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述比较成本学说的科学因素及其积极意义
1
作者 任君兆 《理论学刊》 1985年第11期23-24,共2页
比较成本学说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而提出的。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通过国际地域分工使参加交换的双方都可以节省劳动。他举例说,如甲国生产一种商品只需要十小时劳动,但是同... 比较成本学说是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而提出的。斯密认为,国际贸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通过国际地域分工使参加交换的双方都可以节省劳动。他举例说,如甲国生产一种商品只需要十小时劳动,但是同一商品在乙国生产则需要十五小时,这时乙国向甲国购买这种商品而不自己生产,将是最有利的。一个国家所出口的商品一定是自己在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生产这种商品所需要的成本绝对地小于其他各国。李嘉图发展了这个观点,认为每个国家都应专门生产它用比较少的成本生产出来的商品,即生产上具有比较有利条件的商品,虽然这种商品的成本的绝对数也可能高于其他国家。他举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成本学说 国际贸易 商品 国际分工 李嘉图 生产条件 古典经济学家 绝对优势 劳动 葡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