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搭载对紫花苜蓿当代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任卫波 赵亮 +2 位作者 王蜜 陈立波 郭慧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819-15820,共2页
[目的]了解卫星搭载对紫花苜蓿当代植株生物量的影响。[方法]3个品系的苜蓿种子搭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进行飞行。返地后,对其植株茎粗、初级分枝数及单株当年生物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卫星搭载后,紫花苜蓿当代植株初级... [目的]了解卫星搭载对紫花苜蓿当代植株生物量的影响。[方法]3个品系的苜蓿种子搭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进行飞行。返地后,对其植株茎粗、初级分枝数及单株当年生物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卫星搭载后,紫花苜蓿当代植株初级分枝数和单株生物量均显著增加,茎粗无显著变化。以高于(对照平均值+3倍标准差)为标准进行筛选,获得茎粗增加变异株2株,初级分枝增加变异株5株,单株生物量增加变异株12株。[结论]获得的变异株可用于苜蓿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但其有利变异能否稳定遗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紫花苜蓿 单株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种子空间诱变生物学效应研究初报 被引量:6
2
作者 任卫波 赵亮 +2 位作者 王蜜 陈立波 郭慧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4039-14041,14045,共4页
[目的]了解苜蓿种子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3个品系的苜蓿种子搭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飞行,返地后,对其种子出苗率、株高及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卫星搭载对苜蓿种子有显著的诱变效应,主要表现在子叶畸变、株高变... [目的]了解苜蓿种子空间诱变的生物学效应。[方法]3个品系的苜蓿种子搭载“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飞行,返地后,对其种子出苗率、株高及生长速度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卫星搭载对苜蓿种子有显著的诱变效应,主要表现在子叶畸变、株高变异范围和生长速度等方面。通过初步筛选,在搭载当代获得了高株变异,但该变异是否可遗传还需进一步研究确认。搭载的3个品系在子叶畸变率(10%~18%)、株高变异范围(比对照增加30%~150%)、入选变异高株数(5~7株)等方面不同,说明3个品系的搭载效率存在差异。[结论]通过空间诱变可获得有价值的变异材料,服务于现代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 紫花苜蓿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LLING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植物空间诱变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卫波 郭慧琴 +2 位作者 徐柱 赵亮 王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827-9829,9838,共4页
在回顾TILLING/ecoTILLING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植物空间诱变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空间诱变 TILLING技术 研究进展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羊草适生区预测及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 被引量:13
4
作者 武自念 侯向阳 +4 位作者 任卫波 王照兰 常春 杨玉平 杨艳婷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5-135,共11页
我国拥有丰富的羊草资源,开展羊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的基础研究,对于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和草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全球羊草的潜在适生区,以预测的适生区为基础,利用网格法开展了羊草种质资源的采集... 我国拥有丰富的羊草资源,开展羊草种质资源收集与保护的基础研究,对于我国草地生态建设和草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全球羊草的潜在适生区,以预测的适生区为基础,利用网格法开展了羊草种质资源的采集,建立了羊草种质资源圃,同时结合文献报道的羊草分布点和实地采样的分布点对羊草种质资源潜在分布区做了进一步预测。结果表明,全球羊草适生区在欧亚大陆东部,主要适生区从中国东北、华北,蒙古至俄罗斯南部集中连续分布,美国、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也有部分低适生区分布,所有适生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8.75%。中国羊草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北部、黑龙江、青海、甘肃、西藏、吉林、河北、陕西、山西、辽宁、山东、河南北部、四川西北部、宁夏、北京、天津等地,零星分布于江苏北部、湖北、云南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占全球适生区面积的38.34%,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4.73%。通过网格法采集了361个样点共483份野生羊草种质资源,建立了羊草种质资源圃。结果对研究羊草的物种起源、草原形成、遗传结构、种质资源育种、栽培区划及生态修复等提供了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MAXENT 适生区 种质资源圃 收集与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搭载对紫花苜蓿二代种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蜜 任卫波 +2 位作者 郭慧琴 徐柱 陈立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743-10744,共2页
[目的]探寻空间诱变环境对苜蓿搭载二代种子的影响,为苜蓿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06年9月,三个品系的苜蓿干种子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进行空间搭载。返地后,经过地面种植,对其二代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硬实种子数... [目的]探寻空间诱变环境对苜蓿搭载二代种子的影响,为苜蓿诱变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2006年9月,三个品系的苜蓿干种子通过"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进行空间搭载。返地后,经过地面种植,对其二代种子千粒重、发芽率、硬实种子数和苗重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地面对照相比,搭载种子的千粒重增加了5%~9%。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搭载后苜蓿二代种子发芽率、种苗苗重、芽长和根长显著增加(P<0.05),硬实种子数、霉变种子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空间诱变对苜蓿二代种子有显著的正向诱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搭载 紫花苜蓿 二代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多态性标记筛选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艳婷 侯向阳 +4 位作者 魏臻武 乔志宏 常春 任卫波 武自念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7-157,共11页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 为筛选多态性丰富的羊草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本研究以9个不同地理位置的羊草居群为材料,通过对12个叶绿体非编码区DNA片段测序及其序列间变异分析试图从中找出有遗传差异的叶绿体DNA(cpDNA)片段,并利用有多态性的cpDNA片段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ndhF-rpl32、trnL-trnF、trnC-ycf6、aptI-aptH具有比较丰富的变异,可作为下一步研究野生羊草群体遗传学和谱系地理学较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在37个羊草个体4条非编码区片段的合并序列中,共检测到15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态性(Hd)为0.928,核苷酸多态性(Pi)为0.00101;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58884,基因流(Nm)为0.17,基因流较小;中性检验Tajima’s D(-1.08542)和Fu’s Fs(-5.301)均为负值,且差异不显著(P>0.10),推测羊草遵循中性进化理论,可能经历过种群扩张;AMOVA结果显示,65%的分子变异出现在居群间,35%出现在居群内;Mantel检验得到,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具有显著相关性(r=0.449,P<0.05);居群分化值Nst 0.386(0.1865)大于Gst 0.234(0.1506),差异显著(P<0.05),表明羊草居群存在分子谱系地理结构。通过系统发育树分析得到,羊草15个单倍型分为两大分支,H2和H10聚为一支,它们与别的居群个体亲缘关系较远,其余单倍型聚为另一支;单倍型网络图显示,H2和H12、H10和H12亲缘关系较远,与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羊草的种质资源保护、谱系地理学研究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叶绿体非编码区片段 多态性标记 单倍型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刈割强度下羊草转录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劲博 侯向阳 +4 位作者 武自念 任卫波 胡宁宁 郭丰辉 马文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5-116,共12页
刈割是一种重要的草地管理措施,刈割留茬高度直接影响草地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在牧草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羊草在不同刈割强度下的转录响应,利用Illumina HiSeq-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刈割留茬高度(0,2,4,8,12cm)处理下羊草再... 刈割是一种重要的草地管理措施,刈割留茬高度直接影响草地生产力及群落结构,在牧草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羊草在不同刈割强度下的转录响应,利用Illumina HiSeq-PE150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刈割留茬高度(0,2,4,8,12cm)处理下羊草再生叶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共得到139767803条读长(reads),41.94Gb原始数据。经过过滤、质控与从头组装后,总共得到转录本270207条,总长度为191.6 Mb。通过与多种数据库比对得到48097条单基因簇(Unigene)注释结果。筛选出了所有刈割强度处理与不刈割对照组显著差异基因共2579条,经过生物信息分析,将其定位到碳水化合物代谢、损伤应答、过氧化氢分解、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功能与代谢通路。利用聚类方法得到了随着刈割强度增强,表达量规律变化的基因,分别富集到了过氧化物酶体、光合作用等代谢途径。对羊草在不同刈割高度下的转录组进行了研究,为草本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对于解析羊草响应刈割的分子调控机制及相关基因挖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刈割强度 转录组 功能富集 梯度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行进法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卫波 《矿产勘查》 2020年第5期977-987,共11页
地震层析成像是通过对观测到的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射线路径、走时)和动力学特征(振幅、相位、频率)的资料进行分析,反演得到地下地质体结构、速度分布等信息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由于快速行进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精度高、适应能力强等优点... 地震层析成像是通过对观测到的地震波运动学特征(射线路径、走时)和动力学特征(振幅、相位、频率)的资料进行分析,反演得到地下地质体结构、速度分布等信息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由于快速行进法具有无条件稳定、精度高、适应能力强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地震层析成像领域。本文将二维快速行进法应用于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中,完成了均匀介质情况下的入射波和反射波走时场及射线路径模拟,结果表明基于快速行进法在二维速度随深度线性变化及横向各向异性的模型正演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行进法 入射波旅行时场 反射波旅行时场 射线路径 地震成像 深地探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孔弹性波CT技术在某船闸工程场地岩溶勘探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邢庆祝 杨志强 任卫波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110-111,114,共3页
跨孔弹性波CT技术具有能量传播距离短、接近探测目标、避开低速带等特点,在岩溶勘探中应用广泛。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对跨孔弹性波CT技术在岩溶勘探应用中成果解释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结论对跨孔弹... 跨孔弹性波CT技术具有能量传播距离短、接近探测目标、避开低速带等特点,在岩溶勘探中应用广泛。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结合工程实例,重点对跨孔弹性波CT技术在岩溶勘探应用中成果解释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其结论对跨孔弹性波CT技术的成果解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孔弹性波 CT技术 岩溶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探试验在火山岩溶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探测中的应用
10
作者 任卫波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1年第1期41-44,53,共5页
综合物探是采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对目标体进行探测,以确定其所在地层情况、隐患位置及类型等详细信息,本试验通过对综合物探法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探测信号的分析,建立各种地下目标体物探信号图像特征,总结出各种地质环境下的物探最佳组合方... 综合物探是采用不同的物探方法对目标体进行探测,以确定其所在地层情况、隐患位置及类型等详细信息,本试验通过对综合物探法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探测信号的分析,建立各种地下目标体物探信号图像特征,总结出各种地质环境下的物探最佳组合方法、相应的仪器和工作参数等,最终提出适合本地区探测不良地质体的有效工程物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物探 隐患 不良地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