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芝华 邬花元 +1 位作者 任冬燕 李晶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7期17-20,共4页
采用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混、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种子乳液聚合以及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 3种方法分别得到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 ,通过激光散射粒径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乳胶膜的透明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采用聚丙烯酸酯与聚氨酯共混、以水性聚氨酯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种子乳液聚合以及水性聚氨酯与丙烯酸接枝共聚 3种方法分别得到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 ,通过激光散射粒径仪测定乳胶粒的粒径、乳胶膜的透明性、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结构分析以及扫描电镜 (SEM)对乳胶膜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反应和接枝反应所得到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乳胶粒粒径比水性聚氨酯的粒径显著增大 ,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 ;由种子乳液聚合和接枝聚合制备的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胶膜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结合紧密 ,表面光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改性 水性聚氨酯 合成 性能表征 共混 乳液聚合 接枝共聚 粒径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1 位作者 郑子樵 李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2-266,共5页
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PUP)制备聚氨酯(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体系,探讨了聚醚二元醇(PPG)分子量的大小、PUP加入量等因素对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拉伸... 采用自制的聚氨酯预聚体(PUP)制备聚氨酯(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体系,探讨了聚醚二元醇(PPG)分子量的大小、PUP加入量等因素对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随着合成的PUP加入量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采用的PPG分子量不同,得到的改性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差悬殊。当PPG分子量为1000,PUP质量分数为15%时,改性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9.39 MPa,冲击强度达到23.56 kJ/m2,力学综合性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力学性能 韧性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环氧树脂体系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2 位作者 郑子樵 朱永明 王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9-403,共5页
选用聚醚二元醇(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聚氨酯预聚体(PUP)、扩链剂、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 选用聚醚二元醇(PPG)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原料,合成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聚氨酯预聚体(PUP)、扩链剂、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进行改性,通过扫描电镜与红外光谱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EP)体系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TDE-85与MeTHPA之间发生固化反应,形成环氧聚合物网络Ⅰ;1,4-丁二醇(1,4-BDO)及三羟甲基丙烷(TMP)与PU预聚体之间发生了扩链、交联反应,形成聚氨酯聚合物Ⅱ;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为非均相结构,PU含量是影响PU/EP材料两相相容性和相区尺寸的主要因素;当添加的PUP质量分数为15%时,PU改性TDE-85/MeTHPA体系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改性 结构表征 互穿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法制备ITO靶材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晶 赵晓东 +1 位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41,46,共5页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ITO粉末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法制备了ITO靶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粉末、素坯及烧结后ITO靶材的表面形貌和气孔分布,并就粉末不同粒度组成对靶材压制与烧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 以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ITO粉末为原料,采用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法制备了ITO靶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粉末、素坯及烧结后ITO靶材的表面形貌和气孔分布,并就粉末不同粒度组成对靶材压制与烧结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喷雾干燥-冷等静压-烧结工艺可制备出相对密度大于97%的ITO靶材,喷雾干燥工序能有效改善粉末的流动性与压形性,以细粉为主的素坯其烧结致密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靶材 喷雾干燥 冷等静压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润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芝华 邬花元 +1 位作者 任冬燕 李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主要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和填料所决定的。其中稠化剂和添加剂对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热点和重点。对高温润滑脂的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和填料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对国内外的差距... 润滑脂的高温性能主要是由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和填料所决定的。其中稠化剂和添加剂对润滑脂的高温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研究热点和重点。对高温润滑脂的基础油、稠化剂、添加剂和填料的研究情况和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对国内外的差距进行简要分析。论述了高温润滑脂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脂 高温性能 稠化剂 添加剂 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体系的固化反应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2 位作者 郑子樵 朱永明 王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采用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和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树脂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研究表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TDE-85/MeTHPA树... 采用聚氨酯预聚体、扩链剂和交联剂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树脂进行改性,通过红外光谱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分析,探讨聚氨酯(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研究表明: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由TDE-85/MeTHPA树脂体系的83.14 kJ/mol降至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的67.91 kJ/mol。确定的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合适的固化工艺条件为:120℃,2 h+140℃,2 h+160℃,2 h。在该固化工艺制度条件下,PU改性TDE-85/MeTHPA体系固化反应完全,能满足固化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聚合物网络 固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路板用无卤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李芝华 谢科予 任冬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共6页
综述了最近电路板用无卤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研究开发的进展。主要从环氧树脂、固化剂及添加型阻燃剂三个方面对无卤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含磷、含氮、含硅和本征阻燃环氧树脂, 作为固化剂的芳香族缩聚... 综述了最近电路板用无卤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研究开发的进展。主要从环氧树脂、固化剂及添加型阻燃剂三个方面对无卤阻燃环氧树脂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新型的含磷、含氮、含硅和本征阻燃环氧树脂, 作为固化剂的芳香族缩聚磷酸酯、含磷多胺类化合物和改性酚醛树脂,以及磷系、镁-铝系和锑系添加型阻燃剂,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性 固化剂 阻燃剂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树脂的固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1 位作者 郑子樵 李波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20,共5页
以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PUP)。采用该预聚体、扩链剂1,4-丁二醇、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探讨了... 以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PUP)。采用该预聚体、扩链剂1,4-丁二醇、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对TDE-85/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通过示差扫描量热法与红外光谱法分析,探讨了聚氨酯(PU)改性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机理及固化反应动力学特征。固化反应机理研究表明,TDE-85与MeTHPA之间的固化反应形成环氧聚合物网络Ⅰ,1,4-丁二醇及三羟甲基丙烷同PUP进行了扩链、交联反应形成了PU聚合物Ⅱ。异氰酸酯基同环氧基反应,使得聚合物Ⅰ与聚合物Ⅱ形成了接枝化学键。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PU的加入可明显降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活化能由TDE-85/MeTHPA树脂体系时的83.14 kJ/mol降至PU改性后的67.91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聚氨酯 环氧树脂 互穿网络 反应机理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10,共4页
ITO 透明导电薄膜以其优良的透明导电性能在平面液晶显示(LCD)、电致发光(EC)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制备 ITO 薄膜的方法很多,其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ITO 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工艺可控,有利于大面积成膜等优点,... ITO 透明导电薄膜以其优良的透明导电性能在平面液晶显示(LCD)、电致发光(EC)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制备 ITO 薄膜的方法很多,其中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ITO 透明导电薄膜具有成本低,设备简单,工艺可控,有利于大面积成膜等优点,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较详尽地介绍了 ITO 薄膜的透明导电机理、溶胶-凝胶法的工艺特征,并初步论述了溶胶-凝胶法制备 ITO 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透明导电薄膜 溶胶-凝胶法 制备 研究进展 溶胶一凝胶法 ITO薄膜 液晶显示 导电性能 电致发光 导电机理 工艺特征 发展前景 成本低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透明导电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芝华 李晶 任冬燕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五水硝酸铟和乙酰丙酮为原料,以无水氯化锡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用提拉法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DTA—TG、XRD、SEM、四探针电阻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相转变过程、物相、表面结... 以五水硝酸铟和乙酰丙酮为原料,以无水氯化锡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用提拉法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DTA—TG、XRD、SEM、四探针电阻率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ITO透明导电薄膜的相转变过程、物相、表面结构、微区形貌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ITO透明导电薄膜是完全可行的。ITO薄膜具有由多个粒子堆积而成的多孔微观结构,其晶体结构为立方锰铁矿结构,[111]为明显的择优取向,经过5次镀膜后其厚度在150nm以下,薄膜的方电阻为110Ω,其电阻率约为1.65×10-2Ω·cm。薄膜的透光率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薄膜 溶胶凝胶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ITO透明导电薄膜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以五水硝酸铟和乙酰丙酮为原料,以无水氯化锡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用提拉法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DTA-TG、XRD、SEM等测试手段对薄膜从凝胶态向结晶态转变过程及微区形貌特点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四探针电阻率... 以五水硝酸铟和乙酰丙酮为原料,以无水氯化锡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工艺,用提拉法在石英玻璃基体上制备了ITO透明导电薄膜.采用DTA-TG、XRD、SEM等测试手段对薄膜从凝胶态向结晶态转变过程及微区形貌特点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四探针电阻率仪考察了热处理温度、提拉速度、冷却速度、提拉次数等工艺条件对薄膜的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ITO干凝胶膜在600℃热处理温度下完全转化为结晶态,ITO薄膜具有由球形粒子堆积而成的多孔结构;热处理温度与冷却速度均会对ITO薄膜的导电率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O 溶胶凝胶 提拉法 方电阻 导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电性和催化活性的Janus-TiNbCO_(2)析氢反应催化材料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黎黎 任冬燕 +1 位作者 赵骁锋 易勇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0-578,共9页
探寻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催化活性的析氢反应(HER)催化材料一直是可持续能源发展研究中的热点。Ti_(2)C具有表面活性位点多和优良的力学稳定性、导电性等,已成为潜在的制氢催化剂。然而,终端O修饰Ti_(2)C表面,会降低该材料的导电性,进而限... 探寻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催化活性的析氢反应(HER)催化材料一直是可持续能源发展研究中的热点。Ti_(2)C具有表面活性位点多和优良的力学稳定性、导电性等,已成为潜在的制氢催化剂。然而,终端O修饰Ti_(2)C表面,会降低该材料的导电性,进而限制了电子在价带与导带间的输运。本研究通过Nb掺杂,构建双电层Janus-TiNbCO_(2),并借助VASP软件研究了Janus-TiNbCO_(2)的能带结构、HER性能和HER反应路径过渡态。结果表明,Janus-TiNb-CO_(2)为导体材料,其在应力、氧空位缺陷和H^(*)覆盖度的影响下,均表现出极优异的催化活性,计算获得的最优△G_(H^(*))值为0.02 eV。H^(*)在Janus-TiNbCO_(2)上可能以Heyrovsky路径进行反应,该路径的迁移能势垒为0.23 eV。Janus-TiNbCO_(2)是一种具有HER应用前景的催化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Janus-TiNbCO_(2) 能带 析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改性TDE-85/MeTHPA环氧体系的显微形貌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芝华 任冬燕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7年第7期11-13,共3页
本实验选用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预聚体和扩链剂1,4-丁二醇(1,4-BDO)、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对TDE-85/甲基四氢苯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聚... 本实验选用聚醚二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作为原料,合成了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采用该预聚体和扩链剂1,4-丁二醇(1,4-BDO)、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TMP)对TDE-85/甲基四氢苯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进行改性。利用扫描电镜分析,探讨了聚氨酯(PU)改性TDE-85/甲基四氢苯酐(MeTHPA)环氧树脂体系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合成PU预聚体的PPG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时,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表面形貌随聚氨酯预聚体加入量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当聚氨酯含量较小时,呈明显的“海岛”结构。随着聚氨酯加入量增多到一定量时,两网络互穿程度较高,相分离程度不明显,具有互穿网络聚合物结构特征。随着聚氨酯含量的继续增多,相区尺寸明显增大,两相相容性变差,相界面变得较清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改性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聚氨酯改性
14
作者 黄耀鹏 李芝华 +1 位作者 任冬燕 郑子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5-127,131,共4页
采用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聚氨酯(PU)改性,探讨了聚醚二元醇(PPG)分子量大小、聚氨酯预聚体(PUP)加入量等因素对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的力学性能随着PUP... 采用TDE-85/MeTHPA环氧树脂的聚氨酯(PU)改性,探讨了聚醚二元醇(PPG)分子量大小、聚氨酯预聚体(PUP)加入量等因素对聚氨酯改性TDE-85/MeTHPA树脂体系拉伸强度与冲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的力学性能随着PUP加入量的增加先呈上升趋势,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合成PUP用的PPG分子量不同时,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的力学性能结果相差比较悬殊,但PU改性TDE-85/MeTHPA树脂的力学性能随PUP加入量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modified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with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芝华 黄耀鹏 +1 位作者 任冬燕 郑子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05-308,共4页
Diglycidyl-4,5-epoxy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TDE-85)/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MeTHPA) epoxy resin was modified with polyurethane(PU) and th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IPNs) of PU-modified TDE-... Diglycidyl-4,5-epoxy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TDE-85)/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MeTHPA) epoxy resin was modified with polyurethane(PU) and th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IPNs) of PU-modified TDE-85/MeTHPA resin were prepar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PU-modified TDE-85/MeTHPA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 spectrum,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thermogravimetry(T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oxy polymer network (Ⅰ) and polyurethane polymer network (Ⅱ) of the modified resin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networks (Ⅰ) and (Ⅱ) interpenetrate and tangle highly each other at the phase interface. The micro morphology presents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The integrative properties of PU-modified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are improved obviously. The PU-modified TDE-85/ MeTHPA resin's tensile strength reaches 69.39 MPa,the impact strength reaches 23.56 kJ/m,the temperature for the system to lose 1% mass (t1%) is 300 ℃,and that for the system to lose 50% mass (t50%) is 378 ℃.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DE-85/MeTHPA resin,the tensile strength,impact strength,t1% and t50% of the PU-modified resin increases by 48%,115%,30 ℃,11 ℃,respectively. The PU-modified TDE-85/MeTHPA resin has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URETHANE epoxy resin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tensile strength impact strength thermal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ring mechanism of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modified by polyurethane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芝华 郑子樵 +1 位作者 任冬燕 黄耀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3期296-300,共5页
Diglycidyl 4,5-epoxy tetrahydro phthalate/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modified by polyurethane (PU) was prepared with 1,4-butanediol (1,4-BDO), trimethylol propane (TMP) and... Diglycidyl 4,5-epoxy tetrahydro phthalate/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modified by polyurethane (PU) was prepared with 1,4-butanediol (1,4-BDO), trimethylol propane (TMP) an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synthesized by polypropylene glycol and toluene diisocynate. Chemical reaction and curing mechanism of this system were discussed by incorporating the results of infra spectrum analysi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poxy polymeric network I is obtained by the curing reaction between TDE-85 and MeTHPA, while the PU polymeric network II is obtained by the chain-extended and crosslinking reaction between 1,4-BDO, TMP an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PUP). The graft chemical bonds are formed between polymer networks I and II that therefore increase the degree of blend and compatibility between epoxy polymer and P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URETHANE epoxy resin MODIFICATION curing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of PU-modified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芝华 柯于鹏 +1 位作者 任冬燕 郑子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6期753-758,共6页
Diglycidy1-4,5-epoxy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 (TDE-85)/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MeTHPA) epoxy resin was modified by polyurethane(PU), and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were studi... Diglycidy1-4,5-epoxycyclohexane-1,2-dicarboxylate (TDE-85)/methyl tetrahydro-phthalic anhydride (MeTHPA) epoxy resin was modified by polyurethane(PU), and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infrared spectrum analysis (IR),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y (SEM), mechanics testing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poxy polymeric network Ⅰ and polyurethane polymeric network Ⅱ are formed in the PU-modified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Meanwhile the PU-modified TDE-85/MeTHPA resins have heterogeneous structure. The miscibility between epoxy (EP) and polyurethane (PU) as well as the phase size are dominantly determined by the mass fraction of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PUP) in the EP/PU blends. With the increase of PUP mass fraction, the tensile strength, impact strength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PU-modified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all firstly exhibit increasing tendency, and decrease after successively reaching their maxima. When the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mass of PPG is 1 000 and the mass fraction of PUP is 15%, the tensile strength, impact strength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materials obtained, compared with TDE-85/MeTHPA epoxy resin, are improv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E-85 POLYURETHAN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ic network mechanical property thermal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