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脊髓损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尚文雅 黄靖(综述) 任亚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5-220,共6页
脊髓损伤(SCI)导致神经通路中断,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修复与再生一直是SCI患者康复的关键目标。然而如何在临床康复中实现更有效和精准神经修复,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副作用... 脊髓损伤(SCI)导致神经通路中断,引发不可逆的神经功能障碍,神经修复与再生一直是SCI患者康复的关键目标。然而如何在临床康复中实现更有效和精准神经修复,是目前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无创神经调控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且副作用少的技术,能够诱发脊柱上结构及脊髓神经回路有益的适应性变化,为SCI患者恢复失去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希望。文章就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治疗SCI的研究证据进行综述,并依据技术类别,从参数设置、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前景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其研究进展。未来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刺激参数的优化,并实现多靶点、多模式的治疗策略,使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进行验证,以造福更多的SCI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无创神经调控 经皮脊髓电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经皮神经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免疫相关研究进展
2
作者 尚文雅 黄靖(综述) 任亚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7-432,共6页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菌群变化扰乱了脑-肠轴的平衡,引发机体异常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加重继发性损伤。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免疫治疗减少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神经炎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而... 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肠道菌群变化扰乱了脑-肠轴的平衡,引发机体异常的免疫炎症级联反应,加重继发性损伤。最新研究发现,通过免疫治疗减少创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神经炎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案,而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靶点之一。文章主要就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色氨酸、短链脂肪酸、脂多糖、肽聚糖通过调节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调控创伤后的免疫应答,影响神经炎症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该领域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该类疾病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和康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脊髓损伤 肠道菌群 免疫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失调在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3
作者 黄靖 尚文雅(综述) 任亚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4,共6页
脊髓损伤(SCI)病理过程复杂,其中初级阶段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轴突再生障碍,加重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而深入了解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对功能再生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QC)是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主要调节系... 脊髓损伤(SCI)病理过程复杂,其中初级阶段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轴突再生障碍,加重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而深入了解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对功能再生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QC)是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可通过多途径调控线粒体功能平衡进而实现对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SCI后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自噬水平异常、线粒体生物发生及转移减少、钙稳态失调等均提示MQC失调,可见MQC失调对SCI病理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就MQC在SCI后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关调控机制以及靶向MQC修复SCI的相关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