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亩产600kg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任德昌 赵君实 《山东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4-7,共4页
通过5年来对亩产500kg以上(600kg)小麦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得出:冬小麦亩产600kg的地块较亩产500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8~12万苗为宜,大穗型品种以14... 通过5年来对亩产500kg以上(600kg)小麦综合配套技术体系的研究得出:冬小麦亩产600kg的地块较亩产500kg的麦田土壤肥力显著提高,保肥供肥能力明显增强;基本苗多穗型品种以8~12万苗为宜,大穗型品种以14~16万苗为宜;重追拔节肥,补施挑旗肥;全生育期浇3~4次水,后期以延长功能叶片存活时间,提高光合能力,增加粒重为目的采取有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高产配套技术 土肥指标 群体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夏谷一体化栽培磷肥合理运筹的研究
2
作者 任德昌 管延安 +2 位作者 赵君实 傅文词 王福余 《山东农业科学》 1995年第5期9-11,共3页
小麦、夏谷一体化栽培亩产吨粮周年磷肥合理运筹研究结果表明:麦、谷两作以亩施P2O512~15公斤为最佳用量。磷肥最佳运筹比例为小麦施全年总磷量的75%,夏谷施25%。该运筹方案既可获得高产,取得相对高的经济效益,又不... 小麦、夏谷一体化栽培亩产吨粮周年磷肥合理运筹研究结果表明:麦、谷两作以亩施P2O512~15公斤为最佳用量。磷肥最佳运筹比例为小麦施全年总磷量的75%,夏谷施25%。该运筹方案既可获得高产,取得相对高的经济效益,又不会造成作物对土壤磷素养分的掠夺吸收。小麦、夏谷收获后,土壤中磷素的积累与施磷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磷肥利用率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谷 磷肥 效应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夏谷亩产吨粮配套技术
3
作者 任德昌 赵君实 +2 位作者 管延安 付文词 王福余 《河北农业科技》 1995年第8期11-11,共1页
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的“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技术研究”课题,1993年630亩小麦亩产542.4公斤,夏谷534.54公斤,两作平均亩产1076.94公斤;1994年2060亩麦谷两作平均亩产1037.01公斤。 一、亩产吨粮的土壤条件... 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承担了山东省科委的“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技术研究”课题,1993年630亩小麦亩产542.4公斤,夏谷534.54公斤,两作平均亩产1076.94公斤;1994年2060亩麦谷两作平均亩产1037.01公斤。 一、亩产吨粮的土壤条件。小麦对土壤深层养分吸收量大,适于粘壤土生长,夏谷适宜在地势高燥、水气协调、排灌方便、肥力较高的壤土或砂壤土上生长。据此,在开发区内,对理化性状差的土壤,应采取合理耕作,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谷 高产栽培 土壤 配方施肥 浇水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垄作栽培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0
4
作者 王旭清 王法宏 +1 位作者 任德昌 曹宏鑫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41-45,共5页
作物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 (平作 )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垄作栽培使土壤表面由平面型变为波浪型 ,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 ,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 ,较好地协调了作物赖以生存的小... 作物垄作栽培是在克服了传统栽培 (平作 )许多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耕作栽培方式。垄作栽培使土壤表面由平面型变为波浪型 ,增加了土壤的表面积 ,改变了土壤的光、热、水条件和微生物活动环境 ,较好地协调了作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条件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利因素的影响 ,产生了节能、降耗、高效的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垄作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方法相比 ,可使水稻增产 2 0 %~ 5 0 % ,玉米(垄作 +覆膜 )增产 6 0 %以上 ,棉花增产 15 %以上 ,小麦增产 8%~ 2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垄作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增产机理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垄作栽培技术的生态生理效应 被引量:68
5
作者 王法宏 刘世军 +4 位作者 王旭清 任德昌 曹宏鑫 张立民 李汉元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省内不同生态类型区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相比,小麦垄作栽培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节水40%,孔隙度提高,根际土壤容重降低;垄作栽培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转变为波浪型,增加了土壤表面积和光的截获量,改善了通风透光... 省内不同生态类型区多点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平作相比,小麦垄作栽培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节水40%,孔隙度提高,根际土壤容重降低;垄作栽培将土壤表面由平面型转变为波浪型,增加了土壤表面积和光的截获量,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植株的个体发育,增强其抗病及抗倒性能;垄作栽培有利于充分发挥小麦的边行优势,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增加2g以上,增产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栽培 平作 生态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垄作栽培的肥水效应及光能利用分析 被引量:38
6
作者 王旭清 王法宏 +2 位作者 董玉红 任德昌 曹宏鑫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3-5,共3页
小麦垄作栽培中以垄沟内小水渗灌代替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 ,化肥以垄沟内集中条施代替传统平作的撒施 ,相对增加了施肥深度 ,由此灌溉水的利用率较传统平作提高 1 8 9%~ 3 2 2 % ,氮肥利用率提高1 2 7%~ 1 3 7%。垄作栽培由于改善... 小麦垄作栽培中以垄沟内小水渗灌代替传统平作的大水漫灌 ,化肥以垄沟内集中条施代替传统平作的撒施 ,相对增加了施肥深度 ,由此灌溉水的利用率较传统平作提高 1 8 9%~ 3 2 2 % ,氮肥利用率提高1 2 7%~ 1 3 7%。垄作栽培由于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光能利用率较传统平作提高 1 0 0 %~1 3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垄作栽培 水分利用率 肥料利用率 光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 被引量:15
7
作者 曹宏鑫 任德昌 +4 位作者 王旭清 董玉红 王法宏 高亮之 金之庆 《山东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51-54,共4页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是种植智能化、数字化与精确化的桥梁与纽带。本文对作物计算机模型的定义、模型分类、产生和发展、应用及意义等进行了概述。作物模拟技术经历了初创、发展及完善与成熟...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产业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是种植智能化、数字化与精确化的桥梁与纽带。本文对作物计算机模型的定义、模型分类、产生和发展、应用及意义等进行了概述。作物模拟技术经历了初创、发展及完善与成熟阶段。作物模拟研究的作用主要有解释作物生长过程的机理、预测及调控指导 3个方面 ,其目的主要有定量关系、综合知识、检验假设、进行模拟、支持决策与教学及连接其它模型等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认知工具 ,使作物生产决策向动态、定量、目标与优化方向发展 ,实现智能化与精确化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模拟研究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 作物模型 预测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湿润易旱区一年两作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及水分利用率的提高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学昌 王法宏 +1 位作者 赵君实 任德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9-65,共7页
1985—1988年,在半湿润易旱区的济南、昌乐、章丘、沂水、乐陵等市(县),定位定时对一年两作条件下的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和提高降水利用率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一年内可以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土壤水分的垂直... 1985—1988年,在半湿润易旱区的济南、昌乐、章丘、沂水、乐陵等市(县),定位定时对一年两作条件下的旱地土壤水分动态和提高降水利用率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旱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一年内可以明显地分为四个时期;土壤水分的垂直运动很有规律;土层深厚的旱地一年两作可充分有效地利用降水;增施肥料、培肥地力是提高降水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 动态 利用率 湿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处理小麦种子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徐安起 丁学厚 +3 位作者 姜寿亭 任德昌 王法宏 高春新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2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小麦 生长 种子 磁场处理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不同类型品种群体根系活性与成穗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法宏 王旭清 +3 位作者 任德昌 于振文 余松烈 范萍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2期12-14,共3页
用网袋栽培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小麦不同分率成穗类型品种群体根系活性与成穗数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尽管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鲁麦22号、鲁麦23号)群体根系活性较强,分蘖成穗率高... 用网袋栽培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小麦不同分率成穗类型品种群体根系活性与成穗数的关系及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尽管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鲁麦22号、鲁麦23号)群体根系活性较强,分蘖成穗率高的多穗型品种(鲁麦14号、济南17号)群体根系活性较弱,但每形成一个穗子,大穗型品种需要较多的根系活性来支持,而多穗型品种则需要较小的根系活性来支持。对不同类型品种干物质分配规律的研究表明,大穗型品种分配到茎鞘中的干物质比例较大,而多穗型品种分配到穗部的干物质较多。文中讨论了多穗型品种提高成穗率的关键措施及高产栽培条件下小麦品种类型的选择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类型 根系活性 成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小麦科技50年回顾与下世纪初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法宏 王旭清 +1 位作者 任德昌 范萍 《山东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48-52,共5页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沛,适宜小麦生长。小麦历来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400×104hm2以上,占耕地面积的60%,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热资源充沛,适宜小麦生长。小麦历来是山东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400×104hm2以上,占耕地面积的60%,产量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小麦生产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小麦生产 预测 技术进步 育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夏谷一体化氮肥合理运筹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管延安 任德昌 +2 位作者 赵君实 傅文词 王福余 《山东农业科学》 1995年第4期13-15,共3页
小麦夏谷一体化氮肥合理运筹的研究管延安,任德昌,赵君实,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广泛开展了吨粮田模式化研究和大面积开发。并获得成功,大幅度提高... 小麦夏谷一体化氮肥合理运筹的研究管延安,任德昌,赵君实,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广泛开展了吨粮田模式化研究和大面积开发。并获得成功,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小麦玉米一年两作亩产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谷 氮肥 施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君实 任德昌 +2 位作者 管延安 傅文词 王福余 《山东农业科学》 1995年第3期5-7,共3页
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赵君实,任德昌,管延安,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在一年两作亩产吨粮的模式化栽培研究中,对小麦、夏玉... 小麦夏谷一体化亩产吨粮配套栽培技术赵君实,任德昌,管延安,傅文词,王福余(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莒南县农业局)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在一年两作亩产吨粮的模式化栽培研究中,对小麦、夏玉米,小麦、水稻等亩产吨粮综合配套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夏谷 轮作 栽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旱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学昌 赵君实 +1 位作者 任德昌 刘和平 《山东农业科学》 1992年第5期47-49,共3页
近年来,我国西北地区和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对休闲地或一年一作的旱地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已有报道。山东土层深厚,气候适宜的旱地大多是一年两作,研究利用自然降水,掌握土壤水分动态,实行旱作栽培,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沂市稻茬麦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锡富 林化勤 +3 位作者 赵君实 任德昌 刘正学 佘慰先 《山东农业科学》 1991年第5期15-16,38,共3页
临沂市是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大米产区之一。历年种植水稻25~30万亩,稻茬小麦25万亩左右。长期以来,稻茬麦产量较低,群众有“吃了大米饭,甭想吃白面”的说法。1982年前后,我们从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入手,进行了稻茬麦高产稳产配套技术的... 临沂市是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大米产区之一。历年种植水稻25~30万亩,稻茬小麦25万亩左右。长期以来,稻茬麦产量较低,群众有“吃了大米饭,甭想吃白面”的说法。1982年前后,我们从改革传统的耕作方式入手,进行了稻茬麦高产稳产配套技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免耕 稻茬田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雷电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防护综述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贺楠 郭俊 +1 位作者 伊同强 任德昌 《宇航总体技术》 2019年第4期56-62,共7页
雷电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使飞行器内部电磁环境更加复杂。文章首先总结了雷电对金属材料、不导电复合材料和导电复合材料的直接效应和对应的防护方法,简要介绍了磁力效应,构件搭接处起弧的防... 雷电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对飞行器的安全构成威胁,大量复合材料的使用使飞行器内部电磁环境更加复杂。文章首先总结了雷电对金属材料、不导电复合材料和导电复合材料的直接效应和对应的防护方法,简要介绍了磁力效应,构件搭接处起弧的防护方法。其次,简要分析了雷电间接效应,并针对不同的耦合方式采用不同的防护方法,对于辐射耦合采用屏蔽措施,对于传导耦合采用端口部件防护。最后,总结雷电间接效应防护的几个原则,为飞行器雷电防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直接效应 雷电间接效应 耦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喷射冲洗灌浆工艺在铜街子水电站坝基处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任德昌 《水电站设计》 1990年第3期21-27,共7页
铜街子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玄武岩层间缓倾角软弱夹层C_5是控制大坝抗滑稳定的主要因素,对C_5进行工程处理、以确保大坝抗滑稳定是本工程重大技术课题之一。设计中曾研究过设置深齿槽、抗滑桩、混凝土洞塞等多种方案,均存在... 铜街子水电站坝基地质条件复杂,特别是玄武岩层间缓倾角软弱夹层C_5是控制大坝抗滑稳定的主要因素,对C_5进行工程处理、以确保大坝抗滑稳定是本工程重大技术课题之一。设计中曾研究过设置深齿槽、抗滑桩、混凝土洞塞等多种方案,均存在一定的困难,最后审定采用高压喷射冲洗灌浆工艺,将坝基岩层中的软弱夹层C_5切割并冲洗出来,再以水泥浆液充填,以提高软弱夹层的弹性模量等物理力学指标。处理结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这在国内还无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喷射 灌浆 水电站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