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11 cm-1处SO_(2)F_(2)的光声光谱探测研究
1
作者 齐汝宾 丁金峰 +8 位作者 陈东升 张一博 张伊涛 任林娇 秦自瑞 张培 姜利英 李新田 赫树开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氟化硫酰(SO_(2)F_(2))是SF_(6)早期分解产物的代表,对SO_(2)F_(2)的精准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判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而避免设备的损坏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SO_(2)F_(2)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研制了... 氟化硫酰(SO_(2)F_(2))是SF_(6)早期分解产物的代表,对SO_(2)F_(2)的精准定量分析,可以有效预判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进而避免设备的损坏以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SO_(2)F_(2)的快速、高灵敏度检测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研制了一种基于中红外波段的高灵敏度SO_(2)F_(2)气体光声传感系统,该检测系统结合小型共振式光声池与QCL激光器,首次在中心波长为1511 cm^(-1)的肩峰吸收波段,实现了对SO_(2)F_(2)的高灵敏的光声探测。研究结果表明,该光声系统响应度为63.32 mV/ppm,当积分时间为13s,最低检出限可达1.7 p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F_(2) QCL激光器 光声光谱 小型光声池 肩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3+)含量对Eu^(2+),Dy^(3+)共掺高硅氧发光玻璃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任林娇 杜晓晴 +2 位作者 雷小华 金雷 陈伟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1-1165,共5页
通过控制Dy3+的掺杂浓度,制备出了不同浓度的Eu2+,Dy3+单掺和共掺高硅氧发光玻璃,测试其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Dy3+浓度对Eu2+,Dy3+共掺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u2+,Dy3+共掺高硅氧发光玻璃中存在Dy3+向Eu2+的无辐射能量传递现象... 通过控制Dy3+的掺杂浓度,制备出了不同浓度的Eu2+,Dy3+单掺和共掺高硅氧发光玻璃,测试其激发和发射光谱,讨论了Dy3+浓度对Eu2+,Dy3+共掺样品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Eu2+,Dy3+共掺高硅氧发光玻璃中存在Dy3+向Eu2+的无辐射能量传递现象,且Dy3+的引入会使高硅氧发光玻璃中Eu—O的共价作用减弱,造成Eu2+发射峰蓝移;随着Dy3+浓度的增加,Dy3+→Eu2+能量传递增强,Eu2+发光增强;Dy3+含量继续增加,则Dy3+发光出现浓度猝灭,且Dy3+→Eu2+能量传递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氧发光玻璃 DY3+ Eu2+ 能量传递 浓度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波长和带宽对Ce/Tb/Eu共掺发光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任林娇 雷小华 +3 位作者 陈伟民 杜晓晴 冯永安 金雷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72-1578,共7页
采用双高斯函数拟合不同中心波长和带宽的LED芯片光谱,并根据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推算不同LED芯片激发下的Ce/Tb/Eu共掺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和色温。结果表明,当芯片带宽不变,中心波长从370 nm右移到378 nm时,Ce/Tb/Eu共掺发光玻璃... 采用双高斯函数拟合不同中心波长和带宽的LED芯片光谱,并根据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测量结果推算不同LED芯片激发下的Ce/Tb/Eu共掺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和色温。结果表明,当芯片带宽不变,中心波长从370 nm右移到378 nm时,Ce/Tb/Eu共掺发光玻璃色温逐渐下降。当芯片中心波长不变,带宽从10 nm增加到25 nm时,Ce/Tb/Eu共掺发光玻璃的色温变化与中心波长有关。在芯片发光稳定的前提下,带宽变化对Ce/Tb/Eu共掺发光玻璃色温的影响小于中心波长改变的影响,故当Ce/Tb/Eu共掺发光玻璃应用于LED发光时,需优先选择芯片的中心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玻璃 LED芯片 激发波长 带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掺杂白光高硅氧玻璃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任林娇 陈伟民 +1 位作者 雷小华 刘显明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稀土掺杂白光高硅氧玻璃的发光特性受其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文章阐述了稀土掺杂高硅氧玻璃的制备工艺,总结了发射红绿蓝三基色光的高硅氧玻璃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白光高硅氧玻璃的实现方法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白光 高硅氧玻璃 稀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白光发射的Ce-Tb-Eu共掺钙硼硅酸盐发光玻璃 被引量:9
5
作者 冯永安 雷小华 +3 位作者 任林娇 金雷 杜晓晴 陈伟民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3-307,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单掺和Ce-Tb-Eu共掺的钙硼硅酸盐发光玻璃。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样品的发射与激发光谱,并通过激发、发射光谱和CIE色度坐标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玻璃基质提高其光学碱度,可以大幅度增加Eu3...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Eu单掺和Ce-Tb-Eu共掺的钙硼硅酸盐发光玻璃。使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了样品的发射与激发光谱,并通过激发、发射光谱和CIE色度坐标对其发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变玻璃基质提高其光学碱度,可以大幅度增加Eu3+/Eu2+比例,增强Eu3+的红光发射。在378 nm单色光激发下,Ce-Tb-Eu共掺发光玻璃的发射光谱中同时观测到了蓝光、绿光和较强的红光特征峰。通过调节Tb、Eu的比例,可以使样品发射光谱的色坐标在白光区域内变化,实现白光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熔融 发光玻璃 光学碱度 白光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姜利英 刘帅 +5 位作者 张培 任林娇 闫艳霞 郑晓婉 陈青华 姜素霞 《轻工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40-47,共8页
食物中存在毒性和致癌性较强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分析法,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AFB1检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 食物中存在毒性和致癌性较强的黄曲霉毒素B1(AFB1),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免疫分析法,但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基于核酸适体传感器的AFB1检测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电化学核酸适体传感器、光学核酸适体传感器和PCR核酸适体传感器的3种新型检测技术各有利弊,将血糖仪作为检测仪器、与核酸适体传感器相结合检测AFB1的思路有待实验验证.未来基于生物识别元件和磁性材料的磁亲和固相萃取法与核酸适体传感器相结合进行AFB1检测,有望获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核酸适体传感器 血糖仪 样品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金/蔗糖酶构建核酸适体传感器检测盐酸多巴胺
7
作者 姜利英 刘帅 +3 位作者 任林娇 张培 赵学伟 王延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301-305,共5页
采用核酸适体做捕获探针,纳米金-蔗糖酶-互补DNA偶合物做检测探针,构建竞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并结合血糖仪实现对盐酸多巴胺的检测。未加靶目标时,检测探针与核酸适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加入靶目标后,核酸适体与靶目标强亲和力竞争结... 采用核酸适体做捕获探针,纳米金-蔗糖酶-互补DNA偶合物做检测探针,构建竞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并结合血糖仪实现对盐酸多巴胺的检测。未加靶目标时,检测探针与核酸适体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加入靶目标后,核酸适体与靶目标强亲和力竞争结合,使检测探针脱离捕获探针并催化蔗糖转化为葡萄糖,通过血糖仪检测葡萄糖浓度间接检测盐酸多巴胺浓度。结果表明,在靶目标孵育时间和蔗糖酶催化时间分别为30 min和120 min时,盐酸多巴胺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45~10 mmol/L,相关系数为0.997。对8.0、3.0、0.8 mmol/L盐酸多巴胺标准液进行多次测量,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4%、4.8%。所制备传感器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的特点,不仅拓宽了血糖仪对其他非糖标志物的检测,而且在医疗卫生和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核酸适体传感器 血糖仪 纳米金 盐酸多巴胺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对Tb3+单掺荧光玻璃发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亮 雷小华 +1 位作者 任林娇 冯永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0-424,共5页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单掺硼酸盐、硅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玻璃和相应的玻璃基质。根据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计算了Tb3+在不同基质中从7F6到5D3和5D4能级的实验振子强度,解释了不同基质中Tb3+发射光谱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因为对称性差,... 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了Tb3+单掺硼酸盐、硅酸盐和磷酸盐荧光玻璃和相应的玻璃基质。根据紫外-可见透射光谱计算了Tb3+在不同基质中从7F6到5D3和5D4能级的实验振子强度,解释了不同基质中Tb3+发射光谱的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因为对称性差,在磷酸盐玻璃基质中,Tb3+在542 nm和585 nm处的发射峰有劈裂现象。在硼酸盐和硅酸盐基质中,Tb3+的5D3能级上的粒子通过交叉弛豫过程被倒空并转移到5D4能级,故5D3能级发光(413 nm和436 nm)不明显;在磷酸盐基质中,Tb3+的5D3能级上的粒子数较少,没有交叉弛豫产生,故5D3能级发光最强。在3种基质中,Tb3+从5D4能级发射的特征峰489,542,585,620 nm的强度顺序是硼酸盐>硅酸盐>磷酸盐,与Tb3+在不同基质中从7F6到5D4能级的实验振子强度顺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TB3+ 荧光玻璃 振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任林娇 孟晓龙 +5 位作者 张培 杭欣欣 徐晓萍 李晨龙 徐鹏 姜利英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12,共6页
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的发光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指标,文章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总结了量子点/介孔复合材料发光效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光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理论预测方法,提出了建立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发光效... 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的发光效率是影响其应用的重要指标,文章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总结了量子点/介孔复合材料发光效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发光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理论预测方法,提出了建立石墨烯量子点/介孔SiO2复合材料发光效率模型的方法和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石墨烯 介孔SIO2 发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烯交联增强碳量子点发光效率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培 柴鑫毅 +6 位作者 李少君 任林娇 郑一博 秦自瑞 张吉涛 张庆芳 姜利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90-2001,共12页
通过溶剂热反应法制备了N和O含量不同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将CQDs与非计量硫醇-烯(OSTE)聚合物交联固化,形成CQDs/OSTE复合材料。固化后,O-CQDs的荧光量子产率从液态下的2.6%提高到16.5%,增大倍数约为6倍;N,O-CQD... 通过溶剂热反应法制备了N和O含量不同的碳量子点(CQDs)溶液,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将CQDs与非计量硫醇-烯(OSTE)聚合物交联固化,形成CQDs/OSTE复合材料。固化后,O-CQDs的荧光量子产率从液态下的2.6%提高到16.5%,增大倍数约为6倍;N,O-CQDs的荧光量子产率从液态下的4.5%提高到17.6%,增大倍数约为4倍。通过微结构和光学特性分析,我们认为交联固化后与氧相关的非辐射复合中心减少、非辐射跃迁过程抑制以及N和S的协同效应是提高CQDs材料发光效率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成果有望为CQDs的固态转化、表面功能化以及荧光增强提供一种有效、便捷的方法,从而促进CQDs在发光二极管、激光器和发光太阳能聚光器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非计量硫醇-烯聚合物 交联增强荧光 表面态 与氧相关的发光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