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极资本:中医在泰国立法的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任杰慧 景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90-94,共5页
"太极资本"概念的提出考虑到中医特有的宇宙观,同时吸纳了布迪厄有关社会实践场域的资本论述。中医之所以在泰国能立法成功,泰国中医共同体的游说组织手段、中医的文化象征符号运用,以及中医知识的传播等,为中医在泰国获得合... "太极资本"概念的提出考虑到中医特有的宇宙观,同时吸纳了布迪厄有关社会实践场域的资本论述。中医之所以在泰国能立法成功,泰国中医共同体的游说组织手段、中医的文化象征符号运用,以及中医知识的传播等,为中医在泰国获得合法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为了争取中医立法,泰国中医界一方面巧妙宣扬中医哲理之美和疗效之妙,另一方面,他们将中医治疗与泰国盛行的佛教功德观及其多元医学环境积极契合,使得中医在泰国获得认可并成功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资本 泰国中医 中医立法 医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在家上学”现象 被引量:2
2
作者 任杰慧 张小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51,共8页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工具连锁反应"理论,通过对北京市一所"在家上学"学堂R学堂的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探讨了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反抗与形塑:反抗原有僵化、扭曲,分数至上的教育目标,以及附... 本文运用教育人类学"工具连锁反应"理论,通过对北京市一所"在家上学"学堂R学堂的参与观察与深入访谈,探讨了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原因是一种反抗与形塑:反抗原有僵化、扭曲,分数至上的教育目标,以及附着在分数至上基础上的以金钱、地位等为衡量标准的成功观和幸福观;要形塑的则是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关注"人"自身的教育目标。这种变化是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化导致教育目的的改变;目的的改变,必然带来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变化。"在家上学"是目标改变的结果,同时又可以成为促进新目标形成的原因。对"在家上学"这种新的教育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当前教育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家上学 工具连锁反应 反抗和形塑 教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仁”:传统中医医患关系的当代启示 被引量:17
3
作者 任杰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76,共10页
百年以来传统中医的备受质疑,凸显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传统中医医患关系中"以人为本、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的诊治方式和医德理念,对当今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疏解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其继承和创新,既是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机遇,也... 百年以来传统中医的备受质疑,凸显文化自觉的重要性。传统中医医患关系中"以人为本、以仁爱之心对待患者"的诊治方式和医德理念,对当今社会紧张的医患关系疏解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其继承和创新,既是中医在当代的发展机遇,也是解决中医困境的有效途径。中医的"文化扬弃"要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即一方面从传统中医文化中寻求价值,另一方面又要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以人为本 仁爱之心 文化自觉 医学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残缺到系统:中国老年护理专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任杰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2-149,共8页
中国目前4千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既考验着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能力及爱心,又是老年人护理问题研究的重点。只进行基本生活照料的家庭保姆式护理,不能满足这部分老人多层次系统护理需求,但专业老年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又严重缺... 中国目前4千多万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既考验着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责任能力及爱心,又是老年人护理问题研究的重点。只进行基本生活照料的家庭保姆式护理,不能满足这部分老人多层次系统护理需求,但专业老年护理机构和护理人员又严重缺乏。针对老年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匮乏及残缺的护理现状,北京C养老机构以人为本,运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构建老年护理系统培训和系统护理的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需要注意的是,老年护理专业化发展应被置于当代中国养老事业中进行宏观系统考察,同时增进政府功能,增加科技含量,构建机构、社区和家庭老年护理的多样结合体系,也是较为积极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护理 专业化发展 失能半失能老人 需要层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我国安宁疗护发展及困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任杰慧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7,共11页
文化是一种象征符号的能量,也是一个动力系统。文化能量观技术的、社会学的及意识形态的三层文化系统,恰好回答了目前中国安宁疗护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和三个方面困境,即谁能做、为谁做和怎么做安宁疗护的问题。“谁能做”安宁疗护是技... 文化是一种象征符号的能量,也是一个动力系统。文化能量观技术的、社会学的及意识形态的三层文化系统,恰好回答了目前中国安宁疗护面临的三个关键问题和三个方面困境,即谁能做、为谁做和怎么做安宁疗护的问题。“谁能做”安宁疗护是技术系统,指从事安宁疗护需要的资质和条件,包括人、物、术三个方面。目前人才缺乏和养老院难以提供安宁疗护是这方面的主要困境;“为谁做”安宁疗疗护是社会学系统,主要困境是没有明确“为谁服务”的问题。本着“以患者需求为中心”的理念理顺各种关系,这是安宁疗护顺利发展的制度保障;“怎么做”安宁疗护是意识形态系统,是指安宁疗护的观念和价值观如何在个人和社会层面被认可,这是解决安宁疗护发展及困境最根本的方法。三层文化系统彼此互动,相互制约。协调好三层文化系统并充分发挥其文化能量,可以推动安宁疗护在中国内地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能量 安宁疗护 死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促进研究——基于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任杰慧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5-42,共8页
心理健康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着重关注的部分。失独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关乎健康老龄化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基于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运用“倡导、赋权、协调”三个基本策略... 心理健康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着重关注的部分。失独人群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关乎健康老龄化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基于广州、成都和南京三地的田野调查,运用“倡导、赋权、协调”三个基本策略探讨失独老人心理健康促进的实践和方法。研究发现,失独人群的心理健康促进具有三个特点,即倡导的特殊性、赋能的多样性和协调的融合性。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的支持与干预措施有利于促进失独老人心理健康,同时对其他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促进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失独老人 心理健康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