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构造特征 被引量:6
1
作者 任培罡 陈思 +3 位作者 潘建国 尹路 陈永波 谭开俊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28,共4页
以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从区域构造特征、构造单元和构造演化3个方面对卡因迪克地区进行了论述。卡因迪克地区分为北部隆起带、中央断褶带和南部斜坡带3个三级构造单元。在北部隆起带,发育断层-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在中部断褶... 以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为基础,从区域构造特征、构造单元和构造演化3个方面对卡因迪克地区进行了论述。卡因迪克地区分为北部隆起带、中央断褶带和南部斜坡带3个三级构造单元。在北部隆起带,发育断层-地层圈闭和岩性圈闭;在中部断褶带,发育断块和断层-地层圈闭;在南部斜坡带,发育地层-岩性圈闭。近东西向延伸的压扭性断裂、近南北走向的断裂及北西—北西西走向的北倾断裂3套构造系统构成该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南北走向和北西走向2个断裂系统的不同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圈闭,应以白垩系的清水河组和呼图壁组以及侏罗系的齐古组和头屯河组为主要勘探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圈闭 油气 卡因迪克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录井结合神经网络流体识别技术在高邮凹陷阜宁组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培罡 尹军强 +2 位作者 杨加太 曹书坡 雷磊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2-246,260,共6页
针对高邮凹陷阜宁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识别困难的特点,提出了测录井结合的神经网络流体识别技术。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加入动量项提高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自适应调整学习参数,优化网络... 针对高邮凹陷阜宁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流体识别困难的特点,提出了测录井结合的神经网络流体识别技术。对传统的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加入动量项提高收敛速度和避免陷入局部极小,自适应调整学习参数,优化网络结构确定隐层神经元个数;将测井资料、录井资料相结合,把3个曲线参数和10个录井参数综合应用于算法之中,在高邮凹陷阜宁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解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解释结论与试油结论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孔隙度 低渗透率 流体识别 BP神经网络 录井资料 江苏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孔模型的低孔低渗油气层测井综合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培罡 施振飞 +2 位作者 侯斌 郑以萍 曹书坡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7,153-154,共6页
以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单层测井解释符合率为目标,结合前人关于储层形成机理、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运用600多口井的相关数据,通过地质与测井的有效结合,分区块、分层段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储层区域... 以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单层测井解释符合率为目标,结合前人关于储层形成机理、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运用600多口井的相关数据,通过地质与测井的有效结合,分区块、分层段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储层区域分类,有效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解释模型的建立等。研究形成的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储层解释方法,使储层参数定量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达到行业标准。通过122口新井验证,储层单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在8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低渗储层 储层参数计算 有效性评价 储层分类 流体性质识别 双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培罡 王华 +3 位作者 潘建国 尹路 陈永波 谭开俊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26,49,共6页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是否具备成藏条件是影响其勘探进程的关键因素。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从烃源岩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以及油气运移特征5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其成藏条件,认为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是否具备成藏条件是影响其勘探进程的关键因素。以区域地质研究为基础,从烃源岩特征、构造特征、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特征以及油气运移特征5个方面详细剖析了其成藏条件,认为侏罗系有机质丰度高、烃源岩分布稳定;断裂发育、对油气运移及封堵起关键性作用;储层较发育,以原生孔隙为主;同时该区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具备成藏条件。并在上述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有利储层的空间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准噶尔盆地 卡因迪克地区 侏罗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五八区天然气盖层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任培罡 潘建国 +2 位作者 谭开俊 尹路 张继娟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7年第1期24-28,共5页
利用地震层速度和声波速度转换的排替压力只是相对于地层某点的排替压力值,它随深度变化较为明显。而实际地层中的盖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体,排替压力的变化相对稳定。因此采用泥质盖层在相对稳定的层序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即稳定层序... 利用地震层速度和声波速度转换的排替压力只是相对于地层某点的排替压力值,它随深度变化较为明显。而实际地层中的盖层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地质体,排替压力的变化相对稳定。因此采用泥质盖层在相对稳定的层序中所占的比重大小,即稳定层序中声波均方根速度值转换的排替压力作为盖层的排替压力值,消除了欠压实带薄互层的影响,同时综合了盖层厚度对封堵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层速度 排替压力 盖层 均方根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二庄区块水淹层解释方法研究
6
作者 任培罡 王向公 +2 位作者 舒玉祥 吕本勋 慕红武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4-45,共2页
应用电阻率相对值综合法,以大港油田羊二庄区块为研究对象,在综合分析其地质、测井、测试、试油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块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对5口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符合率达82.9%。
关键词 水淹井 测井解释模型 电阻率 相对值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红车断裂带古生界火山岩油气藏特征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69
7
作者 潘建国 郝芳 +4 位作者 谭开俊 卫平生 任培罡 陈永波 尹路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53-56,133,共5页
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及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而红车断裂带古生界火山岩是下步勘探的重要领域。在该区深入剖析了火山岩油气藏的类型、储层及盖层特征基础上,指出构造条件、岩相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和保存条... 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及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而红车断裂带古生界火山岩是下步勘探的重要领域。在该区深入剖析了火山岩油气藏的类型、储层及盖层特征基础上,指出构造条件、岩相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和保存条件是其油气成藏的4个关键因素,从而为该盆地的整体评价和勘探部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红车断裂带 火山岩油气藏 构造 岩相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拐地区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2
8
作者 谭开俊 潘建国 +5 位作者 姚清洲 王彦君 尹路 任培罡 李德滋 黄玉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41-44,共4页
近年来,按照断块油气藏的思路,车拐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进展缓慢。通过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分析,该区侏罗系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认为: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 近年来,按照断块油气藏的思路,车拐地区侏罗系油气勘探进展缓慢。通过断裂体系和沉积体系的分析,该区侏罗系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油气勘探,深刻剖析岩性油气藏的主控因素,认为:古凸起高部位有利于形成地层圈闭,近东西向的断裂与南北向的沉积体系和东南倾的鼻状构造相配置,有利于形成断层-地层、断层-岩性圈闭;低位域的八道湾组和高位域的三工河组是最有利的勘探层位;坡折带之下的三角洲前缘是最有利的岩性油气藏发育区;疏导体系是控制古生新储型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拐地区 侏罗系 岩性油气藏 沉积体系 坡折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特征及成藏规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潘建国 郝芳 +2 位作者 谭开俊 任培罡 尹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气藏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天然气可以分为3种类型: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气。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其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特征各异,并且分布区域和层系也表现出差异性。含油气系统控制了天...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气藏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天然气可以分为3种类型: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气。不同类型的天然气,其组分、碳同位素和轻烃特征各异,并且分布区域和层系也表现出差异性。含油气系统控制了天然气藏的地理分布;圈闭条件控制了气藏的类型及规模;盖层条件控制着天然气藏的层系分布;疏导体系控制着天然气的运聚。认为玛湖背斜、玛北背斜等大型构造具备形成大型气田的条件,应作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对象;中拐凸起北斜坡及五八区是目前最现实的天然气勘探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天然气 地化特征 气藏特征 成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第三纪构造特征的自相似性及其沉积响应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夏存银 廖远涛 +3 位作者 黄传炎 陈思 任培罡 廖计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5-169,共5页
从构造与沉积的控制和响应关系角度,论述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在构造格局、伸展构造样式两方面所表现出的构造自相似性;研究了在构造自相似性的影响和控制下,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的盆地构造活动和沉积充填之间的控制和响应关系。研究表明... 从构造与沉积的控制和响应关系角度,论述了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在构造格局、伸展构造样式两方面所表现出的构造自相似性;研究了在构造自相似性的影响和控制下,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的盆地构造活动和沉积充填之间的控制和响应关系。研究表明,歧口凹陷的沉积体系展布、沉积旋回等沉积特征也显示出自相似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沉积特征的自相似性对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似性 构造特征 沉积响应 歧口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JL区块特低渗透油藏CO_(2)-化学剂复合吞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超 陈祖华 +1 位作者 胡世莱 任培罡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41,共8页
通过调研中外CO_(2)吞吐项目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从地质特征、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特征的4类9项参数分析了适合CO_(2)吞吐的油藏特征。室内实验表明,新疆油田JL区块注CO_(2)后地层原油膨胀系数增幅明显,地层弹性能量得到较好补充... 通过调研中外CO_(2)吞吐项目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从地质特征、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特征的4类9项参数分析了适合CO_(2)吞吐的油藏特征。室内实验表明,新疆油田JL区块注CO_(2)后地层原油膨胀系数增幅明显,地层弹性能量得到较好补充,适合开展CO_(2)吞吐;而表面活性剂CRS-1080可有效降低流体间的界面张力,增强CO_(2)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二者相结合,增强了CO_(2)吞吐效果。结合选井条件和室内实验,优选新疆油田JL区块X1井开展CO_(2)-化学剂复合吞吐先导试验,措施后地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充,邻井产量递减趋势得到遏制,说明该项技术对本区块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复合吞吐 表面活性剂 选井条件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红车地区火山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9
12
作者 潘建国 郝芳 +3 位作者 谭开俊 任培罡 吴晓智 陈永波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5期1-3,共3页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而红车地区古生界火山岩是下步勘探的重要战场。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从影响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储层入手,研究了火山岩储层... 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火山岩油气藏已经成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开发挖潜的一种重要类型,而红车地区古生界火山岩是下步勘探的重要战场。为了更好地指导该区火山岩油气勘探,从影响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储层入手,研究了火山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类型和储集物性。研究认为,火山岩储层类型多样,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储集性能有很大的差异性和突变性,表现出严重的非均质性。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剖析了影响火山岩储层的主控因素,认为岩相、构造运动、风化淋滤作用是影响储集性能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车地区 火山岩 岩相 构造运动 风化淋滤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大港港西区块水淹层解释符合率的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向公 任培罡 +1 位作者 舒玉祥 慕红武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3,共2页
以大港港西区块为研究对象 ,在综合分析其地质、测井、测试、试油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以常规测井、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和复电阻率测井等测井方法相结合的适用于该区块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对 2 4口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 ,符合率 81 ... 以大港港西区块为研究对象 ,在综合分析其地质、测井、测试、试油资料的基础上 ,建立了一套以常规测井、激发极化电位测井和复电阻率测井等测井方法相结合的适用于该区块的水淹层定量解释模型。对 2 4口井的资料进行了处理 ,符合率 81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淹层 测井解释模型 复电阻率测井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23
14
作者 潘建国 谭开俊 +3 位作者 杨志东 唐勇 任培罡 尹路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目前,准噶尔盆地面临勘探目标的转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必然。为了更好地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以侏罗系为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油源充足... 目前,准噶尔盆地面临勘探目标的转型,岩性油气藏勘探已成必然。为了更好地开展岩性油气藏勘探,以侏罗系为例,探讨了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岩性油气藏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油源充足、储集性能较好、生储盖组合良好、运聚系统良好;其成藏模式为“远源不整合断裂控油气成藏模式”和“源内不整合断控油气成藏模式”;其油气藏的控制因素为古隆起控制着油气的分布、油源断裂和不整合控制着油气的运聚、储层质量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分布规模、储盖组合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纵向分布、坡折带控制着岩性油气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岩性油气藏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尹路 潘建国 +2 位作者 陈永波 任培罡 谭开俊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13-15,共3页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本次研究从该区单井划相出发,详细研究了其侏罗系沉积相区域展布特征,提出物源主要来自北面的车排子凸起,边缘相不发育,主要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沉积体系的演... 准噶尔盆地卡因迪克地区侏罗系是重要的勘探层位之一,本次研究从该区单井划相出发,详细研究了其侏罗系沉积相区域展布特征,提出物源主要来自北面的车排子凸起,边缘相不发育,主要为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根据层厚度变化确定了四棵树凹陷自侏罗纪以来沉降中心的迁移,最后预测出砂体展布范围并指出了有利储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卡因迪克 侏罗系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古沟槽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4
16
作者 谭开俊 潘建国 +3 位作者 任培罡 孟祥霞 黄玉 孙东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6年第6期10-11,共2页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其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下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展布和形成。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方...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其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下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展布和形成。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方向)和斜交反射特征(平行物源方向)。通过对古沟槽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该区二叠系古沟槽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是一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地区 上乌尔禾组 古沟槽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五八区三叠系白碱滩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鑫 姚清洲 +1 位作者 苏明军 任培罡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5年第1期17-21,共5页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表明,五八区538井区三叠系白碱滩组处于有利的构造位置上,具有较好的构造一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有利沉积相带,存在着T3b1^3、T3b2^1、T3b2^2主要储层发育带,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在邻... 石油地质综合研究表明,五八区538井区三叠系白碱滩组处于有利的构造位置上,具有较好的构造一岩性圈闭形成条件,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等有利沉积相带,存在着T3b1^3、T3b2^1、T3b2^2主要储层发育带,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在邻区发现有油气藏,具备形成油藏的良好条件。针对白碱滩组进行预探井钻探或老井恢复试油,是该研究区有可能实现油气勘探突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综合研究 石油地质 三叠系 水下分流河道 构造位置 形成条件 岩性圈闭 沉积相带 油气显示 油气勘探 河口坝 发育带 油气藏 预探井 研究区 试油 老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拐地区古沟槽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18
作者 谭开俊 吕锡敏 +3 位作者 姚清洲 任培罡 黄玉 孙东 《西北油气勘探》 CSCD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上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形成和展布。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 通过对中拐地区二叠系沉积、地层厚度以及地震剖面特征的分析,在上乌尔禾组发现了古沟槽沉积。特殊的沉积条件、充填作用和构造特征决定了上乌尔禾组古沟槽的形成和展布。古沟槽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出独特的外形特征:上超充填(垂直物源方向)和斜交反射特征(平行物源方向)。通过对古沟槽成藏条件的分析,认为该区二叠系古沟槽具备优越的成藏条件(构造运动极大地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深部逆断层和不整合的发育有利于油气运移、聚集;具有较好的储盖组合),是一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中拐地区 上乌尔禾组 古沟槽 成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港板桥低阻油层的定量解释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乐幸福 王向公 +3 位作者 莫文丽 常静春 任培罡 王丽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234-235,共2页
根据岩心分析资料、试油资料、测井资料.通过对大港油田板桥地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以及对低阻油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的研究,采用双水模型法评价低阻油气层.对目标区块的资料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关键词 水淹 低阻油层 成因分析 解释模型 大港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孔、测试与水力泵三联作工艺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20
作者 董拥军 王向公 任培罡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81-82,共2页
三联作射孔工艺是一项射孔完井新技术 ,对高凝固点、高粘度原油井等油藏的开采有独特的应用效果。介绍了其优点、施工原理、引爆方式、配套设备的原理和施工工艺 。
关键词 地层测试 水力喷射泵 抽油排液 射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