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0 km/h地铁不同减振垫刚度下浮置板轨道减振特性
1
作者 任娟娟 罗磊 +3 位作者 张亦弛 张琦 章恺尧 邓世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178,共7页
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160 km,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列车速度120 km/h及以下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进行时域分析、频响应分析及减振效果评价,但对160 km/h更高时速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核... 目前国内地铁的最高运行时速已经达到160 km,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列车速度120 km/h及以下的减振垫浮置板轨道进行时域分析、频响应分析及减振效果评价,但对160 km/h更高时速下减振垫浮置板轨道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减振垫浮置板轨道核心部件减振垫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不同减振垫及刚度下轨道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减振特性。利用ABAQUS分析不同减振垫刚度下轨下结构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动力响应及减振计算分析发现,随着减振垫刚度的减小,钢轨和轨道板垂向位移和加速度有所增加,轨道结构减振效果有所增加;通过谐响应分析揭示垂向共振是轨道结构出现垂向振动波峰的根本原因。综合考虑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和减振性能,推荐选用面刚度0.012~0.024 N/mm3减振垫进行减振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浮置板 减振垫 减振性能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标参考数据推荐方法
2
作者 赵博伟 卫守林 +3 位作者 任娟娟 王锋 凌晨晓骥 刘超 《天文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74,共21页
自动化天文数据处理流水线的高效运行依赖于精准的定标参考数据推荐机制。因此,完善的定标参考数据系统应运而生。系统地回顾了国际主流望远镜采用的定标参考数据推荐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文本规则的新... 自动化天文数据处理流水线的高效运行依赖于精准的定标参考数据推荐机制。因此,完善的定标参考数据系统应运而生。系统地回顾了国际主流望远镜采用的定标参考数据推荐方法,并深入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一种基于文本规则的新型推荐策略和配套的定标参考数据系统,以及其在自动化数据处理中的灵活性和高效性。此外,详细阐述了该系统在中国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科学数据处理中的关键作用和潜在应用价值,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该研究为天文数据处理中定标参考数据的推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数据处理 定标参考数据 空间天文望远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减振效果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任娟娟 梁捷 +4 位作者 屈昌衡 李辰 章恺尧 刘锦辉 赵华卫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0-278,共9页
为研究不同钢弹簧数量和钢弹簧刚度参数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且便于运输吊装,提出了三种类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动力性能和减振效果,并在深圳... 为研究不同钢弹簧数量和钢弹簧刚度参数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且便于运输吊装,提出了三种类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通过建立车辆-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动力性能和减振效果,并在深圳地铁某号线路选取对应类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结构断面和整体道床断面进行现场测试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钢弹簧浮置板轨道与整体道床相比,钢轨和浮置板的垂向位移增加了57.23%~95.00%,垂向加速度减小了19.93%~60.13%;钢弹簧浮置板在16~200 Hz内的减振效果明显,最大减振效果可达16.61 dB;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均出现了道床的固有频率向低频偏移和浮置板的隧道壁振动加速度级超过整体道床的现象;三种类型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轨道的减振效果为:类型A>类型B>类型C,其中类型A的减振效果最好;仿真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误差率为1.43%~14.25%,减振效果误差在0~1 dB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弹簧浮置板 振动 现场试验 车辆-轨道-隧道耦合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生益处发现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倩倩 梅永霞 +3 位作者 任娟娟 王明旭 惠沼沼 张振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338-3343,共6页
目的:探讨护生益处发现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志愿服务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3月—4月选取河南省7所护理院校的1 79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激感受量表、普适性益处发现量表、志愿服务动机量表对护... 目的:探讨护生益处发现的潜在类别,分析其与志愿服务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3月—4月选取河南省7所护理院校的1 792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应激感受量表、普适性益处发现量表、志愿服务动机量表对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益处发现总体的条目均分为(3.97±0.70)分,其可分为中等水平组(853人,占47.6%)、低水平组(406人,占22.7%)、高水平组(435人,占24.3%)和高个人成长-低调整优先次序组(98人,占5.5%)4个类别。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当前所处环境、社会支持、应对能力知觉、医疗相关志愿服务次数和志愿服务动机为护生益处发现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论:护生的益处发现处于中等水平,其有4个潜在类别,志愿服务对护生的益处发现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处发现 志愿服务 护生 潜在剖面分析 心理健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含母乳的多感官刺激疗法在新生儿致痛性操作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佳慧 张静 +1 位作者 任娟娟 刘文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311,共9页
目的:综述包含母乳的多感官刺激疗法(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with breastmilk,MSSB)在新生儿致痛性操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并归纳文献信息。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SSB内... 目的:综述包含母乳的多感官刺激疗法(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with breastmilk,MSSB)在新生儿致痛性操作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并归纳文献信息。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MSSB内容要素包括研究对象、操作类型、感官类型、各感官干预内容及方式、干预时长,结局指标主要为疼痛程度指标、疼痛相关生理指标和行为指标。结论:MSSB可有效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但应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其方案内容,深化其在致痛性操作中应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含母乳的多感官刺激疗法(MSSB) 新生儿 致痛性操作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环境下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抗拉时变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龙祥 任娟娟 +2 位作者 邓世杰 张亦弛 赵华卫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27-4039,共13页
为探究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在寒区环境下的时变可靠度,开展无砟轨道列车轮轨力现场测试及寒区温度场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列车和温度荷载概率分布模型,并基于随机抽样方法生成随机荷载变量样本,随后输入有限元模型计算寒区复杂荷载耦合... 为探究CRTSⅢ型无砟轨道板在寒区环境下的时变可靠度,开展无砟轨道列车轮轨力现场测试及寒区温度场试验,基于试验数据建立列车和温度荷载概率分布模型,并基于随机抽样方法生成随机荷载变量样本,随后输入有限元模型计算寒区复杂荷载耦合作用下无砟轨道结构荷载效应,并引入极值理论对轨道板荷载效应尾部数据进行拟合,获取设计年限内荷载效应最大值概率分布模型,同时结合时变抗力分布建立轨道板抗拉极限状态功能函数,最后基于蒙特卡洛法分析不同结构抗力退化速率下的结构时变可靠度。结果表明:在寒区复杂荷载作用下,不同运营环境(无退化、低速退化、中等退化和严重退化)的轨道板抗拉可靠度均随运营时间增加而逐步下降。结构抗力无退化及低速退化情况下,轨道板抗拉可靠度变化趋势相近,均始终满足要求;中等退化情况下,在第19年时低于目标可靠度;而寒区运营环境即严重退化情况下,第11年时已低于目标可靠度。不同抗力退化情况对结构时变可靠度指标变化趋势有着巨大影响,在第60年时,抗力严重退化情况下的可靠度指标下降幅度达到无退化情况的12.8倍。为保证无砟轨道在寒区恶劣环境下的长期运营安全,在设计时应提高安全储备系数,对轨道结构进行周期性管养维护,以确保其良好的服役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无砟轨道 荷载效应 抗力退化 时变可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界面脱空损伤识别 被引量:3
7
作者 许雪山 杜威 +2 位作者 任娟娟 杜俊宏 罗磊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7,198,199,共9页
为准确识别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连接面脱空损伤,建立了双块式无砟轨道冲击回波有限元模型,分析界面损伤对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在室内浇筑含有不同损伤位置和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复合试件,采用冲击回波法进行损伤识别。研究... 为准确识别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板连接面脱空损伤,建立了双块式无砟轨道冲击回波有限元模型,分析界面损伤对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影响。在室内浇筑含有不同损伤位置和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复合试件,采用冲击回波法进行损伤识别。研究结果表明:脱空损伤会显著影响弹性波在界面处的传播,基于回波信号分析可识别损伤;弹性波频率主要受激振锤大小的影响,应结合结构易损位置和理论计算选取合适的激振锤;混凝土复合试件的试验厚度值与理论厚度值相差仅为1 cm,测试结果合理,可用于判断脱空损伤程度,但不能确定损伤区域;利用平面成像技术可准确识别轨枕与道床板界面脱空范围,为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养护维修提供一定参考,试验结果验证了冲击回波法用于双块式轨道层间脱空识别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块式无砟轨道 脱空识别 冲击回波法 模型试验 平面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OST DR8光谱搜寻白矮星
8
作者 蔡靖豪 韩占文 +2 位作者 邢丽峰 任娟娟 李蛟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白矮星是中小质量恒星演化末期残留的简并内核,是宇宙中绝大多数恒星的演化归宿。白矮星的大样本观测性质不仅可以为恒星演化理论提供检验与约束,还可以被用于研究银河系的形成历史与演化。结合Gaia的高精度测光和周年视差数据,在LAMOS... 白矮星是中小质量恒星演化末期残留的简并内核,是宇宙中绝大多数恒星的演化归宿。白矮星的大样本观测性质不仅可以为恒星演化理论提供检验与约束,还可以被用于研究银河系的形成历史与演化。结合Gaia的高精度测光和周年视差数据,在LAMOST第八次数据发布(DR8)低分辨率光谱数据中搜寻白矮星。通过使用模版匹配的方法,在LAMOST DR8中共找到4692颗白矮星和85颗激变变星,其中2876个目标在之前的工作中已经被证认为白矮星,1854个目标为首次在LAMOST中发现的白矮星。目视确认后对白矮星光谱型进行了详细的分类。经过对比,该白矮星样本的完备性为80%,分类的准确性达到99%,最终得到的LAMOST白矮星很好地反映不同类型的白矮星在Gaia CMD图上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矮星 光谱 LAM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道床板裂纹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9
9
作者 任娟娟 刘学毅 赵坪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8,44,共6页
为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连续配筋道床板裂纹扩展的机理,基于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连续配筋混凝土道床板裂纹扩展的计算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了道床板裂纹宽度和间距,分析了道床板配筋率、纵向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对裂纹... 为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连续配筋道床板裂纹扩展的机理,基于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理论,建立了适用于连续配筋混凝土道床板裂纹扩展的计算模型.依据该模型计算了道床板裂纹宽度和间距,分析了道床板配筋率、纵向钢筋直径和混凝土强度对裂纹宽度、间距及钢筋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钢筋直径和配筋率直接影响裂纹间距,裂纹间距随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大,随配筋率增大而减小;混凝土抗拉强度、配筋率和钢筋直径是裂纹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裂纹宽度随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大,随配筋率增大而减小;裂纹截面处纵筋应力不应超过其抗拉强度,配筋率和混凝土抗拉强度是决定钢筋应力大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道床板 连续配筋混凝土板 裂纹计算 裂纹宽度 裂纹间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的轨道板损伤规律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娟娟 王吉 +3 位作者 李家乐 邓世杰 徐家铎 李潇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48-1456,共9页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 基于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建立CRTSⅠ型轨道板损伤分布计算模型,将Tekscan传感器测得的钢轨支点压力作为荷载输入,以轨道板竖向位移及拉伸损伤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客货共线条件下水泥乳化沥青(CA)砂浆离缝状态时锚穴周边轨道板上表面混凝土的内部损伤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离缝长度的不断扩展,损伤产生及完全损伤的临界离缝高度均逐渐变小;当离缝长度扩展至第2、3锚穴时,客车荷载下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分别约为0.8、1.0mm,货车荷载下约为0.5、0.8mm;一旦超出损伤产生的临界离缝高度,由于轨道板损伤的发展,轨道结构整体抗弯刚度迅速降低导致板端竖向位移迅速增大;对于客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0mm后,CA砂浆形成脱空,板端位移不再增长,对于货车荷载,当离缝扩展至第3锚穴且高度大于1.3mm后,由于二次损伤带的产生,板端竖向位移随离缝高度的增大迅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 客货共线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砂浆离缝 轨道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座板脱空对板式无砟轨道行车动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任娟娟 严晓波 +1 位作者 徐光辉 徐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966,共6页
采用有限元动力学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底座板脱空条件下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以分析底座板脱空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小于3.125 m(脱空面积10 m2)时,对车辆及轨道系统动... 采用有限元动力学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底座板脱空条件下车辆-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以分析底座板脱空对车辆和轨道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小于3.125 m(脱空面积10 m2)时,对车辆及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较小;当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超过3.125 m时,钢轨垂向位移、转向架及车体垂向加速度显著增大,可能危及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因此建议底座板下纵向脱空长度限值不超过3.12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单元板式轨道 底座板 脱空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谐响应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任娟娟 赵华卫 +1 位作者 李潇 徐坤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50,共7页
研究目的: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噪声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采用减振型无砟轨道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问题。本文以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二维轨道结构频域分析模型,以传递函数和隔振... 研究目的: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噪声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采用减振型无砟轨道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该问题。本文以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振动理论和有限元方法,建立二维轨道结构频域分析模型,以传递函数和隔振效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其在频域内的振动传递特性和隔振性能,分析轨道结构参数对轨道系统隔振效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轨道结构参数的建议值。研究结论:(1)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对中高频有较好的隔振效果;(2)增大轨道板厚度和密度都能提高轨道系统的隔振效率,其中增大轨道板密度的措施更优;(3)建议减振垫层面阻尼的取值范围为0.1~0.25 MN·s/m^3,面刚度在轨道结构变形及受力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取较低值;(4)该研究成果可为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减振 导纳 隔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开裂状况评估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娟娟 刘宽 +3 位作者 王伟华 张颖 杨轲昕 刘明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67-2274,共8页
为了实现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开裂的伤损管理,提出针对多条不同开裂形式裂缝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开裂状况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通过专家咨询获取437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和区间层次分析建立结构层次以确定各参数的权重,并... 为了实现对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开裂的伤损管理,提出针对多条不同开裂形式裂缝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开裂状况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通过专家咨询获取437份有效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和区间层次分析建立结构层次以确定各参数的权重,并将所提评估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结果表明:与层次分析法相比,结合德尔菲法和区间层次分析求取的参数权重更具客观性;工程实例中的开裂状况评价指标CCI为75.30分,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得以验证,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所提评估方法能够定量分析无砟道床的开裂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开裂状况指标 德尔菲法 区间层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对板式无砟轨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娟娟 邓世杰 +2 位作者 闫亚飞 杜威 倪跃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0-1218,共9页
为研究无砟轨道混凝土在客、货车作用下的劣化规律,基于损伤力学概念,引入损伤变量对混凝土室内循环加载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建立钢轨-扣件-轨道板-CA砂浆层-底座板-地基有限元实体模型,获取试件试验等效应力水平,通过列车车速确定加载频... 为研究无砟轨道混凝土在客、货车作用下的劣化规律,基于损伤力学概念,引入损伤变量对混凝土室内循环加载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建立钢轨-扣件-轨道板-CA砂浆层-底座板-地基有限元实体模型,获取试件试验等效应力水平,通过列车车速确定加载频率,然后确定合理的荷载组合模拟工况;其次,应用MTS加载系统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循环加载测试,利用无损检测系统测试了不同加载次数下混凝土的动弹性模量以及抗折强度;最后,将动弹性模量和抗折强度作为损伤变量,根据测试结果得到不同应力水平、加载频率作用对轨道板材料力学性能劣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客货车荷载作用下,动弹性模量的损伤程度在加载200万次时约为抗折强度的损伤程度的2倍;应力水平一定时,加载频率越小,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以及抗折强度的损伤程度越大,并且在10 Hz与15 Hz频率之间较明显;加载频率一定时,应力水平越大,混凝土动弹性模量以及抗折强度的损伤越严重,应力水平为0.7的混凝土在1 000次左右的加载循环加载下发生破坏;低速的客货车荷载会加快混凝土初期损伤,较高速度的客货车荷载会加速无砟轨道结构后期损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砟轨道 列车荷载 材料劣化 损伤 应力水平 加载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水沟偏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任娟娟 李潇 +2 位作者 赵华卫 倪跃峰 陈利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24,共7页
研究目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于其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在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隧道内为方便排水,一般在线路中心线的仰拱处设排水沟。因施工误差等因素,客货共线隧道内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水沟中线与线路中线可... 研究目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由于其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在隧道和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广泛应用。隧道内为方便排水,一般在线路中心线的仰拱处设排水沟。因施工误差等因素,客货共线隧道内的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的水沟中线与线路中线可能存在较大的偏移,特定条件下偏移会导致盖板破坏及道床板底部分脱空,影响行车安全。本文通过分析水沟偏移对钢轨位移及盖板应力等静力特性的影响,以及道床板脱空对车体加速度、轮重减载率及轨道结构动态响应等动力特性的影响,提出脱空控制指标,为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底脱空的养护维修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1)水沟偏移对弹性支承块式轨道结构静力特性的影响有限,当支承块悬空25 cm时,盖板最大应力仅为0.25 MPa;(2)道床板板端脱空长度未超过0.55 m时,脱空对车体加速度、轮轨力以及轮重减载率基本无影响;(3)道床板板端脱空长度超过0.55 m时,车体加速度、轮轨力以及轮重减载率显著增大,可能会危及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建议盖板偏移致板底脱空长度控制在0.55 m以内;(4)该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内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沟偏移 弹性支承块轨道 脱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振CRTS 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路隧过渡段动力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任娟娟 赵华卫 +2 位作者 李潇 邓世杰 徐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7-1054,共8页
为了设置合理的过渡段长度,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与隧道之间变形差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和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列车一轨道一路隧过渡段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以钢轨挠度变化率、车体加速度和轮... 为了设置合理的过渡段长度,最大限度地减小路基与隧道之间变形差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影响,基于有限元方法和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列车一轨道一路隧过渡段垂向耦合动力分析模型.以钢轨挠度变化率、车体加速度和轮轨力等作为评价指标,对路隧过渡段动力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路基与隧道内同时设置过渡段时,减振橡胶垫层的刚度建议值和布置方式,以及仅在隧道内设置过渡段时过渡段长度的建议值.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段橡胶垫层的刚度可采用分级过渡的方式,减振橡胶垫层的刚度比不宜超过2;在过渡段,以车体振动加速度为控制指标,从保障行车安全和减小过渡段维修工作量的角度出发,建议隧道内过渡段的设计长度为25~3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振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 路隧过渡段 动力特性 钢轨挠度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力作用下桥上道岔区纵连无砟轨道受力与位移 被引量:5
17
作者 任娟娟 王平 +1 位作者 刘学毅 刘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系统分析纵连无砟轨道与桥上无缝道岔在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规律,以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雷大桥铺设博格纵连式无砟道岔为例,将客专18号渡线、纵连式无砟轨道、桥梁和墩台视为整体,建立了岔-板-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制动力作... 为系统分析纵连无砟轨道与桥上无缝道岔在制动力作用下的受力与变形规律,以武汉—广州客运专线雷大桥铺设博格纵连式无砟道岔为例,将客专18号渡线、纵连式无砟轨道、桥梁和墩台视为整体,建立了岔-板-梁-墩一体化计算模型,分析制动力作用下道岔、道床板、桥墩的受力和变形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制动力作用下,基本轨制动附加力及位移随道床板伸缩刚度的减小而增大,但板轨相对位移未超过1 mm;限位器和间隔铁的纵向力及心轨、尖轨处板轨相对位移受无砟轨道结构的影响较小,限位器未贴靠,间隔铁力最大未超过13 kN;道床板制动附加力随伸缩刚度的降低而减小,减小量最大达到3 832.9 kN,位移则增大,最多达到17.4 mm;道床板伸缩刚度和滑动层摩擦因数减小对桥墩受力不利;当滑动层摩擦因数μ≤0.2时,取消固结机构,桥墩纵向力减小值接近500 k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无缝道岔 纵连式无砟轨道 制动附加力 纵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货共线单元板式无砟轨道荷载作用特性与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20
18
作者 任娟娟 田根源 +2 位作者 徐家铎 邓世杰 解鹏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6,共7页
部分线路采用客货共线运营模式,以降低铁路运输压力。国内一些客货共线铁路采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现场调研发现列车运营将导致轨道结构服役性能劣化、疲劳寿命降低。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含损伤车辆-板式轨道耦合动... 部分线路采用客货共线运营模式,以降低铁路运输压力。国内一些客货共线铁路采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现场调研发现列车运营将导致轨道结构服役性能劣化、疲劳寿命降低。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含损伤车辆-板式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客货共线铁路荷载作用特性,并进行现场测试以验证理论模型正确性;基于扣件扣压力理论计算结果,考虑板下砂浆破损,借助ANSYS WORKBENCH预测轨道板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货车作用时轮轨力理论值在110~135 kN,远大于客车的40~90 kN;砂浆损伤对货车荷载作用特性影响比对客车的小。对于扣件扣压力,客车作用时现场测得其最大值为30.3 kN,接近理论值30.8 kN;货车作用时实测值为50~60 kN,接近最大理论值56.0 kN。轨道板疲劳寿命在货车作用时较客车作用时缩短,在板端砂浆破坏时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货共线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荷载作用特性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黏弹性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任娟娟 李浩蓝 +3 位作者 杜威 邓世杰 田根源 巫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3-751,共9页
为研究砂浆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初始弹性模量时的黏弹性变形规律,以黏弹性理论与时间硬化率分析方法为基础,拟合得到砂浆的时间硬化率特征参数,通过ABAQUS建立基于时间硬化率的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实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间... 为研究砂浆在列车荷载作用下、不同初始弹性模量时的黏弹性变形规律,以黏弹性理论与时间硬化率分析方法为基础,拟合得到砂浆的时间硬化率特征参数,通过ABAQUS建立基于时间硬化率的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实体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间硬化率的分析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砂浆变形行为,拟合得到的特征参数较为合理;若砂浆初始弹性模量增大,则砂浆在黏弹性变形前、后应变差值逐渐减小,位移差值逐渐增大,位移差值集中于0.2~0.6 mm,变形敏感部位约在板端2.5个扣件间距处。砂浆本身黏弹性特征引起的不可恢复变形是导致砂浆与轨道板层间离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式无砟轨道 CA砂浆 黏弹性 时间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2
20
作者 任娟娟 张燕 马民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2-874,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组(Ⅰ组),舒芬太尼组(Ⅱ组)各30例。两组分别于手术...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静脉复合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组(Ⅰ组),舒芬太尼组(Ⅱ组)各30例。两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推注帕瑞昔布40mg、舒芬太尼0.15μg/kg,待患者能睁眼应答时连接微量止痛泵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48h,镇痛液的配方为:Ⅰ组舒芬太尼1.5μg/kg,Ⅱ组舒芬太尼2g/k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采用Prince-Henry疼痛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记录术后2、6、12、24及48h的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观察注药前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满意率分别为80%(120/150例次)和85%(128/150例次),两组大多数时点镇痛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镇静评分为2分的患者数多于Ⅰ组(11vs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期间两组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均平稳(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7.1%(2/28)低于Ⅱ组36.3%(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帕瑞昔布用于上腹部手术患者静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帕瑞昔布 术后静脉镇痛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