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H_(2)O_(2)体系对磺胺噻唑降解的机理与效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武玮 郑伟杰 +3 位作者 许荣刚 罗从伟 任会学 陈飞勇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95-105,共11页
以盐酸羟胺/过氧化氢(HA/H_(2)O_(2))作为研究体系,考察其对于磺胺噻唑(STZ)的降解效能。文章考察了HA初始浓度、H_(2)O_(2)初始浓度、STZ初始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SO_(4)^(2-)、Cl-和NO_(3)^(-))对STZ降解的影响。结果表... 以盐酸羟胺/过氧化氢(HA/H_(2)O_(2))作为研究体系,考察其对于磺胺噻唑(STZ)的降解效能。文章考察了HA初始浓度、H_(2)O_(2)初始浓度、STZ初始浓度、pH、天然有机物(NOM)、阴离子(SO_(4)^(2-)、Cl-和NO_(3)^(-))对STZ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3.0的条件下,HA/H_(2)O_(2)体系对STZ具有高效的降解效果,当HA的物质的量浓度由2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对STZ的去除率从56.06%增加到85.26%;当H_(2)O_(2)的物质的量浓度从2 mmol/L增加到10 mmol/L时,对STZ的去除率从58.96%增加到85.26%,当STZ的物质的量浓度从2μmol/L增加到10μmol/L时,对STZ的去除率从98.72%降低到71.86%。随着pH的增大,STZ的去除率逐渐降低,在pH值>7的条件下对STZ的去除率可以忽略不计。向反应体系中分别投加5 mmol/L的SO_(4)^(2-)和5 mmol/L的NO_(3)^(-)都可以有效促进STZ的降解,而5 mmol/L的Cl^(-)则会抑制STZ的降解。当向体系中投加小于5 mg/L的NOM则对STZ的降解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测定了体系中共有17种降解产物,并推测STZ通过取代反应、羟基化反应等方式逐步被降解。通过明亮发光杆菌发光值变化分析降解过程中溶液毒性的变化,测定发现STZ降解过程中急性毒性不高。实际水体试验结果表明,HA/H_(2)O_(2)系统对二级出水中的荧光类物质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羟胺/过氧化氢(HA/H_(2)O_(2)) 磺胺噻唑(STZ) 氧化降解 产物分析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材料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5
2
作者 任会学 高志敏 +3 位作者 姜佳慧 武道吉 谭凤训 许兵 《净水技术》 CAS 2014年第6期39-45,共7页
如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已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其他各种处理材料相比较,生物基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原料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特性,因而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该文综述了典型生物基材料的结构... 如何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方法已成为当前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其他各种处理材料相比较,生物基材料具有可生物降解、原料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特性,因而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该文综述了典型生物基材料的结构特征及其在去除重金属离子方面的应用,分析了生物基材料处理重金属离子选择性好、去除率高的原因,原因在于生物基材料含有易与金属离子形成特定的络合结构,形成独特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立体选择性;着重探讨了生物基材料的不同改性方法、机理及必要性,展望了生物基材料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材料 废水 重金属离子 改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净水器净水材料标准与卫生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滕恺 武道吉 +3 位作者 任会学 周润华 张娜 姜洋彬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9期68-74,99,共8页
文章介绍了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工艺流程,将常见的净水材料按照吸附过滤材料、膜材料、杀菌消毒材料进行了分类,讲解了其制作工艺和特点,列举出了国内外关于净水材料卫生安全的标准,并从试验方法、检测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同时,综述了... 文章介绍了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工艺流程,将常见的净水材料按照吸附过滤材料、膜材料、杀菌消毒材料进行了分类,讲解了其制作工艺和特点,列举出了国内外关于净水材料卫生安全的标准,并从试验方法、检测项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同时,综述了国内在净水材料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如何完善国内卫生安全评价标准提出了4条建议,为实现科学、客观、定量地评价净水材料的卫生安全性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净水器 净水材料 标准规范 卫生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中钛锑的测定及预冲洗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明韬 任会学 +4 位作者 曹姣 戴玥 胡淑双 刘虹丽 张瑞艳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10期16-19,共4页
考察使用ICP-MS测定家用反渗透膜中Ti、Sb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与使用硝酸浸泡的前处理方法相比,微波消解反渗透膜可以获得较好的元素提取效率,适合用作膜材料快速筛查的前处理方法。试验条件下,测试的反渗透膜中Ti、Sb均有检出... 考察使用ICP-MS测定家用反渗透膜中Ti、Sb含量的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与使用硝酸浸泡的前处理方法相比,微波消解反渗透膜可以获得较好的元素提取效率,适合用作膜材料快速筛查的前处理方法。试验条件下,测试的反渗透膜中Ti、Sb均有检出,含量分别为1.43~658 mg/kg及88.8~204 mg/kg,其会对出水水质产生影响。因此,反渗透膜在使用前的预冲洗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金属残留 微波消解 快速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铁尾矿资源制备磁性纳米纤维素材料对Pb(Ⅱ)的吸附去除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洁 任会学 +2 位作者 姜生云 孙士泽 蔡颖慧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20-131,共12页
为探索固废资源的高值化应用,利用铁尾矿合成磁性Fe_(3)O_(4),并通过与氨基酸离子液体和纤维素的交联,制备磁性纤维素纳米材料Fe3O4@Cellulose/AAILs,用于吸附去除重金属Pb^(2+)。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为探索固废资源的高值化应用,利用铁尾矿合成磁性Fe_(3)O_(4),并通过与氨基酸离子液体和纤维素的交联,制备磁性纤维素纳米材料Fe3O4@Cellulose/AAILs,用于吸附去除重金属Pb^(2+)。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计(VSM)、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运用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研究了吸附过程的影响因素。FTIR和XRD分析表明,氨基酸的氨基和羧基修饰改性纤维素结构。选择Pb^(2+)去除率作为响应,考察了溶液的初始pH、吸附温度及吸附剂投加量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25℃、pH值=7和吸附剂投加量为0.2 g时,Pb^(2+)去除率可达98.296%。材料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伪二级动力学模型。XPS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其对Pb^(2+)的吸附机理,主要包括表面物理吸附、离子交换、官能团络合、静电吸引等。Fe_(3)O_(4)@Cellulose/AAILs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快速的吸附剂用于去除水体中P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纳米纤维素 氨基酸离子液体 吸附 固废资源化 重金属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水材料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润华 任会学 +2 位作者 武道吉 滕恺 张娜 《科学技术创新》 2020年第5期49-50,共2页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准确检测涉水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重金属离子... 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准确检测涉水材料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1998》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并以灵敏度、准确度、检测元素种类、操作方式、检出限等为依据,对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和总结,为根据实际情况准确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了参考,并对未来重金属离子检测发展的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离子检测方法 涉水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