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BA与DA-6复配喷施对不同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效应
1
作者 林楠 吴耀坤 +5 位作者 韩德志 任慧林 陈训琦 褚霈宇 金喜军 王孟雪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95,共10页
为探讨喷施复配化控剂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作用和规律,于2022和2023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选用黑河43和黑河52为试验品种,设置低、中、高3个密度条件处理,黑河43相应保苗数分别为32万、40万和48万株·hm^(-2),黑河52相... 为探讨喷施复配化控剂对不同种植密度下大豆产量的调控作用和规律,于2022和2023年在黑龙江省鹤山农场,选用黑河43和黑河52为试验品种,设置低、中、高3个密度条件处理,黑河43相应保苗数分别为32万、40万和48万株·hm^(-2),黑河52相应保苗数分别为28.8万、36万和43.2万株·hm^(-2),进行6-BA与DA-6复配喷施处理,二者终浓度分别为2和60 mg·L^(-1),以喷施自来水为对照,采取小区对比的方式研究了复配喷施处理对不同密度下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复配喷施处理提高了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的株高,增加了茎粗和单位面积节数,提高并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水平;不同程度地改善了两个供试品种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其中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在提高株高的同时增加了茎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两个供试大豆品种的抗倒伏系数;增加了收获期单位面积荚数和粒数,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最终提高了低、中、高密度下黑河43和黑河52的产量,两年平均产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0.05%、16.57%、8.80%和10.00%、14.94%、5.57%。综合分析表明,不同密度下6-BA与DA-6复配喷施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大豆个体和群体形态特征,尤其增加了单位面积节数和茎粗,提高了R1~R5期地上部生长速率,在促进单位面积荚数和粒数增加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最终促进产量提升。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生产中通过化控技术提高大豆产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复配化控剂 6-BA DA-6 种植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与DA-6复配S_(3307)拌种对苗期干旱胁迫下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葛欣 任慧林 +3 位作者 陈训琦 林楠 吴天一 金喜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2期38-43,48,共7页
为了减少干旱胁迫对大豆生产造成的损失,为大豆抗旱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选用黑河43为供试品种,在玻璃防雨棚内通过称重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BR与DA-6复配S_(3307)拌种对苗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以及收获期... 为了减少干旱胁迫对大豆生产造成的损失,为大豆抗旱生产提供参考,本研究选用黑河43为供试品种,在玻璃防雨棚内通过称重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了BR与DA-6复配S_(3307)拌种对苗期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光合作用以及收获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干旱胁迫相比,不同浓度BR与DA-6复配S_(3307)处理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大豆幼苗生长,其中T3(0.28 mg·L^(-1)的BR复配2.50 mg·L^(-1)的S_(3307))和T7(30.00 mg·L^(-1)的DA-6复配2.50 mg·L^(-1)的S_(3307))处理在提高大豆幼苗生物量等方面效果显著;各复配处理均可提高控水后第10天和第20天大豆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并且T3和T7处理的促进效果最显著;T3和T7处理可显著提高控水后第10天大豆幼苗Pn和Gs,提高幅度分别为26.04%和14.59%,以及11.96%和14.71%,其他复配处理的改善作用均未达到显著水平;T5(30.00 mg·L^(-1)的DA-6)、T3和T7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增产率分别为14.87%、18.55%和27.70%;各处理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个别处理显著降低了脂肪含量。综合分析认为,T3和T7处理可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达到幼苗抗旱能力、改善光合作用、促进幼苗生长,并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可在实际生产中进一步验证其减灾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与DA-6 S_(3307) 大豆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