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株来自水库底泥的溶藻菌G2溶藻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袁轲婷 任大钧 +5 位作者 万琼 柴蓓蓓 康爱卿 雷晓辉 陈彬 陈翔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9-146,共8页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可引起藻类水华,其大量繁殖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微生物除藻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陕西省西安市某水库的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溶解作用的菌株G2,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纤...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可引起藻类水华,其大量繁殖会对水体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微生物除藻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从陕西省西安市某水库的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溶解作用的菌株G2,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 sp.),GenBank登录号为MW221316,并对G2溶解铜绿微囊藻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2通过分泌胞外物质间接溶藻,稳定期的G2对藻类去除效果最佳;提高G2的投加比例(>10%)有助于提升溶藻效果;G2对温度的变化较敏感,5和25℃时除藻率分别可达(59.42±0.88)%和(63.10±1.42)%,温度高于75℃除藻效果不佳;pH和光照对除藻效果影响不显著,G2具有对酸碱耐受能力强(pH 3~11)的特点。综上,G2能有效地抑制铜绿微囊藻繁殖,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控制有害藻华的生物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溶藻菌 16S rDNA 水华 溶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