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香型安溪黄金桂风味品质解析
1
作者 任卫威 张宇航 +6 位作者 郑玉成 陈文贤 林宏政 徐梦婷 陈谢勇 陈百文 叶乃兴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3-271,共9页
本研究采用感官评价、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不同香型安溪黄金桂中的主要风味品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溪黄金桂具有“芬芳四溢、味醇甘美”的特征,不同香型安溪黄金桂的感官品质... 本研究采用感官评价、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对不同香型安溪黄金桂中的主要风味品质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溪黄金桂具有“芬芳四溢、味醇甘美”的特征,不同香型安溪黄金桂的感官品质各具特色,清香型黄金桂花果香清鲜持久、滋味鲜醇甘爽;浓香型黄金桂焙香浓郁有甜感、滋味浓醇甘爽。两种香型黄金桂共筛选出61种差异香气物质。基于气味活性值分析及香气特征影响(aroma character impact,ACI)值进一步分析,发现清香型黄金桂的甲基庚烯酮、水杨酸甲酯、正己醛和异戊醇的ACI值显著高于浓香型,推测上述物质为呈现清香、花香和果香的关键特征香气物质;浓香型黄金桂中的脱氢芳樟醇、桃金娘烯醇、2,5-二甲基-3-乙基吡嗪、2-乙酰基-3-甲基吡嗪、柠檬烯和藏红花醛ACI值显著高于清香型,推测上述物质为呈现烘焙香、花香和果香的关键特征香气物质。本研究初步探明了不同香型安溪黄金桂品质化学特征及其香气形成的物质基础,可为阐明安溪黄金桂风味品质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黄金桂 香型 滋味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分析不同包揉方式安溪黄金桂乌龙茶香气成分 被引量:2
2
作者 任卫威 徐梦婷 +5 位作者 陈文贤 谷梦雅 曾珊珊 金珊 陈百文 叶乃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3-271,共9页
为探究不同包揉方式安溪黄金桂乌龙茶的香气品质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对包揉和压... 为探究不同包揉方式安溪黄金桂乌龙茶的香气品质特征,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与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结合茶叶感官审评,对包揉和压揉安溪黄金桂香气成分进行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包揉安溪黄金桂花香明显带果香,压揉安溪黄金桂花香明显带蜜香。通过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605种茶叶香气成分,以VIP>1,P<0.05为条件筛选出49个主要差异香气物质;结合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香气特征影响值(Aroma character impact value,ACI)分析表明,压揉安溪黄金桂中苯乙醛和β-罗勒烯的OAV较高,是压揉安溪黄金桂呈现花蜜香气的特征香气物质;包揉安溪黄金桂中橙花叔醇、丁酸叶醇酯、异丁酸香叶酯和吲哚的OAV较为突出,是包揉安溪黄金桂花果香气的特征香气物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阐明安溪黄金桂乌龙茶的香气品质特征,为安溪黄金桂生产及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溪黄金桂 香气特征 感官审评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S-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