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堰剖面形状对局部冲刷影响的固液两相流数值研究
1
作者 刘晗月 任春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河道中的潜堰在防止河床过度下切及保护岸坡稳定的同时,可以营造浅滩-深槽的床面形态,对于提升河流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潜堰的存在改变了过流特性并诱发局部冲刷,其冲刷过程具有明显的水沙两相流特性,过堰水动力特性和潜堰局部冲刷过程... 河道中的潜堰在防止河床过度下切及保护岸坡稳定的同时,可以营造浅滩-深槽的床面形态,对于提升河流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潜堰的存在改变了过流特性并诱发局部冲刷,其冲刷过程具有明显的水沙两相流特性,过堰水动力特性和潜堰局部冲刷过程受潜堰剖面形状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基于SedFOAM构建了潜堰局部冲刷过程的固液两相流模型,利用已有潜堰局部清水冲刷试验对所建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基于数模结果分析了堰体周围流场特性、涡体特性、冲刷特性。在此基础上数值研究了潜堰剖面变化(上下游坡度、堰顶水深、堰坎厚度)对局部冲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堰体坡度能有效减弱堰顶周围水流湍动从而减小堰前堰后的冲刷深度和淤积高度,堰顶水深对冲刷深度的影响较大,而堰坎厚度对冲刷过程影响较小。该研究对于潜堰在河床保护、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的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堰 剖面形态 SedFOAM 水动力特性 冲刷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杜汶清 张佳敏 +4 位作者 刘琰艳 唐丽 白婷 任春平 吉莉莉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探究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选取猪背最长肌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煮制时间下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DS-PAGE、微观结构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与分析。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 为探究低温真空长时煮制时间对猪肉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特性的影响,选取猪背最长肌为实验对象,进行不同煮制时间下羰基含量、总巯基含量、SDS-PAGE、微观结构及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测定与分析。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肌原纤维蛋白的羰基含量呈现上升趋势(P<0.05),总巯基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0.05)。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煮制时间为30 min时,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重链和肌球蛋白轻链条带颜色更浅。由扫描电镜结果可知,60 min时,肌原纤维蛋白聚集形成大量小颗粒聚集物,其破坏程度加深。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α螺旋相对含量减少,β折叠相对含量先下降后上升,β转角相对含量增加,无规则卷曲相对含量先上升后下降,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由有序向无序转变。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煮制60 min时肌原纤维蛋白结构的氧化与降解明显,煮制30 min时蛋白结构变化相对较小。该研究为低温真空长时煮制工艺提高猪肉产品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肉 肌原纤维蛋白 低温真空长时煮制 煮制时间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对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牛奇 任春平 +1 位作者 吴建华 高红卫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97-103,112,共8页
【目的】探究东山供水工程实施后,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对介休市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的影响。【方法】采用SWAT-MODFLOW建立宋古超采区地表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型,对东山供水不同保证率下的压采方案进行地下水位模拟预测。【结果... 【目的】探究东山供水工程实施后,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对介休市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的影响。【方法】采用SWAT-MODFLOW建立宋古超采区地表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型,对东山供水不同保证率下的压采方案进行地下水位模拟预测。【结果】压采措施实施后,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明显,地下水整体由采补平衡转变为正均衡;在最小供水保证率下,研究区地下水位也有明显回升,地下水超采中心地下水位回升速率约为0.73 m/a,地下水超采中心由宋古逐渐向介休城区移动;对于地下水位<670、680、690 m地下水超采面积,90%供水保证率下的地下水位回升面积变化率分别是50%供水保证率下地下水位回升的1.78倍、1.8倍、2倍。【结论】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对于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效果显著,在水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可以适当促进地下水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古 地表水置换地下水 供水保证率 SWAT-MODFLOW 东山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液压坝对河床冲淤空间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程悦 任春平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8-65,共8页
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常采用梯级液压坝群调控河道水动力以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同时梯级液压坝所形成的逐级坝控单元内冲淤特性会有较大变化,其空间分布规律尚不明了。针对此问题,以汾河中游梯级液压坝群控制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Delft 3... 在河流生态修复中常采用梯级液压坝群调控河道水动力以达到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同时梯级液压坝所形成的逐级坝控单元内冲淤特性会有较大变化,其空间分布规律尚不明了。针对此问题,以汾河中游梯级液压坝群控制河段为研究对象,基于Delft 3DFM构建了该河段水沙二维数值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了4种不同的液压坝群运行方案、4场不同频率洪水条件下,逐级坝控单元内冲淤特性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从纵向空间变化来看总体上河道呈现淤积状态,沿程逐级坝控单元冲淤量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在1996年大洪水时期变化更为明显,淤积量最大;液压坝全坝运行方案下对河段整体影响与无坝运行、仅有边滩或主槽坝运行明显不同,可见梯级液压坝对河道冲淤过程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液压坝 坝控单元 冲淤特性 空间变化 数值模拟 汾河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对某溢洪道挑流水动力特性的两相流数值研究
5
作者 刘晗月 任春平 黄旭中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挑流消能中水舌在空中段及跌落到下游水垫塘的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气液两相流特性,为更加深入探明该过程中的水动力特性,需构建更加先进的气液两相流数值模型。运用CFD开源软件OpenFOAM构建两相流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挑流试验测得的水舌... 挑流消能中水舌在空中段及跌落到下游水垫塘的过程中,均存在明显的气液两相流特性,为更加深入探明该过程中的水动力特性,需构建更加先进的气液两相流数值模型。运用CFD开源软件OpenFOAM构建两相流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挑流试验测得的水舌结果对该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同时通过数值研究发现κ-ωSST湍流模型优于κ-ε、κ-ω湍流模型。将κ-ωSST湍流模型得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挑流射程经验公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κ-ωSST湍流模型比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更接近试验结果。最后,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射流作用下水垫塘的动水压力分布特征,发现塘底湍动能最大值位于距挑坎1.26L_(1)、1.23L_(2)、1.093L_(3)、1.001L_(4)处。最大塘底压强位于距挑坎约0.91L3处,此处也是整个计算域流速最低的流速滞点。研究结果可为挑流过程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挑流 气液两相流 OPENFOAM 模型试验 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槽交界带不同植被布置方式对水动力特性影响的数值研究
6
作者 杨帆 任春平 王鸿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8-82,共5页
为研究滩槽交界带不同植被布置方式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Delft3D-FM构建了考虑二次流影响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植被平行布置、交错布置、无植被工况下河道断面速度分布、二次流强度和河底剪切应力。结果表明,与无植被工况相比,植... 为研究滩槽交界带不同植被布置方式对水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Delft3D-FM构建了考虑二次流影响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植被平行布置、交错布置、无植被工况下河道断面速度分布、二次流强度和河底剪切应力。结果表明,与无植被工况相比,植被增加了滩槽间动量交换,布置有植被的河道主槽流速增大,植被区流速减小,植被的存在减小了植被区的二次流强度,增大了主槽的二次流强度和滩槽交界带剪切应力;交错布置植被会明显增大主槽二次流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槽交界带 Delft3D-FM 植被 水动力模型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中游液压坝群对洪水演进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任春平 李海军 梁荣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6-79,共4页
在中小河流核心区修建液压坝群是实现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由此带来的河道行洪及液压坝群的经济、合理运行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基于Delft3d开源软件,建立了汾河核心区(二坝-义堂)水流运动二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了2(选取了两场洪水)、5、1... 在中小河流核心区修建液压坝群是实现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由此带来的河道行洪及液压坝群的经济、合理运行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基于Delft3d开源软件,建立了汾河核心区(二坝-义堂)水流运动二维数值模型,分别模拟了2(选取了两场洪水)、5、10年三种不同频率洪水,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下15座液压坝对洪水演进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流场特性、水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精确模拟液压坝群对洪水演进的影响;边滩坝对水位影响较小;对10、5年一遇洪水,应将15座坝的主槽坝全部塌坝行洪;对于2年一遇洪水,奇数断面的坝应竖起,偶数断面的主槽坝塌坝为比较经济、安全的运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坝 汾河 洪水演进 Delft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岸流不稳定多模式运动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任春平 邹志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6-105,共10页
目前对沿岸流不稳定研究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是线性不稳定理论,该理论假定增长率最大的不稳定模式决定着沿岸流的波动特性,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有些情况下该假定难以解释实验中观测到的情况.利用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的多模式理论分析了实... 目前对沿岸流不稳定研究比较成熟的理论基础是线性不稳定理论,该理论假定增长率最大的不稳定模式决定着沿岸流的波动特性,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对有些情况下该假定难以解释实验中观测到的情况.利用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的多模式理论分析了实验中观测到的情况.结果表明沿岸流速度剖面对于沿岸流小稳定运动模式影响很大,特别是速度剖面的变化会导致不稳定模式出现多个模式的情况,即增长率曲线出现多于两个峰的情况.用解析的速度剖面分析了速度剖面前剪切和后剪切同时变化及单独变化对于沿岸流不稳定多模式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坡度为1:100的平直斜坡的情况用前剪切不稳定理论可以解释其观测到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流 不稳定运动 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对时均沿岸流影响
9
作者 任春平 邹志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3-889,共7页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以及数值方法研究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对时均沿岸流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测量实验并给出了测量结果;然后建立了考虑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引入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引起的辐射应力项,为了...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以及数值方法研究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对时均沿岸流的影响.首先简要介绍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测量实验并给出了测量结果;然后建立了考虑沿岸流不稳定运动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中引入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引起的辐射应力项,为了使数值分析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该模型中考虑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引起的辐射应力由实验中观测到的结果求得.利用求得的应力项,粗略分析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引起的侧混系数的范围,结果表明该范围为0~0.04.利用该模型数值分析了沿岸流不稳定运动对时均沿岸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岸流 沿岸流不稳定运动 波浪破碎 辐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运动参数对截齿截割含夹矸煤岩性能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春平 张训洪 赵中旭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157,共10页
我国薄煤层资源储量丰富,但其煤层赋含夹矸,截齿截割含夹矸煤岩时载荷波动比较剧烈,夹矸的存在使煤矿开采难度增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截齿的截割性能。为研究截齿截割含夹矸煤岩的截割性能,利用Pro/E构建截齿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B... 我国薄煤层资源储量丰富,但其煤层赋含夹矸,截齿截割含夹矸煤岩时载荷波动比较剧烈,夹矸的存在使煤矿开采难度增大,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截齿的截割性能。为研究截齿截割含夹矸煤岩的截割性能,利用Pro/E构建截齿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确定含夹矸模拟煤岩,建立截齿截割含夹矸煤岩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单因素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牵引速度、滚筒转速对截齿截割力均值、截割力峰值均值、单位时间落煤质量、载荷波动系数和比能耗的影响规律,分析煤层破碎的动态过程,研究不同运动参数下截齿截割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牵引速度的增大,截齿截割力均值、截割力峰值均值和单位时间落煤质量呈增大趋势,比能耗呈减小趋势,载荷波动系数基本不变;随滚筒转速的增加,截齿截割力均值、截割力峰值均值和单位时间落煤质量呈减小趋势,比能耗呈增大趋势,载荷波动系数基本不变。该研究为提高复杂条件下采煤机截割破碎性能和研制截割复杂煤层的强力滚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齿 夹矸煤岩 牵引速度 滚筒转速 截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正离散正则化算法的截割煤岩载荷谱的重构与推演 被引量:34
11
作者 刘春生 任春平 李德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81-986,共6页
为探求镐型截齿载荷反演定量求解的方法,利用多截齿参数可调式旋转截割实验台,对不同楔入角镐型截齿的载荷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修正离散正则化方法,根据镐型截齿实验载荷谱及其结构和运动参数,重构其载荷谱,提取载荷谱特征参量,给出不同... 为探求镐型截齿载荷反演定量求解的方法,利用多截齿参数可调式旋转截割实验台,对不同楔入角镐型截齿的载荷进行关联分析。采用修正离散正则化方法,根据镐型截齿实验载荷谱及其结构和运动参数,重构其载荷谱,提取载荷谱特征参量,给出不同楔入角载荷谱的拓扑关系及推演算法。结果表明:楔入角在35°~50°以及楔入角和齿尖半锥角之和小于90°时,给出了实验截割载荷随楔入角的增大呈现出极值性的变化规律。重构40°和45°楔入角截齿载荷谱的特征值易辨识和提取,其截割能量主要处在1~4 Hz,二者均值关系为F40°≈1.2F45°,幅值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976 7。其推演和重构载荷的特征值与实验最大值误差分别为1.5%,9.8%,均值误差分别为5.5%,1.6%,二者具有较高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谱 重构与推演 修正离散正则化 镐型截齿 旋转截割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陵区节水灌溉分区规划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春平 杜敏 李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15-18,共4页
杨陵区是我国重点节水示范区之一 ,对它进行节水灌溉分区是非常必要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 ,定量计算与经验定性相结合进行判断 ,提出了杨陵节水灌溉分区方案 ,并将杨陵区分为三个区 ,对每个区的基本情况和节水灌溉发展去向。
关键词 灌溉区划 逐步判别分析法 计算定量 经验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夹矸参数下滚筒载荷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春平 罗灵芝 +2 位作者 张训洪 张艳军 刘若涵 《煤矿机械》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煤岩中夹矸的存在增大了采煤机开采难度,且夹矸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了研究不同夹矸参数下滚筒的载荷特性,利用Pro/E构建螺旋滚筒三维模型,导入EDEM离散元软件中建立滚筒截割煤岩的耦合模型,开展不同夹矸参数下滚筒载荷特性研究。... 煤岩中夹矸的存在增大了采煤机开采难度,且夹矸的分布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为了研究不同夹矸参数下滚筒的载荷特性,利用Pro/E构建螺旋滚筒三维模型,导入EDEM离散元软件中建立滚筒截割煤岩的耦合模型,开展不同夹矸参数下滚筒载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值模拟研究范围内,滚筒截割阻力均值和峰值均值随着夹矸厚度的增大而增大;滚筒截割阻力均值和峰值均值随着夹矸层数的增加而增大。该研究为复杂煤层工况下的滚筒截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筒 夹矸厚度 夹矸层数 截割阻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理特征对截齿截割力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春平 刘凤顺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208-211,共4页
为探究节理参数对截齿截割力影响的变化规律,利用SolidWorks构建镐形截齿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截齿截割节理煤岩的有限元耦合模型,研究不同节理参数下截割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节理倾角增加,截割力均值、截割力峰值均... 为探究节理参数对截齿截割力影响的变化规律,利用SolidWorks构建镐形截齿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截齿截割节理煤岩的有限元耦合模型,研究不同节理参数下截割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节理倾角增加,截割力均值、截割力峰值均值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在节理倾角为30°时最小;随节理间距增加,截割力均值、截割力峰值均值呈增大的趋势。该研究可为复杂煤层工况下滚筒合理参数匹配奠定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齿 节理倾角 节理间距 截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的截割煤岩载荷识别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春生 任春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32-339,共8页
为探究截齿截割煤岩载荷的有效识别方法,实现截割载荷特征的提取与辨识,根据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将经典的整数阶Tikhonov正则化推广到分数阶模式,构造改进分数阶滤波因子,提出了一种改进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方法和算法。根据时域方法理... 为探究截齿截割煤岩载荷的有效识别方法,实现截割载荷特征的提取与辨识,根据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将经典的整数阶Tikhonov正则化推广到分数阶模式,构造改进分数阶滤波因子,提出了一种改进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方法和算法。根据时域方法理论建立截割煤岩载荷的识别模型,通过核函数方法将载荷表示为一系列核函数的叠加,测量载荷表示为输入载荷和核函数响应之间的卷积分形式,采用离散化将卷积方程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利用改进分数阶正则化方法将反求过程转化为一类无约束优化问题,并采用新超记忆梯度法求解目标函数。研究表明:随着分数阶次的增大,均方根误差(RMSE)及迭代次数值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存在着最小RMSE和最少迭代次数值,可以判断存在最优的分数阶次,即α=0. 5,此时载荷识别效果相对理想。与整数阶和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方法相比较,改进的算法不仅能够保留较小奇异值对应的分量,且也能抑制较大奇异值对应的分量,从而能够有效克服载荷识别的病态性,且被识别载荷与试验载荷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 418 2,0. 388 4,0. 366 5,及迭代次数分别为19,14,11,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克服其解的光滑性,且载荷细节特征能够较好被识别。据此,改进分数阶正则化方法在截割煤岩载荷识别方面具有更强的抗噪性和鲁棒性,为解决截割煤岩载荷及矿山机械工程中的载荷识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割煤岩 载荷识别 改进分数阶Tikhonov正则化 无约束优化 新超记忆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喷嘴非圆形喷洒域喷头的试验研究(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春平 吴普特 范兴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4-35,共2页
 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非圆形喷洒域喷头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一种新型四喷嘴非圆形喷洒域喷头的结构特征,以及它的喷洒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该种喷头以后需要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 四喷嘴 非圆形 格栅喷嘴 变流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正则化的实验载荷谱重构与推演算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春生 任春平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620,12,共6页
针对截齿截割煤岩随机过程中特征值提取较困难的问题,根据有限的截齿平面截割煤岩实验载荷谱,确定载荷谱的重构算法和波形特征,推演出了截齿截割煤岩的载荷谱,给出了不同参数的拓扑关系及推演算法,并探讨了其载荷谱的推演规律。基于离... 针对截齿截割煤岩随机过程中特征值提取较困难的问题,根据有限的截齿平面截割煤岩实验载荷谱,确定载荷谱的重构算法和波形特征,推演出了截齿截割煤岩的载荷谱,给出了不同参数的拓扑关系及推演算法,并探讨了其载荷谱的推演规律。基于离散正则化方法(DRM),采用Morozov偏差原则与Newton迭代格式相结合的手段选取正则参数,重构截齿载荷谱,并提取载荷谱特征参量。结果表明:重构与推演的截割载荷谱特征易于辨识和提取,截割能量主要处在1~3Hz的低频带上;楔入角β=45°与β=40°的载荷均值关系为F45°≈1.4F40°,其相关系数R=0.8603;重构与推演的算法对截齿截割载荷的反演定量求解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镐型截齿 截割煤岩 载荷谱 离散正则化 重构与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齿破碎煤岩侧向载荷分布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春生 任春平 王庆华 《煤矿机电》 2014年第5期14-17,共4页
为探求不同类型镐型截齿破碎煤岩侧向载荷分布规律,实现低能耗、高效破碎煤岩,利用多截齿参数可调式旋转截割实验台,采用锐齿、棱齿和钝齿分别开展破碎煤岩测试实验研究,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不同类型截齿破碎煤岩侧向载... 为探求不同类型镐型截齿破碎煤岩侧向载荷分布规律,实现低能耗、高效破碎煤岩,利用多截齿参数可调式旋转截割实验台,采用锐齿、棱齿和钝齿分别开展破碎煤岩测试实验研究,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给出不同类型截齿破碎煤岩侧向载荷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三种截齿侧向载荷呈正负交替的变化趋势均较显著。棱齿侧向载荷负向波动较为明显。侧向载荷统计特征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分布特点可表征煤岩体的崩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镐型截齿 旋转截割 侧向载荷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波致剪切波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季海嘉 任春平 蒋利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57,共7页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小波变换理论及剪切不稳定理论等,研究入射波为规则波、地形为平直斜坡情况下的剪切波时空变化特性。通过对15个不同波况下的剪切波流速时间历程的小波谱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入射波为规则波、地形为平直斜坡情况... 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小波变换理论及剪切不稳定理论等,研究入射波为规则波、地形为平直斜坡情况下的剪切波时空变化特性。通过对15个不同波况下的剪切波流速时间历程的小波谱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入射波为规则波、地形为平直斜坡情况下可以观测到剪切波,但是时空变化不明显;剪切波产生后随时间的变化呈现连续性;剪切波在沿岸方向的能量谱中比在垂直岸线方向能量谱中占优势;地形坡度增加会使剪切波产生的区域减小;无论是1∶40坡还是1∶100坡,由剪切不稳定引起的剪切波频率都在约0.015 Hz左右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时空变化 规则波 小波变换理论 剪切不稳定理论 小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可变模糊算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彦来 任春平 武鹏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9-94,共6页
针对可变模糊算法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没有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以及该算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时没有对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行探讨,引入了主分量分析(PCA)法以筛选出彼此间相关系数较低的指标来... 针对可变模糊算法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时没有考虑指标间的相关性对评价结果造成的影响,以及该算法在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时没有对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时序变化特征进行探讨,引入了主分量分析(PCA)法以筛选出彼此间相关系数较低的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对可变模糊算法进行了改进,旨在分析不同年份下的样本水资源承载状况的时序变化特征;同时,以大同市为例,对该地区(2010~2017年)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与改进前的相比,在维持评价等级不变的前提下,级别特征值的稳定范围明显缩小,减少了误差范围,提高了评价等级精度。该改进算法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可变模糊集理论,可为后续评定其他区域的水资源承载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主分量分析 改进的可变模糊算法 特征值 相对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