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基丙烯酸甲酯/乙酯接枝Newcell纤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任学宏 朱亚伟 彭桃芝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2-24,共3页
通过对Newcell纤维白度、断裂强力、断裂延伸度、吸湿性、表面色深 (K/S值 )、起毛起球性 (原纤化程度 )和抗皱性的测定 。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NEWCELL纤维 纤维素纤维 接枝 甲基丙烯酸乙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Newcell纤维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学宏 朱亚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5,共3页
研究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 ,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对Newcell纤维接枝共聚的工艺 ,探讨了工艺因素对New cell纤维接枝增重率和增重效率的影响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接枝共聚Newcell纤维的表面结构 。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Neweell纤维 工艺因素 增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环氧乙酯接枝Newcell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研究
3
作者 任学宏 朱亚伟 徐颖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19,共5页
利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乙酯(EEMA)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对Newcell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在不影响纤维素材料原有优点的情况下,改善了纤维素纤维的某些性能,并通过SEM、IR、DSC和X -射线衍射等测试及计算接枝率,证实EEMA可使New cell纤维在... 利用甲基丙烯酸环氧乙酯(EEMA)为单体,硝酸铈铵为引发剂对Newcell纤维进行接枝共聚,在不影响纤维素材料原有优点的情况下,改善了纤维素纤维的某些性能,并通过SEM、IR、DSC和X -射线衍射等测试及计算接枝率,证实EEMA可使New cell纤维在染色和服用效果等方面均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NEWCELL纤维 接枝 甲基丙烯酸环氧乙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织物酶前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学宏 王平 《江南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5-79,共5页
在研究棉织物酶氧-浴法前处理工艺、淀粉酶和果胶酶混用前处理工艺过程中,根据酶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测定退浆漂白后各种工艺下织物的毛效、白度和强力、通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良好,适用于实际生产的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 在研究棉织物酶氧-浴法前处理工艺、淀粉酶和果胶酶混用前处理工艺过程中,根据酶的特性采用不同的工艺流程。测定退浆漂白后各种工艺下织物的毛效、白度和强力、通过实验对比,筛选出效果良好,适用于实际生产的织物前处理工艺。实验证明,用酶前处理棉织物,具有手感蓬松、柔软、节能、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无污水处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 酶退浆 漂白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纤维的阳离子改性及其染色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蓉 刘洋 +3 位作者 刘颖 乔辉 任学宏 凌良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244,共3页
采用不同烷基链长度的硅烷类季铵盐对汉麻纤维改性。考察了碱处理及硅烷类季铵盐化学改性对汉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探究了不同烷基链长度的有机硅烷类季铵盐对汉麻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前后的汉麻纤维的... 采用不同烷基链长度的硅烷类季铵盐对汉麻纤维改性。考察了碱处理及硅烷类季铵盐化学改性对汉麻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探究了不同烷基链长度的有机硅烷类季铵盐对汉麻纤维染色效果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改性前后的汉麻纤维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改性前后的汉麻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碱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汉麻纤维的染色性能,有机硅烷类季铵盐改性汉麻纤维可显著提高汉麻纤维的染色性能,并且染色性能随着有机硅烷季铵盐烷基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改性后的汉麻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5min内可完全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有机硅烷类季铵盐 活性染料 染色性能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棉织物抗菌整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晓林 成晓莉 +1 位作者 李琳 任学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3-27,共5页
应用轧烘焙工艺,使得卤胺类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棉织物上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探究了交联剂浓度、浸渍时间、单体浓度、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改性棉织物含氯量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剂浓度2%(质量分数),浸渍时间15min,单体浓度0.... 应用轧烘焙工艺,使得卤胺类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在棉织物上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探究了交联剂浓度、浸渍时间、单体浓度、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对改性棉织物含氯量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剂浓度2%(质量分数),浸渍时间15min,单体浓度0.4mol/L,焙烘时间120s,焙烘温度120℃。对接枝后棉织物进行红外、SEM表征,结果证实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接枝到了棉织物上。抗菌测试显示,在5min内,改性棉织物即可杀死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min内杀死100%大肠杆菌,杀菌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羟甲基丙烯酰胺 卤胺 棉织物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减量处理对涤纶织物疏水整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杜金梅 罗雄方 +3 位作者 唐烨 李勇 任学宏 许长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76,共6页
为了解碱减量处理对涤纶织物疏水、抗皱性、断裂强度、白度等性能的影响,对涤纶织物碱减量处理后,进行了聚丙烯酸、正硅酸四乙酯和十八烷基胺疏水处理。通过碱减量处理后织物润湿性能的改变确定了碱减量处理的条件:在5%NaOH溶液中于90... 为了解碱减量处理对涤纶织物疏水、抗皱性、断裂强度、白度等性能的影响,对涤纶织物碱减量处理后,进行了聚丙烯酸、正硅酸四乙酯和十八烷基胺疏水处理。通过碱减量处理后织物润湿性能的改变确定了碱减量处理的条件:在5%NaOH溶液中于90℃处理10 min。碱减量处理可通过使涤纶质量减轻,表面形成凹坑,增加织物交织点的空隙来改变织物的润湿性能,同时为后续多元酸处理提供适当反应位点。经碱减量处理再进行疏水处理的涤纶织物与未经碱减量处理而直接进行疏水处理的织物相比,织物的静态接触角增大,且水滴不会随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出现润湿织物的现象,断裂强度增大,抗皱性能提高,白度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织物 疏水 碱减量 正硅酸四乙酯 十八烷基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类抗菌剂和抗菌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蓉 刘颖 任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22,共4页
近年来,卤胺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广谱杀菌性、长久抗菌功能、可再生性、对人和环境安全、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卤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较全面综述了卤胺化合物的性质及在各种领域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抗菌纺织... 近年来,卤胺类化合物由于其具有广谱杀菌性、长久抗菌功能、可再生性、对人和环境安全、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卤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较全面综述了卤胺化合物的性质及在各种领域的研究应用,主要包括抗菌纺织品、抗菌高分子材料、抗菌纳米粒子及农药成分降解剂。分析和展望了今后卤胺化合物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胺化合物 抗菌剂 抗菌材料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状卤胺化合物改性壳聚糖/PVA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李蓉 刘喆 任学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45-48,共4页
以易于纺丝的聚乙烯醇(PVA)为纤维基材,添加3-环氧丙基-5,5-二甲基海因改性壳聚糖(CTS-GH),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具有高效抗菌效果的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表征和分析了纳米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考察了纺丝液流... 以易于纺丝的聚乙烯醇(PVA)为纤维基材,添加3-环氧丙基-5,5-二甲基海因改性壳聚糖(CTS-GH),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具有高效抗菌效果的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表征和分析了纳米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考察了纺丝液流量对纳米纤维结构和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的直径随着纺丝速度的加快而减小。利用碘量法测定了纳米纤维的氯含量,说明该纳米纤维经过氯化处理后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该纳米纤维可用于抗菌过滤材料、生物医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卤胺化合物 静电纺丝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类单体接枝棉织物的抗菌整理工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殷 任学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胺在棉织物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及其抗菌效果。分别测定轧烘焙工艺(DPC)和浸渍工艺对棉织物含氯量的影响,得到轧烘焙工艺最佳条件:引发剂和单体质量浓度分别为30 g/L和90 g/L,轧余率为76%,反应时间为3 ... 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胺在棉织物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及其抗菌效果。分别测定轧烘焙工艺(DPC)和浸渍工艺对棉织物含氯量的影响,得到轧烘焙工艺最佳条件:引发剂和单体质量浓度分别为30 g/L和90 g/L,轧余率为76%,反应时间为3 min,焙烘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50℃和1.5 min,最佳工艺含氯量为0.52%。浸渍工艺引发剂和单体质量浓度分别为30 g/L和50 g/L,反应时间为180 min,含氯量可达1.11%。利用红外光谱、SEM等对接枝织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自由基引发下棉织物可有效地接枝共聚甲基丙烯酰胺。抗菌结果表明,含氯量为0.52%的改性棉织物抗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酰胺(MAM) 棉织物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改性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蓉 于洋 +2 位作者 刘颖 任学宏 梁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选用季铵盐作为抗菌剂,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对合成的季铵盐进行了FT-IR表征。通过FTIR、接触角、Zeta电位等手段研究了烷基链长度及纳米颗粒尺寸对改性纳米SiO2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改性纳米SiO2颗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季铵盐... 选用季铵盐作为抗菌剂,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对合成的季铵盐进行了FT-IR表征。通过FTIR、接触角、Zeta电位等手段研究了烷基链长度及纳米颗粒尺寸对改性纳米SiO2性能的影响,考察了改性纳米SiO2颗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季铵盐接枝纳米SiO2颗粒表面带正电,随着烷基链的增长,疏水性渐强。抗菌测试表明,改性后的纳米SiO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抗菌性,24h可以全部杀死浓度为1.72×106 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纳米二氧化硅 有机硅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子束辐射技术的抗菌改性聚酯纳米纤维膜 被引量:2
12
作者 范晓燕 刘颖 +3 位作者 潘能宇 李蓉 任学宏 HUANG Tung-Shi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7-162,共6页
为制备一种高效抗菌生物材料,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4HB))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季铵基团的卤胺抗菌剂单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3HB-4HB)/PBAT纳米纤维膜... 为制备一种高效抗菌生物材料,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4HB))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有季铵基团的卤胺抗菌剂单体;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3HB-4HB)/PBAT纳米纤维膜;利用电子束辐射技术将合成的单体接枝共聚到纳米纤维膜,最后经次氯酸钠氯化得到抗菌纤维膜。探讨了P(3HB-4HB)、PBAT组成对纤维膜表面形貌的影响,以及辐射量、单体浓度对纤维膜含氯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抗菌纤维膜的耐紫外稳定性、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P(3HB-4HB)/PBAT抗菌纳米纤维膜在5 min内即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全部杀死,显示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实现了卤胺抗菌剂和化学惰性材料的共价键合作用,有望应用于食品包装、生物医学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电子束辐射 卤胺化合物 季铵盐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类单体接枝汉麻纤维及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成晓莉 马会艳 +4 位作者 刘殷 任学宏 凌良仲 陈玉平 梁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49-251,共3页
卤胺类抗菌纺织品具有广谱杀菌、高效杀菌、可再生性、环境友好等特点。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胺(MAM)在汉麻纤维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及整理后纤维的抗菌效果。得到接枝改性汉麻纤维的最适工艺条件:引发剂和MAM单体的浓度分... 卤胺类抗菌纺织品具有广谱杀菌、高效杀菌、可再生性、环境友好等特点。以过硫酸钠为引发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胺(MAM)在汉麻纤维上的接枝共聚反应及整理后纤维的抗菌效果。得到接枝改性汉麻纤维的最适工艺条件:引发剂和MAM单体的浓度分别为3g/L和10g/L,反应时间为3h和反应温度为80℃,最适工艺含氯量为0.37%。利用FT-IR、SEM等对接枝后汉麻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自由基引发下汉麻纤维可有效地接枝共聚MAM。根据AATCC100—2004标准,抗菌整理后的汉麻纤维可以分别在5和10min内将接种的约6log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杀死,抗菌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共聚 甲基丙烯酰胺 汉麻纤维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Newcell纤维的结构和热性能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亚伟 任学宏 方显力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9,共3页
通过对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Newcell纤维的红外光谱、热性能和X 衍射的测试 ,探讨了不同增重条件下接枝对Newcell纤维结晶度、热稳定性、热反应活化能等的影响。
关键词 纤维素纤维 NEWCELL纤维 接枝 甲基丙烯酸甲酯 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卤胺抗菌剂的合成及抗菌棉织物的制备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琳 任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78,82,共4页
抗菌纺织品在市场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以5,5-二甲基海因和1,3-二氯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卤胺化合物前驱体,3-(3-氯-2-羟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CHPDMH)。其可以通过"轧-烘-焙"的方法整理在棉织物上,比较不同参数条件下... 抗菌纺织品在市场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以5,5-二甲基海因和1,3-二氯丙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水溶性的卤胺化合物前驱体,3-(3-氯-2-羟基丙基)-5,5-二甲基海因(CHPDMH)。其可以通过"轧-烘-焙"的方法整理在棉织物上,比较不同参数条件下氯含量的高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通过SEM、FT-IR对整理织物进行表征,分析强力、水洗稳定性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整理后棉织物有一定强力损失;具有一定的水洗稳定性,重氯化后,部分失去的有效氯可再生;氯化后的整理织物在10min之内可杀死浓度为1.90×10~7 CFU/样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浓度为1.13×10~7 CFU/样品的大肠杆菌O157∶H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胺化合物 抗菌整理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微晶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颖 任学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137,143,共6页
纳米纤维素微晶(NCC)具有多种优良性能,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综述了NCC的化学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酸水解法、酶解法和纤维氧化降解法;对NCC的改性技术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乙酰化改性、阳离子化改性、硅烷化改性、羧基化改性及聚合物接... 纳米纤维素微晶(NCC)具有多种优良性能,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综述了NCC的化学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酸水解法、酶解法和纤维氧化降解法;对NCC的改性技术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乙酰化改性、阳离子化改性、硅烷化改性、羧基化改性及聚合物接枝;并对其在复合材料、医药及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概述了NCC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纤维素微晶 制备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化合物/季铵盐抗菌整理棉织物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颖 马凯凯 任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6-229,共4页
市场对抗菌纺织品需求越来越大。选用卤胺化合物和季铵盐两种抗菌剂处理棉织物。合成了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海因(DTH)及其聚合物(PDTH),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Quat-C1),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 市场对抗菌纺织品需求越来越大。选用卤胺化合物和季铵盐两种抗菌剂处理棉织物。合成了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海因(DTH)及其聚合物(PDTH),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Quat-C1),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Quat-C18)。抗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抗菌剂混合使用时抗菌效果比单独使用卤胺化合物有所下降,但比单独使用季铵盐有所提高;且季铵盐的加入可显著减少卤胺化合物的用量,从而节约成本;此抗菌整理对织物其他性能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胺化合物 季铵盐 抗菌整理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氧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棉织物的抗菌整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莉 蒋之铭 +1 位作者 成晓莉 任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6-118,共3页
以六氯环三磷腈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硅氧烷衍生物: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三磷腈(ATS-6),并通过浸轧-焙烘的方法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整... 以六氯环三磷腈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一种硅氧烷衍生物: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环三磷腈(ATS-6),并通过浸轧-焙烘的方法将其整理到棉织物上,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整理棉织物。根据AATCC 2004检测方法测试整理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显示:氯化后的整理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在10min和30min内可以杀死全部的大肠杆菌O157∶H7(1.03×106CFU/sample)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33×105CFU/sample)。此外,还考察了整理织物的力学性能、机洗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硅氧烷化合物 卤胺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射技术抗菌整理棉织物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殷 任学宏 Huang Tungshi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选用卤胺抗菌剂甲基丙烯酰胺(MAM)为单体,采用预辐射、共辐射工艺制备抗菌棉织物。研究了辐射量对织物含氯量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同时,将辐射工艺与轧烘焙工艺所制备的抗菌棉织物做比较。织物经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断裂强力及抗菌性... 选用卤胺抗菌剂甲基丙烯酰胺(MAM)为单体,采用预辐射、共辐射工艺制备抗菌棉织物。研究了辐射量对织物含氯量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同时,将辐射工艺与轧烘焙工艺所制备的抗菌棉织物做比较。织物经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断裂强力及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3种工艺所制备抗菌棉织物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中无明显差别。但经共辐射工艺所制备的抗菌棉织物断裂强力较好、且杀菌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辐射 抗菌 棉织物 甲基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胺化合物改性壳聚糖/TiO_2抗菌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蓉 徐洪敏 +1 位作者 胡佩 任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2-44,共3页
将5,5-二甲基海因接枝到壳聚糖上,添加TiO2,用涂膜的方法制备复合膜。比较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氯含量高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然后按照最佳工艺参数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分析了其紫外稳定性及抗菌性能。结果显示:T... 将5,5-二甲基海因接枝到壳聚糖上,添加TiO2,用涂膜的方法制备复合膜。比较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的氯含量高低,得出最佳工艺参数,然后按照最佳工艺参数制备复合膜,对复合膜进行了SEM和XRD表征,分析了其紫外稳定性及抗菌性能。结果显示:TiO2可均匀分布在复合膜中,TiO2的加入可以明显地提高复合膜的紫外光稳定性。氯化后的复合膜(氯含量为8.17×1020atom/c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很好的杀菌效果(10min可以全部杀死7.1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99.33%的大肠杆菌),该复合膜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及生物医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TIO2 5 5-二甲基海因 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