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临证思辨录 被引量:7
1
作者 任存霞 赵海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83-84,共2页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铅丹、茯苓、黄芩、生姜、红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由柴胡、半夏、党参、龙骨、牡蛎、桂枝、大黄、铅丹、茯苓、黄芩、生姜、红枣共12味药组成。一般认为本方由小柴胡汤加味而成,是表里同治、邪正同治的和解方,其证属少阳病范畴。但有学者研究认为本方现代更多应用于肝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子良运用四逆散经验拾粹 被引量:4
2
作者 任存霞 麻春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如《景岳全书》之柴胡疏肝散、《和剂局方》...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主治少阴病之四逆证,是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如《景岳全书》之柴胡疏肝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等皆是从本方发展而来.唐宗海《血证论》认为四逆散乃“疏平肝气、和降胃气之通剂,借用处尤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米子良 四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桂枝法在妇科杂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存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83-84,共2页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温,味辛、甘,能发汗解肌、温经通阳、通行十二经。《伤寒论》113方中,所用药物有82种,直接运用桂枝者达42方,约占37.2%。张仲景灵活广泛地应用桂枝,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受其启迪,笔者在妇科临...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性温,味辛、甘,能发汗解肌、温经通阳、通行十二经。《伤寒论》113方中,所用药物有82种,直接运用桂枝者达42方,约占37.2%。张仲景灵活广泛地应用桂枝,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受其启迪,笔者在妇科临诊中灵活应用桂枝,兹将心得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桂枝法 经闭 崩漏 月经病 产后病 慢性盆腔炎 排卵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寒论》教学方法探讨
4
作者 任存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前,在倡导中医现代化的形势下,经典著作《伤寒论》的教学陷入困境,学生对其失去学习兴趣,感到年代久远、枯燥乏味、生涩难懂。然而,干百年来医疗实践证明,《伤寒论》仍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关键词 《伤寒论》 教学方法 中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络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白雅雯 麻春杰 +2 位作者 韩雪梅 钱占红 任存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络病处方的用药规律,为络病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临证指南医案》络病相关条文,凡条文中有"络虚""络热""中络""营络""脉络&...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络病处方的用药规律,为络病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搜集《临证指南医案》络病相关条文,凡条文中有"络虚""络热""中络""营络""脉络""脾络""肝络"等相关病证名称的处方均予纳入,再根据其主治加以鉴别。将数据整理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关联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临证指南医案》治疗络病的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合等,并生成新处方。结果本研究共搜集络病相关医案158例,涉及处方168首,含药物185味。挖掘出高频(频次≥10)药物33味,高频(频次≥12)药物组合11组,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得到新处方6首。结论《临证指南医案》中治疗络病处方多用辛味药,对虫类药物的使用较谨慎,临证以辛润通络、辛温通络、熄风通络、行气通络、活血通络等不同治法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证指南医案 络病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景方在郁证中的运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升 张志鹏 任存霞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19-121,共3页
在中医学中,郁证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异常变动而引起的以气机阻滞为核心病机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郁证泛指六淫外感、七情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包括气、血、火、痰、湿等病邪壅塞气机所致病证;狭义则特指情志不舒、七... 在中医学中,郁证是指由于精神情志异常变动而引起的以气机阻滞为核心病机的一类病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郁证泛指六淫外感、七情内伤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包括气、血、火、痰、湿等病邪壅塞气机所致病证;狭义则特指情志不舒、七情所伤而致气机郁滞的病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郁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伤寒论》谈附子的止汗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长青 任存霞 +5 位作者 白雅文 丁鑫 荣宝山 赵慧敏 陈冬雪 钱占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第14期6-7,共2页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3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1]。《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其'味辛,温。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2]。在《伤寒论》和《金匮...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脾、肾3经,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1]。《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记载其'味辛,温。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痿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2]。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共有33个方证运用了附子,特别是在三阴病中,更为多用,正如《伤寒蕴要》所言:'附子,乃阴证药也,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附子 止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药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任存霞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期102-104,共3页
风药运用不仅仅局限于风药祛风散邪的功效,而是根据风药胜湿、风药辛散、风药通肝、风药行瘀、风药升阳、风药引经开窍等特性广泛应用于肾病、过敏性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疾病、杂症类等诸多病症中。
关键词 风药 水肿 泄泻 病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窠囊内结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临证心得 被引量:12
9
作者 任存霞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331-333,共3页
窠囊由痰瘀或痰饮等实邪所结,其在理论上和临床应用方面,发展成为一个较完整而有特色的中医理论。本文基于窠囊内结理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因禀赋不足、房劳多产、饮食失宜、情志失调等,导致肾、脾、肝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气滞痰凝... 窠囊由痰瘀或痰饮等实邪所结,其在理论上和临床应用方面,发展成为一个较完整而有特色的中医理论。本文基于窠囊内结理论,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因禀赋不足、房劳多产、饮食失宜、情志失调等,导致肾、脾、肝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气滞痰凝血瘀,胶结为窠囊,“窠囊阻滞冲任胞宫”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学的病理机制,疏肝泻火调枢机,活血化瘀消癥瘕,化痰、祛瘀、理气三法合理使用。临床以经方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从“实”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窠囊理论 病因病机 痰瘀互结 大柴胡汤 桂枝茯苓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优化方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敏 王小燕 +1 位作者 贾瑞琳 任存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联合蒙药赤瓟子构建的新方对慢性盆腔炎(CPID)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组织病理的相关影响。方法7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七组,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新方高、中、低剂量组,金刚藤组,蒙药赤瓟子组,每组10只。以细菌...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散优化组成联合蒙药赤瓟子构建的新方对慢性盆腔炎(CPID)模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及组织病理的相关影响。方法7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七组,设置正常组,模型组,新方高、中、低剂量组,金刚藤组,蒙药赤瓟子组,每组10只。以细菌种植加机械损伤法复刻CPID模型,造模4周后用药。新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19.74、9.87、4.93 g/kg药量灌胃,金刚藤组和蒙药赤瓟子组以0.63 g/kg和1.04 g/kg药量灌胃,给药2周后取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10含量;显微镜观察大鼠子宫组织改变,并进行病理学评分。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子宫病理学积分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金刚藤组,新方高、中剂量组病理积分较模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新方高、中剂量组IL-10含量升高,新方高、中、低剂量组IL-1β与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金刚藤组比较,新方高、中剂量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蒙药赤瓟子组比较,新方高、中剂量IL-10升高,IL-1β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优化方可对抗CPID模型大鼠异常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可改善模型大鼠局部病理环境。新方可通过调节TNF-α、IL-1β及IL-10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进而对CPID模型大鼠发挥积极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赤瓟子 慢性盆腔炎 经方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胃黏膜PTEN和ERK-2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寒泊 麻春杰 +6 位作者 魏玉霞 胡刚 李翰 郝蔷薇 任存霞 白雅文 牛仁秀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7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寒热错杂证患者胃黏膜PTEN和ERK-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AG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胃和冲剂Ⅱ号(2次/d,10 g/次),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3次/d,4片/次),2组均连续... 目的:探讨胃和冲剂Ⅱ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寒热错杂证患者胃黏膜PTEN和ERK-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AG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胃和冲剂Ⅱ号(2次/d,10 g/次),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3次/d,4片/次),2组均连续治疗12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经胃镜所取患者胃黏膜组织中PTEN和ERK-2,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PTEN和ERK-2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TE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ERK-2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和冲剂Ⅱ号可能通过提高PTEN表达,抑制ERK2表达改善CAG寒热错杂证患者的胃黏膜病理状态,效果与胃复春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PTEN ERK-2 胃和冲剂Ⅱ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