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桤木属植物的细胞学研究(Ⅰ) 被引量:5
1
作者 任保青 刘军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对桦木科桤木属自然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4个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分别为:川滇桤木K(2n)=56=30m+24sm+2st;桤木K(2n)=56=38m+16sm+2M;蒙自桤木K(2n)=56=28m+26sm+2st;毛桤木K(2n)=56=42m+14sm;其中川滇桤木的核型属于2A型,其余均为2B... 对桦木科桤木属自然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的4个种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分别为:川滇桤木K(2n)=56=30m+24sm+2st;桤木K(2n)=56=38m+16sm+2M;蒙自桤木K(2n)=56=28m+26sm+2st;毛桤木K(2n)=56=42m+14sm;其中川滇桤木的核型属于2A型,其余均为2B型;上述种类染色体数目均为2n=56。4种材料的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属 细胞学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金榆花序及花器官发育 被引量:1
2
作者 朱俊义 张力凡 +3 位作者 沈鹏 任保青 梁宇 陈之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在扫描电镜下首次观察了桦木科鹅耳枥属千金榆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千金榆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和2个次级苞片;... 在扫描电镜下首次观察了桦木科鹅耳枥属千金榆花序和花的形态发生过程。千金榆雌花序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形成2个花原基和2个次级苞片;每个花原基分化出2个心皮原基,形成1个二心皮雌蕊;次级苞片远轴面发育快于近轴面,呈不均等的联合状;雌蕊基部有1层环状花被原基。雄花序为柔荑状,由多个小聚伞花序螺旋状排列组成;每个小花序原基分化出1枚初级苞片和一团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由小花序原基分生组织分化出3个花原基分区,并分化形成3朵小花,小花无花被,位于两侧的小花分别有2枚雄蕊,位于中央的小花有4枚雄蕊,雄蕊共8枚,稀为10枚,该3朵小花为二歧聚伞状排列,其花基数应为2基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榆 花器官 小聚伞花序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被子植物属种新资料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刚狮 刘瑞霞 +2 位作者 贾泽凡 任保青 张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8期113-115,共3页
报道了山西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即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蹄香属(Saruma Oliv.)和荨麻科(Urticaceae)花点草属(Nanocnide Bl.),以及被子植物新记录5种——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Miquel)Fran... 报道了山西被子植物2个新记录属,即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马蹄香属(Saruma Oliv.)和荨麻科(Urticaceae)花点草属(Nanocnide Bl.),以及被子植物新记录5种——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Miquel)Franchet et Savatier)、花点草(Nanocnide japonica Bl.)、宝珠草[Disporum viridescens(Maxim.)Nakai]和饭包草(Commelina benghalensis Linnaeus),并列出每个种的标本引证和地理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山西大学标本馆(SX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子植物 新记录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代谢组学技术的丽豆-大豆差异代谢物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胡悦 任保青 +2 位作者 陈陆琴 曹建庭 刘兵兵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45-2255,共11页
丽豆(Calophaca sinica)是我国华北地区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植物。为探明丽豆的营养价值,该文以大豆(Glycine max)为参照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种子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1)丽豆和大豆中共检测到1 857种... 丽豆(Calophaca sinica)是我国华北地区特有的一种珍稀野生植物。为探明丽豆的营养价值,该文以大豆(Glycine max)为参照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其种子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1)丽豆和大豆中共检测到1 857种代谢产物,二者成分相同且含量相似的代谢物有1 698种(>90%),差异代谢物有159种(<10%)。(2)在差异代谢物中,成分差异的有9种,其中有5种为丽豆特有,剩余150种均为含量差异,其中48种(约30%)在丽豆中的含量高于大豆。(3) KEGG注释到8条差异代谢物显著富集(P<0.1)的通路,主要包括初生代谢物的各类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和次生代谢物的罗汉松脂素、花生四烯酸以及二萜类等生物合成途径。(4)丽豆比大豆含量低的化学组分主要是初生代谢产物,比大豆含量高的化学组分主要是次生代谢物,而这些次生代谢物在调节血糖、骨坏损修复、增强免疫以及消炎抗癌等生理过程中有着积极的作用。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丽豆与大豆具有相近的营养价值,并且对改善人类亚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此外,该文使我们对丽豆的营养价值和代谢组成分都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我们对丽豆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豆 大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代谢组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紫堇属野生植物新纪录
5
作者 马俊 陈陆琴 +1 位作者 任保青 赵玉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99-101,共3页
在查阅文献和野外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对山西罂粟科(Papaveraceae)紫菫属(Corydalis DC.)植物纪录现状进行了概述,其中五台山延胡索(Corydalis hsiaowutaishanensis T.P.Wang)于2021年6月25日在山西五台山东台发现。至此,山西植物志紫菫... 在查阅文献和野外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对山西罂粟科(Papaveraceae)紫菫属(Corydalis DC.)植物纪录现状进行了概述,其中五台山延胡索(Corydalis hsiaowutaishanensis T.P.Wang)于2021年6月25日在山西五台山东台发现。至此,山西植物志紫菫属的纪录变为13种。对山西紫菫属植物新资料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五台山延胡索的形态特征、生境分布和凭证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菫属 五台山延胡索 山西植物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