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能源体系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欢 张婷 +1 位作者 安淑怡 任冠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84-186,共3页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产业之一,生物质能产业正面临着动力不足等困境,其根源在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百年目标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规划,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核心产业之一,生物质能产业正面临着动力不足等困境,其根源在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可持续发展”的百年目标指导下,我国提出了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战略规划,以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这为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作为符合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质能将在未来能源系统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新型能源体系 生物质能产业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中京城的形制与沿革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任冠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68,共5页
辽中京是辽代五京之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古城遗址。中京城包括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呈以南北向中轴线对称的"回"字形结构,形制介于唐宋之间,并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城址始建于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历经金、... 辽中京是辽代五京之一,即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明镇古城遗址。中京城包括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重城垣,呈以南北向中轴线对称的"回"字形结构,形制介于唐宋之间,并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城址始建于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历经金、元、明三代沿用改建,至明代永乐年间逐渐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京 大明镇城址 营建形制 历史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中京道的城市聚落系统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3-100,共8页
城市聚落系统是指由城址、聚落遗址、墓葬、宗教遗存等各类遗存构成的集合,辽代中京道范围内的城市聚落系统包括"同心圆"和"线性"两种不同的模式。前者遗址围绕中心城市分布,由中心向外沿呈"城址——宗教遗存... 城市聚落系统是指由城址、聚落遗址、墓葬、宗教遗存等各类遗存构成的集合,辽代中京道范围内的城市聚落系统包括"同心圆"和"线性"两种不同的模式。前者遗址围绕中心城市分布,由中心向外沿呈"城址——宗教遗存——聚落遗址——墓葬"的构成形式,多见于东部和中部偏东地区,即农业经济的主要分布区;后者各类遗址沿山川河流或交通道路呈线性分布,主要集中于中部偏西、西南部和东南部等地,为牧业、手工业经济的主要分布区。辽中京道内农业经济以努鲁儿虎山一带和大凌河中上游最为集中,老哈河流域更多的依赖牧业与手工业生产,东部大小凌河流域是辽代中京道地区以农业为主、同时兼有多种手工业生产方式的经济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中京道 城址 聚落 生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中京道的人口构成与经济形态
4
作者 任冠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4,共4页
中京道是辽国疆域的中心地带,包括4个地理单元,分布着契丹、奚、汉、渤海等多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各族人口从事着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总体来看,东部以农业经济为主,西部以牧业经济为主,... 中京道是辽国疆域的中心地带,包括4个地理单元,分布着契丹、奚、汉、渤海等多个民族的居民。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各族人口从事着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等不同类型的经济活动。总体来看,东部以农业经济为主,西部以牧业经济为主,东部兴中府所辖大小凌河流域是中京道的经济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中京道 人口 经济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