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1低表达对垂体瘤细胞系RC-4BC增殖、凋亡的影响及与PTEN靶向关系
1
作者 宋志远 任洪波 +1 位作者 韩晓正 牛国栋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24-28,共5页
目的观察微小RNA-21(miR-21)低表达对垂体瘤细胞系RC-4BC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靶向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RC-4BC细胞分为两组,沉默组转染miR-21抑制物miR-21 inhibitor,阴... 目的观察微小RNA-21(miR-21)低表达对垂体瘤细胞系RC-4BC增殖、凋亡的影响,并分析其与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的靶向关系。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RC-4BC细胞分为两组,沉默组转染miR-21抑制物miR-21 inhibitor,阴性对照组转染抑制物阴性对照NC-inhibitor,采用RT-PCR法检测miR-21、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PTEN)mRNA,采用CCK8实验观察两组细胞增殖能力(以OD值表示),采用平板克隆实验观察两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以集落形成数表示),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组细胞凋亡率并观察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收集RC-4BC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将miR-21 mimics或NC-mimics与PTEN-WT或PTEN-MUT共转染至RC-4BC细胞,转染后细胞标记为miR-21 mimics+PTEN-WT组、NC-mimics+PTEN-WT组、miR-21 mimics+PTEN-MUT组、NC-mimics+PTEN-MUT组,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与PTEN的靶向关系。结果沉默组RC-4BC细胞中miR-21、PTE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08、2.89±0.14,阴性对照组RC-4BC细胞中miR-21、PTEN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2、0.99±0.03,两组相比,P均<0.05。沉默组RC-4BC细胞24 h、48 h、72 h时OD值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均<0.05)。沉默组RC-4BC细胞集落形成数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沉默组RC-4BC细胞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沉默组RC-4BC细胞G0/G1期占比65.65%±7.82%、S期占比19.25%±3.70%,阴性对照组RC-4BC细胞G0/G1期占比45.62%±5.03%、S期占比35.72%±4.67%,两组相比,P均<0.05。miR-21 mimics+PTEN-WT组、NC-mimics+PTEN-WT组、miR-21 mimics+PTEN-MUT组、NC-mimics+PTEN-MUT组细胞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0.39±0.07、1.02±0.03、1.01±0.04、1.00±0.03,其中miR-21 mimics+PTEN-WT组相对荧光素酶活性与其他各组相比,P均<0.05。结论沉默miR-21能够移至垂体瘤细胞系RC-4BC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PTEN基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1 垂体瘤 RC-4BC细胞 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磷酸酶基因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级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与调度探索
2
作者 葛文超 任洪波 +2 位作者 朱跃钊 杨谋存 陈海军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8-176,共9页
在基于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经济性优化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改进电网补充以及就地消纳模型并利用LINGO求解,以此探讨其对系统的配置调度以及经济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就地消纳基础上限制电网补充时段,系统风光相对装机比例将增... 在基于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经济性优化分析的基础上,优化改进电网补充以及就地消纳模型并利用LINGO求解,以此探讨其对系统的配置调度以及经济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就地消纳基础上限制电网补充时段,系统风光相对装机比例将增大27.16个百分点,生物质利用单元相对装机比例降低23.09个百分点;在第一用电低谷期和高峰期上述方案会更优先使用风力发电,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在第二用电低谷期风光有较多富余,富余电量优先用于储电,此外尚有约15%进行就地消纳;在第二用电高峰期,以光伏发电主导,生物质能和蓄电池辅助,不足部分由电网补充。相比仅引入就地消纳,该方案系统年运行费用降低32.5%,碳排放量降低39.1%,投资回收年限由8.29 a降至7.38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多能互补 线性规划 容量配置 优化调度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激光照明的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杰 高燕 +2 位作者 朱家艺 毕于铁 任洪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7,共9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Tb_(3)Al_(5)O_(12)(TAG)荧光粉。热分析数据证实,增加H_(3)BO_(3)摩尔比会导致最终相的转变温度降低。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H_(3)BO_(3)摩尔比的提高会导致荧光粉颗粒尺寸增大。在激发波长为275 nm的条件...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Tb_(3)Al_(5)O_(12)(TAG)荧光粉。热分析数据证实,增加H_(3)BO_(3)摩尔比会导致最终相的转变温度降低。同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H_(3)BO_(3)摩尔比的提高会导致荧光粉颗粒尺寸增大。在激发波长为275 nm的条件下,发射光谱在480~650 nm范围内出现了由Tb^(3+)的5d→4f跃迁产生的多个发射峰。然后通过物理掺杂和超临界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与荧光粉相比,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的内量子产率显著增加,可达63.64%。采用波长为355 nm的激光源激发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可实现长距离无导线方式发光,并具有良好均匀性。以上结果证明了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在激光应急照明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TAG荧光粉 荧光粉@SiO_(2)气凝胶复合发光材料 内量子产率 激光源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SiO_2气凝胶制备及其在ICF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任洪波 万小波 +3 位作者 张林 袁光辉 修鹏 张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07-1310,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法制备了SiO2醇凝胶。醇凝胶分别经过TEOS母液、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处理后,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A)为疏水改性试剂,制备了改性SiO2醇凝胶.醇凝胶经溶剂交换后以CO2作为干...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法制备了SiO2醇凝胶。醇凝胶分别经过TEOS母液、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OS)处理后,以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A)为疏水改性试剂,制备了改性SiO2醇凝胶.醇凝胶经溶剂交换后以CO2作为干燥介质.采用超临界干燥法制备了密度在30~100mg/cm^2的SiO2气凝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疏水性SiO2气凝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改性的气凝胶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疏水性。采用精密车床加工得到了满足惯性约束聚变(ICF)物理试验要求的微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二氧化硅 气凝胶 疏水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环氧化合物为凝胶促进剂制备块状氧化铁气凝胶 被引量:13
5
作者 任洪波 张林 +2 位作者 万小波 杜爱明 修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8-291,共4页
以无机铁盐FeCl3为前驱体,环氧丙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凝胶促进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氧化铁凝胶。以氯化铁的醇溶液为前驱体、环氧化合物为凝胶促进剂,制备氧化铁的醇凝胶,通过C02超临界干燥工艺得到氧化铁气凝胶。用透射电镜(TEM... 以无机铁盐FeCl3为前驱体,环氧丙烷及其衍生物作为凝胶促进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氧化铁凝胶。以氯化铁的醇溶液为前驱体、环氧化合物为凝胶促进剂,制备氧化铁的醇凝胶,通过C02超临界干燥工艺得到氧化铁气凝胶。用透射电镜(TEM)对气凝胶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气凝胶样品主要由超细微粒堆积而成。BET和BJH测试结果表明,气凝胶样品平均孔径为9.4~18.3nm,比表面积为430-500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醇凝胶 超临界干燥 气凝胶 溶胶-凝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Cl_5的Ta_2O_5气凝胶制备工艺 被引量:13
6
作者 任洪波 王鲜 +3 位作者 张林 张勇 毕于铁 万小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0,共4页
主要介绍了以TaCl5为前驱体,低分子醇类为溶剂,分别采用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作为凝胶促进剂制备Ta2O5湿凝胶,湿凝胶经过CO2超临界干燥而获得白色Ta2O5气凝胶。透射电镜图谱表明气凝胶是由粒度为10~20nm的颗粒堆积而成。N2等温吸附... 主要介绍了以TaCl5为前驱体,低分子醇类为溶剂,分别采用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作为凝胶促进剂制备Ta2O5湿凝胶,湿凝胶经过CO2超临界干燥而获得白色Ta2O5气凝胶。透射电镜图谱表明气凝胶是由粒度为10~20nm的颗粒堆积而成。N2等温吸附一脱附分析表明,气凝胶的比表面积为800~900m^2/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 TA2O5 气凝胶 凝胶促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加工SiO_2气凝胶及其惯性约束聚变靶微柱制备 被引量:7
7
作者 任洪波 万小波 +3 位作者 张林 袁光辉 修鹏 张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3-636,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法制备SiO_2醇凝胶。醇凝胶分别经TEOS母液、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A)处理后,采用CO_2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出密度在30~100mg/cm^3的SiO_2气凝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疏水性Si为_2气...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前驱体,采用酸碱两步催化法制备SiO_2醇凝胶。醇凝胶分别经TEOS母液、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A)处理后,采用CO_2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出密度在30~100mg/cm^3的SiO_2气凝胶。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疏水性Si为_2气凝胶进行了表征,并用扫描电镜图研究了气凝胶改性前后的微观网络结构。改性后的气凝胶微观骨架变大,部分细小的网络结构消失。改性后的气凝胶在潮湿环境中具有极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疏水性能。用精密车床加工出了满足惯性约束聚变物理试验要求的ICF靶微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二氧化硅 气凝胶 微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溶胶改性紫外光固化胶粘剂的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任洪波 张林 邓龙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013-1016,共4页
 以自制的杂化溶胶对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高粘接强度,对丙酮、乙醇、氯仿等具有明显的耐溶剂性的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实验发现:活性稀释剂中含有较多的羟基、羧基时,此胶粘剂对玻璃的粘接强度较高;胶层粘接力...  以自制的杂化溶胶对紫外光固化丙烯酸酯胶粘剂进行改性,得到了具有高粘接强度,对丙酮、乙醇、氯仿等具有明显的耐溶剂性的紫外光固化胶粘剂。实验发现:活性稀释剂中含有较多的羟基、羧基时,此胶粘剂对玻璃的粘接强度较高;胶层粘接力随杂化溶胶用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杂化溶胶中的固体质量为光敏树脂的60%时,胶粘剂的剪切强度达到最大(1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胶粘剂 杂化溶胶 丙烯酸酯 耐溶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蓄电池的住宅分布式能源系统的运行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洪波 吴琼 +1 位作者 任建兴 高伟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79-384,共6页
以基于光伏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的住宅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理论构建其运行优化数学模型,在满足住宅电力和热力需求的同时,确定年运行成本最小的运行策略。在考虑系统内部能源流的同时,综合考虑电价及天然气价格... 以基于光伏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的住宅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混合整数线性规划理论构建其运行优化数学模型,在满足住宅电力和热力需求的同时,确定年运行成本最小的运行策略。在考虑系统内部能源流的同时,综合考虑电价及天然气价格所导致的费用流和上网电价等政策因素。在分析系统电力和热力构成的同时,还探讨了光伏电池发电的最佳使用形式和蓄电池最佳充放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光伏电池 蓄电池 住宅分布式能源系统 运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系统优化配置与运行探索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文龙 葛文超 +2 位作者 任洪波 朱跃钊 陈海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1-359,共9页
在机组100%为全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市网供电及“隔墙售电”消纳改进其容量配置和调度优化模型并通过LINGO求解,考察市网供电和“隔墙售电”对系统经济性和碳排放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隔墙售电的电价增长,... 在机组100%为全可再生能源的多能互补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部分市网供电及“隔墙售电”消纳改进其容量配置和调度优化模型并通过LINGO求解,考察市网供电和“隔墙售电”对系统经济性和碳排放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隔墙售电的电价增长,系统的运行费用及蓄电池的容量随之下降,在售电电价增至0.33元/kWh后蓄电池单元容量趋于稳定;在售电电价达到0.37元/kWh后系统不再因电价的上升而引起系统运行策略的改变;园区多能互补系统相比不参与“隔墙售电”的传统系统,系统年总费用降低25.9%,年运行成本降低37.8%,碳排放强度由76.9 kgCO_(2)/(m^(2)·a)降至52.3 kgCO_(2)/(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设计 生物质能 多能互补 碳排放强度 多能源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供能模式的燃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任洪波 邱留良 +1 位作者 吴琼 蔡强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1-69,共9页
针对热电分产系统、常规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双源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提出了系统经济性、节能性和环境性评价指标。以上海地区办公楼、医院和宾馆3类典型建筑为例,基于"以热定电"模式确定了不同供能模式下的系统设备选型与容量配置... 针对热电分产系统、常规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双源型分布式能源系统,提出了系统经济性、节能性和环境性评价指标。以上海地区办公楼、医院和宾馆3类典型建筑为例,基于"以热定电"模式确定了不同供能模式下的系统设备选型与容量配置,对比分析了双源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和常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综合性能及逐时运行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双源型分布式能源系统在经济性、节能性、环境性3个方面均有不俗表现,并且对燃气和电力调峰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能模式 分布式能源系统 性能评价 电力调峰 燃气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氧化铁气凝胶制备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任洪波 张林 杜爱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3-516,共4页
研究以氯化铁的醇溶液为前驱体、有机路易斯碱为凝胶促进剂,快速制备氧化铁的醇凝胶,再通过CO2超临界干燥工艺得到氧化铁气凝胶。用透射电镜(TEM)对氧化铁气凝胶的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气凝胶主要由超细微粒堆积而成。经BET和BJH测试... 研究以氯化铁的醇溶液为前驱体、有机路易斯碱为凝胶促进剂,快速制备氧化铁的醇凝胶,再通过CO2超临界干燥工艺得到氧化铁气凝胶。用透射电镜(TEM)对氧化铁气凝胶的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气凝胶主要由超细微粒堆积而成。经BET和BJH测试,气凝胶样品的密度为138 mg/cm3时,孔径为97 nm,孔体积为1.97 cm3/g,比表面积为487 m2/g。XRD研究表明,组成氧化铁气凝胶的晶形结构主要为-βFeO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醇凝胶 超临界干燥 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法制备金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洪波 万小波 +2 位作者 张林 杜爱明 修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2-824,共3页
采用羟胺种子法合成了金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还原过程中体系的变化情况。使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气凝胶的微观结构,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由BET-BJH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种子法可以制备金... 采用羟胺种子法合成了金掺杂二氧化硅气凝胶。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还原过程中体系的变化情况。使用透射电镜(TEM)研究了气凝胶的微观结构,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由BET-BJH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种子法可以制备金掺杂质量分数0.01%~1.00%.密度25~50mg/cm^3.比表面积达800m^2/s以上的SiO2气凝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气凝胶 ICF 羟胺种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能源供需体系与空间结构的耦合解析与模式创新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洪波 刘家明 +1 位作者 吴琼 邓冬冬 《暖通空调》 2018年第1期83-90,共8页
全面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和能源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其协同演进关系。从城市空间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2个角度,分析了能源需求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模式。在供给侧层面,分析了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 全面梳理了城市空间结构和能源形态的发展与演变历程,深入剖析了其协同演进关系。从城市空间密度和土地混合使用2个角度,分析了能源需求侧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模式。在供给侧层面,分析了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低品位未利用能源的利用体系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耦合关系。结合能源互联网、城市综合管廊、区块链等新兴理念,提出了未来城市能源供需体系的模式创新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紧凑型城市 能源 分布式系统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空间结构对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节能减排效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任洪波 刘家明 +1 位作者 吴琼 邓冬冬 《暖通空调》 2018年第3期29-34,14,共7页
以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区域建筑混合比为特征参数的需求侧负荷分析模型及考虑部分负荷特性的供给侧解析模型,并提出了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针对由办公建筑、综合商场和居住建筑所构成的区域空间的不同组合模式进行... 以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以区域建筑混合比为特征参数的需求侧负荷分析模型及考虑部分负荷特性的供给侧解析模型,并提出了系统节能减排评价指标。针对由办公建筑、综合商场和居住建筑所构成的区域空间的不同组合模式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从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导入的节能性和环境性角度,均存在区域内建筑的最佳混合比。考虑到系统的部分负荷特性,对于任一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建筑群,均存在最佳系统容量,使得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取得最大节能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系统容量 分布式能源 节能减排 最佳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能源互联网的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任洪波 杨健 +2 位作者 班银银 邱留良 蔡强 《中国能源》 2015年第3期38-41,17,共5页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应用现状表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依然是当前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应用形式。然而,由于单体建筑用能的单一性,分布式能源的"点对点"应用模式通常使得系统年运行小时数较少、平均负荷率偏低,严重制约了其潜在的节... 国内外分布式能源的应用现状表明,楼宇型分布式能源依然是当前分布式能源的主要应用形式。然而,由于单体建筑用能的单一性,分布式能源的"点对点"应用模式通常使得系统年运行小时数较少、平均负荷率偏低,严重制约了其潜在的节能减排功效。本文突破常规分布式能源的"点对点"供应的局限,以互联网思维为导向,基于用户用能行为的时空互补性,提出了"分布式能源互联网"的理念,并指明了其相对于常规分布式能源系统的优势,探讨了理念的具现化可能存在的问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能源互联网 多能互补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资助方式,扶持年轻研究人员——美国国家文理学院《推动科学和工程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洪波 赵志耘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175,共4页
美国国家文理学院在2008年初发表的一份重要报告《推动科学与工程研究:资助年轻研究人员,鼓励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中指出:美国的研究事业以及美国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美国要想保持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领先地位,... 美国国家文理学院在2008年初发表的一份重要报告《推动科学与工程研究:资助年轻研究人员,鼓励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中指出:美国的研究事业以及美国在科学和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美国要想保持在科学与工程方面的领先地位,必须为未来投资。不但要加大资助力度,更要转变资助模式。政府、产业界、大学以及基金组织都应立即围绕两大问题采取措施:一是要资助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科研人员;二是要鼓励高风险、高回报的研究。本文对该报告的主要论点进行了介绍,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资助 美国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分布式能源系统配置与运营实态分析和启示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洪波 吴琼 +1 位作者 邱留良 高伟俊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7期9-14,共6页
日本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大致可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大类,其中民用领域的装机台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工业领域的装机容量则是民用领域的数倍之多。民用领域所配置的原动机绝大部分为燃气内燃机,而且多数用户配置了多台原动机;耦合太阳能... 日本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大致可分为民用和工业用两大类,其中民用领域的装机台数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工业领域的装机容量则是民用领域的数倍之多。民用领域所配置的原动机绝大部分为燃气内燃机,而且多数用户配置了多台原动机;耦合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是近年来民用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发展趋势;系统容量大多小于用电峰值的30%,多数系统全年运行,大部分系统采用了昼开夜停的运行模式;一半以上的系统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可达到70%以上,但系统节能率却参差不齐。食品、化学、制药等具有较大稳定热需求的行业是工业热电联产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燃气轮机和燃气内燃机在工业领域均被广泛采用;但就实际运行结果而言,大多没有达到规划设计阶段所设定的预期效果,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多低于70%。借鉴日本的经验、教训,我国有必要确立科学、合理的分布式能源中长期发展目标,以长期、发展的眼光策划分布式热电联产项目;在工业、民用领域协同推进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应用;以余热的有效利用为前提进行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同时要建立分布式热电联产系统的性能评价标准体系,明确评价指标的具体测算方法,建立系统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与报告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热电联产 系统配置 运营实态 能源利用率 节能率 民用 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固化聚丙烯酰/SiO_2有机/无机杂化气凝胶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任洪波 毕于铁 +2 位作者 秦元成 尚承伟 张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86,共4页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酰多羟基倍半硅氧烷制备了UV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湿凝胶。湿凝胶经CO2超临界干燥后即得到相应的杂化气凝胶,气凝胶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构成气凝胶3维珍珠链结构的骨架的颗粒尺寸为20-...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酰多羟基倍半硅氧烷制备了UV固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湿凝胶。湿凝胶经CO2超临界干燥后即得到相应的杂化气凝胶,气凝胶经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构成气凝胶3维珍珠链结构的骨架的颗粒尺寸为20-30nm,骨架上具有5~10nm的孔洞结构,骨架颗粒有机、无机组分间没有明显的相界面。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吸附特性和微观孔结构采用经典的N2吸附法获得,结果表明气凝胶比表面积为520.9m^2/g,孔洞结构主要由50nm以下的介孔所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F靶 杂化 气凝胶 紫外光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能源利用初探——由点到面促进城市节能减排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洪波 吴琼 高伟俊 《中外能源》 CAS 2014年第7期8-15,共8页
区域能源利用体系除了具有优异的节能效果外,还能获得保护城市环境、充实城市机能等辅助功效。"多源、互补、共享、融通"是区域能源利用的本质特征,它有别于传统的"点状节能",有望为我国面向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 区域能源利用体系除了具有优异的节能效果外,还能获得保护城市环境、充实城市机能等辅助功效。"多源、互补、共享、融通"是区域能源利用的本质特征,它有别于传统的"点状节能",有望为我国面向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所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提供相对理想的解决方案。基于集中能源中心的区域供能方式仍然是当前区域能源利用的最主要模式,另一方面,立足于系统内用户间能量互补与平衡功能的区域能源融通系统,为区域能源、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形式。为了促进区域能源利用的推广与应用,需要进行有效的顶层设计,构建跨行业、跨部门的综合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加强对相关能源服务公司的监管,促使其与用户签订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合同。构建区域能源系统的用户间距离不能太远,并可通过优化计算确定最佳供能范围与管网布局。为了应对来自中央空调和小型供暖、热水系统的竞争,有必要进一步挖掘区域能源的非节能效果,并评估其经济效用。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区域能源融通系统得以存在的重要基础,是稳定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源 集中能源中心 区域能源融通 节能 非节能效果 分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