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湖凹陷三叠纪古地貌对沉积的分级控制作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任本兵 瞿建华 +2 位作者 王泽胜 钱海涛 唐勇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9,共9页
勘探实践证实,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具有相带控藏控产的特点。针对常规相带刻画技术难以实现对沉积微相的刻画以满足勘探需求的技术难题,利用古地貌恢复,结合钻探资料,开展了古地貌对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分级控制作用的... 勘探实践证实,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具有相带控藏控产的特点。针对常规相带刻画技术难以实现对沉积微相的刻画以满足勘探需求的技术难题,利用古地貌恢复,结合钻探资料,开展了古地貌对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分级控制作用的研究,以实现对扇三角洲前缘相朵叶体的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百口泉组扇三角洲沉积受古地貌分级控制:(1)山口、沟槽、古凸控制着扇体主槽走向,从而控制着平原相及扇间泥岩带,平台区控制着前缘相带展布,主流线向坡降较大的方向偏移,从而控制着扇体相带的对称性,多级坡折则控制着高低位湖岸线的分布;(2)平台区次级沟谷及坡折等二级古地貌控制着次级主流线的走向,从而控制着前缘相朵叶体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湖凹陷 百口泉组 扇三角洲 古地貌 分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环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成因机理分析及压力预测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瞿建华 王泽胜 +2 位作者 任本兵 白雨 王斌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5期36-39,46,共5页
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层压力对油气保存和单井产能的高低均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利用地震资料对地层压力进行定量预测。目前,广泛应用的异常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是建立在有效应力理论基础上的,该理论由Terzaghi提出,并在... 随着油气勘探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层压力对油气保存和单井产能的高低均有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利用地震资料对地层压力进行定量预测。目前,广泛应用的异常地层压力预测方法是建立在有效应力理论基础上的,该理论由Terzaghi提出,并在疏松介质的力学分析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孔介质物质结构的复杂性,有效应力原理在多孔介质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考虑了岩石物理性质和力学平衡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孔隙度参数得到了双重有效应力方程,使上覆岩层压力、地层压力和岩石骨架应力之间的关系更合理,进而建立了一种基于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原理的地层压力预测新模型。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环玛湖斜坡区异常高压成因的分析,在地质成因的约束下利用新的压力预测模型对研究区的地层压力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孔隙度 地层压力 异常高压 有效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东地区百口泉组多物源砂体分布预测 被引量:8
3
作者 宋永 周路 +3 位作者 吴勇 尤新才 牛志杰 任本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31-637,共7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 针对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多物源条件下不同扇体控制的砂体叠置关系复杂的情况,以玛东地区多个三维地震测网形成的连片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构造解释成果为基础,将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古地貌与坡折带分布特征相结合,厘清了该区多物源的形成条件和古构造特征;采用地震波形分类方法,实现了该区百口泉组不同小段的多物源不同扇体发育边界及其相互关系的识别与预测,并综合地震属性、地震反演的砂体预测方法,综合分析认为,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多物源下不同扇体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纵向复杂叠置、横向连片但不连通或呈现点状独立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东地区 三维地震 百口泉组 多物源 扇体边界识别 砂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湖凹陷南斜坡MH1井区百口泉组岩性油气藏成藏模式 被引量:6
4
作者 吴俊 白雨 +1 位作者 余兴 任本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5,共6页
玛湖凹陷南斜坡MH1井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藏控藏因素复杂,构造低部位为油气层,高部位为水层,油水关系倒置,控藏因素不明、成藏规律不清一直是制约MH1井区油气勘探的瓶颈。通过对MH1井区古地貌精细研究,落实扇体主槽、相带边界和前缘亚... 玛湖凹陷南斜坡MH1井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藏控藏因素复杂,构造低部位为油气层,高部位为水层,油水关系倒置,控藏因素不明、成藏规律不清一直是制约MH1井区油气勘探的瓶颈。通过对MH1井区古地貌精细研究,落实扇体主槽、相带边界和前缘亚相展布;利用叠前弹性参数反演预测优质储集层空间分布;明确MH1井区百口泉组发育5期叠置砂体,横向连通性差,形成岩性圈闭群;明确印支运动晚期南北向逆断裂是MH1井区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通道;建立MH1井区百口泉组"一砂一藏"油气成藏模式,并预测了有利成藏区的分布,部署2口评价井获得突破,验证了油藏模式,为MH1井区下步油气勘探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南斜坡 百口泉组 成藏条件 油气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