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铜日粮对肉鸡肝抗氧化功能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任常宝 胡锴 +4 位作者 颜诚 苏荣胜 郭剑英 潘家强 唐兆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22,共5页
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商品代AA肉鸡,随机分成4组,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料铜含量为11mg/kg,3个高铜试验组饲料铜含量分别为110、330和550mg/kg,试验至50日龄结束,探讨高铜日粮对肉鸡肝抗氧化功能和肝细胞... 选用200只1日龄健康商品代AA肉鸡,随机分成4组,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对照组饲料铜含量为11mg/kg,3个高铜试验组饲料铜含量分别为110、330和550mg/kg,试验至50日龄结束,探讨高铜日粮对肉鸡肝抗氧化功能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高铜试验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先呈代偿性升高,后表现降低,丙二醛(MDA)表现为代偿性升高。随着饲养周期的延长和日粮铜含量的增加,高铜组肉鸡肝细胞凋亡率升高并逐渐出现比较明显的DNA断裂条带。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为330mg/kg及其以上可引起肝脏抗氧化功能受损,肝细胞凋亡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铜 肉鸡 肝脏 抗氧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好朋 胡京京 +2 位作者 苏荣胜 任常宝 唐兆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1-194,共4页
以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缺陷为主要病因的疾病常称为线粒体病,主要指线粒体基因变化所致的疾病。mtDNA基因表达受众多因素调控,存在多个突变位点,其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大。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异常可影响细胞对氧的利用,与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以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缺陷为主要病因的疾病常称为线粒体病,主要指线粒体基因变化所致的疾病。mtDNA基因表达受众多因素调控,存在多个突变位点,其发生突变的概率很大。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异常可影响细胞对氧的利用,与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故而mtDNA被认为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文章主要对近年来线粒体所致疾病与mtDNA相关变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基因 线粒体病 基因突变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细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碧涛 任常宝 +3 位作者 张晓战 许冬蕾 郑良焰 唐兆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4-127,共4页
为丰富猫细小病毒(FPV)流行病学资料和制备灭活疫苗,通过猫肾传代细胞(F81)培养方法从疑似感染FPV病猫粪便中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FPV特异性检测引物PCR鉴定,然后对FPV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与... 为丰富猫细小病毒(FPV)流行病学资料和制备灭活疫苗,通过猫肾传代细胞(F81)培养方法从疑似感染FPV病猫粪便中分离病毒。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和FPV特异性检测引物PCR鉴定,然后对FPV的VP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理化性质分析结果与FPV特性均相符,VP2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已发表的FPV标准株VP2基因序列对比分析,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0%,证明该分离毒株为猫细小病毒。该毒株的成功分离进一步充实了我国FPV病毒库,也为灭活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细小病毒 分离鉴定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Ra株对不同细胞增殖特性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文兰 张晓战 +3 位作者 黄红亮 刘碧涛 任常宝 唐兆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Ra株体外感染不同的细胞系为模型,研究PRV Ra株最适细胞系。试验采用ST细胞、PK-15细胞、Vero细胞、F81细胞、DF1细胞、MDCK细胞和CEF细胞7种细胞作为该毒株的接种对象,观察毒株在这几种...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Ra株体外感染不同的细胞系为模型,研究PRV Ra株最适细胞系。试验采用ST细胞、PK-15细胞、Vero细胞、F81细胞、DF1细胞、MDCK细胞和CEF细胞7种细胞作为该毒株的接种对象,观察毒株在这几种细胞上病变特点、细胞病变时间及病毒增殖规律等并进行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受试的各种细胞在PRV感染期间均能表现明显的细胞病变,但不同细胞在病变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中PK-15和ST细胞在感染后24h内出现明显细胞病变,时间最早。TCID50测定病毒增殖力结果表明,ST细胞在病毒增殖传代中毒力保持最好,与原毒株毒力相当,为106.9 TCID50/0.1mL。本试验结果表明,ST细胞是较适合于PRV Ra株体外研究的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Ra株 细胞系 细胞病变效应 病毒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狂犬病病毒Ra株体外感染ST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5
作者 郭剑英 张晓战 +5 位作者 黄红亮 许冬蕾 刘碧涛 任常宝 邵定勇 唐兆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37,共4页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Ra株体外感染ST细胞为生物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增殖规律和致细胞病变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PRV能诱导ST细胞发生明显病变,细胞的病变程度与PRV感染时间密切相关。PRV Ra株感... 本研究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Ra株体外感染ST细胞为生物模型,通过透射电镜对PRV的增殖规律和致细胞病变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PRV能诱导ST细胞发生明显病变,细胞的病变程度与PRV感染时间密切相关。PRV Ra株感染ST细胞,病毒吸附于ST细胞表面,以膜融合内陷的方式进入细胞和细胞核内,在细胞核内复制,出现包涵体结构,以出芽方式离开细胞核,在高尔基体等细胞内膜结构处完成病毒粒子的囊膜化过程。感染前期,病毒通过膜融合方式被释放到细胞外,完成细胞间病毒的传播;感染后期,细胞溶解,大量释放病毒粒子。感染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线粒体肿胀、数目减少,嵴面积减少,核内出现包涵体,细胞融合,细胞内空泡化严重,溶细胞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Ra株 ST细胞 细胞病变效应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硫辛酸对Marc-145细胞感染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氧化应激的影响
6
作者 张浩 胡莲美 +3 位作者 邱先帅 肖熹玉 任常宝 唐兆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4-27,共4页
为探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对Marc-145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α-硫辛酸对感染病毒后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将安全浓度的α-硫辛酸添加到接种HP-PRRSV的Marc-145细胞培养液中,将细胞分为病毒组(D组)、α-硫辛酸干预... 为探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对Marc-145细胞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及α-硫辛酸对感染病毒后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将安全浓度的α-硫辛酸添加到接种HP-PRRSV的Marc-145细胞培养液中,将细胞分为病毒组(D组)、α-硫辛酸干预病毒组(DLA)、α-硫辛酸干预组(LA组)和正常细胞对照组(NC组)。2h后开始检测α-硫辛酸对HP-PRRSV接种Marc-145细胞后细胞内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D组细胞H2O2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显著减小(P<0.05),CAT活性显著增强(P<0.05);α-硫辛酸干预后可改善上述指标(P<0.05)。说明HP-PRRSV能够显著引起细胞氧化应激反应;α-硫辛酸能够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Marc-145细胞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MARC-145细胞 氧化应激 Α-硫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犬细小病毒VP2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冬蕾 任常宝 +5 位作者 张晓战 陈叶 余文兰 葛曾旭 陈瑞爱 唐兆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8-42,共5页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为研究广州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亚型,本试验采集2011—2012年间疑似病犬粪便,进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分离鉴定,提取病毒基因组进行VP2基... 犬细小病毒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心肌炎为特征。为研究广州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流行亚型,本试验采集2011—2012年间疑似病犬粪便,进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分离鉴定,提取病毒基因组进行VP2基因扩增和序列分析,与GenBank中登录的参考毒株进行比对,结果发现,分离的8株CPV中SCAU-5为CPV-2b亚型,其余为CPV-2a亚型。结果表明,2011—2012年间广州地区的流行毒株以CPV-2a亚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VP2基因 序列分析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犬细小病毒诱导的MDCK细胞凋亡及活性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邱先帅 张浩 +2 位作者 肖熹玉 任常宝 唐兆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21,共4页
为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25μg/mL)对犬细小病毒侵染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噻唑兰比色法来检测NAC对染毒MDCK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AC对染毒MDCK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 为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25μg/mL)对犬细小病毒侵染MDCK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噻唑兰比色法来检测NAC对染毒MDCK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NAC对染毒MDCK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ROS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5),而NAC组细胞增殖显著高于攻毒组(P<0.05);染毒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呈时间-效应关系,但NAC组明显减轻上述情况。NAC可通过降低ROS的产生从而改善染毒的MDCK细胞凋亡,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细小病毒 N-乙酰半胱氨酸 增殖率 细胞凋亡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