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转染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云海 钟英丽 +3 位作者 任凯群 周建林 张健 韩梅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88,共5页
通过对3种细胞转染方法(电穿孔法,磷酸钙法,阳离子性的脂质体法)的比较及优化,获得了理想的转染率,以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及小鼠ES细胞打靶.电压在350~450V,电穿孔法转染率与电压呈线性关系;用HEPES缓冲液能显著提高磷酸... 通过对3种细胞转染方法(电穿孔法,磷酸钙法,阳离子性的脂质体法)的比较及优化,获得了理想的转染率,以进一步从细胞水平研究基因表达调控及小鼠ES细胞打靶.电压在350~450V,电穿孔法转染率与电压呈线性关系;用HEPES缓冲液能显著提高磷酸钙法转染率;低质量的DNA与细胞过长时间接触降低阳离子性脂质体法的转染效率.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选择和优化合适的细胞转染方法,可以提高哺乳动物细胞的转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法 磷酸钙法 脂质体法 细胞转染 哺乳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溴-7-甲氧基白杨素抑制肝癌相关星状细胞诱导内皮细胞管结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崔迎红 孙姝雯 +6 位作者 邹辉 任凯群 郑郁 全梅芳 宋振威 李朵 曹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35-1036,共2页
研究表明,80%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由于肝纤维化和炎症引起的[1]。肝星状细胞可被肝损伤等激活为肌成纤维细胞样表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2];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 研究表明,80%的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由于肝纤维化和炎症引起的[1]。肝星状细胞可被肝损伤等激活为肌成纤维细胞样表型,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可参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2];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微环境的形成有密切关系[3]。先前的研究证明,8-溴-7-甲氧基白杨素(8-bromo-7-methoxychrysin , BrMC)具有靶向抑制肝癌干细胞作用[4-5]。本文旨在研究BrMC是否可以抑制肝癌相关星状细胞诱导内皮细胞管结构形成,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涉及抑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3, STAT3)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MC-7721 干样细胞 肝癌星状细胞 BrMC STAT3 内皮细胞 管结构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