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麦后棉花育苗移栽工程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赵金仓
南殿杰
林昕
任平和
姜艳丽
-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出处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2-87,共6页
-
基金
山西省科委攻关项目! (940 0 6 )
-
文摘
山西南部棉区 ,小麦收获后移栽棉花 ,每hm2 收获皮棉 90 4 5~ 112 6 6kg ,一般为 10 70kg左右 ,较直播棉每hm2 增产 375kg以上。麦后移栽棉花的增产机理 ,主要是从本田以外的苗床获得 (10 0 0~ 130 0 )℃的总积温和 4 0d左右的生育期 ,从而有效地弥补了麦后直播棉积温和生育期不足的缺陷。工程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机制土钵、机械移栽、双株留苗、优种配套和促早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
关键词
棉花
夏季
育苗移栽
工程化栽培
麦田
-
Keywords
The cotton after harvest of wheat
Seedling and transplant
Engineering culture
-
分类号
S562.04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旱地棉花综合覆盖调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燕娥
赵海祯
解红娥
任平和
南殿杰
-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7-32,共6页
-
文摘
旱地棉花综合覆盖调控栽培技术,是依据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对环境的需求,应用地膜、秸秆两种覆盖材料,达到调节、控制土壤温度、增加降水利用率、培肥地力及提高产量的作用。与单一地膜覆盖相比。皮棉产量每公顷增加60~184.5公斤,增产率为7%~62.1%。
-
关键词
旱地
棉花
综合覆盖
栽培
-
Keywords
rain—fed cotton field
film
straw
mixed mulch
-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旱地棉花混作栽培调控效应初探
被引量:4
- 3
-
-
作者
李燕娥
任平和
解红娥
南殿杰
-
机构
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8,共2页
-
文摘
旱地的关键问题是缺水,而解决水资源则相当艰难。因此,只能从提高降水利用率出发来增加作物产量。三伏期中大旱是旱源地区最易出现的问题,此期正值棉花生殖生长的高峰期。棉花品种的花铃期比较集中,单一的品种花铃期若与干旱期相吻合,对棉花产量影响甚大。为此,1991年笔者企图通过不同品种混作栽培,调控以上矛盾,使有限的自然降水生产力水平提高。
-
关键词
旱地
棉花
混作
栽培
-
分类号
S562.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旱地小麦深松覆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 4
-
-
作者
李燕娥
解红娥
任平和
南殿杰
史继辉
丁清怀
-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3期53-56,共4页
-
文摘
1991~1993年,对旱地小麦少耕覆盖栽培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原旱作区,以深松后麦秸覆盖为最佳,能较好地调控土壤水热状况,0~100cm土体蓄水量提高18.8~26.3mm,高温季节土壤温度降低1.4~4.2℃,耕层土壤3大类微生物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能培肥土壤,每亩地增产小麦12.0~26.0kg,增产幅度12.29%~19.38%。
-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深松
覆盖
-
Keywords
The wheat of rainfed area
Deep ploughing
Mulch
-
分类号
S512.1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新型植物营养剂——多效好试验示范情况
- 5
-
-
作者
相里泉
李张学
任平和
刘益斌
-
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出处
《山西农业科学》
1992年第7期20-22,共3页
-
文摘
多效好由广西农学院研制生产,经农业部1991年审定登记(019号),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于1990年引进。据《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信息》,《国际商报》等报刊报道,自1985年以来在广西、北京、河南、黑龙江、新疆等17个省(市区)3200万市多种农作物上使用,可以提高氮肥利用率6%~7%,提高磷肥利用率25%~29%,具有增产、耐旱、抗寒,促早熟等功能。本所在引进多效好进行效果观察的同时进行了成分化验,认为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尚高。 1
-
关键词
多效好
生长调节剂
-
分类号
S143.8
[农业科学—肥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