与细粒矿物... 细粒浮选是一直以来困扰选矿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其研究热度与日俱增。针对典型的细粒氧化矿单矿物锡石、黑钨、白钨、石英,采用微纳米气泡浮选法,拟通过引入微纳米气泡及控制固气界面性质强化细粒矿物的浮选效果,找出气泡性质与细粒矿物浮选行为间的联系,并探讨其机理。结果表明,经微纳米气泡溶液预处理的细粒矿物浮选回收率提高明显,四种矿物的回收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15个百分点);同时,相比传统浮选,适当降低微纳米气泡浮选的捕收剂浓度也能获得相近甚至更好的回收效果。沉降试验表明微纳米气泡可使细粒矿物发生团聚,体积增大,导致颗粒与气泡的碰撞概率提高。接触角及诱导时间测试结果表明微纳米气泡可增大矿物表面的润湿性,经微纳米气泡溶液处理后的矿物表面接触角明显增大,且气泡与矿物的黏附成功概率也更高。这一结果对通过控制微纳米气泡行为、强化细粒矿物浮选效果、降低药剂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浮选 氧化矿物 微纳米气泡 颗粒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肟酸类捕收剂浮选金红石特性及其机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诗曼 李怡霏 +1 位作者 张喆怡 任浏祎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4期59-63,共5页
浮选药剂的研究是金红石浮选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及吸附量测试,研究了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辛基异羟肟酸对金红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三种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机理。... 浮选药剂的研究是金红石浮选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分析、接触角测试及吸附量测试,研究了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辛基异羟肟酸对金红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三种羟肟酸在金红石表面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苯甲羟肟酸、水杨羟肟酸、辛基异羟肟酸在pH值分别为6.5、6.5、5.5左右时,对金红石纯矿物具有较好的捕收性能。金红石与三种羟肟酸均发生化学吸附,但苯甲羟肟酸捕收性能最好,回收率达到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收剂 金红石 羟肟酸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