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特点及防控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丽景 鄢明华 +5 位作者 王建军 任卫科 钱建旺 李富强 田向学 石俊鹏 《猪业科学》 2024年第1期36-41,6,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临床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及生长猪群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东南部首次报道,之后迅速扩散至美国主要养猪地区和加拿大。199...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PRRS)俗称“猪蓝耳病”,临床以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及生长猪群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该病1987年在美国东南部首次报道,之后迅速扩散至美国主要养猪地区和加拿大。1990年和1991年该病相继在欧洲和亚洲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母猪繁殖障碍 防控建议 猪蓝耳病 生长猪 美国东南部 呼吸道症状 京津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天津变异株R13139对猪的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任卫科 张莉 +6 位作者 李秀丽 池晶晶 田向学 李富强 董志民 鄢明华 仇华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620-2627,共8页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R13139株对猪的致病性情况,本试验将PRV R13139株和PRV经典强毒株SC株均以10~6 TCID_(50)剂量经滴鼻途径接种6和9周龄健康仔猪各3头,空白对照组鼻腔接种生理盐水,通过攻毒后两个年龄段猪的临床症状表现...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R13139株对猪的致病性情况,本试验将PRV R13139株和PRV经典强毒株SC株均以10~6 TCID_(50)剂量经滴鼻途径接种6和9周龄健康仔猪各3头,空白对照组鼻腔接种生理盐水,通过攻毒后两个年龄段猪的临床症状表现、眼观病例变化、显微病理变化、抗体产生情况及病毒在体内部分情况评定两毒株对猪的致病力差异。结果显示,SC株对6和9周龄猪的致死率分别为66.7%(2/3)和100.0%(3/3),而R13139株对6和9周龄猪的致死率分别为33.3%(1/3)和66.7%(2/3),表明R13139株对猪的致死性弱于SC株,但R13139株引起两个年龄段猪发病时间比SC株早,同时间段的体温升高幅度更高,神经发症状更严重;眼观病理变化发现,R13139株引起的发病猪肝脏坏死现象比SC株更明显,而心脏、肺脏、脾脏、膀胱和脑的病理变化差异不明显;显微病理结果显示,R13139株对病猪的扁桃体、肺脏、肝脏和三叉神经节等组织造成的病理损伤明显强于SC株;PCR结果显示,R13139株在濒死猪扁桃体、脾脏、肺脏、三叉神经节和淋巴节(腹股沟、肠系膜和颌下)等组织脏器中分布比SC株更广泛;应用ELISA检测攻毒猪抗体发现,R13139株诱导PRV-gB抗体产生的时间比SC株早1d。本研究结果可为揭示中国伪狂犬病重新流行的原因及进一步开展防控技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PRV) 变异株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猪流感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26
3
作者 鄢明华 李秀丽 +6 位作者 王英珍 刘勋 侯庆云 刘焕玲 韩伟 王东 任卫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10期92-95,共4页
2002年-2005年期间,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天津市10个区县44个养猪场进行了猪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75%的被调查猪场抗体检测结果有阳性,检测的648份血清样品中,69.6%为阳性。流感病毒抗体亚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主要为H1... 2002年-2005年期间,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天津市10个区县44个养猪场进行了猪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75%的被调查猪场抗体检测结果有阳性,检测的648份血清样品中,69.6%为阳性。流感病毒抗体亚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流行的猪流感病毒主要为H1和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4%和39.4%。部分猪群中存在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4%,但未发现H5亚型流感病毒抗体。此外,部分猪群中同时存在2种或3种亚型(H1,H3和H9)流感病毒的抗体,表明这些猪曾经同时被2种或3种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血凝抑制试验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杨春蕾 董志民 +6 位作者 李秀丽 燕晓翠 田向学 池晶晶 任卫科 张蕾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22-829,共8页
为了解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收集该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317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 为了解天津地区2型猪链球菌的流行及耐药情况,本研究收集该地区部分规模化养猪场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317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致病性及药敏试验。结果从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株2型猪链球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应用0.5×10~8 CFU/mL的细菌攻击小鼠,11株2型猪链球菌分离株中有6株具有致死性,其中1株致死率较强,5株致死率较弱。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1株分离菌对9种临床常见药物均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其中对阿米卡星、四环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性最强,耐药率达到100.00%;且所有分离株均呈多重耐药,其中4个分离株为9重耐药,占36.36%(4/11)。本试验结果表明,天津地区存在2型猪链球菌感染情况,且对多种抗菌药均产生了耐药性,应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在防制猪链球菌病时,应有针对性地合理、科学、规范用药和交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情况调查及分离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利丽 路超 +4 位作者 任卫科 韩伟 李富强 郑丽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7-1034,共8页
为了调查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应用PCR方法对疑似PCV2感染病例开展调查,将阳性病料接种dulac细胞分离病毒,应用PCV2 ORF2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的PCV2进行PCR扩增... 为了调查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子特征,本研究应用PCR方法对疑似PCV2感染病例开展调查,将阳性病料接种dulac细胞分离病毒,应用PCV2 ORF2基因特异性引物对分离的PCV2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后进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PCV2的阳性率为25.0%~38.1%,其中夏季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达到44.0%;不同阶段猪群中,育肥猪群的PCV2阳性率最高,而哺乳母猪相对较低。经细胞分离得到24株PCV2,其ORF2序列与GenBank中PCV2序列的同源性为87.8%~99.2%,24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为89.4%~100.0%;遗传进化分析显示,24个分离株归属于2个分支。对其中一株分离毒株(Y16155-1株)的体外增殖特性研究表明,第4代接种dulac细胞后6h即可检出PCV2核酸,72h病毒含量达到高峰,病毒滴度为10-4.3 TCID50/0.2mL。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PCV2分子流行病学及相关疾病的免疫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地区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分离鉴定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2015年天津地区PRRSV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3
6
作者 孙英峰 李志 +11 位作者 路超 韩伟 任卫科 李富强 田向学 张莉 李秀丽 付永利 于海霞 张立新 张超 杨汉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5,共5页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流行趋势,用RT-PCR对2014年—2015年在天津地区采集的疑似PRRS病料检测,并扩增阳性病料PRRSV NPS2部分基因片段和进行PRRSV分离鉴定。结果显示,237份疑似PRRSV感... 为了解天津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和流行趋势,用RT-PCR对2014年—2015年在天津地区采集的疑似PRRS病料检测,并扩增阳性病料PRRSV NPS2部分基因片段和进行PRRSV分离鉴定。结果显示,237份疑似PRRSV感染病料中64份为阳性,阳性率为27%,分离获得33株PRRSV;Nsp2序列分析发现,天津地区流行的PRRSV主要为美洲型,其中54份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高度同源,8份与经典PRRSV高度同源,2份与NADC30-like高度同源。结果表明,2014年—2015年天津地区主要流行HP-PRRSV,并出现了NADC30-like变异毒株,说明PRRSV流行种类的多样化,提示加强PRRSV流行及变异监测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分离 分子流行病学 遗传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感染昆明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秀丽 董志民 +7 位作者 燕晓翠 田向学 杨春蕾 池晶晶 任卫科 李富强 谭世旭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40-848,共9页
为建立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人工发病模型,本试验以天津某发病猪场分离的SS2 Y15293株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鼠,测定其LD_(50),确定造模感染剂量,通过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 为建立稳定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人工发病模型,本试验以天津某发病猪场分离的SS2 Y15293株为研究对象,经腹腔注射感染昆明小鼠,测定其LD_(50),确定造模感染剂量,通过观察感染后小鼠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试验期间各组小鼠体重和采食量的变化及细菌回归等试验对模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SS2 Y15293株致昆明小鼠的LD_(50)为6.7×10~7 CFU/mL。以1个LD_(50)的剂量攻毒,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小鼠主要发病表现为攻菌后24 h出现精神沉郁、被毛逆立、眼睛有分泌物,72~96 h出现头颈歪斜、翻滚、震颤等神经症状,死亡高峰在48~72 h。3次重复试验中,试验组小鼠的发病率均为100%,死亡率为50%~70%,神经症状小鼠出现比率20%~3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小鼠采食量和体重显著下降(P<0.05),临床症状分值显著升高(P<0.05)。组织病理检查发现,试验组小鼠心脏、肺脏组织均有不同程度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脑膜炎,脑室出血,充满炎性细胞。细菌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死亡小鼠脑、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均有细菌定植,且形态、染色和分子生物学特性与攻毒菌一致。以上结果证实,SS2 Y15293株能感染昆明小鼠并致其发病,感染动物发病规律性强,重复性好,临床症状典型,说明SS2 Y15293株感染昆明小鼠可作为SS2的候选人工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SS2) 昆明小鼠 人工感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TJ_1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郑丽 李秀丽 +5 位作者 鄢明华 任卫科 张蕾 路超 田向学 韩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9-224,共6页
本研究旨在获得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分离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将RT-PCR检测PDCoV阳性样品无菌处理后接种猪肾(PK-15)细胞并连续传代培养,通过细胞病变、M基因序列分析及耐热、耐酸等试验对细胞... 本研究旨在获得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分离株,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探讨。将RT-PCR检测PDCoV阳性样品无菌处理后接种猪肾(PK-15)细胞并连续传代培养,通过细胞病变、M基因序列分析及耐热、耐酸等试验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采用Reed-Muench法测定PDCoV的TCID50,应用5×104.0TCID50/mL的病毒悬液接种11日龄仔猪并观察临床症状。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PDCoV,将其命名为TJ1株,该病毒的第5代病毒效价为104.5 TCID50/mL;TJ1株对脂溶剂氯仿和乙醚不敏感,耐酸,在pH 3.0的环境下稳定,对热较敏感,在50℃条件下1h便可将其灭活;其M基因和GenBank中已发表的PDCoV 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99%;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该病毒可引起仔猪发生腹泻,发病率100%。本研究成功分离了1株PDCoV毒株TJ1株,对该分离株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展PDCoV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天津株的全基因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海花 李秀丽 +4 位作者 张莉 孙英峰 任卫科 路超 田向学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利用PCR方法对采自天津地区某猪场的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并确定病料中PCV-2的分子特征。将阳性病料接种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并传代8次,分离出l株PCV-2毒株,命名为PCV-2TJ-1,同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克隆和... 利用PCR方法对采自天津地区某猪场的疑似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的病料进行检测,并确定病料中PCV-2的分子特征。将阳性病料接种无PCV污染的PK-15细胞并传代8次,分离出l株PCV-2毒株,命名为PCV-2TJ-1,同时对其全基因组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基因组全长1767bp,与我国上海LN-19株和韩国的A4099株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均达到99.6%。PCV-2全基因组序列的进化分析表明,分离毒株为PCV-2b基因亚型;对分离毒株与5个不同基因亚型的10个参考株的ORF2和ORF3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分别为87.1%~97.4%和93.3%~99.0%。结果表明,在天津地区流行的PCV-2毒株为PCV-2b,为PCV-2的分子流行病学、遗传变异及防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基因组 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敏感药物筛选 被引量:7
10
作者 池晶晶 杨春蕾 +2 位作者 张莉 路超 任卫科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06-1310,共5页
为了给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提供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本试验对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进行了解剖及病理变化观察,无菌采集36份各猪场病猪组织脏器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染色... 为了给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提供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控及合理的治疗用药方案,本试验对天津地区各区县养猪场疑似感染副猪嗜血杆菌的病猪进行了解剖及病理变化观察,无菌采集36份各猪场病猪组织脏器并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染色镜检、卫星试验、接触酶反应试验、微量生化反应和PCR鉴定。结果显示,剖检结果以纤维素性胸膜炎及腹膜炎常见,关节腔切面内有大量黄亮黏稠液体;分离出了9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染色镜检均可见革兰氏阴性多形态菌;分离菌有明显的卫星现象;接触酶反应试验均为阳性;微量生化反应D-核糖、山梨醇、果糖、阿拉伯糖和硫化氢均为阴性,麦芽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和脲酶均为阳性,山梨糖和木糖各有1株为阳性,5株菌β-半乳糖为阳性;PCR鉴定结果显示9株疑似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在822bp处均与阳性对照处于同一条带上,均判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5%。用16种抗菌药物对9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敏感药物筛选,药敏结果显示头孢曲松钠和氧氟沙星对分离株有良好的抑菌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天津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科学防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猪链球菌8型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向学 董志民 +6 位作者 李富强 任卫科 池晶晶 张莉 张蕾 崔尚金 鄢明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5,共7页
为明确天津市某猪场保育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将猪场一头发病猪扑杀,无菌采集病料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对分离的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 为明确天津市某猪场保育猪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的病原菌及其致病力等生物学特性,将猪场一头发病猪扑杀,无菌采集病料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上划线培养,对分离的疑似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血清型鉴定,确定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8型,命名为TJS31。药敏试验结果显示,TJS31株对8种受试药物耐药,4种受试药物中介,1种受试药物敏感。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TJS31株经腹腔接种昆明小鼠,24 h内可以引起小鼠出现精神萎靡、扎堆、呼吸急促、发抖、运动迟缓、死亡等,LD50为1.8×10^(8) CFU/mL。毒力基因检测发现TJS31的毒力基因型为sly^(+)/gdh^(+)/orf2^(+)/gapdh^(+),不携带mrp、epf和fbps基因。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猪链球菌病病原的生物学资料,为猪链球菌8型的防控提供了依据,也为深入开展猪链球菌8型的致病机制和耐药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8型 分离鉴定 耐药特性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地区猪链球菌3型菌株的致病性及耐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池晶晶 董志民 +5 位作者 田向学 谭世旭 李秀丽 杨春蕾 任卫科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740-3748,共9页
试验旨在对分离自天津地区发病猪场的7株猪链球菌3型菌株(Streptococcus suis type 3,SS 3)进行致病性和耐药特性研究。应用剂量为1.0×10^7、1.0×10^8和1.0×10^9 CFU/只的细菌对小鼠进行致病力研究,用PCR方法检测7株SS ... 试验旨在对分离自天津地区发病猪场的7株猪链球菌3型菌株(Streptococcus suis type 3,SS 3)进行致病性和耐药特性研究。应用剂量为1.0×10^7、1.0×10^8和1.0×10^9 CFU/只的细菌对小鼠进行致病力研究,用PCR方法检测7株SS 3型菌株的毒力基因mrp、ef、sly、gdh、gapdh、fbps和orf 2,并对这7株SS 3型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剂量为1.0×10^9和1.0×10^8 CFU/只时分别有6和3株SS 3型菌株可使小鼠100.0%(5/5)发病死亡,接种剂量1.0×10^7 CFU时仍有1株SS 3型菌株可使80.0%(4/5)小鼠发病死亡,这7株SS 3型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依次为R15056>R15042=S15030>Y12024=Y09011>Y13125>Y13164。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有3种毒力基因型,R12024、Y13164、R15042和S15030株为gdh、gapdh、fbps和orf 2毒力基因阳性,Y13125和R15056株为sly、gdh、gapdh、fbps和orf 2毒力基因阳性,Y09011株为gdh、fbps和orf 2毒力基因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SS 3型对头孢喹肟相对最敏感,其次为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但对强力霉素100.0%耐药,且所有菌株均呈现3重以上的耐药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天津地区SS 3型流行特点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为天津地区SS 3型菌株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3型 鉴定 致病力 毒力基因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天津及周边地区分离株的遗传演化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利丽 郑丽 +4 位作者 路超 任卫科 张莉 李富强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1340,共10页
为了解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的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24株PCV2分离株全基因及ORF2基因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全基因组序列... 为了解天津及周边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的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24株PCV2分离株全基因及ORF2基因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4株PCV2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有14株为1 767bp,10株为1 768bp。用DNAStar软件对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比对表明,24株PCV2分离株与NCBI上的PCV2参考株的全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3.6%~99.8%,24株分离株之间的全基因组序列差异很小,同源性为94.0%~99.9%。同时,用DNAStar对PCV2分离株的ORF2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其与NCBI上的PCV2 ORF2基因参考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3%~99.3%,24株分离株ORF2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0%~100.0%,3株分离株(10084F4、R14040及R14086)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0%。对全基因和ORF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4株分离株的系统进化树被分为2个大分支,其中23株分离毒株属于PCV2b亚型,1株属于PCV2a亚型,未分离出PCV2c亚型。综上所述,天津及周边地区PCV2的流行模式仍以PCV 2b亚型为主,本研究为该地区PCV2的流行变异情况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PCV2) 克隆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部分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春蕾 池晶晶 +3 位作者 张莉 路超 王利丽 任卫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66,共4页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 为了解天津部分地区2014年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病情况及菌株的致病力,收集本地区45个规模化养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猪的病料53份,通过病原分离培养、培养特性及染色特性观察、生化试验及PCR扩增等方法进行鉴定,最终分离到阳性样品15例,阳性率28.3%;挑选2株(TJ-0121A,TJ-0134A)分离于临床症状典型病猪,且生物学特性典型的分离株进行豚鼠副猪嗜血杆菌的人工感染试验,每只豚鼠腹腔注射2.0×109 CFU/mL菌液。TJ-0121A分离株接种豚鼠后,豚鼠全部死亡;TJ-0134A分离株感染7d后未出现死亡。对所有豚鼠的肝、肺、脾、淋巴结、肾、心肌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和PCR检测,TJ-0121A组死亡豚鼠的所有组织均可分离并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TJ-0134A组豚鼠仅肺脏分离检测到副猪嗜血杆菌,说明不同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池晶晶 任卫科 +2 位作者 李秀丽 张健 王英珍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6,共4页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河北一些蛋鸡场分离到3株病毒,分别标号为WJ1、WJF2和WJF3。经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及血清学中和试验鉴定3株分离毒株均为新城疫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测定,WJ1株毒价为107.3ELD50/0.1 mL,WJ2株和WJ3株毒价分别为107.9ELD50... 采用鸡胚接种法从河北一些蛋鸡场分离到3株病毒,分别标号为WJ1、WJF2和WJF3。经血凝、血凝抑制试验及血清学中和试验鉴定3株分离毒株均为新城疫病毒;鸡胚半数致死量测定,WJ1株毒价为107.3ELD50/0.1 mL,WJ2株和WJ3株毒价分别为107.9ELD50/0.1 mL。动物回归试验鸡的临床表现与自然病例基本一致。再用分离毒攻NDⅣ系疫苗免疫鸡,显示NDⅣ系疫苗可以保护WJ1和WJ3分离毒株,而不能保护WJ2分离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分离 鉴定 保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0年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gB、gC、gE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莉 任卫科 +8 位作者 路超 李秀丽 李富强 田向学 池晶晶 王利丽 江珊 董志民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741-3751,共11页
为掌握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5-2020年天津地区分离的20个分离株的gB、gC和gE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2012年后中国... 为掌握天津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流行及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2015-2020年天津地区分离的20个分离株的gB、gC和gE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并与参考毒株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2012年后中国变异株相比,3种基因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gB基因均为99.9%~100%;gC基因为99.7%~100%和99.4%~100%;gE基因为99.7%~100%和99.6%~100%。遗传进化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依据gB、gC、gE基因绘制遗传进化树均可将PRV毒株分为GⅠ型和GⅡ型,天津分离株属于GⅡ型;其中19个分离株与PRV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属于同一亚分支,并存在相同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另外1个分离株(TJBD6株)gB和gE基因与PRV变异株遗传关系较近,氨基酸变异位置与PRV变异株一致,但其gC基因与经典株Ea株遗传关系较近,且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100%。上述结果表明,2015年以来天津地区流行的PRV毒株存在经典株和变异株2种类型,其中变异株为主要流行株。本次研究初步调查了天津地区PRV分子流行特征,可为猪伪狂犬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GB基因 GC基因 GE基因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腺病毒血清4型纳米PCR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利丽 郑丽 +6 位作者 田向学 李秀丽 任卫科 路超 张莉 池晶晶 鄢明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207-2214,共8页
为研制一种高效、快捷、灵敏的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检测试剂盒,本研究根据FAdV-4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及探针,并在下游引物标记FITC,探针标记Biotin,应用纳米PCR技术结合横向流动试纸条技术(LFD),优化反应及杂交条件后建立了检... 为研制一种高效、快捷、灵敏的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检测试剂盒,本研究根据FAdV-4的保守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及探针,并在下游引物标记FITC,探针标记Biotin,应用纳米PCR技术结合横向流动试纸条技术(LFD),优化反应及杂交条件后建立了检测FAdV-4的纳米PCR-LFD方法,并组装了FAdV-4纳米PCR检测试剂盒。同时对试剂盒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批内批间可重复性、稳定性、保存期评估等试验及临床样品检测。特异性试验表明,此试剂盒能够特异性检测出FAdV-4,而对于禽的其他主要病毒性及细菌性病原如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马立克病病毒(MDV)、鸡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鸭瘟病毒(DPV)、新城疫病毒(NDV)、禽流感病毒H9亚型(AIV(H9))、禽呼肠孤病毒(ARV)、FAdV标准株(FAdV-1、FAdV-2、FAdV-8a、FAdV-8b和FAdV-11)、鸡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鸡白痢沙门氏菌(SP)、鸡毒支原体(MG)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表明,此试剂盒的敏感性比常规PCR方法敏感10倍,最低核酸拷贝数检出量可以达到56.0拷贝/μL。试剂盒的批内、批间检测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稳定性试验结果说明试剂盒至少可以耐受20次的反复冻融,依然有很好的检测效果。保存期试验证实,试剂盒在4℃条件下至少可以保存3个月,在-20℃条件下至少可保存12个月。此试剂盒实现了对FAdV-4检测结果的可视化,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检测效率。对天津及周边地区临床送检的117份样品检测结果显示,FAdV-4阳性率为17.95%(21/117)。本试验研制的试剂盒可用于FAdV-4的临床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对养禽场FAdV-4感染的早期检测与制定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PCR 检测 禽腺病毒血清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抗H1N1猪流感病毒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英峰 韩伟 +4 位作者 杨春蕾 李秀丽 张莉 冯婧 任卫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5年第2期7-9,共3页
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感染模型,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检测药物对其... 研究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H1N1猪流感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对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细胞感染模型,应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DCK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TC50)、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治疗指数(TI),并结合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检测药物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对MDCK细胞最大无毒浓度为5.34 mg/m L,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58 mg/m L,治疗指数(TI)为18.0;当药物浓度≥1.25 mg/m L时,能明显降低H1N1猪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提示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有确定的体外抑制H1N1猪流感病毒的作用,并能影响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H1N1猪流感 体外 抑制作用 神经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感病毒H1N1亚型天津分离株核蛋白、基质蛋白、非结构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19
作者 孙英峰 鄢明华 +5 位作者 路超 李秀丽 张莉 韩伟 任卫科 田向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66,共6页
从天津地区不同猪场分离到6株H1N1亚型猪源流感病毒(SIV)。根据GenBank发表的H1N1亚型SIV的核蛋白(NP)、基质蛋白(M)及非结构蛋白(NS)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引物,将RT-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sw... 从天津地区不同猪场分离到6株H1N1亚型猪源流感病毒(SIV)。根据GenBank发表的H1N1亚型SIV的核蛋白(NP)、基质蛋白(M)及非结构蛋白(NS)基因序列,分别设计3对引物,将RT-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分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swine/Tianjin/TJ2/2005(H1N1)与A/swine/Tianjin/TJ4/2006(H1N1)的NP、M及NS基因核苷酸序列在遗传进化树中均与A/swine/Guangdong/33/2006(H1N1)位于同一分支上,属于古典型H1N1猪谱系;A/swine/Tianjin/TJ3/2006(H1N1)与A/swine/Tianjin/TJ8/2006(H1N1)的NP、M及NS基因核苷酸在遗传进化树中均与A/Dunedin/2/2000(H1N1)组成一个大分支,可能起源于人谱系;A/swine/Tianjin/TJ6/2009(H1N1)与A/swine/Tianjin/TJ7/2009(H1N1)NP、M及NS基因核苷酸序列在遗传进化树中均与A/swine/Jiangsu/s15/2011(H1N1)位于同一分支上,属于类禽H1N1猪谱系。本试验对6株H1N1亚型SIV的NP、M及NS全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天津地区H1N1亚型SIV的基因进化与流行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 HINl亚型 核蛋白基因 基质蛋白基因 非结构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活性及其抗猪流感病毒机理研究进展
20
作者 孙英峰 路超 +3 位作者 杨春蕾 田向学 韩伟 任卫科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4,共3页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类水不溶性免疫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所带有的亲水硫酸基团,不仅提高多糖水溶性,而且引起了生物活性的改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生物活性显著增强,属一类新型高效生物应答剂。论文综述了酵母β-葡聚糖经硫酸... 酵母β-葡聚糖是一类水不溶性免疫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所带有的亲水硫酸基团,不仅提高多糖水溶性,而且引起了生物活性的改变,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毒活性,其生物活性显著增强,属一类新型高效生物应答剂。论文综述了酵母β-葡聚糖经硫酸酯化修饰后生物学活性及其可能抗猪流感病毒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此类新型药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酯化酵母β-葡聚糖 活性 猪流感病毒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