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益生菌对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生物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子瑾 侯传丽 +1 位作者 梁铮洋 任娇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20-127,共8页
以毛蚶为研究对象,考察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n,LP45)、两歧双歧杆菌BBi32(Bifidobacterium bifidobacterial,BBi32)、鼠李糖乳酪杆菌LGG(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LGG)以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Bifid... 以毛蚶为研究对象,考察植物乳植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n,LP45)、两歧双歧杆菌BBi32(Bifidobacterium bifidobacterial,BBi32)、鼠李糖乳酪杆菌LGG(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LGG)以及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lactis Probio-M8,Probio-M8)四种益生菌对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生物利用的差异性。将毛蚶肌原纤维蛋白进行体外模拟消化,以消化产物作为氮源,分别采用氮源替换和氮源添加两种方式培养四种益生菌,通过监测四种益生菌的生长曲线、pH、菌落数等变化,评价不同益生菌对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的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以MRS组作为对照组,氮源替换组可显著抑制四种益生菌的增殖(P<0.05),但对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的抑制作用较低;当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作为氮源添加至培养基中,该蛋白模拟消化产物可显著促进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的增殖;当添加氮源浓度为0.03 mg/mL时,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活菌数为对照组的1.2倍(P<0.05),但对胞外聚合物的产量无显著影响。研究显示,氮源替换时,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可抑制益生菌的增殖;氮源添加时,毛蚶肌原纤维蛋白模拟消化产物在低浓度时对四种益生菌的增殖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益生菌的促进程度不同,表明不同种类益生菌对氮源的需求不同,该研究为益生菌的氮源生物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蚶肌原纤维蛋白 氮源 模拟消化 益生菌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分析法的草鱼蛋白酶解工艺 被引量:27
2
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2 位作者 崔春 曾晓房 游丽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5-100,共6页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草鱼蛋白两段酶解的条件分别进行优化,第一段酶解复合使用胰酶/风味蛋白酶(质量比为4:1),以蛋白质利用率为响应值;第二段酶解用木瓜蛋白酶,以肽得率为响应值.最终确定第一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E)与底物... 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草鱼蛋白两段酶解的条件分别进行优化,第一段酶解复合使用胰酶/风味蛋白酶(质量比为4:1),以蛋白质利用率为响应值;第二段酶解用木瓜蛋白酶,以肽得率为响应值.最终确定第一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E)与底物(S)的质量比为0.3:100,温度为53℃,时间为5.90h;第二段酶解的最优条件为:E与S的质量比为0.12:100,温度为60℃,时间为5.60h.利用凝胶色谱测得最优条件下制备酶解液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介于714~8790之间,酶解液中肽含量超过50%(质量分数),与响应面模型所预测的肽得率(52.55%)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分析法 草鱼 蛋白 酶解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酶解物中的色氨酸 被引量:14
3
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2 位作者 王金水 崔春 杨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91-593,共3页
色氨酸与重氮化的对苯二胺二盐酸盐在硫酸介质中生成粉红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光值为522nm;摩尔吸光系数为0.89×104L/mol·cm;偶合产物至少稳定存在1h;色氨酸浓度在0.30~12μg/ml范围内遵循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简便、... 色氨酸与重氮化的对苯二胺二盐酸盐在硫酸介质中生成粉红色化合物,该化合物最大吸光值为522nm;摩尔吸光系数为0.89×104L/mol·cm;偶合产物至少稳定存在1h;色氨酸浓度在0.30~12μg/ml范围内遵循朗伯比尔定律。该方法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测定蛋白酶解物中的色氨酸,其它大部分氨基酸不干扰色氨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对苯二胺二盐酸盐 色氨酸 蛋白水解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源抗氧化肽的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2 位作者 崔春 肖如武 游丽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73,共5页
用5种蛋白酶(木瓜蛋白酶、Neutrase1.5MG、菠萝蛋白酶、PTN6.0及Alcalase 2.4L)分别酶解草鱼肉糜制备抗氧化肽,发现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最强的分别是木瓜蛋白酶(IC50=2.66±0.41mg/mL)、Alcalas... 用5种蛋白酶(木瓜蛋白酶、Neutrase1.5MG、菠萝蛋白酶、PTN6.0及Alcalase 2.4L)分别酶解草鱼肉糜制备抗氧化肽,发现酶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力最强的分别是木瓜蛋白酶(IC50=2.66±0.41mg/mL)、Alcalase 2.4L(IC50=1.81±0.44mg/mL)及PTN6.0(IC50=8.57±0.32mg/mL)的酶解产物。将此三种酶进行复配,进一步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抗氧化肽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酶浓度[E/S]=0.68×103U/g蛋白,酶解时间为3.83h,酶解温度为51.41℃,模型预测该条件下羟自由基清除力的IC50值为146.22μg/mL,而实际测定值为155.89±11.21μg/mL,与预测值吻合,且在最优条件下所得的酶解物具有较强的小鼠离体肝脂质过氧化抑制力及还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蛋白源抗氧化肽的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15
5
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2 位作者 崔春 游丽君 王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17,共5页
利用超滤、离子交换色谱、高效逆流色谱以及凝胶过滤色谱等系列分离纯化技术从草鱼蛋白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分离过程中发现相对分子质量1~3kD的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强,且碱性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酸性或中性肽组分、疏水性... 利用超滤、离子交换色谱、高效逆流色谱以及凝胶过滤色谱等系列分离纯化技术从草鱼蛋白酶解产物中分离纯化抗氧化活性肽,分离过程中发现相对分子质量1~3kD的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强,且碱性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酸性或中性肽组分、疏水性肽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强于亲水性肽组分。最终借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在线连接的电喷雾质谱结合氨基酸分析鉴定出一种抗氧化肽,一级结构序列为Pro-Ser-Lys-Tyr-Glu-Pro-Phe-Val,相对分子质量为966.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抗氧化肽 分离 氨基酸序列 电喷雾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清蛋白肽的酶法制备、分离纯化及活性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任娇艳 赖婷 +3 位作者 江燕清 卢韵君 刘鹏 廖文镇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共7页
以抗氧化活性及蛋白质回收率为筛选指标对乳清蛋白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用层析柱对酶解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并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胰酶、复合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乳清蛋白肽,最佳用酶为碱性... 以抗氧化活性及蛋白质回收率为筛选指标对乳清蛋白肽酶解工艺进行优化,用层析柱对酶解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并对其分子质量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胰酶、复合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乳清蛋白肽,最佳用酶为碱性蛋白酶、最适底物含量为4.0%、最适加酶量为8000U/g、最佳酶解时间为4h;酶解液经DEAE-52纤维素层析后得到的A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好,其还原力为0.320 0±0.004 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58%±0.36%;A组分再经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后得到组分G,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73%±0.083%;组分G的主要成分为分子质量378 u的肽段,其一级氨基酸组成为赖氨酸(Lys)、亮氨酸(Leu)及丝氨酸(S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酶解 分离 纯化 活性评价 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 SEPHADEX G-15葡聚糖凝胶柱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菜防腐保鲜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1 位作者 林伟锋 徐建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60-163,共4页
以惠州梅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梅菜防腐保鲜的工艺条件,结果发现,梅菜含盐量高低对梅菜的耐储存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含盐量为12%-15%、8%-10%和5%-6%的梅菜在不添加防腐剂时分别可保持90、60、20d左右不变质:浓度为0.1%的山梨酸钾对梅菜... 以惠州梅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梅菜防腐保鲜的工艺条件,结果发现,梅菜含盐量高低对梅菜的耐储存性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含盐量为12%-15%、8%-10%和5%-6%的梅菜在不添加防腐剂时分别可保持90、60、20d左右不变质:浓度为0.1%的山梨酸钾对梅菜防腐保鲜效果优于0.1%的苯甲酸钠;低浓度(0.01%)高效防霉剂的防腐作用不大;山梨酸钾与苯甲酸钠等浓度(均为0.05%)混合使用时,对梅菜的防腐保鲜效果较佳;采用蒸汽杀菌与防腐剂配合使用,或者在脱盐过程中加消毒剂(ClO2)处理,这两种方法都可延长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菜 防腐 蒸汽杀菌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幽门螺杆菌及其诱导人胃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任娇艳 苟娜 +3 位作者 高立 杨宜婷 李良 袁尔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51-156,共6页
对姜黄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诱导人胃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进行研究。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明显抑制Hp生长,其最低抑制浓度为200μmol/L。采用Berthelot显色法检测Hp脲酶活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姜黄素对其也... 对姜黄素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诱导人胃GES-1细胞损伤的影响进行研究。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可明显抑制Hp生长,其最低抑制浓度为200μmol/L。采用Berthelot显色法检测Hp脲酶活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姜黄素对其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为1.735 mmol/L。通过噻唑蓝实验分析姜黄素对人胃GES-1细胞和Hp感染人胃GES-1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短时间内(12 h)较低浓度(68μmol/L)姜黄素对人胃GES-1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但姜黄素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可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经68μmol/L姜黄素作用12 h后,损伤模型组细胞形态有一定程度的复原,细胞存活率略有升高,但不显著(P>0.05);高浓度(136、680μmol/L)姜黄素会导致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因此,姜黄素对Hp生长和脲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足以缓解Hp对人胃GES-1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幽门螺杆菌 脲酶 人胃GES-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扁豆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损伤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任娇艳 高立 +3 位作者 苟娜 李良 袁尔东 杨宜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共6页
对数种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后发现,白扁豆提取物对人胃黏膜上皮(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line,GES-1)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500.00 μg/mL浓度作用下GES-1细胞存活率可提高到125.80%。同时,白扁豆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幽门螺... 对数种中药提取物进行筛选后发现,白扁豆提取物对人胃黏膜上皮(human gastric epithelial cell line,GES-1)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500.00 μg/mL浓度作用下GES-1细胞存活率可提高到125.80%。同时,白扁豆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生长。以15.62μg/mL白扁豆提取物作用24h后,对Hp抑制率达62.61%。白扁豆提取物对脲酶活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397.14μg/mL。以Hp侵染GES-1细胞24 h建立GES-1细胞损伤模型,经500μg/mL白扁豆提取物作用12h后,GES-1细胞存活率可达到95%以上。因此,白扁豆可能通过促进GES-1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Hp及脲酶活性,从而对Hp损伤GES-1细胞起到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白扁豆提取物 脲酶 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 细胞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ase酶法交联改善低温花生粕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娇艳 胡晓 +2 位作者 崔春 赵谋明 何鹏臣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低温花生粕分离蛋白(PPI)进行交联改性,对比不同交联时间(30,90,240min)对PPI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亚基发生改变并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随着交联程度的上升,PPI溶解性逐渐降低.TGases限制性交...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低温花生粕分离蛋白(PPI)进行交联改性,对比不同交联时间(30,90,240min)对PPI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亚基发生改变并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随着交联程度的上升,PPI溶解性逐渐降低.TGases限制性交联(37℃交联90min)可明显提高PPI乳状液的稳定性,但交联时间过长将导致其制备的乳状液乳化活性及稳定性显著降低.DSC分析表明,TGase适度交联使PPI变性温度(Td)增加,变性焓值(ΔH)降低,表明TGase交联可使PPI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花生粕分离蛋白 转谷氨酰胺酶 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状液中α_(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的结构特点及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1
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54-157,共4页
乳状液界面处主要的酪蛋白成分是αs1-酪蛋白和β-酪蛋白。本文主要综述了这两种酪蛋白分子的结构特点并比较其差异,进一步阐述了pH、离子强度、分子聚合、未吸附粒子等因素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乳状液 αs1—酪蛋白 β—酪蛋白 结构特点 吸附行为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酶解物对乙醇诱导肝细胞LO2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娇艳 尚帅明 +4 位作者 梁明 张婷 周勇 李海龙 袁尔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6,共7页
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实验评价不同蛋白酶酶解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所得酶解物的抗氧化性;运用MTT检测法和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LO2细胞的影响,并评价河蚬酶解物对乙醇致LO... 通过测定清除DPPH自由基的活性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实验评价不同蛋白酶酶解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所得酶解物的抗氧化性;运用MTT检测法和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研究不同乙醇浓度对LO2细胞的影响,并评价河蚬酶解物对乙醇致LO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最后对活性高的样品进行了氨基酸分析.结果显示:河蚬酶解物具备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河蚬酶解物(300~400 mg/L)对LO2细胞的增殖无毒性,且可以抑制乙醇诱导降低LO2细胞存活率的趋势,其中胰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酶解物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其他酶解物,同时二者可减缓乙醇导致的LO2细胞ALT和AST的释放,各自含对抗氧化有贡献的氨基酸占其总氨基酸的比例分别是75.69%、7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 酶解物 抗氧化活性 乙醇 L0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肽的功能特性评价方法、分子构效关系及吸收代谢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任娇艳 王敏 +2 位作者 侯传丽 许泳钊 赵自宽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2,共16页
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化合物,具有易吸收、低渗透压、低免疫原性、高组织渗透性等营养特性,可调控细胞代谢,是组织细胞的重要化学信使。食源性肽是食物蛋白质经限制性酶解法或生物发酵法等制备的重要营养基料,兼具良好... 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化合物,具有易吸收、低渗透压、低免疫原性、高组织渗透性等营养特性,可调控细胞代谢,是组织细胞的重要化学信使。食源性肽是食物蛋白质经限制性酶解法或生物发酵法等制备的重要营养基料,兼具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理调节活性。但目前食源性肽转运吸收过程、胞内亚细胞器时空动态分布以及营养代谢调控功能尚待研究,且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肽分子(跨膜肽、信号肽、转运肽等)间协同作用模式也未明晰,严重制约了食源性肽的基础研究与产业快速发展。系统介绍了以化学、体外生物、低等/高等模式动物以及临床等多维度的肽功能评价方法;解析了食源性肽的分子构效关系,以“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2种方式分别阐述了食源性肽的分子构效规律分析方法,并创新了基于分子杂化轨道的“结构-功效”表征理论;揭示了不同分子结构特征(一级氨基酸序列、空间构型、主链肽键的排列方式、侧链官能团的多样化及α-碳的手性等)的肽分子在转运吸收过程中的构效关系;进一步探讨了营养研究领域中复杂体系下食源性蛋白肽吸收及调控机体代谢的规律,深度挖掘肽吸收代谢与营养的科学基础,对基于食源性肽开展精准营养调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食源性肽的功能特性评价方法、“构-效”关系和吸收代谢机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以期为未来食源性肽的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肽 功能活性 评价模型 构效关系 吸收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黄酮与鸡软骨肽的相互作用对抗氧化活性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娇艳 廖林锋 +5 位作者 李宇娟 林晓玲 谢丽平 梁明 尹西拳 袁尔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1,25,共6页
本文对杜仲黄酮与鸡软骨多肽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为其在相关食品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DPPH·清除活性检测以及荧光光谱法,研究杜仲黄酮与鸡软骨肽相互作用后其抗氧化活性以及荧光特性的变化。5 mg/mL鸡软骨肽... 本文对杜仲黄酮与鸡软骨多肽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以为其在相关食品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DPPH·清除活性检测以及荧光光谱法,研究杜仲黄酮与鸡软骨肽相互作用后其抗氧化活性以及荧光特性的变化。5 mg/mL鸡软骨肽分别与9、12、15、18、21μg/mL杜仲黄酮相互作用后,其DPPH·清除活性均呈现出显著的协同增强效果;高温杀菌(121℃,20 min)及pH6.0的酸性体系有利于提高相互作用产物的DPPH·清除活性。杜仲黄酮对鸡软骨肽的内源荧光有明显的猝灭作用,且随黄酮浓度的增加,荧光猝灭效果越明显,同时荧光最大发射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说明,杜仲黄酮可与鸡软骨肽发生相互作用,使其抗氧化活性及荧光特性等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黄酮 鸡软骨肽 相互作用 抗氧化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和酶法水解植物蛋白的差异及原因探讨 被引量:31
15
作者 崔春 赵谋明 +1 位作者 曾晓房 任娇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13,共5页
系统地论述了酸水解植物蛋白和酶水解植物蛋白的历史、生产工艺、化学组成以及风味方面的差异,并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HVP EVP 呈味成分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式腊肠加工过程中质构与色泽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吴娜 孙为正 +1 位作者 任娇艳 赵谋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7,101,共4页
采用质构仪、色差计对广式腊肠加工过程中质构和色泽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们与烘烤过程中水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质构和色泽变化主要发生在烘烤前期和后期。烘烤结束时,硬度和咀嚼性显著提高,硬度由24.240g升至1955.75... 采用质构仪、色差计对广式腊肠加工过程中质构和色泽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们与烘烤过程中水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质构和色泽变化主要发生在烘烤前期和后期。烘烤结束时,硬度和咀嚼性显著提高,硬度由24.240g升至1955.752g,咀嚼性由48.163g升至1022.478g;弹性变化不显著,由0.929降低至0.907;粘聚性由0.636降低到0.574;硬度、咀嚼性和水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明度值在烘烤过程中由63.978逐渐降低至44.055,红度值由-1493.675提高到-858.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式腊肠 质构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泥鳅蛋白制备小分子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游丽君 赵谋明 +1 位作者 崔春 任娇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167,共4页
以泥鳅为原料,酶解泥鳅蛋白制备小分子肽。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泥鳅蛋白酶解过程中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多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酶解温度57℃、时间9.4... 以泥鳅为原料,酶解泥鳅蛋白制备小分子肽。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探讨了泥鳅蛋白酶解过程中液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多肽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泥鳅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3、酶解温度57℃、时间9.42h,肽的得率为36.3%(模型预测值为36.37%)。通过OriginPro7.0软件计算,在显著性水平P>0.05下,预测值与实际值无显著不同,表明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泥鳅蛋白酶解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蛋白 酶解 响应面设计法 肽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7
18
作者 高建华 宁正祥 +2 位作者 袁尔东 韦庆益 任娇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266-20267,20276,共3页
介绍了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实验室建设几方面阐述了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最后评价了食品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食品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改革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和酶法水解海蚬蛋白的呈味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崔春 赵谋明 +1 位作者 曾晓房 任娇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4-36,43,共4页
分别利用酸法和酶法水解海蚬蛋白制备出富肽和富氨基酸调味液,并通过成分分析和感官品评探讨肽的呈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蚬酸法水解液的水解度为79.64%;酶法水解液的水解度为52.11%。酶法水解液的鲜甜味明显高于酸水解液,亲水性肽在... 分别利用酸法和酶法水解海蚬蛋白制备出富肽和富氨基酸调味液,并通过成分分析和感官品评探讨肽的呈味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海蚬酸法水解液的水解度为79.64%;酶法水解液的水解度为52.11%。酶法水解液的鲜甜味明显高于酸水解液,亲水性肽在海蚬酶法水解液的呈味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蚬 酶法水解 酸法水解 呈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铝油条配方的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清君 许喜林 +1 位作者 任娇艳 阮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了开发出新型无铝酶制剂膨松剂以取代传统含铝膨松剂,文中对葡萄糖氧化酶(GOD)、戊聚糖酶、脂肪酶和真菌α-淀粉酶4种酶制剂与小苏打共用在油条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采用感官评分,计算体积膨胀率和质构分析的方法对油条... 为了开发出新型无铝酶制剂膨松剂以取代传统含铝膨松剂,文中对葡萄糖氧化酶(GOD)、戊聚糖酶、脂肪酶和真菌α-淀粉酶4种酶制剂与小苏打共用在油条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采用感官评分,计算体积膨胀率和质构分析的方法对油条的品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综合考虑感官评定及各因素在配方中的影响,得到优化配方为:NaHCO31.9%,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20μg/g,真菌α-淀粉酶80μg/g。从油条产品的硬度和耐咀性来看,其最佳配方为NaHCO31.8%,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30μg/g,真菌α-淀粉酶60μg/g。因此,综合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最终得到油条产品的最佳配方添加量为碳酸氢钠1.8%~1.9%,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20~30μg/g,真菌α-淀粉酶60~80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条 酶制剂 正交试验 感官评分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