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胃微观动力结构研究整肠散干预兔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药效作用机制
1
作者 危椠罡 朱千虑 +4 位作者 黄沐晗 张清花 陈水凤 许碧香 任新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9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整肠散穴位贴敷干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可能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家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行假手术,模型组和穴位贴敷组家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造模。正常组与模型... 目的探讨整肠散穴位贴敷干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可能药效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家兔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穴位贴敷组,每组各10只。正常组行假手术,模型组和穴位贴敷组家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造模。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无药穴位贴敷,穴位贴敷组行整肠散穴位贴敷,各组均干预14 d。检测术日术前及术后第15日家兔血钾(K+)、胃动素(MTL)水平;术后第16日通过测定胃内色素残留量反映残胃排空功能;术后第16日运用电镜行残胃平滑肌细胞及Cajal间质细胞(ICC)的超微结构测定。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MTL、K^(+)的含量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贴敷组MTL、K^(+)的含量显著提高(P<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内色素残留量升高(P<0.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贴敷组胃内色素残留量显著降低(P<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核排列紊乱,形态不规则,ICC细胞结构模糊,核固缩,线粒体少,出现空泡。而与模型组比较,穴位贴敷组细胞破损较轻,排列较整齐,ICC细胞结构较清晰,突起增多,未见自噬小体,提示整肠散穴位贴敷能够改善兔胃黏膜细胞损伤,改善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家兔平滑肌细胞中ICC的超微结构。结论整肠散穴位贴敷能够有效预防家兔胃大部分切除术后FDGE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稳定K^(+)水平,促进MTL分泌,提高胃排空功能,改善残胃平滑肌细胞与ICC的超微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整肠散 穴位贴敷 CAJAL间质细胞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建萍 任新生 +1 位作者 孙中华 郭再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616,共7页
探讨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10,20,40μ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预处理4 h,再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细胞氧化损伤20 h,然后检测细胞的改变,包括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 探讨灯盏花素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机制。采用用不同浓度的灯盏花素(10,20,40μmol/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预处理4 h,再采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细胞氧化损伤20 h,然后检测细胞的改变,包括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活性氧含量,以及蛋白免疫印迹及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改变。实验结果发现,灯盏花素可以逆转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并呈剂量依赖效应,并减少内皮细胞的凋亡。为探索灯盏花素的作用机制,首先检测了细胞与多种浓度及时间(2,4,6 h)的灯盏花素预孵育后的活性氧含量改变,结果发现灯盏花素可剂量及时间依赖地减少活性氧的产生。进一步发现,细胞信号通路分析发现灯盏花素可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及细胞色素C的释放及caspase-3的剪切。灯盏花素可减少Keap1及激活Nrf2的核内转运,促进下游抗氧化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Mu1型(GSTM1)的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增强NQO1酶活。此外,灯盏花素还可减少IKK及IKB及抑制NF-κB核内转运,而促进e NOS的表达。本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及抑制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活性氧 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度最小二乘评定的一般公式 被引量:6
3
作者 朱训生 任新生 +1 位作者 杨建国 薛秉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5,共3页
给出最小二乘球度评定的一般公式.该公式适用于部分球面、完整球面及经纬度采样间隔非均匀条件下的最小二乘球度评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球度 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合二次方程球用于测量与评定全球球度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朱训生 任新生 +1 位作者 刘国良 薛秉源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1-47,共7页
该文指出球度评定的LSS法对坐标平移(或刚体平移)不具不变性,故将平面上二次方程拟合圆的方法发展为空间二次方程拟合球的方法(QES法),得出了QES法对坐标变换(或刚体运动变换)具有不变性。首次提出了测全球时球翻转所... 该文指出球度评定的LSS法对坐标平移(或刚体平移)不具不变性,故将平面上二次方程拟合圆的方法发展为空间二次方程拟合球的方法(QES法),得出了QES法对坐标变换(或刚体运动变换)具有不变性。首次提出了测全球时球翻转所产生的二次定位误差的消除方法和二次方程球度误差的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方程球 球度误差 球度评定 球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防治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齐建强 艾斌 +1 位作者 林淑琴 任新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在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穴位贴敷与常规抗过敏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儿鼻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西替利嗪糖浆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在儿童过敏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比较穴位贴敷与常规抗过敏治疗对过敏性鼻炎患儿鼻部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西替利嗪糖浆治疗,治疗组使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EOS计数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疗效和治疗后EOS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能够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鼻炎 穴位贴敷 嗜酸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被引量:14
6
作者 齐建强 李鹏董 任新生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医师资格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的行业准入考试,考试形式分为医学实践技能和综合理论考试。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学生动手机会少的现象,并缺乏统一的技能考核评... 医师资格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实施的行业准入考试,考试形式分为医学实践技能和综合理论考试。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学生动手机会少的现象,并缺乏统一的技能考核评估方法。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同时医学院校扩招致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医学生动手实践机会匮乏、临床技能教学质量滑坡、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 临床技能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净化治疗红皮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3例
7
作者 由希雷 王庆树 +5 位作者 徐杰 袁红岩 王静 李家瑞 陆燕欣 任新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8期464-464,共1页
关键词 血液净化 红皮病 多脏器功能障碍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 血液透析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血浆晶体渗透压的监测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纪明锁 任新生 徐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2期108-108,共1页
血浆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正常交换、电解质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危重患者COP的变化对组织及器... 血浆晶体渗透压(COP)是指由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葡萄糖、尿素、氨基酸等)形成的渗透压力,对于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子正常交换、电解质平衡及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危重患者COP的变化对组织及器官的代谢影响明显,与患者病情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及时准确进行血浆COP的监测,对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进行脏器保护以及判断预后十分重要。2010年1月-2013年8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晶体渗透压 危重症患者 形态功能 分子物质 电解质平衡 APACHE 预测价值 渗透压力 心肺复苏术 营养不良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3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袁红岩 由希雷 任新生 《中国血液净化》 2005年第5期252-253,276,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各项临床及无创心功能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经过CRRT治疗,有效率为82.9%,治疗后无创心功能及各项指标得到...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对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CRRT治疗,观察各项临床及无创心功能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经过CRRT治疗,有效率为82.9%,治疗后无创心功能及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RRT是治疗非肾源性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非肾源性 难治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