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白细胞介素4基因的化学合成、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力强 陈南春 +2 位作者 陈苏民 苏成芝 金伯泉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2年第5期529-534,共6页
利用381A型DNA合成仪,分29个寡聚核苷酸片段化学合成了小鼠IL-4全基因,共442bp。以pUC12质粒作为载体,将所有合成片段分前后两组进行磷酸化、退火、连接和克隆,经过菌落原位杂交、酶切鉴定和质粒DNA序列分析,分别得到了含有小鼠IL-4前... 利用381A型DNA合成仪,分29个寡聚核苷酸片段化学合成了小鼠IL-4全基因,共442bp。以pUC12质粒作为载体,将所有合成片段分前后两组进行磷酸化、退火、连接和克隆,经过菌落原位杂交、酶切鉴定和质粒DNA序列分析,分别得到了含有小鼠IL-4前后两半基因片段的两种重组质粒,回收前半基因片段,插入到含有后半基因重组质粒的EcoRI和PstI酶切位点之间,成功地得到了含有小鼠IL-4全基因的重组质粒pFR101。将全合成基因插入到质粒pSM53中,得表达质粒pFR105,转化大肠杆菌TAP106,根据IL-4对CTLL细胞的作用,肯定了TAP106(pFR105)细菌中有小鼠IL-4活性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基因 合成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蛋白多肽片段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力强 吴旻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6期643-646,共4页
在所有研究过的人体肿瘤组织或细胞中,p53似乎是突变频率最高的一个基因,研究和检测p5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变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野生型p53基因编码区3’端703bp的c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 在所有研究过的人体肿瘤组织或细胞中,p53似乎是突变频率最高的一个基因,研究和检测p53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变化将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将野生型p53基因编码区3’端703bp的c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BV220中,得到了一个重组体表达质粒pRR33,经热诱导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法证实p53蛋白多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它不仅可用于抗p53蛋白抗体的制备,而且也可用于对p53蛋白羧基端多肽功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抑制基因 P53基因 P53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RA538对三种人癌细胞系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晓光 任力强 +4 位作者 丁芳 郑文岭 王秀琴 周传农 吴旻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45-250,共6页
本室曾报道RA538转染亲本食管癌细胞系EC8712,可使后者发生终末分化和凋亡。为进一步研究这个cDNA的生物学作用,用RA5380.3kb的片段与neo基因构建了一个pRA538-0.3-neo表达质粒,并转入三... 本室曾报道RA538转染亲本食管癌细胞系EC8712,可使后者发生终末分化和凋亡。为进一步研究这个cDNA的生物学作用,用RA5380.3kb的片段与neo基因构建了一个pRA538-0.3-neo表达质粒,并转入三种不同的人癌细胞系即EC8712、HL60和GLC(一个来自人肺腺癌的细胞系)。经含G418培养液筛选后,进行了生长速度、3H-TdR掺入率、细胞形态学、在半固体琼脂中克隆形成能力,以及裸鼠异种接种等检测。对获得的抗G418细胞群体均用上述0.3kb片段进行细胞原位杂交以证明其掺入和表达。同三个亲本癌细胞系比较这些细胞群体的生长和恶性表型均受到明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恶性抑制 癌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材料去除量的比较球面计算与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程灏波 冯云鹏 +3 位作者 宋阜川 卞宇生 任力强 王涌天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18-421,425,共5页
基于非球面最接近球面的计算方法分析,构建成型设备与工件间坐标变换矩阵,借鉴并优化材料去除量最小原则,计算最接近球面与理论非球面间的偏离量,建立数学模型.针对典型的圆形口径和矩形口径同轴、离轴非球面元件的比较球面求解进行仿真... 基于非球面最接近球面的计算方法分析,构建成型设备与工件间坐标变换矩阵,借鉴并优化材料去除量最小原则,计算最接近球面与理论非球面间的偏离量,建立数学模型.针对典型的圆形口径和矩形口径同轴、离轴非球面元件的比较球面求解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求解模型可有效计算同轴、离轴非球面元件的比较球面使材料去除量最小,对加工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球面 比较球面 最小材料去除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使RNA体外特异性扩增的Q_β复制酶技术
5
作者 任力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6期1-3,16,共4页
Q_β复制酶是由 Q_β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诱导产生的一种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对 MDV-1RNA 的复制有高度特异性和极高的扩增效率。可利用 RNA 重组技术,以 MDV-1RNA 为载体,制备含特异 RNA探针的可复制的重组 MDV-1RNA,用 Q_β复... Q_β复制酶是由 Q_β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诱导产生的一种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对 MDV-1RNA 的复制有高度特异性和极高的扩增效率。可利用 RNA 重组技术,以 MDV-1RNA 为载体,制备含特异 RNA探针的可复制的重组 MDV-1RNA,用 Q_β复制酶体外特异性扩增与靶分子杂交的RNA 探针,以达到检测靶分子的目的。这项技术比 PCR 技术更先进,更优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Q_β复制酶Q_β复制酶(Q-beta replicase)是由Q_β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诱导产生的一种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β复制酶 核糖核酸 特异性
全文增补中
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的生物学效应
6
作者 李萍 丁振若 +3 位作者 任力强 于文彬 饶国洲 苏明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28-31,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DOR-neo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lipofectin转染GLC-8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电镜及3H-TdR掺... 目的: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含有野生型p53基因的pDOR-neo逆转录病毒载体,通过lipofectin转染GLC-82细胞,用流式细胞仪、电镜及3H-TdR掺入法,观察野生型p53基因对GLC-82细胞的生物学效应。结果:电镜观察可见,转染野生型p53基因,可使GLC-82细胞出现一些病理现象,如胞浆中有明显的空泡及线粒体肿胀;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野生型p53基因可阻止GLC-82细胞周期停止于G1~S区;3H-TdR掺入试验提示,野生型p53基因能够抑制GLC-82细胞DNA的合成。结论:这些结果阐明了野生型p53基因是抑制GLC-82细胞生长的部分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GLC-82 基因转染 逆转录病毒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二库大坝基础加固及其深层抗滑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林宗禹 任力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9-30,33,共3页
关键词 汾河二库 大坝 基础处理 稳定计算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垫性能及平板玻璃缓冲包装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小林 郑百哲 任力强 《包装工程》 CAS CSCD 1991年第2期62-64,共3页
对我国发明的缓冲包装气垫进行静态试验,测其载荷-变形曲线,表明它属于正切型;对气垫作为内衬的PZOV型平板玻璃包装件进行冲击和振动试验,证明具有优良的防震缓冲性能,适于平板玻璃的运输包装。
关键词 缓冲包装 气垫 平板玻璃 包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