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拟通腑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段登海 李垠莹 +5 位作者 申云杰 任定宝 赵汉武 杨仕成 王恩斌 袁媛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7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通腑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通腑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 目的:探讨自拟通腑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治疗组采用自拟通腑汤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便秘严重程度(Wexner便秘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优于对照组的85.71%(3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exner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腑汤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便秘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腹胀 便秘 自拟通腑汤 开塞露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节段内固定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恩斌 任定宝 +3 位作者 申云杰 杨仕德 杨仕成 苏明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4期85-86,共2页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进行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观察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相关疗效指标及骨折部位神经功能障碍(Oswestry)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显著... 目的分析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进行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观察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相关疗效指标及骨折部位神经功能障碍(Oswestry)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显著高于术前,Cobbs角度显著低于术前,Oswestry指标评分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可促进其骨折部位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节段内固定 胸腰段脊柱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小夹板与支架外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定宝 王恩斌 +2 位作者 苏明华 申云杰 蔡立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8期170-172,共3页
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和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小夹板固定组和支架外固定组,按分组进行相应的固定治疗方法,出院后对两组患... 目的比较小夹板固定和支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5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小夹板固定组和支架外固定组,按分组进行相应的固定治疗方法,出院后对两组患者随访,随访过程进行复位和功能评价,并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治疗后随访3~21个月,平均14.1个月。小夹板固定组患者疗效评价优良15例,优良率为53.6%(15/28);支架外固定组患者优良24例,优良率为85.7%(24/28),支架外固定组患者疗效优良例数明显多于小夹板固定组,两组患者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经过相应的治疗后,症状均逐步缓解、消除。结论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需要解决和重视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支架外固定方法在维持复位和恢复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小夹板固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小夹板外固定 支架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活血通脉汤防治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定宝 王恩斌 +6 位作者 杨仕成 段登海 苏明华 杨仕德 申云杰 张娅姣 聂薪洁 《北方药学》 2020年第7期140-141,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自拟活血通脉汤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入院评估及筛查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拜瑞妥)进行抗血栓治疗,治疗组自拟活血通脉汤... 目的:观察使用自拟活血通脉汤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入院评估及筛查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片(拜瑞妥)进行抗血栓治疗,治疗组自拟活血通脉汤口服进行抗血栓治疗。对两组治疗后DVT发生情况,以及入院、治疗1周、2周后的D-二聚体的指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14d,治疗组中有4例出现DVT、对照组中有6例出现DVT,两组DVT发病率分别为5.0%(4/80)和7.5%(6/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周、2周的D-二聚体值及APP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贫血、肝肾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应用利伐沙班片(拜瑞妥)与自拟活血通脉汤预防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无明显差异性,自拟活血通脉汤在预防及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中可以达到利伐沙班片(拜瑞妥)的治疗效果,且对凝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安全性较高,自拟活血通脉汤治疗费用相对低廉,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 自拟活血通脉汤 利伐沙班片(拜瑞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消痛散风汤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段登海 袁媛 +7 位作者 申云杰 聂薪洁 任定宝 李垠莹 苏明华 杨仕诚 赵汉武 王恩斌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13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自拟消痛散风汤结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口服自拟消痛散风汤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自拟消痛散风汤结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组口服自拟消痛散风汤联合秋水仙碱片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血尿酸水平,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血尿酸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及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痛散风汤结合秋水仙碱片能有效改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因疼痛带来的恐惧感,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痛散风汤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秋水仙碱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