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表面形貌表征与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卫东 邱琳 +3 位作者 任冬友 王春光 汪守铖 彭晓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6-1519,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D450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裸丝及原丝表面形貌,分析了表面形貌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裸丝在OM图像中呈光滑的圆柱状,细部特征难于呈现,在...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D450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裸丝及原丝表面形貌,分析了表面形貌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裸丝在OM图像中呈光滑的圆柱状,细部特征难于呈现,在较低倍率的SEM图像中呈近似圆柱状,在高倍率SEM及AFM图像中呈桔皮状;3种图像中均未见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表面有裂纹存在。超细电子级玻璃纤维表面浸润剂膜在OM图像中难于呈现,在SEM图像中主要呈光洁的连续薄膜状,同时伴有颗粒状的凸起、壳片状的凸起等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玻璃纤维 表面形貌 表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异向纱线重叠的卷绕比动态调节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谢卫东 王春光 +4 位作者 任冬友 孟建国 周乐云 彭晓东 魏群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0-43,共4页
纱线卷绕中,适宜的卷绕比可以有效防止纱线间距过小所导致的重叠,但在卷绕过程中异向纱线夹角会随着纱筒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可引发纱线重叠及塌边等缺陷。为此,采用数学方法分析卷绕比与纱线夹角的微变关系,发现等差式降低卷绕比可... 纱线卷绕中,适宜的卷绕比可以有效防止纱线间距过小所导致的重叠,但在卷绕过程中异向纱线夹角会随着纱筒直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可引发纱线重叠及塌边等缺陷。为此,采用数学方法分析卷绕比与纱线夹角的微变关系,发现等差式降低卷绕比可以避免纱线夹角持续减小,同时保证了最小纱线间距适度增大且不影响纱线的排布规律。认为动态调节卷绕比可削弱纱线夹角减小幅度。同时,对防止纱线重叠、提高纱筒容纱量的新方法进行了示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绕 纱线 纱线重叠 卷绕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X—SR—2玻纤成膜剂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澄中 施美玲 +2 位作者 任冬友 林永渭 吴叙勤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38,49,共5页
介绍SX-SR-2新型成膜剂的合成。该成膜剂有效提高玻纤的浸润性、硬挺性,以适应FRP新工艺对玻纤的要求。
关键词 成膜剂 浸润性 硬挺度 玻璃纤维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